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本书,洞穿媒体的过去和未来

  现在回想起来,在我写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用了几个月时间把过去看过的一些书又重新翻了一遍,像采撷百花酿成蜜一样,这些书启迪了我在书中的很多思考。

  第一本书是《知识分子论》,大家知道是爱德华萨伊德写的,他是最有名的东方学家。

  我写《主编死了》这本书时再去看《知识分子论》,我特别能感同身受萨伊德所强调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始终站在边缘地带,保持了一种被放逐的心态,为什么始终站在批评的立场上,这跟新闻人的抱负和立场是非常相近的。

  我们希望自己是专业的报道者和批评者,对这个社会,对人类,对我们的现实和现状都有很好的反映,能够传播到大众,这是我们一百多年以来所追求的东西。

  但是正如我写这个书的起因,我们发现,有很多东西已经改变了,我们必须要反思传统媒体或者说以主编为中心的编辑部的体系。媒体的权力从何而来?这个权力实际上是我们代言其他人所得,支持我们得到这个权力恰恰是资本,因为在工业时代的时候,如果没有大机器生产,如果没有大规模复制的能力,你是根本不可能形成大规模传播的。

  这种大机器的生产能力恰恰是由资本决定的,所以我们的权力是来自于资本,不管这种资本它的属性是什么,不管是国有的,私人的,我们都会受到它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知识分子的新闻人还怎么去保持他的独立性?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主编陷于一种纠结或者迷茫中,也有人走到了反面,这恰恰是媒体行业和新闻市场里面存在一些内生的问题,这个是我重读《知识分子论》时想到的。

   第二本是《大义觉迷录》,这是雍正皇帝编的书。

  帝制的时候,皇帝也可以做主编,最终的权力归于皇帝。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呢?在异族统治之下,曾静这个人汉人对当时的朝廷幡然醒悟,痛陈自己的错误,觉得满人统治非常好,雍正是非常好的皇帝。

  这么一个精彩的迷途知返的教材,雍正当然不能放过,把他的一些上谕,和曾静写的自白书一起编成了《大义觉迷录》,不仅赦免曾静的死罪,让他到处去宣讲,同时印成了这本书,要求官府出钱,全国每一个地方都覆盖,连台湾这样的地方,也印了1500多份。

  后面的事情很有趣,他儿子乾隆继位的时候,马上推翻父亲的做法,除了把曾静和相干的人犯处死,还禁了这本书,老百姓家里的书必须烧毁,结果大陆就给禁掉了。

  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帝做主编的时候,他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雍正决定什么东西可以去印,可以出版,乾隆则是权力的另一面,决定什么东西不可以出版。

  大家都知道,纽约时报的solgan:所有适合刊印的新闻。传统媒体一百多年来,纸质媒体的容量始终是有限的。大家都会说,主编的权力就是让他们关注的东西刊印出来。但另一面可能更重要,主编真正权力是决定哪些东西不能刊印出来。

  这一点也被互联网打破了,因为互联网是海量的,适合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新闻和所有的新闻是等号的,这当然带来另外一些问题——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但是他同时削减了主编的权力。这是《大义觉迷录》给我的启发。

  第三本是阿马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就是“不能把民众的偏好看作是既定的,独立于公共讨论的”。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传播的过程当中,不能假定每个人的偏好——他对某一个政策的趋向,对某一个公共问题的看法,是先于公共讨论而存在的,他自己已经形成了某种的认识和坚定的立场,才介入到投票当中去。

  不是的,民众的偏好恰恰是在公共讨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甚至是会改变的,也就是说如果不开放公共讨论,民众就根本没有足够的信息去形成对公共问题正确的看法。

  跟互联网比起来,传统媒体的信息流通程度显然差很多,主编如果仅仅凭自己的经验判断一些问题,很难做到符合社会对一些公共问题的真正的认知。如果不能让民众和更多的意见领袖参与到这样的讨论里面来,还是由少数主编决定的话,即使主编再睿智再有能力再有资源也无法做到。

