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做web开发,我个人觉得必须要弄清楚浏览器的渲染过程,否则我们很难进行前端优化。
我今天就简单说一下页面加载和前端优化。
页面加载
我按照最简单的方式进行描述,实际上更复杂,不管是在浏览器端还是服务端,比如dns解析,代理服务器,负载均衡器等等。
1、用户访问网页,发送一个http请求到网络服务器。
2、网络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解析请求,发送请求给数据库服务器。
3、数据服务器返回数据给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解析数据,并生成html文件内容放入http response中,返回给浏览器。
4、浏览器解析http response。
5、浏览器创建DOM树。
6、浏览器下载css,并应用在DOM树上,进行渲染。
7、浏览器下载js,并解析执行js。
缺陷
以上整个流程中,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流程出现问题,都不能顺利的渲染页面。
服务端:
网络服务器:无法获取到资源文件(404),或者由于并发的原因暂时无法处理你的请求(最常见的500错误),你的浏览器会长时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服务器返回状态,或者进行超时处理。
数据层:如果服务器停止,或忙于处理大数据等等,长时间无法返回数据给网络服务器,那么网络服务器一直处于等待状态中,如果请求量达到最大值,那么后面的请求都被堵塞,从而无法及时返回内容给浏览器。
客户端:
JavaScript:如果你的js写在body中的div里,而且这个js执行非常复杂的逻辑,那么整个页面处于等待状态中。
不论js代码是内联还是包含在一个不相干的外部文件中,页面下载和解析过程肯定会停下,等待脚本执行完成这些处理,然后才能继续进行。——大多数浏览器使用单进程处理JavaScript的多个任务,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任务执行。
CSS:可以同时下载多个CSS文件。
如果我们把CSS样式放在页面底部,虽然使页面内容能更快的加载(因为将加载css 文件的时间放在最后,从而使页面内容先显示出来),但这样的内容是没有样式的,在CSS文件加载进来后,浏览器再对DOM使用样式,会出现我们常说的“无样式之闪烁”。
更讨厌的是,上下都放置CSS样式,浏览器会首先按照上面的进行渲染,等到下面的样式上来,再按照下面的样式进行回流和重绘,用户感觉很差。
注意两个词“repaint"和"reflow"。
repaint(重绘)是在一个元素的外观被改变,但没有改变布局的情况下发生。——如果只是改变某个元素的背景色、文字颜色、边框颜色等等不影响它周围或内部布局的属性,将只会引起浏览器repaint。
reflow(回流):浏览器发现某个部分发生了点变化影响了布局,需要倒回去重新渲染,这个回退的过程就叫回流。
总结:以上两种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会无意识的流失用户。
解决方案
服务端:方式比较多,可以从架构上说(这个内容太多了,什么负载均衡了,什么缓存了,什么主从了),但是今天主要讨论语言层面。
我们可以使用逐步返回内容的方式,输送数据给浏览器,如我们可以使用php的flush,把整个head部分,半个body加一部分div返回给浏览器,进行渲染,然后把其他部分逐步输送到浏览器。
我们可以在服务端使用多线程或多进程的方式并发去进行数据处理。如php常见的
do { $mrc = curl_multi_exec($mh, $active); }while($mrc==CURLM_CALL_MULTI_PERFORM); while ($active && $mrc == CURLM_OK){ if (curl_multi_select($mh) != -1){ do { $mrc = curl_multi_exec($mh,$active); }while($mrc==CURLM_CALL_MULTI_PERFORM); } }
或者
<?php while (count($sockets)) { $read = $write = $sockets; $n = stream_select($read,$write, $e, $timeout); if ($n > 0) { foreach ($read as $r) { $id = array_search($r, $sockets); $data = fread($r, 8192); if (strlen($data) == 0) { fclose($r); unset ($sockets[$id]); }else { $retdata[$id] .= $data; } } $retdata[$id] = preg_replace(‘/^HTTP(.*?)\r\n\r\n/is‘,<em>, $retdata[$id]);</em> foreach ($write as $w) { if (!is_resource($w))continue; $id = array_search($w, $sockets); fwrite($w, "GET /" . $url[$id] . "HTTP/1.0\r\nHost: " . $hosts[$id] ."\r\n\r\n"); $status[$id] = 1; } }else { break; } }
JavaScript:
1、把脚本进行压缩(移除不必要的字符,注释以及空行)。
2、对部分js文件进行合并,以减少http的请求个数,以减少服务器端的压力——但是要量力而行,因为如果你的js文件很大,下载很慢的话,很多功能都不能正常进行,我们可以按照业务进行合并。
3、使用外部js文件。因为现在很多浏览器都有缓存,明显会减少http请求数。
4、将脚本放在页面底部。先让用户看到内容,然后再加载js,这样用户会感觉页面加载速度很快。
CSS:
1、合并多个css文件,以减少http的请求个数,以减少服务器端的压力。
2、使用外部css文件。主要原因是浏览器缓存,以减少http请求。
3、放在页面顶部(head标签处),防止出现“无样式内容的闪烁”。
总结
以上是我通过浏览器的加载过程,来进行的前端优化,大家有什么更好的方式,不妨告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