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之黏包

一、黏包成因
1、tcp协议的拆包机制
当发送端缓冲区的长度大于网卡的MTU时,tcp会将这次发送的数据拆成几个数据包发送出去。
MTU是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上传送的最大数据包。MTU的单位是字节。
大部分网络设备的MTU都是1500。如果本机的MTU比网关的MTU大,大的数据包就会被拆开来传送,
这样会产生很多数据包碎片,增加丢包率,降低网络速度。

2、tcp的合包机制
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
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
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
但是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制。 即面向流的通信是无消息保护边界的。
对于空消息:tcp是基于数据流的,于是收发的消息不能为空,这就需要在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添加空消息的处理机制,防止程序卡住,
而udp是基于数据报的,即便是你输入的是空内容(直接回车),也可以被发送,udp协议会帮你封装上消息头发送过去。
可靠黏包的tcp协议:tcp的协议数据不会丢,没有收完包,下次接收,会继续上次继续接收,己端总是在收到ack时才会清除缓冲区内容。数据是可靠的,但是会粘包。

3、说明
发送端可以是一K一K地发送数据,而接收端的应用程序可以两K两K地提走数据,当然也有可能一次提走3K或6K数据,或者一次只提走几个字节的数据。
也就是说,应用程序所看到的数据是一个整体,或说是一个流(stream),一条消息有多少字节对应用程序是不可见的,因此TCP协议是面向流的协议,这也是容易出现粘包问题的原因。
而UDP是面向消息的协议,每个UDP段都是一条消息,应用程序必须以消息为单位提取数据,不能一次提取任意字节的数据,这一点和TCP是很不同的。
怎样定义消息呢?可以认为对方一次性write/send的数据为一个消息,需要明白的是当对方send一条信息的时候,无论底层怎样分段分片,TCP协议层会把构成整条消息的数据段排序完成后才呈现在内核缓冲区。

也就是:
用UDP协议发送时,用sendto函数最大能发送数据的长度为:65535- IP头(20) – UDP头(8)=65507字节。用sendto函数发送数据时,如果发送数据长度大于该值,
则函数会返回错误。(丢弃这个包,不进行发送) 

用TCP协议发送时,由于TCP是数据流协议,因此不存在包大小的限制(暂不考虑缓冲区的大小),这是指在用send函数时,数据长度参数不受限制。
而实际上,所指定的这段数据并不一定会一次性发送出去,如果这段数据比较长,会被分段发送,如果比较短,可能会等待和下一次数据一起发送。

例如:
基于tcp的套接字客户端往服务端上传文件,发送时文件内容是按照一段一段的字节流发送的,在接收方看了,根本不知道该文件的字节流从何处开始,在何处结束
此外,发送方引起的粘包是由TCP协议本身造成的,TCP为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后才发送一个TCP段。若连续几次需要send的数据都很少,
通常TCP会根据优化算法把这些数据合成一个TCP段后一次发送出去,这样接收方就收到了粘包数据。

上代码: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socket.SO_REUSEADDR,1)
sk.bind((‘127.0.0.1‘,8000))
sk.listen()

conn,addr = sk.accept()
ret = conn.recv(1024)
print(ret.decode(‘utf-8‘))
conn.close()
sk.close()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connect((‘127.0.0.1‘,8000))
sk.send(b‘hello,‘)
sk.send(b‘world,‘)
sk.send(b‘hi‘)
sk.close()

结果:
hello,world,hi

解释:
正常来说,一个send必须对应一个recv,
但是我们都知道python程序是由上至下执行的,那么:
sk.send(b‘hello,‘)
sk.send(b‘world,‘)
sk.send(b‘hi‘)
上面这三句代码几乎在一瞬间就执行了,而由于要发送的数据很小,而且是时间间隔很短,
发送方就会把这几条数据合成一条数据,再发送过去,在接收端其实收到的就是一次传来的数据,
所以这个时候三次send,对应一次recv,这就是黏包。

