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的定义与性质

    • 定义两个运算+,*,在第一个运算上是阿贝尔群,在第二个运算上满足结合和分配律
    • 对环的修饰都是针对第二个运算的
  • 交换环与单位环
    • 交换环:第二个运算具有交换律
    • 单位环:第二个运算具有单位元
  • 零因子
    • a,b属于环R,但a,b都不为0(第一个运算的单位元,也是第二个运算的零元),若a*b = 0,则说a、b分别是零因子
  • 整环
  • 除环
    • 有单位元且每个非零元都有逆元的环
    • 除环若关于第二个运算满足交换律,则升级为域

环的性质

2条定理

  • 定理一

    • a0 = 0a = 0 a(-b) = (-a) b = 0
  • 定理二
    • 整环满足消去律(实际上只要环没有零因子就可以满足消去律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jianming180/p/12286174.html

时间: 2024-11-08 11:52:44

环的定义与性质的相关文章

距离的定义和性质

一.距离定义: 假设两个样本表示如下: 最常见的"闵可夫斯基距离"(Minkowski distance): 当p=2时,"闵可夫斯基距离"即为"欧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 当p=1时,"闵可夫斯基距离"即为"曼哈顿距离"(Manhattan distance) 二.距离计算表示: 性质:(直递性又称三角不等式)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i

同余定理的定义及其性质

一.同余定理的定义: 两个整数a,b,如果他们同时对一个自然数m求余所得的余数相同,则称a,b对于模m同余.记作a≡b(mod m).读为:a同余于b模m.在这里“≡”是同余符号. 二.同余定理的一些性质: 对于同一个除数,两个数之和(或差)与它们的余数之和(或差)同余.(加减乘同理) (a+b)%c==(a%c+b%c)%c 对于同一个除数,如果有两个整数同余,那么它们的差一定能被这个除数整除. 对于同一个除数,如果两个数同余,那么他们的乘方仍然同余. 记忆口诀: 1.“数的和差积与余的和差积

指针和引用的定义和性质区别

指针:指针是一个变量,只不过这个变量存储的是一个地址,指向内存的一个存储单元:而引用跟原来的变量实质上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是原变量的一个别名而已. int a=1;int *p=&a; int a=1;int &b=a; 上面定义了一个整形变量和一个指针变量p,该指针变量指向a的存储单元,即p的值是a存储单元的地址. 而下面2句定义了一个整形变量a和这个整形a的引用b,事实上a和b是同一个东西,在内存占有同一个存储单元. #include<iostream> #include&

&lt;离散数学&gt;代数系统——群,半群,环,域,格,布尔代数

------运算的定义及性质 设S是一个非空集合,映射f:Sn->S称为S上的一个n元运算.假设“•”是定义在集合S上的一个二元运算.若: ∀x,y∈S,x•y∈S,则称“•”在S上是封闭的. ∀x,y∈S,x•y=y•x,则称“•”在S上是可交换的. ∀x,y,z∈S,x•(y•z)=(x•y)•z,则称“•”在S上是可结合的. ∀x∈S,x•x=x,则称“•”在S上是幂等的. 设◆和☉是同时定义在S上的两个二元运算,如果 ∀x,y,zs,x☉(y◆z)=(x☉y)◆(x☉z)且y☉(z◆x)

【C】 05 - 声明和定义

仅从形式上看,C程序就是由各种声明和定义组成的.它们是程序的骨架和外表,不仅定义了数据(变量),还定义了行为(函数).规范中的纯语言部分,声明和定义亦花去了最多的篇幅.完全说清定义的语法比较困难,这里也只是个人的理解. 1. 标识属性 对C编译器而言,标识(identifier)包括对象名.函数名.复合类型及枚举tag.typedef类型名.label和枚举常量.标识的各种属性构成了C的复杂功能,理清这些概念对C的高级使用尤其重要. 域(scope)可以看做是标识的活动范围,一个编译单元中该范围

链表中的环

判断链表是否有环,定义指针一快(走2部)一慢(走1部),相遇即有环. bool isCircle(listNode* head){ if(NULL == head) return false; listNode* slowNode = head->next; if(NULL == slowNode) return false; listNode* fastNode = head->next; while(fast != NULL && slow != NULL){ if(fas

带环单链表

判断单链表是否带环: 定义两个快慢指针,快指针每次走两步,慢指针每次走一步,然后判断是否两个指针相遇.若相遇,则带环. 设慢指针走过的路程为s,则快指针走过的路程即为2s. 设从环头结点到环的入口点的距离为a. 设从环的入口点到两指针相遇点的距离为x. 设环的长度为m.快指针走了n圈. 由数学关系式可得:s = a + x    2s = a + n*m + x; 则  n*m = a + x; a = n*m - x; 求环的入口点方法:定义连个指针,一个指针从环的头结点开始走,另一个指针则从

判断单链表中是否有环(循环链表)

有环的定义:链表的尾结点指向了链表中的某个结点,如下图所示 判断是否有环,两种方法: 方法1:使用p.q两个指针,p总是向前走,但q每次都从头开始走,对于每个节点看p走的步数和q是否一样,如上图所示:当p从6走到3时,共走了6步,此时若q从出发,则q只需要走两步就到达3的位置,因而步数不相等,出现矛盾,存在环. 方法2:快慢指针,定义p.q两个指针,p指针每次向前走一步,q每次向前走两步,若在某个时刻出现 p == q,则存在环. 具体代码实现: 1 #include<stdio.h> 2 #

[贪心]JZOJ 3230 【佛山市选2013】树环转换

Description 给定一棵N个节点的树,去掉这棵树的一条边需要消耗值1,为这个图的两个点加上一条边也需要消耗值1.树的节点编号从1开始.在这个问题中,你需要使用最小的消耗值(加边和删边操作)将这棵树转化为环,不允许有重边. 环的定义如下: (1)该图有N个点,N条边. (2)每个顶点的度数为2. (3)任意两点是可达的. 树的定义如下: (1)该图有N个点,N-1条边. (2)任意两点是可达的. Input 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代表节点的个数. 接下来N-1行每行有两个整数U, 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