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三、成长从接受现实开始

1、速成绝无可能

期望速成、浮躁其实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的毛病。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人类的天性就是希望自己的欲望可以马上得到满足。更要命的是整个社会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刺激我们发挥出这种天性,像是电视上的减肥广告告诉你,不运动不节食,吃颗药就可以瘦下来。报纸上的医疗广告告诉你,无论得了什么病,只要找到他一定是药到病除。到处粘贴的培训广告告诉你,不管学什么包教包会。

其中最善于利用这一人性弱点的就是银行了。你想要大房子是吗?可以啊,我给你办贷款,30年慢慢还。想要买车是嘛?没问题,我给你贷款。还想要别的?都可以,我给你信用卡,那去透支,想买什么买什么。只不过,到最后银行是怎么对付那些欠债不还的人,我们在广告上面可是从来看不到的。

之所以人们都在追求速成,都很浮躁,其实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有些阶段必然是无法跨越的”。无论要什么结果都是需要时间的,就像是怀孕,没有40周的时间就是生不下来,生下来也是有问题的。这个40周的阶段他就是无法跨越的。

而且一个调查统计还告诉我们了另外一个事实,就是每个个体对于自己的满意程度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变化。大概从15岁开始,长大了,无知者无畏的阶段已经过去,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开始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对自己的满意程度也在不断的下降。直到45岁左右的时候,才渐出苦海,对自己的满意曲线开始上扬。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心智、观察、感受、思索、理解、实践、回顾,直到恍然大悟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30年。

而在这漫长的30年中,因为自我满意度的持续下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是不满就越是浮躁。而且绝大多数人其实都不知道,其实几乎的所有人都在这个状态中挣扎,相反的,现实好像总是在提醒我们,周围的很多人过得比我好多了。

所以说,总的来看,一方面是我们自己无限的欲望,另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我们总是不由自主追求期望速成的根源。而出路的起点就在这里,那就是接受现实。我们要告诉自己,我自己有不足的地方,但是我需要时间,我是没有办法一蹴而就的。

2、得到需要交换

那么明白了速成不可能,指望不上的之后,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答案是一个词,交换!这是今天要说的第二个点,交换才是硬道理。

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都是用你有的东西交换而来的!

拥有积累的人,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来满足,即便我有的暂时不够,他们也可以通过再次的积累之后如愿以偿。这样一来不仅我有的更多,我要的也更容易满足,这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李笑来看来,不成熟的人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就是整天都在想:“我要得到什么什么”,而于此同时呢?全然不顾自己其实一无所有,根本就没有东西拿去交换。

生活中有很多的死循环,比如找工作,要求三年工作经验,但是我没有工作经验所以我就找不到工作,结果就好像是永远都无法找到工作一样。比如说贷款,银行要你有东西可以抵押,但是我可能恰恰是因为没有资产能抵押所以才急需贷款的,这样我就好像永远无法获得贷款一样。

打破这个死循环的办法就是一个,那就是生活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有了积累之后在拿去换能换的东西。

我们都需要审视一下自己,拿出一张纸,一边写我有什么,另一边写我要的什么。对照这看一看哪些我要的是可以用我有的去交换的,即便现在交换不到,那么通过不断的累计是不是在可见的未来就可以交换到呢?这样的审视会瞬间让我们变得脚踏实地,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

当然了,很有可能我们自己审视的结果是发现,自己原来什么都没有。没关系,最坏的情况也就不过如此了,至少我们还有时间、我们还有精力、我们还有正常的智商,这些东西已经足够了。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一定是有的。请对自己的未来抱有盲目的乐观,这不是自我安慰。

还记得我在第一期节目中说李笑来买光盘的例子吗?他在卖光盘的时候,正在看编程教学的视频,顾客看到之后就讥讽他说你个卖光盘的,看得懂嘛?李笑来的回答是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顾客看着他吐了。

李笑来从小其实就是一个对自己的未来很乐观的人,他上学的时候当时还流行万元户呢,他的同学就想以后能赚到十几万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李笑来站起来信誓旦旦的说我以后要赚到1000万,结果全班同学都吐了。

拥有这种乐观信念的当然不止李笑来,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日本软银的孙正义,就是阿里巴巴的投资人,阿里巴巴上市当天,孙正义还当过一天的世界首富。当初孙正义创立公司的时候,招来了三名员工。他因为各自矮嘛,就弄了一个行李箱,里面装满书,然后他站在箱子上,和他的三名员工说。我就是未来的世界首富,你们就是二三四……听完这番话,其中两名员工不止是吐了,而且当场就辞职了。

