内嵌Tomcat的Connector对象的静态代码块

  在排查问题的过程中发现Connector对象有一个静态代码块:

    static {
        replacements.put("acceptCount", "backlog");
        replacements.put("connectionLinger", "soLinger");
        replacements.put("connectionTimeout", "soTimeout");
        replacements.put("rootFile", "rootfile");
    }

  其中backlog在linux里可以通过man listen > listen.txt导出看到:

The backlog argument defines the maximum length to which the  queue  of
       pending  connections  for  sockfd  may  grow.   If a connection request
       arrives when the queue is full, the client may receive an error with an
       indication  of  ECONNREFUSED  or,  if  the underlying protocol supports
       retransmission, the request may be ignored so that a later reattempt at
       connection succeeds

  TCP连接过程中有三个结构分别用于保存:每一个客户端的连接,握手成功的连接,正在握手中但尚未成功的连接。内核为任何一个给定的监听套接口维护两个队列:1、未完成连接队列(incomplete connection queue),每个这样的SYN分节对应其中一项:已由某个客户发出并到达服务器,而服务器正在等待完成相应的TCP三路握手过程。这些套接口处于SYN_RCVD状态;2、已完成连接队列(completed connection queue),每个已完成TCP三路握手过程的客户对应其中一项。这些套接口处于ESTABLISHED状态。

 Now it specifies the  queue  length  for  completely  established
       sockets  waiting  to  be  accepted, instead of the number of incomplete
       connection requests.  The maximum length of the  queue  for  incomplete
       sockets  can be set using /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When
       syncookies are enabled there is no logical maximum length and this set‐
       ting is ignored.  See tcp(7) for more information.

       If    the   backlog   argument   is   greater   than   the   value   in
       /proc/sys/net/core/somaxconn, then it is  silently  truncated  to  that
       value;  the  default  value  in  this  file  is 128.  In kernels before
       2.4.25, this limit was a hard coded value, SOMAXCONN,  with  the  value
       128.

  backlog是调用listen方法时传入的参数,指定可以握手成功的最大连接数量,但是对于linux如果这个值大于/proc/sys/net/core/somaxconn设置的值,将会取somaxconn的值替代它。所以要注意,somaxconn值如果设置的不够大,Tomcat配置中的连接数值是不会起作用的,可以通过sysctl -w net.core.somaxconn=***来修改这个值;对应的/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设置的是最大未完成连接队列的值,但是这个值会在/proc/sys/net/ipv4/tcp_syncookies是1的时候失效。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考:http://blog.csdn.net/raintungli/article/details/37913765

  soLinger用于指定socket在关闭TCP连接时如何操作。内核缺省close操作是立即返回,如果有数据残留在套接口缓冲区中则系统将试着将这些数据发送给对方。自定义了这项设置可以选择是缓冲区数据全部丢弃立即关闭、发送完或超时再关闭或延迟指定时间后关闭。参考:http://blog.csdn.net/factor2000/article/details/3929816

  soTimeout用于指定数据超时时间,单位是毫秒,就是说在连续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两个包之间可接受的最大间隔的时间,如果设置为0则认为不限制间隔时间。

  rootfile由于和我的问题关系不大,所以暂时没有细看,会在整理容器的时候看看。应该是指根文件系统,参考:http://www.eeskill.com/article/index/id/1358.html

==========================================================

咱最近用的github:https://github.com/saaavsaaa

微信公众号:

                      

 

时间: 2024-10-26 00:14:41

内嵌Tomcat的Connector对象的静态代码块的相关文章

浅析Java中的构造代码块、静态代码块与构造方法

构造代码块.静态代码块与构造方法是三种不同的代码块,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一.简单认识一下构造代码块.静态代码块与构造方法 class A { //构造代码块 { System.out.println("构造代码块A"); } //静态代码块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静态代码块A"); } //构造方法 public A() { System.out.println("构造方法A"); } } 二.弄清三者