   下面一本书是《思考,快与慢》。

  作者讲了很多的观点,但最引起我重视的是两个。

  一个是关于他系统一和系统二的理论,人的认知有两套系统。一套系统是接近于本能的反映,会很快调用以前储存的经验,一些非常便捷的认知方式马上起作用,我们看到很多人在生活当中很敏捷,很快速,考试不一定很好,但是应付日常的事情反映特别快,查酒驾了怎么办,碰到车祸怎么处理,这就是系统一非常强的人,但是他们深刻思考的问题比较有问题。

  系统二则需要深思熟虑,花很长的时间去做,这时候有一个认知耗损。这个事情让我想到,其实并不是大众很庸俗,爱读娱乐新闻,不是的,看八卦的时候我们的认知系统没有什么思考。一旦我们认真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认知耗损会非常强,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做这个事情,为什么严肃新闻的需求始终碰到一个问题,不是大部分人的素质不高,不是的,有深层次的原因。

  第二个,他引用的一个实验,结论是什么呢?结论就是说,人是很难从一个抽象的描述中把这件事情和自己联系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人喊口号很容易,联系到自己很难。人实际上是很容易做归纳,但是不太容易去做演绎,所以演绎能力不是大多数人经常会运用的一个能力,这恰恰是新闻业的用武之地。为什么讲新闻业要讲故事,新闻业讲故事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个能力我相信不会因为互联网存在而消失,主编死了之后,只要你有讲故事的能力,一定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是这本书给我的一个启发。

  第五本书就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这本书里,本雅明认为大规模的复制,大规模的传播实际上对整个民主进程是有好处的。

  但是现在,我们要反思大规模复制和大规模传播带来的问题,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媒体业经常运用的二次销售方式。

  开始的时候,我们花了十块钱成本制作新闻,不考虑利润,我们就以十块钱的价格卖给新闻的消费者,很多人不愿意花十块钱,我们找到一个方式说,我们还能卖广告,广告收入就是对我的补贴,我可以再补贴给读者和消费者,那个时候我可以卖九块钱,新闻还是我生产成本还是十块钱,但是我价格变成九块钱、八块钱、七块钱……最后变成一块钱。

  读者群体飞速扩大,在整个的市场里面,新闻媒体主流新闻媒体形成了垄断。我们谈到主流新闻媒体,我们非常尊敬的媒体都是垄断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等,他能获得垄断的收入支持他培养出高质量的编辑团队,包养一些高质量的编辑和记者,包括海外的记者。

  我们进行这样补贴的时候,看上去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实际上我们也是在跟随或者说迎合公众,你迎合公众对你的新闻价值的一种低估值,也是一种迎合,是一样的,这跟互联网发生迎合公众的事情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个问题上,传统媒体并不能说互联网是脏的我们就是干净的,恰恰不是。在商业模式上,我相信双方都是在做生意,这个是在转型的过程当中,我觉得非常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这是这本书给我的一个启发。

   再接下来一本书就是比较早的,十几岁的时候就看过的一本书,卡尔.波普尔的《无穷的探索》。

  我们很多时候讲技术、冲击的技术,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身上所有的技术,我们的语言能力不是我们天生而来的,不是小孩子生下来就有,如果没有父母的教育,我们知道狼孩的故事,他是不会讲话的,语言是后天习得的。

  只不过这项技术我们可能很长时间,一千多年没有改变过,所以我们现在碰到一个新的技术,计算机语言的时候,我们感觉很强烈,很刺激,甚至是很恐惧。但是我们自身就存在这样的技术,语言就是这个技术,这个部分里面我们会发生一些交互,所以对未来来讲,我觉得可能是新的技术和旧的技术之间会有更迭,也会有交互,也会有交战,这些东西都会发生在人们的内部,这些东西最后的结果会取决于你的人性。

