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H.杨(Scott H Young),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人,突然就闯进了我们的视野,因为他用一年的时间自学完成了 MIT 公开课上正常情况下需要四年才能修完的计算机科学的 33 门课程,并且最终通过了所有考试。
斯科特.H.杨为什么会去挑战 MIT 的计算机课程?这一切都源于他的一个生活理念:Get More From Life!
MIT挑战:只不过是一个实验
当初斯科特决定用一年的时间去挑战 MIT 计算机课程的时候,有些人问他为什么要那么做,斯科特对此的回答相当简单:
没有人喜欢学习,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聪明。学习,深入去理解一样东西,以及感觉聪明一些,这是都是无价的财富。只是经历了多年惩罚性的正规教育后,越来越多的人将这些宝贵的东西忘却了......想用一年的时间去完成本来需要四年的课程,我承认我有点疯狂,或者自大,但是我参加这个挑战的真实动力就是,我要告诉人们,快速学习是可能的,同时也可以是有趣的。”
不过,MIT 的课程可不是像国内的大部分大学那样,或许可以在期末靠临时抱佛脚,然后侥幸通过考试。这样的方法在 MIT 是行不通的,因为 MIT 的考试对解决问题的技巧友有很高要求,而且经常会出现一些没有见过的题型,同时 MIT 的课程讲究循序渐进,就算侥幸通过一次考试,如果不理解的话,后面的考试一样是通不过的。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实验。但是,这个实验的代价是巨大的,因为你企图用一年的时间去完成正常需要四年时间才能完成的课程。但是,这不正是一个具有极客精神的人所必备的素质吗?别人看似不可能,但是自己偏偏要去尝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正是这些人的存在,我们波澜不惊的生活才会掀起阵阵涟漪。
在2011年10月1日到2012年9月26日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斯科特.杨全职攻读 MIT 的计算机科学课程。在刚开始的几个月里,他每周学习六天(周六除外),每天从 6am 学习到 6pm,平均每周用在挑战 MIT 计算机课程的时间大约是 60 个小时。后来随着效率的逐渐提高,以及通过了一些课程和考试后,才将每周花费在学习的时候压缩至 30 到 40 小时。他还分享了学习期间每天的生活规律:早上起来后开始学习几个小时,然后用 30 分钟的时间作午餐休息;午饭后,通常一直学习到5点左右,接着通常又是一个 30 分钟的休息。除此之外,他还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学习的:
- 阅读材料。
- 做练习题目,以查看哪些是已懂,哪些是未懂。
- 使用想费曼技巧之类的方法去建立自己对薄弱知识点的理解。
- 做测试。
2012年8月19日,斯科特的24岁生日这天,他在博客中写道:
选择 MIT 的这次挑战,到目前为止,是我所进行过的最大最富有雄心的项目,它将会是我这这一生中绝无仅有的经历。
斯科特写下上面的文字时,他的 MIT 挑战还在进行中。挑战期间,TED Eastside Prep 邀请他到 TEDx 作了一场演讲,演讲题目为“你可以用2000美元完成 MIT 教育吗”,也因为这次演讲,斯科特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得以将他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其实,我是一个博客经营者
很多中国人知道斯科特.杨,大概都是因为微博上一则内容为“怎样看待 12 个月内自学完成 4 年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的 33 门课程的 Scott H. Young 所谓的超速学习理论和方法(费曼技巧)以及背后”的微博以及他在 TEDx 上的演讲。
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斯科特.杨是一个博客经营者。他从 18 岁开始写自己的博客。那时他还没有上大学,是因为对行为变化感兴趣,便萌发了创建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学习经历记录下来的想法。后来他去上了加拿大的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学习商科。在大学里,斯科特开始对社会化以及生产率产生了兴趣,并且將它们作为学习探索的论题。由于坚持將自己的学习经历记录到博客之中,现在斯科特的博客已经有将近 900 篇文章,一些免费的电子书以及关于探索怎么从生活中学习到更多东西的指南类文章。博客的内容也随着斯科特的阅历而不断增长,现在文章已涵盖了从生产效率到学习技巧到生活意义等多个主题。
这个博客除了记录下斯科特.杨自己的学习经历之外,也是他的全职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斯科特只是将博客作为自己分享学习体会的一个载体,并没有打算依靠它来谋生。只是后来在不断的实践中,他意识到线上业务将会比软件/游戏有更大的机会。因此,他做出了改变。
毕业后,他的同学不是继续深造就是工作了,但是斯科特的选择却让他的朋友们感到一点意外,因为斯科特却选择了全职经营自己的博客。他对自己的这个职业是如此描述的:
当我刚开始做这个网站的时候,依靠经营博客为生这个职业甚至还不存在,即使现在也有一些人和我做着类似的工作,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份工作依然不是那么好理解。
目前他的 博客 的流量排名在全球是第 56786 位,在美国是第 26612 位。对于一个个人博客来说,不算低。但是整个博客页面都是完全没有广告的,因为斯科特没有打算通过广告来赚钱。他凭借自己在自主学习方面的积累,在博客中出售信息产品以及服务,具体来说是向学习者卖一些课程以及培训。
目前,通过经营这个博客取得的收入,已经可以使斯科特.杨不必为其他公司工作而专心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甚至可以说,斯科特有机会用一年的时间全职去挑战 MIT 的计算机课程,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来自博客的收入解决了他的所有后顾之忧。
是 Learning-Hack,而不是书呆子
一个用一年时间自学完别人要四年才能完成的课程的人,按照一些中国人的逻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觉得斯科特.杨是一个书呆子呢?
