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因子荷载举证A和特性方差举证D的方法有主成分法,主是因子发和极大似然法

  因子荷载矩阵:各元使变量因子表达式的艺术,表达提取的公因子对原始变量的影响程度

    作用:通过因子荷载矩阵可以获取原始指标变量的线性组合;

    示例:如X1=a11*F1+a12*F2+a13*F3,其中X1为指标变量1,a11、a12、a13分别为与变量X1在同一行的因子载荷

  因子得分矩阵:表示各项指标变量与提取公因子间的关系,在某一公因子得分高,表明指标与公因子的关系密切

    作用:通过因子得分举证可以得到公因子的线性组合

    示例:F1、F2、F3分别为提取的公因子;通过因子得分矩阵可以得到公因子的线性组合,如F1=a11*X1+a21*X2+a31*X3,字母代表的意义同上。

主成分法:

  特征向量与特征根:

  如果A是一个矩阵,x是一个不为零的向量,使得Ax=ax ,其中a是一个数量(可以是零),那么,a就是A的一个特征值(根),x是对应于a的一个特征向量

————待续

时间: 2024-12-19 13:05:59

因子分析-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的相关文章

计量经济学几种参数估计方法

比较普遍的参数估计方法: 1.普通最小二乘法:适用于满足经典假设条件的但方程模型: 2.加权最小二乘:适合于异方差数据,加权的实质是用一个变量除以误差项,使得误差项的方差变为常数: 3.工具变量法:适合解释变量为随机情况,及解释变量与误差项相关.此时思路是找一个与解释变量相关而与误差项不相关的变量,成为工具变量,用工具变量替代解释变量做回归.y=ax+b+u,x=a1z+b1+u1,把后式带入前式,y=a(a1x+b1+u1)+b+u=aa1x+(ab1+b)+(au1+u).很多估计方法都可以

文本分析的参数估计方法

http://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51482120 文本分析的三类参数估计方法-最大似然估计MLE.最大后验概率估计MAP及贝叶斯估计. 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中,我们会遇到两个主要问题:(1)如何去估计参数的value.(2)估计出参数的value之后,如何去计算新的observation的概率,即进行回归分析和预测. 首先定义一些符号: 数据集X中的所有Xi,他们是独立同分布的,因此后面求X 的概率的时候,xi可以相乘. 贝叶斯公式 这

机器学习中的参数估计方法

原文:https://blog.csdn.net/yt71656/article/details/42585873 前几天上的机器学习课上,老师讲到了参数估计的三种方法:ML,MAP和Bayesian  estimation.课后,又查了一些相关资料,以及老师推荐的LDA方面的论文<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text analysis>.本文主要介绍文本分析的三类参数估计方法-最大似然估计MLE.最大后验概率估计MAP及贝叶斯估计,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 1.最大似然估计

编写一个关于浏览器盒子模型的方法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编写一个关于浏览器盒子模型的方法 //如果只传attr没有传value默认是获取: //如果两个都传了默认是设置 function win(attr,value) { if (value === "undefined"){ return document.documentElement[attr] || document.body[attr]; } document.documen

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之(三)Deep Learning的常用模型或者方法

九.Deep Learning的常用模型或者方法 9.1.AutoEncoder自动编码器 Deep Learning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人工神经网络(ANN)本身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系统,如果给定一个神经网络,我们假设其输出与输入是相同的,然后训练调整其参数,得到每一层中的权重.自然地,我们就得到了输入I的几种不同表示(每一层代表一种表示),这些表示就是特征.自动编码器就是一种尽可能复现输入信号的神经网络.为了实现这种复现,自动编码器就必须捕捉可以代表输入数据的最重要的因素

机器学习之深度学习常用的模型和方法

Deep Learning的常用模型或者方法 AutoEncoder自动编码器 Deep Learning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人工神经网络(ANN)本身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系统,如果给定一个神经网络,我们假设其输出与输入是相同的,然后训练调整其参数,得到每一层中的权重.自然地,我们就得到了输入I的几种不同表示(每一层代表一种表示),这些表示就是特征.自动编码器就是一种尽可能复现输入信号的神经网络.为了实现这种复现,自动编码器就必须捕捉可以代表输入数据的最重要的因素,就像PCA

Qt MVC设计模式:子类化抽象模型的方法

模型子类化参考 模型的子类需要提供很多在QAbstractItemModel中定义的虚函数的实现.需要实现的方法的数量取决于你想创建的子类的风格--它提供一个简单的列表视图,还是一个表格视图,或者是一个复杂的层次视图.从QAbstractListModel和QAbstractTableModel继承的子类可以直接利用这两个类的许多默认的虚函数. 子类中需要实现的方法可以分为三种: 1. 处理项数据:所有的模型需要实现方法来保证视图和委托能够查询模型的尺寸.检测每个项以及返回其中的数据. 2. 浏

tensorflow中一种融合多个模型的方法

1.使用场景 假设我们有训练好的模型A,B,C,我们希望使用A,B,C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变量,合成为一个模型D,用于初始化或其他目的,就需要融合多个模型的方法 2.如何实现 我们可以先声明模型D,再创建多个Saver实例,分别从模型A,B,C的保存文件(checkpoint文件)中读取所需的变量值,来达成这一目的,下面是示例代码: 首先创建一个只包含w1,w2两个变量的模型,初始化后保存: 1 def train_model1(): 2 w1 = tf.get_variable("w1"

计算不在相机视野范围内的模型的方法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相机视野内思路很简单,对场景中每一个模型上的定点进行遍历,如果该点在相机视野内,那么该模型就在相机视野内,遍历结束.所以只要场景中模型数量不高,顶点数量不高,该方法执行效率还是很有保障的. 那么怎样判断一个顶点在相机视野内呢? 通过以下这段代码即可获得当前相机视野的横向开角Hangle及纵向开角Vangle. #Get the point of camera. camDirection = cmds.camera( activeCamera , q = True ,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