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qianzhan.com/investment/detail/319/150630-ed3d26f2.html
谁都不能否认,于阿里巴巴而言,马云就像一个精神教父。尽管他不懂技术,不是专业管理人才,但是,靠着自己对互联网的直觉,他带领阿里巴巴走过了15年的历程。马云说:“阿里是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
对于“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马云的理解是:“假如我们为社会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员工的生活得到改善,同时股东也赚钱了,那么我相信我们的企业就是幸福指数很高的企业。”
阿里巴巴成立了幸福指数小组,专门从事幸福指数的研究和实施。阿里经历了内部员工的讨论、外部相关领域的学习,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和思考:“一方面,我们觉得不同的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以及创始人秉持的不同追求,都会对员工的幸福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并不认为企业是幸福感的主体,主体应该是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幸福感受,这是企业幸福指数的核心。”
一个组织健康的企业平台,融入创业的激情,加上竞争的机会,会使得普通的人都成长得很快。对员工的幸福感,阿里巴巴曾有具体的诠释:幸福感的基础层级是:保障个体和家庭安居乐业;幸福感的第二层级是:帮助员工找到并实现其自我价值;幸福感的第三个层级是:群体的使命感。
除了组建阿里巴巴幸福小组团队,他们还搭建了幸福指数平台,帮助员工进行幸福自测等,因为他们坚信“幸福,是有机会被创造出来的”,“不以幸福之言来说幸福之事,而是将对幸福的追求融合在组织行为的方方面面,融化在每一个人的信仰中”则成为他们的工作目标。
阿里巴巴试图打造与互联网的基因一致的文化,就是开放、分享,以应对由于业务持续庞杂所可能引发的“大组织病”,而且能够保证一些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先进制度得以真正实施。“这是永远不会变的,其他的都是方式方法、战术层面的东西,后者是需要不断创新的,但是文化的根是固定的。”
方法不胜枚举,但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工具也好,方法也好,都是解决战术层面的问题,真正要去找的话不难;真正具有决定性的是出发点。有了这个前提,就算今时今日没有好的办法,尝试没有成功,但是最终也会找到”。
阿里充分满足了员工的施展空间和创新冲动,“赛马”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员工只要有好的想法和创意,就可以提交到阿里的项目委员会,经过审批之后,员工就可以放手去做,集团会为其配备人手、资金,甚至还有期权。阿里很多好的项目都是通过“赛马”成立的;在阿里的历史上,就有刚刚转正的员工提交的项目脱颖而出,之后扩容成五六十人的团队,闯入该领域内全国第一梯队。
阿里巴巴不仅鼓励员工自由创作,而且无关职位大小高低地给予极大的耐心和包容,这样“放任”的结果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刚刚入职的一位员工“不务正业”,耗时8个月痴迷于与自身业务关联不大的技术难题,部门主管也欣然接受,而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冒险”:员工毫无突破,高管难辞其咎。但结果是好的,该员工的技术方案被纳入全球性的技术标准里。除去完整的培训体系,对于员工自主性的培养,阿里巴巴更为关注,“我们整个制度是鼓励创新,而且是容错的,给员工一定的空间。实战中的磨炼对其成长是最有帮助的,员工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成就感,享受到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