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N/TURN/ICE协议在P2P SIP中的应用(一)

1           说明

本文详细描述了基于STUN系列协议实现的P2P SIP电话过程,其中涉及到了SIP信令的交互,P2P的原理,以及STUN、TURN、ICE的协议交互

本文所提到的各个服务单元的交互均使用UDP,不涉及TCP的打洞及其他和TCP相关的操作。

本文假设通信双方均没有防火墙对协议以及端口的限制。

本文不涉及客户端的资源的发布与查找。

本文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比如说知道NAT设备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知道STUN/TURN/ICE协议的基本概念、知道SIP协议的相关交互流程等。

本文力求严谨,但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谅解,欢迎批评指正。

本文大致可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解释了穿越和打洞的概念以及STUN系列协议穿越的特点

第二部分,STUN、TURN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详细介绍了relay端口的分配、消息的接受与发送、STUN头的添加与去除

第三部分,ICE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详细介绍了ICE的打洞原理、两种打洞模式、Peer Reflexive的概念与发现过程

第四部分,ICE在P2P SIP中的应用,详细讲解了SIP的信令交互流程与媒体建立流程。

2           打洞和穿越的概念

有人将穿越打洞认为是一个概念,其实这也无伤大雅,在与其他人交流讨论的时候不产生歧义就好。严格来说,是先打洞,后穿越。

由于NAT的特性(请查阅NAT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各自特点),一个位于外界的主机是不可能向内网主机直接建立连接的。要想实现外界主机与内网主机的交互,那么 “我(内部主机)在我自己的NAT设备上先打一个洞,然后使得你(外界主机)的数据能经过这个洞穿越过来”。

当我们打开电脑,连上网络,打开几个不同网站的时候,打洞和穿越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你打开www.sina.com的时候,你就在自己的NAT上打了一个洞,这个洞只允许www.sina.com的80端口的数据穿越回来。如果没有你先打的洞,sina是不可能成功给你发消息的。

       时刻记住一个概念,打洞是为了能让对方的数据过来。

3           P2P中的打洞和穿越

既然打洞和穿越实时都在发生着,那么在client/server模型的网络编程中为什么很少提及打洞和穿越的概念,却在P2P通信中反复提及呢?

首先,在cs模型的网络编程中,服务器都架设在公网,服务器端不用打洞(服务端不用为客户端打洞,客户端的数据也能过来),客户端就能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其次,client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时,client的打洞和服务器响应的穿越是自动实现的。

最后,明确一点的是,cs模型中,打洞是单方向的,即只需客户端打洞。

而在P2P网络编程中,通信的双方A和B既要当服务器,又要当客户端。因此打洞是双方的:A在自己的NAT上为B打一个洞,让B的数据能过来;B在自己的NAT上为A打一个洞,让A的数据能过来;

AB双方的打洞的操作得由我们自己完成,所以不得不提及穿越打洞的概念。

理解了“P2P通信中,打洞是双方的”这一点,也就理解了ICE的一半。

4           使用STUN系列 协议穿越的特点

在知道NAT的几种类型和每种类型的限制后,就是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NAT的穿越。

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能不能在NAT上做一下手脚,让它能识别出我特有的协议,从而不限制我特有的协议,这就是ALG的初衷。ALG(应用层网关),有两个功能,一个是修改自己“认识的”协议中相关字段的内网地址为外网地址;另一个是,允许自己“认识的”协议直接穿透,而不需要打洞;

可以认为ALG的能力是NAT的一个插件,插上什么协议类型的插件,NAT就能辨别什么类型的协议,继而对相应类型的协议做相关操作。常用的应用有FTP、DNS、ICMP、SIP等。在VOIP中,如果使用ALG的话,可以实现通信双方的直接媒体通信,但是不足之处就是需要NAT支持SIP,这就不适合像skype类型的应用。

还有一种成熟的穿越技术:UPnP,它的想法跟ALG有点类似,也是在NAT上做了手脚。当内网的主机启动UPnP程序的时候,就会在NAT上产生 “映射端口”与UPnP程序的端口一一映射,而且不会被回收。从外部来的消息,只要是发送到“映射端口”的,直接就会送至内网的UPnP程序。像我们平常用到的迅雷、电骡等,这种方式也不用打洞,但缺点就是需要应用程序、操作系统以及NAT支持UPnP,同样不适用于skype类型的应用。

使用STUN/TURN/ICE最大的好处充分利用NAT的特性,不需要操作系统支持、不需要对现有的NAT设备做改变就能实现穿越。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没有不好的技术,只有不适合的技术。

5           STUN/ TURN/ICE协议的关系

简单来说,STUN的目的是为了进行P2P通信,通过提供反射地址(Server Reflexive Address)这种能力来使双方可以进行P2P通信,但是依赖NAT类型的不同,这种方式是有失败的概率的:比如双方都为对称型NAT或者一方为对称型,另一方为端口限制型。

因为有失败的可能性,所以单纯的依赖STUN协议提供的反射地址的话,需要事先探测出双方的NAT类型,假如发现是对称型的NAT,那么就不打洞了,而是直接中转。目前网络类型纷繁复杂,STUN协议在5389的时候去掉了NAT类型的判断的能力,因为越来越多的实践发现,在多层NAT下,类型的探测不总是有效的。而使用ICE的时候,不需要事先探测NAT类型。

STUN还有一个作用是为ICE提供支持(对Binding的扩展)。

       TURN协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通信双方百分之百能进行通信,就是在只知道反射地址而打洞失败的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方案-----使用中继,使用中继方式百分之百能使得双方进行通信,只不过已经不是P2P的了,而且伴随而来的是转发效率的问题。不过这不要紧,因为该协议的目的就是保证双方肯定能通信,损失效率来保证了连同性。

