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算法学习——链表实现冒泡排序

我在之前一篇博客《经典算法学习——冒泡排序》中简单实现了使用数组进行冒泡排序。这篇博客我们将来实现使用链表如何排序,其实整体的思路是一样的。示例代码上传至: https://github.com/chenyufeng1991/BubbleSortLinkedList 。

算法描述如下:

(1)比较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如果前面数据大于后面的数据,就将两个数据交换;

(2)这样对数组的第0个数据到N-1个数据进行一次遍历后,最大的一个数据就到了最后一个位置,也就是下标为N-1的位置(沉到了水底)。

(3)N = N-1,如果N不为0就重复(1)(2)两步,否则排序完成,也就是对数组的第0个数据到N-2个数据再次进行遍历;

核心代码如下:

//链表实现冒泡排序
Node *BubbleSortLinkedList(Node *pNode){
    if (pNode == NULL) {
        printf("%s函数执行,链表为空,冒泡排序失败\n",__FUNCTION__);
        return NULL;
    }else{

        Node *pMove;
        pMove = pNode;
        //需要进行(n-1)次遍历,控制次数
        int size = sizeList(pNode);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while (pMove->next != NULL) {
                if (pMove->element > pMove->next->element) {
                    //只要交换这两个节点的element元素值就可以了
                    int temp;
                    temp = pMove->element;
                    pMove->element = pMove->next->element;
                    pMove->next->element = temp;
                }
                pMove = pMove->next;
            }
            //每次遍历结束,pMove重新移动到链表头部
            pMove = pNode;
        }
    }
    printf("%s函数执行,链表冒泡排序完成\n",__FUNCTION__);

    return pNode;
}
时间: 2024-12-11 11:50:46

经典算法学习——链表实现冒泡排序的相关文章

经典算法学习——链表中倒数第k个节点

这是剑指Offer中非常经典的一道题,也是在面试笔试中高频出现.题目的详细描述如下:输入一个链表,输出该链表中倒数第k个节点.为了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从1开始计数,即链表的尾结点是倒数第一个节点. 本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解法,就是对链表扫描两遍,第一遍用来记录链表长度为n,第二次从链表头部走(n-k+1)步后,找到的那个节点就是倒数第k个节点.这种算法的问题就是需要扫描链表两遍,显得不是特别聪明. 其实多想想,这个算法模型和栈的形式非常像,我们只要从头开始扫描链表,把扫描到的每一个节点放入栈中,扫

经典算法学习——非循环双向链表实现冒泡排序(不带头结点)

我在前面两篇博客<经典算法学习--单链表(不带头结点)实现冒泡排序><经典算法学习--单链表实现冒泡排序(带头结点)>中详细描述了分别使用带头结点和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实现了冒泡排序,让我们对单链表和冒泡排序有了理性的认识.今天我们将会来使用不带头结点的非循环双向链表来实现冒泡排序,在处理过程中,这种冒泡比前面两种更为简单高效.代码上传至 https://github.com/chenyufeng1991/DoubleLinkedList_BubbleSort . 核心代码如下: /

算法学习 - 链表的游标实现~ C++

链表的游标实现,就是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访问链表,模拟游标. 在我学习的理解中,就是创建一个节点数组,模拟内存的排列,然后从其中来申请内存和释放内存.但是实际的内存没有被释放~ 下面直接贴代码了: // // main.cpp // CursorList // // Created by Alps on 14-7-27. // Copyright (c) 2014年 chen. All rights reserved. // #include <iostream> #define CursorSp

八大排序算法学习笔记: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台湾译为:泡沫排序或气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算法原理: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

经典排序算法学习笔记之一——冒泡排序

一.冒泡排序 1.算法思想: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2.伪代码: function bubble_sort (array, length) { var i, j; for(i from 0 to length-1){ for

Javascript经典算法学习1:产生随机数组的辅助类

辅助类 在几个经典排序算法学习部分,为方便统一测试不同算法,新建了一个辅助类,主要功能为:产生指定长度的随机数组,提供打印输出数组,交换两个元素等功能,代码如下: function ArraySortUtility(numOfElements) { this.dataArr = []; this.pos = 0; this.numOfElements = numOfElements; this.insert = insert; this.toString = toString; this.cle

经典算法学习——打印两个链表的第一个公共节点

求链表的公共节点是一道很经典的算法题,并不是很难.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一旦两个链表有一个公共节点的话,那么这两个链表的形状就是一个"Y"型.也就是说,自公共节点之后的所有节点都是一样的.如下: 其实只要看了这幅图,实现就很简单了.首先我们分别遍历两个链表,分别得出他们的长度L1,L2.然后在查找公共节点时,先在长的那个链表中走|L1-L2|步,然后两个链表同时向后进行同步遍历,每走一步时,就判断后面那个节点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找到该第一个公共节点.完整代码上传至 https://gith

经典算法学习——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种排序算法.应该也算是最简单.最经常使用的排序算法了. 无论怎么说.学会它是必定的. 今天我们就用C语言来实现该算法. 演示样例代码已经上传至:https://github.com/chenyufeng1991/BubbleSort 算法描写叙述例如以下: (1)比較相邻的前后两个数据.假设前面数据大于后面的数据,就将两个数据交换: (2)这样对数组的第0个数据到N-1个数据进行一次遍历后.最大的一个数据就到了最后一个位置,也就是下标为N-1的位置(沉到了水底). (3)

经典算法学习——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类似的,合并两个有序的数组或者链表也是剑指Offer中的经典题型.题目描述如下:输入两个递增排序的链表,合并这两个链表并使新链表中的节点仍然是按照递增排序的.我这里以合并链表来实现. 在这里,并不需要去创建一个新的链表,只要有三个节点指针就行,第一个节点指针Node1指向第一个链表,第二个节点指针Node2指向第二个链表,第三个节点指针Node3指向新的链表.简单的示意图如下: 当下一个节点在第一个链表中时,Node3指向该节点,Node1++,以此类推.直到某一个链表为空时,把另一个链表全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