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学会专注,人生才算真正成熟

很多人的心智不成熟,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成熟,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地年轻过。所以,在该专注的时候他们无法专注,该深刻的时候他们无法深刻,该担当的时候他们无力担当。

曾经读过一个学者为后学之辈写的一篇文章,文章里说,很多脑袋聪明的人到了三十岁之后却平平庸庸,反而是那些不怎么聪明但很专注的人到了三十岁之后成绩渐现。这是他的人生体会,他希望年轻人要尽快找到能让自己投入进去的东西,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我当时不太认同这种看法,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是平庸还是有成绩,多半是需要衡量尺度,比如,需要看获得了多少奖,能挣多少钱,同行有多少的认可。所以,如果一个人有点遗世独立的心态、从而不愿意追求显赫的声名,是否就算“平庸”了?

但细想时,发现我忽略了另外一层东西:就是遗世独立同样需要专注: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孤独。

一位长者曾对我说,30岁以后的人生就要开始做减法。我原来没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现在渐渐悟到,其实也在讲专注的重要。

为什么要专注?因为只有专注才会感到踏实,双脚站立在坚实可靠的地方,灵魂才能安宁。事业的专注只是一种。这并不是功利主义,而是因为,只有做到了真正的专注,你才能向自己的内心提供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同样是形而上的。而且,没有专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纯粹。内心充满干扰和喧哗,如何能抵达平静美妙的彼岸世界?

很多人的心智不成熟,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成熟,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年轻过。就像缺乏良好生长条件的植物,无法结出成熟的果实。心智不成熟,这不是个别,而是人类的心灵常态,能真正成熟强大的人是非常少的。所以这世界上才需要宗教、哲学、文学、艺术,需要这些东西,能给纷乱的人生提供一些解释和慰藉。

几日之前,我在家乡拜访了一个故交。他不分昼夜地做兼职,我去他家时,他正在电脑上奋键疾书。此人本科学的是中文,硕士时改了另外的专业。现在,他更无法理解世界上还有“文学”这种事情。他说,精神生活我有啊,老婆孩子我都有了,要文学干什么呢。我不会看小说,更不可能去看诗,这些东西都让人虚弱懒散。我躺在床上读的书,也还是为了能多挣钱,我不会浪费任何时间。

一个人的确要担当自己最起码的生存,但是,一定要以放逐精神生活为代价吗?卡伦霍尼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虚伪的内心充实根植于心智的愚钝,它只会让我们变得不堪一击,绝不值得羡慕。而西方的一句哲言更直接:宁与亚里斯多德同悲,不与母猪同乐。

但是,很多更深的悲剧,来源于内心缺乏稳定的力量。尤其对于已经走到了灵魂险境上的人来说,这一点尤为常见。在二十岁之前,总听人说,很多年轻时很激进的人一上岁数,就喜欢读中国的古书了。现在想来,是因为年龄和阅历,都要求一种沉默而和谐的东西在生命中及时出现,没有人可以一生承受来自内心的分裂。

但这样的心究竟是成熟了还是衰老了,或者是未老先衰也未可知。记得去年流行过一则微博,大意是,中国的年轻人从来就没有年轻过,一踏上社会就进入了中年人的世界。所以又回到我先前提出的那个猜测:很多人的心智不成熟,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成熟,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地年轻过。所以,在该专注的时候他们无法专注,该深刻的时候他们无法深刻,该担当的时候他们无力担当。

有些进入中年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大彻大悟,勘破红尘,但这到底是在逃避,或者根本就是颓丧?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那就是看他对年轻人的态度。如果一个中年人一向只对年轻人颐指气使,那么可以基本推测,这个中年人自己也没有从青春中获得过多少有意义的东西,包括对自由的追求。我以后会不会是这种中年人,取决于我的年轻时代到底是不是真的没有虚度。所以,抓住青春的尾巴对我来说还是无比重要。尽管我已经30岁了。

------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eight/posts/1996

时间: 2024-12-29 09:07:26

当你学会专注,人生才算真正成熟的相关文章

什么时候懂得了拒绝,才算真正长大了

学会拒绝,是人长大后要具备的第一能力.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什么时候懂得了拒绝,才算真正长大了. 施予,是帮助他人.拒绝,是保护自己.在帮助他人之前,先学会保护自己,我觉得一点错也没有.合格的崇高是:能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做事,却始终不被道德绑架. 一个人,适当行使拒绝权,是有立场和有态度的体现.在这个世俗社会,好说话,别人未必把你当回事.恰恰是,他人在你这里碰钉子,反而会赢得敬畏和尊重. 没有拒绝的人,是不会有原则性的.就像没有坚守的人,绝难有原则性一样.于人生来说,学会拒绝与懂得坚守一样重要.有