4、总结
黏包现象只发生在tcp协议中:
1.从表面上看,黏包问题主要是因为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缓存机制、tcp协议面向流通信的特点。
2.实际上,主要还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合包现象
    数据很短
    时间间隔短
拆包现象
    大数据会发生拆分
    不会一次性的全部发送到对方
    对方在接受的时候很可能没有办法一次性接收到所有的信息
    那么没有接受完的信息很可能和后面的信息黏在一起
粘包现象只发生在tcp协议
    tcp协议的传输 是 流式传输
    每一条信息与信息之间是没有边界的

udp协议中是不会发生粘包现象的
    适合短数据的发送
    不建议你发送过长的数据
    数据过长会增大你数据丢失的几率

在程序中会出现粘包:收发数据的边界不清晰
接收数据这一端不知道要接收数据的长度到底是多少

二、黏包解决方案
1、解决方案一
问题的根源在于,接收端不知道发送端将要传送的字节流的长度,所以解决粘包的方法就是围绕,如何让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前,
把自己将要发送的字节流总大小让接收端知晓,然后接收端来一个死循环接收完所有数据。

就是说:
如果你要发送一个数据----hello,它是5个字节的,
你在接收端设置了只接收5个字节,那么就算发生黏包也没关系,
因为你只接收了5个字节,黏在一起的剩下的数据也就没有读取到了。
send(b‘hello‘)   ----->   recv(5)

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思路,就是在发送消息的时候,我们主动告诉接收端我们要发送的数据的长度,
接收端按照接收的长度来接收数据。例如:
发送端:
send(b‘5hello‘)  

接收端:
num = recv(1)  # 代表接收第一个字节,也就是只把长度5接收了
num_len = int(num.decode(‘utf-8‘))  # 把长度的类型转成整型
msg = recv(num_len)  # 按照长度接收数据

代码: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socket.SO_REUSEADDR,1)
sk.bind((‘127.0.0.1‘,8001))
sk.listen()

conn,addr = sk.accept()
conn.send(b‘5hello‘)
conn.send(b‘2hi‘)

conn.close()
sk.close()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connect((‘127.0.0.1‘,8001))

num = sk.recv(1)
num_len = int(num.decode(‘utf-8‘))
msg1 = sk.recv(num_len)
print(msg1)

num2 = sk.recv(1)
num2_len = int(num2.decode(‘utf-8‘))
msg2 = sk.recv(num2_len)
print(msg2)

sk.close()

结果:
hello
hi

但是这样写每次只能接收个位数的数据,我们可以把长度设置成4个长度,即0000-9999
发送端:
send(b‘0005hello‘)  

接收端:
num = recv(4)  # 代表接收前四个字节,也就是只把长度0005接收了
num_len = int(num.decode(‘utf-8‘))  # 把长度的类型转成整型
msg = recv(num_len)  # 按照长度接收数据

但实际中,我们要传的数据往往很大的而这种方式虽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样写一次也最多发送9999个字节(大概9.7KB),
那么如果2G的东西就要发送大概21万次循环才能发送完。

补充一个字符串的方法zfill:在左边给字符补0
print(‘1‘.zfill(4))   # 0001

2、解决方案2
首先介绍一个模块struct:该模块可以把一个类型,如数字,转成固定长度(4)的bytes
import struct
ret1 = struct.pack(‘i‘,10238976)    # i代表把整型的数据转换成bytes类型的数据
ret2 = struct.pack(‘i‘,1)

print(ret1,len(ret1))  # b‘\x00<\x9c\x00‘  4
print(ret2,len(ret2))  # b‘\x01\x00\x00\x00‘ 4
可以看到:数字10238976转成bytes后,长度为4,数字1转成bytes后,长度也是为4。

num1 = struct.unpack(‘i‘,ret1)   # unpack把bytes类型转成第一个参数代表的类型(这里是i,也就是int 整型,但返回的是一个元组)
print(num1)  # (10238976,)  元组
print(num1[0])  # 10238976 取元组的第一个值即可

注意:‘i‘ 所能转换的数字范围是 -2147483648 <= number <= 2147483647
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报错,就是不能这样写  struct.pack(‘i‘,2147483648)


代码: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truct
sk = socket.socket()
sk.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socket.SO_REUSEADDR,1)
sk.bind((‘127.0.0.1‘,8002))
sk.listen()

conn,addr = sk.accept()
while True:
    msg = input(‘>>>:‘).encode(‘utf-8‘)  # 要发送的内容
    pack_num = struct.pack(‘i‘,len(msg))  # 计算内容的长度
    conn.send(pack_num)
    conn.send(msg)
conn.close()
sk.close()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truct

sk = socket.socket()
sk.connect((‘127.0.0.1‘,8002))

while True:
    pack_num = sk.recv(4)
    num = struct.unpack(‘i‘,pack_num)[0]
    ret = sk.recv(num)
    print(ret.decode(‘utf-8‘))
sk.close()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idashi110/p/10092194.html