静态代码块、非静态代码块(普通代码块)和构造方法的执行顺序

Java中经常有一些静态块,这是用来在生成类之前进行的初始化,无论java还C++语言中的static,都是最先初始化好的.结构如下: static { 静态语句代码块 } { 非静态语句代码块 }  相同点:都是在JVM加载类时且在构造方法执行之前执行,在类中都可以定义多个,一般在代码块中对一些static变量进行赋值. 不同点:静态代码块在非静态代码块之前执行(静态代码块-->非静态代码块-->构造函数). 1 public class Test_Static_Class { 2 //静态

Java之静态代码块

有一些情况下,有些代码需要在项目启动的时候就执行,则需要使用静态代码块,这种代码是主动执行的.Java中的静态代码块是在虚拟机加载类的时候,就执行的,而且只执行一次.如果static代码块有多个,JVM将按照它们在类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它们,每个代码块只会被执行一次. 代码的执行顺序: 主调类的静态代码块 对象父类的静态代码块 对象的静态代码块 对象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 对象父类的构造函数 对象的非静态代码块 对象的构造函数 //静态代码块static{ ...;} //静态代码块{ ...;

Spring Boot启动过程(四):Spring Boot内嵌Tomcat启动

之前在Spring Boot启动过程(二)提到过createEmbeddedServletContainer创建了内嵌的Servlet容器,我用的是默认的Tomcat. private void createEmbeddedServletContainer() { EmbeddedServletContainer localContainer = this.embeddedServletContainer; ServletContext localServletContext = getServ

spring boot 2 内嵌Tomcat Stopping service [Tomcat]

我在使用springboot时,当代码有问题时,发现控制台打印下面信息: Connected to the target VM, address: '127.0.0.1:42091', transport: 'socket' log4j:WARN No appenders could be found for logger (org.springframework.boot.devtools.settings.DevToolsSettings). log4j:WARN Please initia

匿名对象,封装,构造代码块、静态代码块、内部类、匿名内部类

匿名对象:没有引用类型变量指向的对象就称为匿名对象. 匿名对象的主要作用:简化书写 匿名对象主要用于两种应用场景: 1.如果一个对象的方法只会调用一次的时候,然后该对象就不再使用了,这时候就可以使用匿名对象 2.作为参数传递 封装的步骤: 1.私有化要封装的属性 2.根据需求提供对应的get或set方法 封装的好处: 1.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2.操作简单 3.隐藏了实现 封装一定会用上的场景:如果是实体类的属性,在开发过程中,全部都会封装起来 构造代码块:创建一个对象的时候,给对象进行统一的初始

Java中初始化对象的顺序,静态代码块的用法以及Static的用法详解

(一)java 静态代码块 静态方法区别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些代码必须在项目启动的时候就执行的时候,需要使用静态代码块,这种代码是主动执行的;需要在项目启动的时候就初始化,在不创建对象的情况下,其他程序来调用的时候,需要使用静态方法,这种代码是被动执行的. 静态方法在类加载的时候 就已经加载 可以用类名直接调用 比如main方法就必须是静态的 这是程序入口 两者的区别就是:静态代码块是自动执行的; 静态方法是被调用的时候才执行的. 静态方法 (1)在Java里,可以定义一个不需要创建对象的方法,

Java静态代码块和非静态代码块、类加载、构造对象的机制

温故而知新,代码块这东西时间一长一些东西容易忘记,比如静态代码块.非静态代码款.静态成员变量初始化.动态成员变量初始化.构造方法调用.类加载等等的顺序机制是怎么样的? 话不多说了,一个例子足以说明一切: package com.collectiontest; import org.junit.Test; public class Basic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Block() { System.out.println("m1:"); Mimi m1=

Java中普通代码块,构造代码块,静态代码块区别及代码示例

//普通代码块:在方法或语句中出现的{}就称为普通代码块.普通代码块和一般的语句执行顺序由他们在代码中出现的次序决定--"先出现先执行"public class CodeBlock0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3; System.out.println("1,普通代码块内的变量x="+x); } int x=1; System.out.println("主方法内的变量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