所以说请对自己的未来抱有盲目的乐观,这不是自我安慰。因为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成的话,那你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3、完美并不存在

经常会有人用追求完美的借口去掩盖自己不行动的懦弱。

很常见的情况就是,因为我做不好,所以我就不去做了。这里所谓的做不好,只不过是不能一下子做好罢了。但我要说的是,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下子做好的。如果什么事情都因为做不好而不去做,那么最终结果自然就是“一事无成”。而好笑的是,即便到了这样的境地,还是有很多人声称“我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因为我是完美主义者。”

这就是我之前强调过很多次的,行动的逻辑,一开始做不好是必然的,这根本就不是你不去做的理由。您可以去听一听我去年3月份刚开始做自频道的时候更新的节目,和现在的节目对比有多大的差距。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之前的行动积累,我又怎么能找到做的好的方向呢?

一些真正优秀的人被称之为“完美主义者”,其实这样的描述是不准确的,应该说他们是有能力做到更接近完美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着。

比如说好莱坞导演卡梅隆,他总是被称作一个完美主义者。他确实在不断的追求完美,但前提是他不仅有能力,而且坚持不懈的在行动。为了拍出《阿凡达》,他在拍完《泰坦尼克号》之后准备了10多年,其间经历非常坎坷。

虽然他凭借《终结者》系列的巨大成功成为了当红导演,但当他执导《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严重超支的费用磨光了投资方的耐心,以致他只能采取放弃片酬、只拿版税的方式完成拍摄。《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使他拥有了拍摄《阿凡达》的资本。但是,他并没有仓促上马,而是做足了准备:为了创造完美的3D效果,他拿出1400万美元与索尼公司合作开发出了他理想中的拍摄设备;为了能完整地把握3D电影,他还参与了制作了另外一部3D电影《地心历险记》,等等的这一切,最终才成就了一部震撼人心的《阿凡达》。

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最多最多能接近完美而已。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再往大一点说,我们的生活本身就不完美。谁的生活不是磕磕绊绊?谁在死去的时候没有一丝遗憾?现实如此,只能接受。

4、未知永远存在

我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只是我们永远做不到。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进入任何一个新领域的时候,这种未知的压力能够让新手窒息。而已经在这个领域中浸泡过一段时间的人,往往都忘记了自己曾经面对的恐惧和压力,都不屑于开导新手。这就像我们每个人小时候要挣扎很久才学会系鞋带,可成年之后却早已忘记它竟然是一件需要挣扎才能学会的事情一样。

然而,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而后,我们只能不断地尝试着去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如果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也会平添无数的焦虑。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和效率低下,而这些完全没有必要。

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只要记下来就好了。继续前行,并不意味着忽略这些问题,错失获得答案的机会。因为它们被记了下来,所以可以在以后拿出来重新审视,不一定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由头,它们之中的一部分就突然有了清楚的解决方案。当然,可能性最大的原因只有一个,我们一直在前行,一直在积累,一直在成长。

所以,到有了答案的那一刻,我们不再是当初那个无能为力的自己了,我们已经进步了。

有个例子是,很多同学都在问我说,自己看书理解不了,感觉看完之后没有什么收货,还有说自己看书记性不好,书本一关上就全都忘记了。问我怎么办?这个应该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吧。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焦虑也是没有必要的,我的解法就是不去管它,继续阅读。当初那些看不懂和记不住的东西其实都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了许多星星点点的印记,只要我们不断的在阅读,在学习,很多知识之间都会发生非常奇妙的联系。

其实我们自己所有感悟,都在以前的某个时间某个地方某个人早已经悟出来了,所以同样的道理,只要我们在不停的学习,阅读,那些曾经自己不理解的东西,那些你以为自己遗忘的东西,肯定不会就此熄灭,消失不见,而是会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的唤醒,与新的东西建立起各种各样清晰的联系。就像刚才说的,这个时候你会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成长了。

5、现状无法马上改变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心中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不要让所谓的怀揣梦想,变成自己不脚踏实地认真积累的借口。

我们很多人都在从事着与自己梦想不相符的职业,我想绝大部分都是吧,自己做的事情就是自己梦想的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但是无论做什么,只要是足够认真,足够努力,个人的能力一定是在不停的积累的。

但如果这个时候所谓的“梦想”是向往着另一个职业的话,几乎会使他在当前的这份职业上心不在焉,毫无积累。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职业都不依赖于天分,而只依赖于积累。天长日久,这个人在当前职业中将落后那些认真做事的人。但是这个时候他根本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奋起直追,而是给自己一个反正我的梦想不是这个的借口。

