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新阶梯

亲临实验,以观名师。群星济济,专家引领。预测教学,巧算妙方。春风拂面,万物还生。   一语顿悟,践行验之。 新辟蹊径,师生乐之。幸甚至哉,歌以咏怀。

哈尔滨市“名师送教”刘正生名师工作室暨教学之星专场迎来了两位名师,为我们展示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收获甚多。

在此次活动中,哈尔滨市香坊区进修学校的郭聪老师执教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使我感到如沐春风,在这样的季节,给我们带来了春的气息。整节课,郭老师采用“预测---验证---修正”循环使用的预测教学策略,简单而有效。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智慧的的课堂是简单的。”

预测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策略。预测能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联系文章线索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等,让学生预测故事情节、文章内容和结构等,使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和策略.预测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学生所需的一种读书方式,思维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顿觉这是多个教学问题的突破口:

一、兴趣油然而生。我们总在提倡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学习兴趣,可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要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何容易,即使调动起学习兴趣常常也是昙花一现。通过这节课可以看出,教师只是教会学生怎样预测,学生便顺藤摸瓜,自主预测---验证---修正,而且这是个无休止的循环过程,但学生不会厌倦,因为每个循环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都会有新的发现。学生沉浸在探索的书卷中,其乐无穷,这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改变课堂一潭死水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上恐惧发言,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学生通过预测的方式参与学习,如在和同伴做猜谜游戏,乐于融入课堂,乐于发表见解,而且在同学们的发言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使教育于无形之中,教育于快乐之中。

三、好习惯益终生。预测策略不仅给教师指出一条捷径,而且很自然地给学生引入书的海洋。长学生在预测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体会到读书的趣味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始终在思考的,是学生的思维和作者思维的碰撞过程,是收获的过程,从而避免了学生“读死书”和“死读书”的事倍功半的读书方式,这样的感受一定会延伸到课外所以说,预测策略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结合此次学习感悟和教学实践,对于预测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我做了如下预测:

预测一:内外兼修

对于学生没有预习的课文,我们可以围绕那本内容进行预测教学,在预测过程中逐步理解文本。对于学生已经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文本以外预测,这是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例如文章的续写,填补旁白,填补对话等。

预测二:大小通吃

预测教学策略绝不是单一的根据线索的猜测文本内容,我们将它内化为一种策略后,融入教学实践,它将课能出现在课堂任何一个环节,大到整篇文本内容的预测,小到文中某个词语或某个字的预测,甚至是一个标点的预测。学生的思维与新知识交融在一起,加深了对新知识的印象。学生如果具备了预测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不会再有头疼的“阅读”了,自学能力将大大提高。

对于以上预测,我也进行了如下验证:

我选用教科版五年级下《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一课作为实验课。课前做好铺垫,引导学生用游戏的方式了解“预测学习法”。因为大部分学生课前都预习课文,对文本基本了解。因此,整节课围绕预测“这座村庄昨天和今天还会有哪些变化?”在学生根据文中线索预测后,通过搜集到的图片进行验证和修正。其间还分组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和“只求三餐眼看脚下”进行预测含义,再进行集体验证和修正。最后仿写一两个小节,写出自己的预测。还有学生自告奋勇:“我能写出这座村庄的明天会变成什么样。”无论学生们写得怎样,他们都有自己的依据,似乎更欣赏自己写出来的诗歌,读起来更有韵味。整节课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发言积极,各有所得,轻松的课堂如此便诞生。

反思修正:

在一轮轮的预测环节中,不仅要练习找线索,还要学会分析线索,这样预测会提高准确率。另外,学生课前对课文了解程度差别较大,因此部分学生只是跟随其它同学的预测,无自主见解。对此,可以提前进行小组式的预习,或教学无预习之课,尽量缩小同学之间的差距,给每个学生以线索和自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课不在量有效则行。其实我们的课堂就是要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的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azxcvbnm/p/10706832.html