  再接下来一本书叫《大而不倒》,是讲金融危机的。

  从书的角度来讲不是写的最成熟或最完整的,但是史料非常详细,采访了大量的当事人。在书中有这样一段,在金融危机最厉害的时候,雷曼兄弟已经倒台了,也牵扯到其他的投资银行,但是美国政府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两党两会还在冲突,在这异常艰难的时候财政部长鲍尔森一个人在自己家的后院坐着发呆,老婆问他:你有什么心事,为什么压力这么大?他自言自语:你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繁荣完全靠信用建立起来的,如果信用丧失了,一切就会化为乌有。

  实际上我们整个的财富系统都是靠信用建立的,当政府信用破产,所有的投资人,持有资本者不愿意相互拆借,不愿意投资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完蛋了。我曾经非常信任两张纸——纸币和报纸。纸币是政府支撑的,政府在纸币就在,报纸则不然,传统媒体逐渐衰落的过程当中,我们会看到信用的通货膨胀,什么资讯是可信的变成很重要的问题,信用的通货膨胀要靠什么东西去维系?用什么标准去衡量新闻的价值?我没有很好的答案,希望大家一起去找到这个答案。

   最后第八本书叫《深喉》,水门事件那个深喉。

  这里面就讲传统媒体在一百多年里面,在揭露黑暗事实,推进社会透明化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当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直到三年前,美联社的总编在一个讲座中还在讲,维基解秘当然很好,但是作为传统的有品牌的媒体,我们还是得到非常大的信任,更多的线人愿意把他机密的信息告诉你。

  我部分的同意他这个看法,在一百多年当中确实是这样的,而且将来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媒体,只要有品牌,一定会得到尊重,但是有一半我不同意,有品牌的新媒体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有品牌的个人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看到小报也会出大记者,为什么?这个记者个人得到了信任。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相信只要你在新闻市场、思想市场、内容市场里面,建立了你、个人的公信力,把你自己传播的每一句话当自己的品牌去做的话,一定可以得到大家的信任。第二,线人本身也会脱离媒体跳出来,不管是罗昌平还是其他人,不管在反腐败还是其他的社会民主当中都会不断的涌现出来,这个时候紧紧依靠传统媒体中介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

时间: 2024-10-12 00:11:24

这8本书,洞穿媒体的过去和未来的相关文章

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的未来价值分析

最新研究认为,今天的80后和90后与70后相比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媒体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变.80后作为今天中国社会重要力量除了职场上的特点外,最重要的是生活轨迹或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再也不像70后还有充足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而是用更多的时间与更多的媒体接触.至于90后一代的资讯接受模式则已全面改变,互联网和手机或移动互联网智能机已不能离开和不能离手,各种社交媒体已成为80后.90后联系世界的最重要方式. 这里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包括基于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智能手机的社交媒体和I-pad以

独立思考者模型:识别媒体与砖家的谎言 对精确性的痴迷

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veda/detail/2372 2010年6月10日,贝利在接受路透社体育记者采访时对南非世界杯的4强进行了“精确”的预测.他认为4强分别是巴西,西班牙,英格兰和阿根廷.结果大家都知道了,4支球队只有西班牙最终进入4强并夺得了冠军,其他三支被精确预测的球队都止步8强甚至16强. 这并非贝利的“乌鸦嘴”第一次奏效,4年前的德国世界杯他预测巴西和德国将在决赛会师,但结果是两队都没有进入决赛.2002年世界杯,贝利的“乌鸦嘴”更是发

云技术平台赋能媒体融合发展创新

欢迎大家前往腾讯云技术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 作者:熊普江 媒体行业是传统而又新兴的行业,在数字化.信息化.移动化快速演进的今天,无论是用户.社会还是行业.政府都意识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之路.但媒体融合需要内容和技术双驱动,内容是硬道理,技术是生产力.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内容复制和粘贴,需要有一个促使融合从梦想到现实的因子,这个因子就是技术. 2016年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腾讯云共同发布了我国首个媒体融合云服务平台------中国媒体融合云,意在为媒体融合

