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读google测试之道有感

一)读google测试之道有感。

1、这样的测试改革必须是整个公司的统一一致的行为,需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完成。要看公司的企业文化。

2、手动测试的人员将体验测试化,体验测试是只能在人的参与下完成。这部分TE会减少,但不会消失。

3、增加SET的职位只是辅助了SWE的单元测试,但是符合SWE条件的人不好找,即使找到了,待遇要大于等于SWE,测试部门中凭空增加了一个高成本的职位,老板能接受?

4、TE的角色负责,用户体验测试、自动化脚本测试。但是在敏捷的快速迭代下,需求不断改进的情况下,自动化测试是否适合,能不能持续下去?维护成本呢?

5、这种测试方式的改革,是否能真正的提高效率?还是只有在google那样的企业背景同企业文化下才有可行性。

6、测试不等于质量。

7、另外,这本书一直在提First Class Citizen,令我想起James在其演讲中问的一个问题:“在座的,有人的工资比开发高的不?一样的?低30%?”结果只有少数人说是差不多,大部分人都是低30%。
一个工种是不是First Class Citizen除了在工资上可以看得出来,在平时讨论时也可以看得出来。在我这个行业,讨论技术细节和如何实施,那一定是跟测试无关的,且很多人不屑于跟测试讨论。为啥呢,问code不懂code,问需求又不如需求人员。
为了让测试的人能够只能批判开发写的代码和需求的问题,Patrick在招聘人的时候,要求一定要懂代码,懂需求而不是随便会按电脑就算是会测试了。WTF,这个世界估计就google能干这种事情了。
看看测试的现状,有多少公司不是因为开发工资比较高,怕他们浪费时间在测试上而请测试工程师的?连Joel on Software的作者在n年前的文章(http://www.joelonsoftware.com/articles/fog0000000067.html,参见最后一条。文章虽是十几年前写的,但是现状区别不大,测试的工资是高了点,但还是比开发低不少。)都说了,这可是便宜一堆钱的选择啊!也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的测试被外包给印度人。唉。

还有,在国内的现状,开发人员的自己的开发工作已经被逼到了极限,自己的开发任务都被老板逼的要上吊了,还有时间给你做单元测试?更别提其他的集成、系统测试了。他本身就极其排斥这项工作。

8、谁都知道做单元测试在一个软件的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大多数公司选择不做?

核心就是成本问题:

1)留给开发人员的时间本来不多,加班加点的干还干不完,怎么能有时间去写Unit test,如公司硬性规定一定要写,那也是糊弄。

2)即使是开发时间允许,写单元测试一定会使开发周期延长,至少公司老板是这样认为的。这样的成本boss能不考虑节省吗?

3)SET同TE这两个工种要求太高,一般没有好的公司待遇和企业文化、工作氛围,这样的人找来后也是会选择离开,因为这样的人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

9、EP 是 Engineering Productivity 的缩写,工程生产力的意思,这个团队,就是给整个大技术团队,甚至整个公司提高工作效率的。通俗直白的说,就是一个工具团队。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要小看工具团队,某些程度上来讲,一个产品随着市场的变化可能很快凋亡,而一个好的工程工具,生命力要强得多,比如,开发语言其实就是最基本的工程工具了。那么,对一个公司,或者说交付团队来讲,怎么衡量工程生产力的高低呢?这个衡量方式其实就决定了「EP团队」的工作方向。我们自己定义的工程生产力从低到高的定义是这样的:1)质量,这是最基础的指标,什么都不行,也要保证质量过关,否则一个产品连生存的可能都没有。2)同等质量水平下,追求速度。质量过关了,就要看迭代速度了,你比竞争对手快,你就能活下来。3)同等质量和速度下,工程师的幸福感。如果质量也过关了,速度也快,但是大家过得很苦,天天加班,重复劳动,看不到未来,这也不行。幸福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就是不被反复的简单问题所困扰,该自动的都自动,自动不是说一定快,但是一定省心,这里的幸福就是省心,有精力去关注更多的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每天处理简单重复的问题。4)同等质量和速度,也有幸福感,再看成长。工程师们有没有感受到成长?不断的解决问题或开发产品,感受到的是重复劳动还是成长?其实前三点都做到了,第四点一定是有的。

10、自动化测试是怎么配合现在的软件快速迭代敏捷开发的?自动化的内容是什么?

11、google转岗机制不错,可借鉴。

google的产品质量管理有其前瞻性,国内已经知道的好像豌豆实验室的模式就是套用的google的模式。

但是,要达到谷歌的效果还是有难度的,甚至不太现实。但是我们可以部分吸收。

总结了一些读书笔记:

1、这样的测试改革必须是整个公司的统一一致的行为,需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完成。要看公司的企业文化。

2、手动测试的人员将体验测试化,体验测试是只能在人的参与下完成。这部分TE会减少,但不会消失。

3、增加SET的职位只是辅助了SWE的单元测试,但是符合SWE条件的人不好找,即使找到了,待遇要大于等于SWE,测试部门中凭空增加了一个高成本的职位,老板能接受?

4、TE的角色负责,用户体验测试、自动化脚本测试。但是在敏捷的快速迭代下,需求不断改进的情况下,自动化测试是否适合,能不能持续下去?维护成本呢?

5、这种测试方式的改革,是否能真正的提高效率?还是只有在google那样的企业背景同企业文化下才有可行性。

6、测试不等于质量。

7、谁都知道做单元测试在一个软件的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大多数公司选择不做?

核心就是成本问题:

1)留给开发人员的时间本来不多,加班加点的干还干不完,怎么能有时间去写Unit test,如公司硬性规定一定要写,那也是糊弄。

2)即使是开发时间允许,写单元测试一定会使开发周期延长,至少公司老板是这样认为的。这样的成本boss能不考虑节省吗?

