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刘同著——有感

读《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您好,我是一个92年的大小伙子,最近正在拜读您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其中有一段,您随您的母亲在专卖店的境遇(您因为母亲反复在专卖店砍价,并且劝解无效的情况下感到羞愧,所以将母亲一个人遗留在陌生城市的的陌生地方,却没有考虑母亲内心正遭受着一些事情的煎熬)。

  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情况,这里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的性格,我本身是个挺注重别人情绪的人,对待陌生人很敏感,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在担心是否会叫他人不舒服(说白了就是那种想叫所有人都对自己满意的人,害怕任何人受到委屈,结果自己却受了一堆委屈),但是对待父母确总是肆意任性,那是在刚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母亲担心我没有出过远门(我从小就是那种喜欢说话但不爱串门的人,性格很开朗确实很懦弱的人——有种说不出的反差)所有送我上的大学,可能是由于舟车劳顿自己的情绪不是特别高而且有种说不出的烦躁,所有的入学流程都是母亲在安排,我只是跟着说几句话,走几步路,现在想来一辈子没出过几次门的母亲当时内心也是很惶恐的吧,最叫我无法释怀的到了中午要出午饭的时间,一位学姐叫着我们去吃午饭,我却因为烦躁没有胃口,所以不想去,母亲反复问了我好几次我都拒绝了,最后一次甚至冲她发脾气说你要是饿了就直接说不要总是问我,最后是在学姐的强烈要求下我才和母亲去食堂吃饭的,看着母亲那种想要多吃一些却又不时关注我情绪的眼神我感到了一丝愧疚(我和母亲的性格很像),

  这种愧疚并没有随着时间变淡,反而成了我的一个心结——我因为自己舟车劳顿的烦躁不耐,忽略的母亲同样一路奔波饥肠辘辘,我因为自己害怕坐公交(第一次)没有送母亲回车站,忽略了母亲也是第一次在大城市做公交,我甚至都无法想象母亲是怎样寻找的正确的公交行驶方向,是否小心翼翼的问旁人或者司机公交车是否能够到达目的地(长途汽车站),如何在他人乡下人眼光中掏出零钱学者旁人投币。。。写到这里的时候我都说不出的难受

  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想弥补,但总觉得不够,而且有时又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虽然没有这么严重和难以释怀,但总归伤害了母亲感情,现在看着母亲越发小心翼翼的和自己对话,沟通,内心却是越来越愧疚,我长大了,母亲老了,我没有做到像母亲照顾我小时后那样照顾母亲,反而母亲对我更像小时候那样小心翼翼,小时候照顾的是身体,现在照顾的是心里,虽然自己对母亲的关心和照顾也越来越多,但是总觉的比起母亲的付出,自己所做的就是沧海一粟,就像您说的,有些爱错过了是希望用一生去弥补的。
  我本身是做IT行业,善于言谈却很少写文章或者感想什么的,总觉得那些是女孩子才有的细腻和柔情,男人该有的就是沉默与忍受,最多叫几个朋友出去喝酒发泄一下,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写这些,我只是最近在面对自我人生定位规划读一些人生励志著作时,很荣幸能够读到您的这本佳作,感觉引发了自己的共鸣,说是缘分也许高攀您了,现在想来也许是想告诉您在一些事情上您并不孤独,也许是想告诉自己自己并不孤独,也许是不想在一天又一天的工作忙碌中忘记了自己曾经有一刻被感动过,也许是想告诉自己还有一些努力工作生活的理由。
  既希望这只是自己的一次发泄,他人无需理会,又希望您的真的读到这篇不知道能否称之为文章的回信,大概这就是人性贪婪吧,如果您不幸读到了我写的回信,希望您不会对我感到失望,毕竟我是一名IT理科男,文笔相对较差,再次感谢您的著作使我感到共鸣,愿您的生活繁华似锦,愿您的父母健康平安。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下《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刘同著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tf/p/11468495.html

时间: 2024-12-18 21:36:07

读《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刘同著——有感的相关文章

读生产环境下go语言最佳实践有感

最近看了一篇关于go产品开发最佳实践的文章,go-in-procution.作者总结了他们在用go开发过程中的很多实际经验,我们很多其实也用到了,鉴于此,这里就简单的写写读后感,后续我也争取能将这篇文章翻译出来.后面我用soundcloud来指代原作者. 开发环境 在soundcloud,每个人使用一个独立的GOPATH,并且在GOPATH直接按照go规定的代码路径方式clone代码. $ mkdir -p $GOPATH/src/github.com/soundcloud $ cd $GOPA