把梦想当做借口的时间越长,它的沉默成本就越高。很多人都在无意之间被自己所谓的梦想绑架,也许它就是个陷阱,我们自己是被自己所真爱的梦想一点一点毁掉的。

越是对现状不满,摆脱它的欲望就会越加的强烈,而这种欲望足以让一个人迷失掉方向。无论是对谁来说,现状他都是难以摆脱的。因为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时刻的结果,同时也都是未来某一时刻的原因。没有人可以逃脱现实的束缚。

有句话叫做“逆境造就成功、磨难令人成熟”从今天讨论的角度来说这完全就是胡说八道。显然在顺境中更容易成功,而且很多磨难根本就没有必要去经历。这完全就是失败者对于自己一生未能成功的“意淫”式的猜想,失败者是没有机会了解成功的真想的。因为我们都受制于自身经验的限制,所以不曾有一点点成功经验的人更是无法摆脱自身的局限。

对于现状的不满,急迫的要摆脱它,是我们常常掉入的陷阱。接受现状才是最好的策略,就像刚才说的,想要得到什么都需要交换,而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那么就请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让自己做什么都能做好,用什么也都能用好。

李笑来说他遇到的所有优秀的年轻人都有一个特质,就是他们很少对现状不满,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更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他们也就因此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总结

好了,李笑来告诉我们的现实就是这5点,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而什么是正确的事情呢?核心判断就是一个,看他是否现实。一切的一切都是从我们接受现实开始的。真正有用的往往就是这样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我们应该的坦然去面对他。

  • 1、速成绝无可能,一切源于积累,很多过程是绝对无法跨越的。

  • 2、想得到的东西都要依靠交换,哪怕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最起码我们还有时间、精力和对未来乐观的心态,让我们可以持续的积累能用来交换的东西。

  • 3、完美是不存在的,我强调行动的逻辑,做不好根本不是你不去做的理由。完美的心态就是接受不完美。

  • 4、未知永远存在,不必纠结。学会在未知中不断的前行,昨天的未知在今天获得了答案,就是见证自己的成长。

  • 5、现状是无法马上摆脱的,清醒的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妄念般的梦想会一点一点摧毁你现实的生活。

以上的5点,清楚简单,我们必须要接受、要牢记,甚至是要坚信它,不容半点的动摇。最好是经常能把自己的一些念头记录下来,然后与这几条现实对照,看看他们是否与这些现实相符。之后我们一定会发现,自己常常在不经意间被一些完全不现实的念头所左右。这是正常的,当然,我们通过反思,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切实际的念头,摆脱他们对自己的影响。这就是明天的自己和今天的差别。

百分之百地接受现实也许痛苦的,但我们必须要醒悟,没有其他的办法。正如凤凰涅槃,只有浴火才能重生一样。

时间是接受现实的人的朋友,是逃避现实的人的敌人。时间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只不过事实如此罢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angwoo/p/9818421.html

时间: 2024-11-08 12:09:50

《把时间当做朋友》三、成长从接受现实开始的相关文章

读书笔记系列之——《把时间当做朋友》

0x00 前言 今天我的单词还没背呢.我的文案还没有写完,明天要交了.下午我要去健身房健身,几个月没去了,又长胖了几斤.很多朋友看到这些,就会默默的想到,这不正是现在我的状态吗?是啊,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年纪越来越大,时间也过的越来越快.不知不觉中我早已落在了时间的后面,望着他的背影渐渐离去.刚开始还有些勇气去追逐,奔跑.试图追上他的步伐,渐渐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甚至连抬起头的勇气都没有了,任凭时间消磨着我们的意志,像旋涡一样吞噬着你.可是明显有一些人,明显在数量上并不是大多数人,他们在用另一种

20.《把时间当做朋友》随记-李笑来 2018-4-5

20.<把时间当做朋友>随记-李笑来 2018-4-5 时间 心智 管理 偶然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朋友发状态推荐李笑来老师这本书不错,百度下作者,原来是新东方教英语的老师,前段时间也看了新东方的古典英语老师的<拆掉思维的墙>,受益匪浅.正巧最近想学习时间管理的书籍,相必应该也是不错的,找空闲时间好好看看. 人生是马拉松 胜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 1 管理自己的心情,管理生活安排,管理学习进度,最近当务之急的一件事,毕业论文[冷汗]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生活的质量,自我管理,提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与读后感

