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需求
产品是用来解决用户的问题的,那么这些问题就是需求
例子:饿了么,解决用户不想出门吃饭,节省吃饭时间的需求
从互联网产品角度出发,需求就是:用户真正需要的,而不是用户想要的。
例子: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一个更快的交通工具。
二、为什么要做需求挖掘
挖掘到有价值的需求产品才更有前景
需求挖掘不够,容易产生拍脑袋需求,对公司发展不利
三、如何做好需求挖掘
来自用户:挖掘用户内心的想法和意图
来自竞品:竞品的功能给我们产生的启发
来自文献:文献提供的数据和趋势指明产品改进方向
来自社交平台:用户真实想法的发布
- 来自用户
1) 用户访谈
A. 选择正确的访谈对象:代表大部分用户(社交平台、社群、竞品用户、行业专家、同类从业者)
B. 三大基本问题:你正在解决什么区问题?目前如何解决问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你做的更好?
C. 访谈时间:40-60分钟
D. 注意事项
a) 不要问过于开放过于模糊的问题
b) 问题本身带有倾向性
c) 更多去倾听,不要随意打断用户表达观点
d) 请用户描述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用户的解决方案
e) 学会用语言去窥探用户最真实的想法
- 缺点:以偏概全
- 后续:用焦点小组和调查问卷来验证用户访谈内容
- 焦点小组:采用一对多的聊天谈论形式
- 选择小组对象:同一小组用户背景最好保持一致,并且经过精挑细选
- 准备工作:现场准备(茶水、点心);活跃气氛
- 正式讨论:话题选择,避免冷场;主持控场,避免过于发散
- 注意事项:主持人很重要,是整个讨论的灵魂;要跟踪所有的讨论,并做好记录。
- 优缺点:时间短、效率高;容易偏题。
- 可用性测试:观察用户使用产品的方式
- 设计任务:列出用户产品使用的任务清单;将任务变成场景;提供完成需要的条件;预测试:避免产生的错误;
- 产品目标用户:不超过5个
- 测试过程:不要教用户使用产品;重点是用户使用的过程
- 总结:测试完成后及时整理有用信息
- 问卷调查:大规模验证需求正确性
- 发放目标:产品目标用户
- 形式:线上电子问卷,线下纸质问卷
- 问卷设计:避免引导性问题;难度从低到高;答题时间在10分钟内;避免涉及个人隐私
- 整理的答案分析结果
- 用户反馈:各种渠道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
- 渠道:产品反馈模块;客服;微博微信论坛等;用户直接反馈;其他
- 来自竞品
竞品分析:与同类产品对比,参考设计思路,满足用户需求,打开产品设计思路
- 来自文献
关注市场变化情况挖掘有用信息
可以关注艾瑞网易观智库 百度指数等
- 社交平台
挖掘需求重要的渠道
可以关注虎嗅 36kr等
四、从内部挖掘需求
- 从公司方向
1) 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和远景
2) 公司的盈利模式
3) 管理层的想法
- 头脑风暴
聚集各职位的人一起自有思考讨论
例子美国西电公司
- 确定讨论主题
- 确定参加人员
- 注意事项:做好把控,避免偏题;畅所欲言,观点不分好坏,现场不做评判;推动思想的积极碰撞,力求产生新观点;注意现场记录和会后整理分析
- 测试和运营
1) 测试: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纳入需求池
2) 运营:数据运营,通过数据变化来观察用户需求
五、产品能力
- 主要是产品经理的经验,对用户的把握、对行业把握,对市场敏感度以及长远的眼光;最重要的是对用户把握
- 培养能力的方法
1) 自诩:看书、看文章、看视频、边学边总结
2) 向别人学习:同事、圈内人、资深大牛;线上线下活动
3) 实践中学习
4) 多和用户接触
5) 熟悉行业、熟悉互联网、熟悉市场
6) 多去体验其他的产品,不限于竞品
7) 其他方法
五、需求池
- 把需求整理筛选分类建立需求卡片
- 需求卡片内容:采集人、采集时间、需求来源说明、需求场景描述、具体需求说明、其他信息
- 纳入需求池:等待确定优先级,并进行评审
六、总结
- 需求挖掘贯穿产品工作周期
- 需求需要经过整理分析后,才能落地
- 需求面前需要思考
- 需求到底靠不靠谱?
1) 对自己的产品是否有用?
2) 是否是用户想要的?
3) 有没有更好的实现方法?
4) 与自己的产品契合不契合?
5) 如果契合应该规划到哪个版本去迭代?
- 需求不在多,要学会舍弃,只留最适合的
- 需求挖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