2.5星|托夫勒《权力的转移》;30年旧书,现在看理论有点牵强肤浅,预测有的准有的不准

权力的转移 跟<第三次浪潮>同一个作者,本书被归为作者的未来三部曲之三.出版于1991年.书中提到了1991年海湾战争的爆发. 作者继承<第三次浪潮>的观点,认为暴力.财富.知识是权力的三种手段.农业社会以暴力为权力的基础,工业社会的权力更倚重财富的力量,本书成书的年代,世界进入第三次浪潮,知识成为权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世界发生了权力的转移. 本书的风格有点像<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旁征博引,尝试对未来做一些预测. 篇幅较长,举各

转:强强联合 - BuzzFeed将与微信合作

BuzzFeed是一个现代媒体王国.它早期是因为其易于分享的故事和列举式文章,但如今它变得更复杂了,混杂了普利策获奖作者.严肃新闻和猫.狗.笑话等. BuzzFeed最有趣的不是变化多样的内容,而是其背后的战略方向.8月该公司从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获得5000千万美元,之后它创建一个游戏部门.一个数据工程团队,并任命首席信息官为它的出版商.该公司的下一步是即时通讯应用,它已经与腾讯合作,成为微信的媒体伙伴.微信在全世界拥有4.68亿月活跃用户. BuzzFeed早就想进入即时通讯领域.今年夏天它打

C++11标准后的C++阅读书目

C++ 新标准 C++11 的发布导致了大批新书的出现,还有一些经典书籍也进行了更新.Andrew Binstock 在 Dr.dobbs 上给大家推介一些学习 C++ 必需的核心书籍. 1. <C++程序设计语言>英文第四版,作者: Bjarne Stroustrup 这本书已经被正式列为C++编程的权威书籍.它堪称语言界的权威,独具特色,书面清晰,由设计C++的Stroustup所著. 也许有些读者认为ANSI C++文档才是最佳选择,但是这本书作为一个十分简洁的参考书籍,更适合已经对该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大量免费电子书持续更新中,2014年8月29日更新

计算机相关 ASP.NET+MVC+4+框架揭秘.pdf ASP.NET从入门到精通.pdf ASP.NET从入门到精通1.pdf AngularJS开发下一代Web应用.pdf C#入门经典(第5版).pdf C#高级编程(中文第七版).pdf C++ Primer.pdf Git权威指南.pdf HTML5与CSS3权威指南(完整版).pdf HTTP协议(RFC2616)中文版.pdf JS权威指南(第四版)教程.pdf LINUX SHELL脚本攻略(中文版带书签).pdf More E

苹果为何豪掷10亿美元给滴滴?看看外媒怎么分析

5 月 14 日,美国资讯网站 Quartz 刊文称,苹果之所以愿意豪掷 10 亿美元投资滴滴出行,是因为中国市场对其增长前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文章指出,对滴滴进行投资只是苹果所能采取的一种手段,该公司试图藉此表明其利益是可以跟中国政府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此举其实是一种象征性的"绥靖主义",其根源在于随着其在中国市场上命运的转变,苹果已是别无选择.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全文: 意外消息在周五传来: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证实,该公司已对滴滴出行投资 10 亿美元. 这笔投资将给滴滴带来在中

“火星一号”项目计划于2026年实现载人登陆火星

[摘要]荷兰"火星一号"项目筛选出24名未来火星定居者."火星一号"项目计划2020年实行无人探测. 2024年从地球运送物资到火星.2026年分批次运送宇航员到火星. 遥望茫茫宇宙,除了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之外,火星曾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移民之地.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相继发射各种探测器到火星,希望发现生命的迹象.在登陆火星之前,人类发射火星探测车在不断的寻找好消息.这颗鲜红的星球为何引得人类兴趣大增,一直不断对其展开探索研究. 文/辛东方 在太空中,人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