完全不是!他的生活理念是“Get More From Life”,因此无论进行何种实验活动,都是为了从生活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在他进行 MIT 挑战的时候,他的确每天都忙于其中的课程,甚至没有时间去管理网站上的业务。但是,他给了自己一些硬性规定,比如周六休息一天,晚上的时间不用来学习等,这样他就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来和朋友们闲逛,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不至于整个人的生活都被 MIT 挑战给湮没掉。
由于毕业后斯科特没有去找一份正式的工作,导致了别人的一些误解。对此,斯科特很看得开,他写道:
经营在线业务最大的好处是你不用向别人解释这到底行不行——没有风险投资商,也没有官方许可人员或者招聘人员告诉自己这我不行,那也不行。因此,当别人问我为什么不找工作或者不读研究生时,我就笑一笑然后点点头。”
当斯科特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 MIT 的计算机课程时,他并没有拿到 MIT 的学位,因为他既没有到 MIT 进行注册,和 MIT 也没有其他实质性的联系。对于自己没有拿到学位,斯科特倒是意料之中,因为当时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通过 MIT 的考试。对于学位的看法,斯科特如此写道:
我们的社会错误地把知识等同与资格认证。取得学位是不赖,而且对于许多行业来说,这也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因为社会如此紧密地把两者等同起来,以致很多人忘记了知识与资格认证是两样不同的东西。
其实,当斯科特.杨将自己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正常用时需要四年的 MIT 计算机科学课程的状态贴到 Reddit 不久后,一个来自微软的人就想和他谈一谈。但是,斯科特根本没有兴趣去谈,因为他觉得现在全职管理自己的博客说取得的收入可以维持自己的全部开销,而且自己现在这样做也很开心,他不想去其他公司。
除此之外,斯科特.杨还是一个旅行爱好者,同时对烹饪也有自己的心得。成功挑战 MIT 的计算机课程后,他收到了许多人相同的提问:“你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斯科特没有直接回答自己的下一个挑战将会说什么,但是他说了接下来一些他想做的事情:
- 尝试更多的运动。由于我目前住在山里,因此可以试一试滑雪运动。
- 写一本小说。
- 学习新的语言。西班牙语已经在我的计划里了,同时我也很想去日本待上几个月。
- 旅行去到更多的地方。
- 正式出版一本书。虽然我已经写过一些电子书了,当时迄今为止还没有正式的出版过一本纸质书。
对于目前的生活,斯科特感到满意。人类行为有三个不同的驱动层次:需求,地位,快乐。他说自己目前制定的计划,几乎全部都是关于“快乐”的,而极少有关于“需求”或者“地位”的。对于身外的东西,斯科特是放得开的人。不过,他喜欢旅行。从旅行中,他也悟出了学习的一些感悟。他说,旅行与学习有多种潜在的关联。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也关乎文化,语言,人们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Learn More From Life”。从生活中汲取各种有益的知识,充实本就短暂的生命。
结语
以一年时间挑战 MIT 的计算机科学课程使得斯科特.杨为人所知,而他关于“Learn More From Life”的生活理念,则更值得关注。我问他参加完 TEDx 的演讲后,有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他回复道,只是增加了博客的曝光率,没有其他。而我知道,那只不过是他一直在践行的生活理念的一个插曲而已,Learn More From Life ,然后把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再分享出去,仅此而已。
除非特别声明,极客观察均为极客公园原创报道,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原文链接。
原文地址:http://www.geekpark.net/read/view/168673
斯科特.H.杨:MIT 课程挑战者 __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