读《C# 和 Java 的比较》有感

网上的一篇<C# 和 Java 的比较>(或者叫<Java 和 C# 的比较>)写的挺不错的,今天忽然搜索到. 自己刚刚接触C#,也不由自主地随时都拿来和Java做对比,所以就心血来潮在原作者的每一条之后斗胆都写了些文字.就当是给自己再加深一遍印象吧. [非常抱歉,由于网上此文章已经被转载多次,所以真的找不到原出处了,所以没法贴出作者原贴的连接] 开始吧... 2007年11月1日    1.访问控制方面:C#有public.internal.protected.private,比

特别好用!把软件做成‘耐用品’——读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方法论》有感

特别好用!把软件做成'耐用品'--读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方法论>有感 从他说的2个例子:用户下载了软件却不知道点击安装.以及那个"云同步"软用户上传到云服务器端就以为本地的可以删除了(可见所谓的同步软件本质的作用是通过备份增加数据安全,而用户只是想通过数据上传节省本地存储空间),这可以看出,注重用户体验,把软件做到"特别好用",是有很大的挑战性的. 我进一步可以总结出,不仅仅是要特别好用,而且是要做成'耐用品'--这是一个更高级的要求,这才是软件供应商真正

读 《我为什么放弃Go语言》 有感

最近又熟悉了下go语言,发现go语言还有许多设计不好的地方,然后又读到了<我为什么放弃Go语言>这篇文章, 对于某些方面,我还是比较认同的. 这篇文章总结了十六点,如下: 1.1 不允许左花括号另起一行 1.2 编译器莫名其妙地给行尾加上分号 1.3 极度强调编译速度,不惜放弃本应提供的功能 1.4 错误处理机制太原始 1.5 垃圾回收器(GC)不完善.有重大缺陷 1.6 禁止未使用变量和多余import 1.7 创建对象的方式太多令人纠结 1.8 对象没有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1.9 defe

读《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有感(五)

今天,读到了次本书的第三部分--经常讨论的话题,用户故事不是什么,用户故事的优势与不良征兆. 第一,用户故事不是软件需求规格的指南,这种需求规格指南强调的是"系统应该--",而且对于需求规格指南而言,在写下需求之前,每个需求的成本是不可见的.典型的情况是,一个或几个分析师花两三个月时间(通常更长时间)编写出冗长的需求文档.随后把文档交付给程序员.这时程序员告诉分析师(消息会被转告给用户),完成项目要24个月,而不是分析师所希望的6个月.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师在编写团队没有时间开发的四分之

读《我是IT小小鸟》后有感

我是一名大一新生,在下半学期开学时,我迎来新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这是一门既新颖,又有许多就业知识和理论的学科.在课上,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名叫<我是IT小小鸟>.对于普高毕业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吸引我的书名.于是我立马拿出手机,百度了此书,印入我眼帘的是这样的一段简介 “一群IT小小鸟—— 来自十几所院校,或男生,或女生:或科班,或半路转行. 分布在不同的公司,或外企,或国企,或民企,老板有土有洋. 有失意,有快意:有泪水,有欢笑.在失望中追求希望,在

读《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有感(上)

在这个电子书漫天飞的年代,我居然仍然喜欢读纸书,喜欢一边读一遍闻书的味道,就像品尝一顿美味的大餐一样.最近得了一本<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啃了一段时间了,每次重新拿起来看就觉得里面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了,想起之前有位领导总是教导我们:“要不断总结,要累积,这样才会进步!”之前每次听这话都觉得烦,后来工作久了才知道总结有多重要,如今为了记住这本书的内容,我决定写个读后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第一部分: 第一章<微软的软件工程> 第二章<微软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第三章<

我与项目的化学反应 ——读《程序员修炼之道》有感

正如书中所说,我曾经产生过自己的项目会失败的感觉,因为自己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完成自己的团队项目,那种迷茫感在一开始的时候一直围绕着我,直到组长开始逐步把项目分块,一步步细分后,并且要求每个人需要做什么的时候,我心中的那块阴霾瞬间消失了,今天在书中巧合的遇到了自己的情况,于是自己十分好奇的想看看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 "完美,不是在没有什么需要添加,而是在没有什么需要去掉时达到的",这句话说得很直白,意思让我很是赞同,但也惹人深思,一样东西排放在你的面前时,你可以说出这样就可以不需要

读《大道至简》第一章有感

近期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叫做<大道至简>,书很薄,却精辟的讲述了软件工程专业对于编程这一实践过程的重要思想,我们总以为编程是怎样的有难度,却从来没有考虑过编程为什么难,他到底难在哪.事实是我们错了,我们不是不会技术,而是不会方法. 第一章主要讲述了编程的精义,作者利用愚公移山的故事,简洁明了的讲解了编程的实质含义,从愚公移山实施的各个方面与编程联系在一起,讲解了编程的过程.从开始的原因,到编程实现的目标,然后小组团队对这个编程项目的讨论,以及各个人员在不同项目上的安排,并且还有项目之外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