什么样的程序员才算成熟? 让程序员认清自己的所处的阶段

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veda/detail/1450程序员在经历了若干年编程工作之后,很想知道自己水平到底如何?自己是否已经成为成熟的程序员?虽然程序员会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评价,但是,自己的评价和社会的评价.专业的评价会有差异,所以程序员自己并不能肯定这个评价.现实中,除了各种证书之外,很少有人会专门给出一个程序员的成熟度的评价.人们往往是偶发性地就事论事地对程序员的工作作出好与不好,行与不行的评论.因此,程序员对此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要从那些方面去评

怎样才算会一门编程语言(如果你已经会了一门语言, 并且想一直会这门语言, 请在工作持续使用。如果没有机会使用, 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

今天, 同事问我会不会Python, 我犹豫了一下:不会. 实际上我曾经学习过这个语言,当时还用它写了些小工具, 可现在我对这个语言的印象只剩下它那特殊的缩进格式了. 由此思考怎样才算会一门语言?我想每个程序员都接触过多门语言 ,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会这门语言了呢? 会一门语言, 当需要它时, 应该能很快用该语言解决某个问题, 这个是最基本的. 如果深入一点, 真正会一门语言, 我觉得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a. 有超过一年的实践经验 b. 理解语言背后的机制, 最好阅读过该语言标准库的部分源码 c.

会放弃的人生才会更洒脱

拼命对一个人好,生怕做错一点对方就不喜欢你,这不是爱,而是取悦. 分手后觉得更爱对方,没他就活不下去,这不是爱情是不甘心. 你拼命工作努力做人,生怕别人会看不起你,这不是要强,而是恐惧.许多人被情绪控制,只敢抓住而不敢放弃.但什么都不敢放弃,你活得多累. 会放弃的人生才会更洒脱!!!

视频:真的学会了吗,怎样才算真正掌握某领域的知识?

优酷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MzMzU0NDQw.html 爱奇艺地址:http://www.iqiyi.com/w_19rs818lpp.html     链接: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书籍介绍 KMC高效学习方法 @我是做知识管理的田志刚,欢迎与我交流: 微信:kmctian,或者扫一扫!

到底多大才算高并发?

一.什么是高并发 定义: 高并发(High Concurrency)是使用技术手段使系统可以并行处理很多请求. 关键指标: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吞吐量(Throughput) -每秒查询率QPS(Query Per Second) -每秒事务处理量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 -同时在线用户数量 关键指标的维度: -平均,如:小时平均.日平均.月平均 -Top百分数TP(Top Percentile),如:TP50.TP90.TP99.TP4个9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你是不是也一直在羡慕着国外的名牌大学.考试得了高分.智商很高上了少年班之类或者一直在这条路上追求着?其实我一度也认为,有着令人瞩目的事业,非凡的收入或者,这就是人生的成功! 其实,学历.学位.毕业院校的牌子等等,只是一些有利于人生成功的外在因素,而非成功本身:官职高.财富多,也只是有利于成功的外在条件,也非成功本身. 问题是,我们不是为上学而上学,为学历而学历.上学是你是不是也一直在羡慕着国外的名牌大学.考试得了高分.智商很高上了少年班之类或者一直在这条路上追求着?其实我一度也认为,有着令人瞩目

怎样才算精通javascript

任何一门编程语言都是人去创造的,不管是javascript还是php或者是c 那么,到底什么是精通javascript,什么又是精通php呢? 试问,我理解了js里面对象的概念,理解了各种逻辑运算符,我精通么? 显然,另外的同学会说,不,你还要学习面向对象或者函数式编程,你要试图用js去模拟一个类,然后让它具备重载以及多态等等特性.好了,我都学会了,精通了么? 其它同学说,不不不,你需要让你的js写的更高效,还要考虑各种浏览器下对某些方法的支持与否,我们要保证这个js具备较好的兼容性.好了,你又

现在才算思考的开始

从传统行业转入到互联网行业,已经一段时间,就个人而言最重要的发现是自己以前想得太少,看得太窄.以为世界是这样样子的,其实根本不是,有一段时间,出现了不停的否定自己不停的找答案,不停的思考,怎样才是对的思路和方向.想法的转变开始于不同信息的输入,升华于提取总结自己的思考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于是就有了进步. 翻看之前我的自我总结,结尾话总是说,就这样了,做好自己,活好当下. 弱弱的浅层次思考真的是当下女性总是选择的方式,于是才有了鸡汤文之前的畅行,与其说是鸡汤文从励志到反感,不如说是懒得思考,懒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