时间: 2024-11-10 15:09:53

socket之黏包的相关文章

网络通信中TCP出现的黏包以及解决方法 socket 模拟黏包

粘包问题概述 1.1  描述背景 采用TCP协议进行网络数据传送的软件设计中,普遍存在粘包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现代操作系统的网络传输机制所产生的.我们知道,网络通信采用的套接字(socket)技术,其实现实际是由系统内核提供一片连续缓存(流缓冲)来实现应用层程序与网卡接口之间的中转功能.多个数据包被连续存储于连续的缓存中,在对数据包进行读取时由于无法确定发生方的发送边界,而采用某一估测值大小来进行数据读出,若双方的size不一致时就会使数据包的边界发生错位,导致读出错误的数据分包,进而曲解原始数据

socket 服务端 | socket 客户端 --&gt;黏包现象

# ###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 sk = socket.socket() # 在bind方法之前加上这句话,可以让一个端口重复使用 sk.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socket.SO_REUSEADDR,1) # 绑定地址端口(在网络上注册主机) sk.bind( ("127.0.0.1",9000) ) sk.listen() conn,addr = sk.accept() conn.send("6&q

socket 黏包现象

什么是黏包: 同事执行多条命令之后,得到的结果很可能只有一部分,在执行其他命令的时候又接收到之前执行的另外一部分结果,这种显现就是黏包 注意: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无连接的,面向消息的,提供高效率服务. 不会使用块的合并优化算法,, 由于UDP支持的是一对多的模式,所以接收端的skbuff(套接字缓冲区)采用了链式结构来记录每一个到达的UDP包,在每个UDP包中就有了消息头(消息来源地址,端口等信息),这

recv原理、高阶版黏包解决方案、基于UDP的socket通信

recv原理.高阶版黏包解决方案.基于UDP的socket通信 recv原理 源码解释: Receive up to buffersize bytes from the socket. 接收来自socket缓冲区的字节数据, For the optional flags argument, see the Unix manual. 对于这些设置的参数,可以查看Unix手册. When no data is available, block untilat least one byte is av

python——黏包

黏包现象 基于tcp先制作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命令ls -l ; lllllll ; pwd) res=subprocess.Popen(cmd.decode('utf-8'), shell=True, stderr=subprocess.PIPE, stdout=subprocess.PIPE) 的结果的编码是以当前所在的系统为准的,如果是windows,那么res.stdout.read()读出的就是GBK编码的,在接收端需要用GBK解码 且只能从管道里读一次结果 同时执行多条命令之后,

UDP协议和黏包

udp是无链接的,先启动哪一端都不会报错 模板 import socket udp_sk = socket.socket(type=socket.SOCK_DGRAM) #创建一个服务器的套接字 udp_sk.bind(('127.0.0.1',9000)) #绑定服务器套接字 msg,addr = udp_sk.recvfrom(1024) print(msg) udp_sk.sendto(b'hi',addr) # 对话(接收与发送) udp_sk.close() # 关闭服务器套接字 服务

网络编程中黏包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 问题的根源在于,接收端不知道发送端将要传送的字节流的长度,所以解决粘包的方法就是围绕,如何让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前,把自己将要发送的字节流总大小让接收端知晓,然后接收端来一个死循环接收完所有数据. #_*_coding:utf-8_*_ import socket,subprocess ip_port=('127.0.0.1',8080) s=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s.setsockopt(socket.SOL_

网络编程-----黏包问题

一,黏包现象 我们通过一段简单程序来看看黏包现象: import socket sk=socket.socket() sk.bind(('127.0.0.1',8090)) sk.listen() conn,addr=sk.accept() while True: cmd=input(">>>") if cmd=='q': conn.send(b'q') break conn.send(cmd.encode('gbk')) res=conn.recv(1024).de

网络编程之黏包

当我们同时执行多条命令之后,得到的结果很可能只有一部分,在执行其他命令的时候又接收到之前执行的另外一部分结果,这种现象就是黏包. 黏包成因 TCP协议中的数据传递: tcp协议的拆包机制 当发送端缓冲区的长度大于网卡的MTU时,tcp会将这次发送的数据拆成几个数据包发送出去. MTU是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上传送的最大数据包.MTU的单位是字节. 大部分网络设备的MTU都是1500.如果本机的MTU比网关的MTU大,大的数据包就会被拆开来传送,这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