3)SET同TE这两个工种要求太高,一般没有好的公司待遇和企业文化、工作氛围,这样的人找来后也是会选择离开,因为这样的人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

8、自动化测试是怎么配合现在的软件快速迭代敏捷开发的?自动化的内容是什么?

9、google转岗机制不错,可借鉴。

10、测试即开发,开发即测试。

11、吃自己的狗食。

12、预测不久的将来,测试群体的待遇会大于等于开发群体。

13、我们做不到google的整体完成的山寨,但是我们可以做google的旗舰版、国内版、就是精简版也不错啊。

14、不过现在搞探索性测试的热度大量回升,一些公司也逐渐把探索性逐渐作为体验测试的主要部分,google的投入大于20%。

时间: 2024-08-10 00:03:15

10.读google测试之道有感的相关文章

读《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有感(上)

在这个电子书漫天飞的年代,我居然仍然喜欢读纸书,喜欢一边读一遍闻书的味道,就像品尝一顿美味的大餐一样.最近得了一本<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啃了一段时间了,每次重新拿起来看就觉得里面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了,想起之前有位领导总是教导我们:“要不断总结,要累积,这样才会进步!”之前每次听这话都觉得烦,后来工作久了才知道总结有多重要,如今为了记住这本书的内容,我决定写个读后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第一部分: 第一章<微软的软件工程> 第二章<微软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第三章<

测试技术的思考 ---- 读《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有感系列

假期期间,带着复习巩固测试基础理论的目的,开始阅读<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阅读过程中有不少启发,遂将自己的思考及学到的知识在此处做个总结记录. 1. 为什么阅读这本书? ????做了几年测试工作,随着对测试理解的加深,我发现测试理论对于日常的测试工作有较大的帮助与影响.待测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增加,要求我们也逐步去思考,如何测试,才能保证待测系统的质量,这期间就需要测试理论的支撑. ????我个人的一个观点是,一个优秀的测试工程师,或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需要在三个方面持续的打磨: 理论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 pdf下载

引领一代风骚的明星企业google, 推出过很多成功优秀的产品,搜索引擎不用说,譬如Gmail ,Chrome, Google Doc, G+等等等等,也推出过很多短命的产品,譬如Google Wave等等. 作为一个时常需要推出新产品,但又要根据用户反馈而做进一步选择继续还是放弃的企业,作为一个需要让产品稳定健壮以保持客户满意度的明星企业,该如何测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Google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该书的作者是Google测试的Senior Director(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测试领域有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测试开发工程师

拖延了将近半年的草稿,断断续续的写完了.之前草草翻看完这本书,关注点主要在TE上,而关于SET的部分则只是浏览,最近后知后觉,又翻出了这本书,重新看了一遍,又有新收获. 就说说Google的SET是如何做的,以及个人的一些思考和收获吧,寥有慰藉... Google的测试流程可以简练的概括为:让每个工程师都注重质量.而在工作流程引入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致命的缺陷,下面简述下Google是如何解决以及其测试流程的是如何进化的. ①.测试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需要一直谨记的一点:质量是内建的,而不是外加的

转《Google软件测试之道》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一直听朋友讲起这本书,出于琐事太多,一直没机会拜读,最近部门架构觉得我们IT部门的技术太low,就给我们挑选了一些书籍,让我们多看看... 个人的一种学习习惯吧,就做了笔记,将自己的学习理解感触写下来... 预计会分为五部分写这些学习笔记,分别是Google软件测试基础介绍.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测试经理以及附录其他部分... 快乐阅读,快乐测试,祝愿你总能发现(并修复)BUG... ----James Whittaker.Jason Arbon.J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 Google软件测试介绍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 Google软件测试介绍 2015-05-21 目录 1 质量与测试  2 角色  3 组织结构  4 爬.走.跑  5 测试类型  相关链接 与Microsoft相比,Google的测试团队并非雄兵百万,更象是小而精的特种部队,依靠的是出色的战术和高级武器.Google信奉“少则清晰”. 1 质量与测试 返回 测试是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开发过程和测试一起携手联姻时,即是质量达成之时. 2 角色 返回 软件开发工程师(software engineer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

Google软件测试之道 Google对质量的理解 质量不等于测试,即质量不是被测出来的 开发和测试应该并肩齐驱,测试就是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质量是一种预防行为而不是检测 Google对软件测试的划分 抛却复杂的专业术语,简单按照测试范围去划分: 小型测试:对一个代码单元的测试,通常就是单元测试 中型测试:对两个或多个模块之间交互的测试,通常类比于“集成测试” 大型测试:对一个应用系统及其子系统整体的测试,通常类比于“端到端测试” 这样划分的好处有: 容易定位问题:测试范围从小到大,各自

&lt;转&gt;【读fastclick源码有感】彻底解决tap“点透”,提升移动端点击响应速度

[读fastclick源码有感]彻底解决tap“点透”,提升移动端点击响应速度 前言 读fastclick源码 绑定事件 stopImmediatePropagation 测试入口 帮助理解的图 为什么zepto会点透/fastclick如何解决点透 后记 结语 申明!!!最后发现判断有误,各位读读就好,正在研究中.....尼玛水太深了 前言 近期使用tap事件为老夫带来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解决了点透还需要将原来一个个click变为tap,这样的话我们就抛弃了ie用户当然可以做兼容,

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读《异类》有感

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读<异类>有感 领导给推荐了<异类>这本读物,花了一些时间终于读完了.本书定位在讲述一种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通过很多篇幅在证明,个性作用,并非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当然作者做到了,只是可以再概括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本书并没有讲如何成功,他给人更多的感触是,通过这些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书中有很多观点,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1.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换句话说,获得特殊机遇的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