读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做朋友>的书,有一种读来相见恨晚的感觉,句句戳心,把个人时间分析的如此清澈透明,想想“时间都去哪儿了”这句话大概所有人都知道,但貌似也没起作用. 关于时间 ,建立 “时间--事件日志” 我们既勤奋又懒惰,懒惰的是我们没有用好空闲时间,以致于时间不够用的时候我们把之前没有认真学好的,用所谓超级的勤奋补回来. 建议  建立“时间——事件”日志很重要,可以很好的与时间合拍,把她当作朋友,至少很 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每天时间的开支/量化自我.通过管理自己,从而更好的利用时间.所谓&q

&lt;把时间当做朋友&gt;读书笔记

这本书我早就看过,还想再来一遍 开始这一行动是看李萌在朋友圈晒101计划,每天健身,读书半小时之类的,我也想做点啥,那就每天睡前读书半小时吧,怎么坚持下去呢? 我不想晒到朋友圈里,那就晒给玉玉看吧, 坚持了几天感觉不错,中间有一天断了,因为胃疼. 第二个是每天到家就刷牙 第三个是每天地铁回家的时候花十分钟记录今天干了啥,坚持了几天,但是记不清具体没项活动花了多少时间 就半小时,不多,想再加一项代码 把时间当做朋友 道理有没有用,不去做怎么会知 醒悟的晚也没关系,因为平均寿命长了 四种认知 1.实

读《把时间当做朋友》

读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时,我正在与时间的无情流逝而作斗争,每天我都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在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或则在有一点空闲时间的时候去用于玩游戏.参见聚会等事情,然后要睡觉时才懊恼于没有把该做完的事做完就没时间了,于是告诫自己明天不要再如此浪费时间了,一定要把时间好好管理一下了.请注意:这里我认为要好好管理一下“时间”了!!!还有比这更搞笑的想法吗?在中国的古典文化中,睿智的人都不认为自己能够管理时间,他们只能感慨于时间的流逝飞快,而需要我们去珍惜时间.而西方文学里,上帝造人用了六

把时间当做朋友

10月21日购入此书<把时间当做朋友>,用了一个月时间,到11月21日读完了一遍,并且做了在书的空白处做了大量的笔记.感觉好久没有这样用心读书了.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里面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教化式的洗脑,没有通篇的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是从人的内心出发,探究如何快乐地.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至于如何定义正确,根据每个人认知的不同而不同.成功人士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而穷人的穷却可以有一定的规律. 从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修养极其深厚,估计是平时大量的阅读积累起来的.阅读本

我读《把时间当做朋友》

近日读完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距离出版已近十年,到读来仍然收获颇丰,就算不是醍醐灌顶,至少也是当头棒喝了 读来最大的收获有两个 其一,书中观点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于效率低下的论述 一个人看似很忙,做很多事情,但是效率低下,因为效率的高低是以一件任务是否完成为标志的,就算你同时做很多事情,但是每件事情都没有结果,对于没有完成的事情,效率从何谈起呢 为何会有如此情况,因为人都是有逃避困难的倾向,而一件任务不可能只有简单的部分,没有困难的部分,要把简单的和困难的事情都搞定,一件任务才算

《暗时间》的“二”与《把时间当做朋友》的“独”

<暗时间>这本书是刘未鹏写下的,刘未鹏先生也是计算机领域一位很厉害的人物,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这本书论实质,其实和前不久阅读的李笑来先生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很像,都是基于时间高效利用方面的思考. 其实当你越往后面看的时候,相信很多人会没有兴趣的.我甚至都在怀疑:刘先生到底是计算机科学家?还是研究心理学?还是研究翻译?研究数学的?我不得不佩服他知识的渊博,有时候我都惭愧于自己视野的狭窄,我们要多看一些思维型方面的书,跨领域方面,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的起来去使用. 其实

《把时间当做朋友》六、学习能力本身才是最需要学习的东西

今天我们只聊一个话题,就两个字--学习. 重视有用的概念 之前我们也强化了很多类似的极其简单的概念,比如说接受现实,一切靠积累,比如说现状是无法马上改变的,任何的得到都需要用已有的东西去交换,比如说所有事情都应该即使行动和提起前准备.这些概念随便拿一个出来我不相信你之前完全不知道,就算你之前没有意识到,但是听我说完之后就会马上反应过来. 然而就是因为这些道理实在太简单了,简单得显得有些荒谬.所以才让我们自己往往轻视它的力量.绝大多数非常有用的概念就是这般的显而易见,却被我们视而不见. 我相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