       ICE协议的目的就是综合以上两种方案,通过通信双方互相发探测包,找出一种最合理,最廉价的可行路径。ICE首先探测内网地址,再探测STUN提供的反射地址,最后探测TURN协议的中继地址,反正最终目的就是探出一条路,内网地址不行用反射地址,反射地址不行,最后不得已情况下那就用中继地址。

一般来说,目前的TURN服务器通常也实现了STUN协议,所以可以称之为TURN服务器或者是STUN 服务器。

如果说一个服务器是STUN服务器,那么该服务器可能是纯的STUN(RFC 5389)服务器,也可能是一个TURN(RFC 5766)服务器,也可能是两者都实现了的服务器。本文以下图中所说的STUN服务器,均为实现了STUN和TURN的服务器。

未完。。。。待续。。。。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一下内容:

  名称:STUN/TURN/ICE协议在P2P SIP中的应用(一)

  作者:大雪先生

  链接:http://www.cnblogs.com/ishang/p/3810382.html

STUN/TURN/ICE协议在P2P SIP中的应用(一)

时间: 2024-10-12 11:46:24

STUN/TURN/ICE协议在P2P SIP中的应用(一)的相关文章

STUN/TURN/ICE协议在P2P SIP中的应用(二)

1       说明 2       打洞和穿越的概念... 1 3       P2P中的打洞和穿越... 2 4       使用STUN系列 协议穿越的特点... 2 5       STUN/ TURN/ICE协议的关系... 3 6       STUN协议(RFC 5389) 3 6.1             为什么会用到STUN协议... 3 6.2             STUN协议的工作原理... 4 7       TURN协议... 4 7.1            

STUN, TURN, ICE介绍

STUN STUN协议为终端提供一种方式能够获知自己经过NAT映射后的地址,从而替代位于应用层中的私网地址,达到NAT穿透的目的.STUN协议是典型的Client-Server协议,各种具体应用通过嵌入STUN客户端与STUN Server端通讯来完成交互. 在典型的运用STUN进行NAT穿透的场景中,STUN客户端首先向位于公网上的STUN服务器 发送Binding Request消息,STUN服务器接收到请求消息后识别出经过NAT转换后的公网地址60.1.1.1:12345,将其附加在Bin

stun/turn服务器部署

一.简介 本文通过在服务器上安装coturn这个软件,实现搭建STUN服务器和TURN服务器. coturn 简介:是一个免费的开源的 TURN/STUN 服务器.coturn 服务器完整的实现了 STUN/TURN/ICE 协议,支持 P2P 穿透防火墙. STUN 服务器用于检测NAT类型. TURN 服务器是在点对点失败后用于通信中继. coturn的Github源码: https://github.com/coturn/coturn coturn的wiki使用说明: https://gi

真实场景中WebRTC 用到的服务 STUN, TURN 和 signaling

FQ收录转自:WebRTC in the real world: STUN, TURN and signaling WebRTC enables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BUT... WebRTC still needs servers: For clients to exchange metadata to coordinate communication: this is called signaling. To cope with network addre

Sipdroid实现SIP(六): SIP中的请求超时和重传

目录 一. Sipdroid的请求超时和重传 二. SIP中超时和重传的定义 三. RFC中超时和重传的定义 一. Sipdroid的请求超时和重传 Sipdroid实现SIP协议栈系列, 之前的文章仅涉及了SIP消息的基本概念, 比如: 请求型消息: INVITE, REGISTER... 应答型消息: 100 Trying, 180 Ringing, 200 OK, BYE, ACK... 携带SDP信息 携带认证信息 这篇文章更深入一些, 介绍了SIP作为一种可靠传输, 涉及到的超时和重传

用java写一个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类似直播)我想用RPT协议,不知道怎么把RPT协议集成到项目中

我最近在用java写一个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类似直播)我想用RPT协议,不知道怎么把RPT协议集成到项目中,第一次写项目,写过这类项目的多多提意见,哪方面的意见都行,有代码或者demo的求赏给我,谢谢

基于H.264协议的视频传输系统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问题1.视频压缩解码模块在运用的时候出现错误:解码器再解码第二帧视频图片的时候出现异常 client: ../../decoder/T264dec.c:594:T264dec_decode_nal: Assertion `0' failed. Aborted 对于该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过程为: 1.  修改数据类型,所有缓存区改为unsigned char类型(原来统一为char 类型),但是还是遇到一样的异常错误,问题没有解决. 2.  查看缓存区具体内容是否与服务器端压缩的数据是一致的的,对照数

ICE协议下NAT穿越的实现(STUN&TURN)

正文: 一. 首先来简单讲讲什么是NAT? 原来这是因为IPV4引起的,我们上网很可能会处在一个NAT设备(无线路由器之类)之后.NAT设备会在IP封包通过设备时修改源/目的IP地址. 对于家用路由器来说, 使用的是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 它不仅改IP, 还修改TCP和UDP协议的端口号, 这样就能让内网中的设备共用同一个外网IP. 举个例子, NAPT维护一个类似下表的NAT表: NAT映射 NAT设备会根据NAT表对出去和进来的数据做修改, 比如将192.168.0.3:8888发出

webrtc(2):Centos6 安装 stun/turn服务

本文的原文连接是: http://blog.csdn.net/freewebsys/article/details/47109183 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1,关于stun和turn STUN(Simple Traversal of UDP over NATs,NAT 的UDP简单穿越)是一种网络协议,它允许位于NAT(或多重NAT)后的客户端找出自己的公网地址,查出自己位于哪种类型的NAT之后以及NAT为某一 个本地端口所绑定的Internet端端口.这些信息被用来在两个同时处于NAT 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