时间: 2024-11-05 20:29:27

语文教学新阶梯的相关文章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中职语文教学不同于普通学校的语文教学,它有其特殊性.中职学校开设着不同专业,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就业需求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教学,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让语文教学服务于学生的专业课,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未来能够顺利就业. 一.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加强学生的就业意识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通过情境引发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活动.中职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更应密切联系学生所学专业,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的统一,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 (一)表演课本剧,

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硕士论文代写 许多教师认为,上每一节课都应完成备课时所预设的任务和目标.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有些教师为了教学流程的顺畅.顺利生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就牵着学生沿着自己预设的流程和目标直接奔去,而不重视学生自身的独特体验,从而常常熄灭学生课堂上碰撞出的智慧火花,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这是很煞风景的.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是违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师应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正确处理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 [公开课片断1] 好又多论文网: www.888lw.com 一位教师在教<乡愁>一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

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属于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也逐渐从传统的语文知识结构为主的教学模式走向了"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应用能力为重心.人文素养为主线"的改革之路.在"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理念的指引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在重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形式上颇见成效,而作为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保障体系---课程教学质量控制,也成了教学改革进程中重要的关注点. 教学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教学过程性学习以

教学新时代—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要以教育为核心,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硬件等先进科学工具服务教育并促进教育的升级改进. 在线教育发展的不断成熟与稳定的过程是一个历经较长时间的以教育为中心的大体系建设过程,建设项目包括教学内容建设.教育软硬件工具及平台开发.学生线上培养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教学运营体系等. 互联网跨界混搭为在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源. 目前,主流教育一般依然采用传统大课堂讲课.教师手工批改作业.手工统计分数等喂养式传统教学方式.各创业团队和资本纷纷涉足在线教育,并不断渗透教学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线教育

对语文的新看法

语文 1.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典:多的意思.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精>.第一部词典<尔雅>,尔雅:用普通话解释一个词. 2.虫:指自然界所有的昆虫     虫虫:一般指有翅膀的虫         蟲:一般指有毒的虫 3.现在的作文以应用作文为主,什么是应用作文,就是指假如给你酒精,你要介绍它的使用人的年龄范围,使用结果,药物成分等等 4.要多积累课内外文言文的积累,和了解更多的汉字和成语 ( (请举起你的小爪爪,我的掌声在哪里!)

初中语文老师的自述

读师范时很喜欢语文,因此特别向往做个很好的语文老师.然而,追梦的路却不一帆风顺. 一.欲说当年好困惑26年前.我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分去一所偏远村小.全校学生不足百人,9名教师中有5名来自外乡,管理落后,纪律松懈,上课半期上语文,半期上数学,老师一学期可只上半学期班.即使这样,也还常有老师缺旷.那一年就经常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多有几个老师的时候,放学了就玩游戏凑一笔钱,去老乡家买只鸡杀了煮上,再打来烧酒.到天黑,鸡肉吃完了,烧酒也喝得晕乎乎的,才散.那时除我之外,所有同事都很能喝,每次总把我弄得很

高职语文构建高效课堂中开展竞赛课堂

一.高职语文开展竞赛课堂现状 高职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高职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目前高职语文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职校语文教学课程管理不当,为适应新形势对职校学生的技能要求,提高学生的技能,许多职校减少文化基础课时,修改语文基础课教材,不重视语文基础教学.学校对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认识偏颇,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忽视,导致学生厌学,进入职校的学生,学习语文只是应付学校考试,导致语文学习动力不足.此外,职校语文课堂教

提高记忆力

一.交替记忆 这是把不同性质的识记材料按时间分配.交替进行记忆的方法.长时间单纯识记一门学科知识的效果不好,因为具有相同性质的材料对脑神经的刺激过于单调,时间一长,大脑的相应区域负担过重,容易疲劳,将会由兴奋状态转为保护性抑制状态,表现为头晕脑胀,注意力不集中,这就不利于记忆.长时间单纯识记一门学科知识的效果不好,因为具有相同性质的材料对脑神经的刺激过于单调,时间一长,大脑的相应区域负担过重,容易疲劳,将会由兴奋状态转为保护性抑制状态,表现为头晕脑胀,注意力不集中,这就不利于记忆. 二.自测记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体现了"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教育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