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数据包首部校验和的计算

IP/ICMP/IGMP/TCP/UDP等协议的校验和算法都是相同的,算法如下:

在发送数据时,为了计算数IP据报的校验和。应该按如下步骤:

(1)把IP数据报的首部都置为0,包括校验和字段。

(2)把首部看成以16位为单位的数字组成,依次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

(3)把得到的结果存入校验和字段中。

在接收数据时,计算数据报的校验和相对简单,按如下步骤:

(1)当接收IP包时,需要对报头进行确认,检查IP头是否有误,算法同上2、3步,然后判断取反的结果是否为0,是则正确,否则有错。

1、发送方

  i)将校验和字段置为0,然后将IP包头按16比特分成多个单元,如包头长度不是16比特的倍数,则用0比特填充到16比特的倍数;

  ii)对各个单元采用反码加法运算(即高位溢出位会加到低位,通常的补码运算是直接丢掉溢出的高位),将得到的和的反码填入校验和字段;

  iii)发送数据包。

2、接收方

  i)将IP包头按16比特分成多个单元,如包头长度不是16比特的倍数,则用0比特填充到16比特的倍数;

  ii)对各个单元采用反码加法运算,检查得到的和是否符合是全1(有的实现可能对得到的和会取反码,然后判断最终值是不是全0);

iii)如果是全1则进行下步处理,否则意味着包已变化从而丢弃之。需要强调的是反码和是采用高位溢出加到低位的,如3比特的反码和运算:100b+101b=010b(因为100b+101b=1001b,高位溢出1,其应该加到低位,即001b+1b(高位溢出位)=010b)。

现假如一数据报为45 00 05 D4 CA E0 40 00 75 06 70 D2 CA 62 39 64 C0 A8 00 02

根据IP数据报的格式可以看出它的首部校验字段为70 D2 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方法:我们把首部校验字段即70 D2 用0000代替

4500+05D4+CAE0+4000+7506+0000+CA62+3964+C0A8+0002=38F2A

然后把进出来的一位与后4位再进行十六进制加法,8F2A+0003=8F2D

最后用FFFF减去算出来的结果就可以了即FFFF-8F2D=70D2

函数代码如下。

USHORT CheckSum(USHORT *buffer, int size)

{

unsigned long cksum=0;

while (size > 1)

{

cksum += *buffer++;

size -= sizeof(USHORT);

}

if (size)

{

cksum += *(UCHAR*)buffer;

}

cksum = (cksum >> 16) + (cksum & 0xffff);

cksum += (cksum >>16);

return (USHORT)(~cksum);

}

时间: 2024-10-11 01:46:12

IP数据包首部校验和的计算的相关文章

IP首部校验和的计算

IP首部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算法: SHORT checksum(USHORT* buffer, int size){    unsigned long cksum = 0;    while(size>1)    {        cksum += *buffer++;        size -= sizeof(USHORT);    }    if(size)    {        cksum += *(UCHAR*)buffer;    }    cksum = (cksum>>

ip数据报首部校验和的计算

ip数据报首部校验和的计算 网络层间的数据传送特点是: 不可靠:    分组可能丢失,乱序等,不做确认: 无连接:    每个分组都独立对待: 尽力投递: 不随意放弃分组: 点到点. 因为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的干扰,ip数据包会发生改变,这时接受着收到这个ip数据包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应把这样的数据包丢掉.那么怎样确定数据包发生了变化,这就用到了首部校验和.就是发送者把Ip首部的校验和外的数据全部相加再取反再放到校验和位置(如果高位有溢出的就把溢出数据加到低位).接收者只要把整个ip数据报首

IP首部校验和的计算     [网络协议分析的作业]

SHORT checksum(USHORT* buffer, int size) { unsigned long cksum = 0; while(size>1) { cksum += *buffer++; size -= sizeof(USHORT); } if(size) { cksum += *(UCHAR*)buffer; } cksum = (cksum>>16) + (cksum&0xffff); cksum += (cksum>>16); return

TCP/IP数据包结构具体解释

[关键词] TCP IP 数据包 结构 具体解释 网络 协议 一般来说,网络编程我们仅仅须要调用一些封装好的函数或者组件就能完毕大部分的工作,可是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就须要深入的理解 网络数据包的结构,以及协议分析.如:网络监控,故障排查等-- IP包是不安全的,可是它是互联网的基础,在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由IP协议衍生的协议族有10数种(据我所知),以后还会出现 很多其它的基于IP的协议- 先从实际出发吧! 一般我们在谈上网速度的时候,专业上用带宽来描写叙述,事实上不管说网速或者带宽都是不准确

IP数据包的分片与重组过程

一.IP分片 (一)IP分片的原理: 分片和重新组装的过程对传输层是透明的,其原因是当IP数据报进行分片之后,只有当它到达下一站时,才可进行重新组装,且它是由目的端的IP层来完成的.分片之后的数据报根据需要也可以再次进行分片.    IP分片和完整IP报文差不多拥有相同的IP头,ID域对于每个分片都是一致的,这样才能在重新组装的时候识别出来自同一个IP报文的分片.在IP头里面,16位识别号唯一记录了一个IP包的ID(ipid),具有同一个ID的IP分片将会重新组装:而13位片偏移则记录了某IP片

计算数IP据报的校验和

IP/ICMP/IGMP/TCP/UDP等协议的校验和算法都是相同的,算法如下: 在发送数据时,为了计算数IP据报的校验和.应该按如下步骤: (1)把IP数据报的首部都置为0,包括校验和字段. (2)把首部看成以16位为单位的数字组成,依次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 (3)把得到的结果存入校验和字段中. 在接收数据时,计算数据报的校验和相对简单,按如下步骤: (1)当接收IP包时,需要对报头进行确认,检查IP头是否有误,算法同上2.3步,然后判断取反的结果是否为0,是则正确,否则有错. 1.发送方 i

ip协议解析 首部校验和

3. 初始计算校验和字段时该字段全部用0填充:     以上是对于发送者来说如何计算校验和的,而对于接收者来说,验证也很简单:1. 对于接收的IP报文头部以16位为单位逐个求和:2. 若结果为1,则校验正确,否则出错丢弃:     原理很简单,接收方的计算对象是A和A的反的异或,结果当然是1了!     具体的程序实现例子如下:SHORT checksum(USHORT* buffer, int size){    unsigned long cksum = 0;    while(size>1

IP报文解析及基于IP 数据包的洪水攻击

版本(4bit) 报头长度(4bit) 优先级和服务类型(8bit) 总长度(16bit) 标识(16bit) 标志(3bit) 分段偏移(13bit) 存活期(8bit) 协议(8bit) 报头校验和(16bit) 源IP地址(32bit) 目的IP地址(32bit) 选项(0或32bit,若有的话) 数据(可变) 版本 IP版本号.报头长度 32位字的报头长度(HLEN).优先级和服务类型 服务类型描述数据报将如何被处理.前3位表示优先级位.总长度 包括报头和数据的数据包长度.标识 唯一的I

IP首部之首部校验和

首先介绍一下1的补码,2的补码:(摘自http://blog.csdn.net/cradmin/article/details/3092559) 过1的补码,2的补码,到网上搜了下找到这个: It is the 1’s complement of the 1’s complement sum of all the 16-bit words in the TCP header and data       这是关于TCP头部校验和字段(checksum field)的说明.补码:补码是计算机中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