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ARP协议-交换机工作原理-及广播风暴问题分析

一、实验拓扑:

使用华为ENSP模拟器(版本V100R002C00 1.2.00.350)

二、实验需求:

1.   了解ARP协议及其作用

2.  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3.   解决以太网广播风暴问题

三、实验步骤:

1.  iP规划:

c1:192.168.1.10

c2:192.168.1.20

c3:192.168.2.30

R1:g0/0/1192.168.1.1  g0/0/2 192.168.2.1

2.       ARP协议作用:

1)  概念:ARP(全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即地址解析协议,是网络层协议。

2)  作用:通过arp的请求报文来获取目标mac地址。

3)  Arp协议有两种报文,分别是arprequest(请求)报文和arp reply(回应)报文。c1和c2是在同一个网段,并且都是24位掩码,所以它们是可以通信的,c1、c2之间详细的通信过程是这样的:数据包在封包时,原ip地址是192.168.1.10,目标地址封装为192.168.1.20,网络层封包完成交给下一层数据链路层,在装帧时,帧头的原mac地址字段是c1的网卡的mac地址,在目标Mac地址字段不是c2的mac地址,管理员在c1上pingc2可以让c1知道c2的ip地址,但不知道它的mac地址。所以二层装帧是完不成的。

4)     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arp request报文获得目标mac地址,request报文是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出去的。 //所谓广播就是连在c1上的所有设备都能收到报文。但是只有c2会发送回应报文,把自己的mac地址告诉c1,即arp reply报文,是以单播的形式回应c1的。

5)     每台pc都会有arp缓存表,把动态学习到的mac地址和iP地址对应关系放到arp缓存表里。

6)     用arp -a查看arp缓存表,当c1没有和c2通信过,它的缓存表里是没有c2的mac地址的,我用c1来ping c2,然后再查看arp缓存表,它就会学到c2的mac地址。验证如下:

7)     通过抓包可以抓到发送的报文。在c1处抓,右击“开始抓包”,单击ok,然后右击打开WIRESHARK(抓包工具)之后会出来很多报文,我们在Filter(过滤器)里输入arp单击Apply  //只抓arp报文。很明显这里抓到两个报文,一个是广播,一个是单播。

先看广播request(请求)报文,打开之后先看二层信息,

我可以用ipconfig查看c1的mac地址

再看三层信息

8)     我们再看单播reply(回应)报文

通过c2的回应报文,c1学到了c2的mac地址,下次c1要和c2通信就不会发送arp请求报文了,因为c1记在了自己的arp缓存表里。那么此时再用c1 ping c2并抓包,如果发现还发送arp报文,说明它忘记了,或者arp缓存表过期。

9)     当arp缓存表里有对方的mac地址并且没有忘记或过期,通信时就不会发送arp报文。 //以上就是arp工作原理。

10)当c1发送广播报文时,连在交换机上的所有设备都能收到,包括路由器,但是只有c2会回应它,我们在路由器下面接口抓包,验证如下:

R1的g0/0/1接口处抓包

11) 那么c3是不能收到c1的arp报文的,因为路由器的作用就是隔离广播。Arp 并不会泛洪到路由器的另一边,因为是不同网段。Arp报文只会在以太网之间发送,并不会在网络之间发送。C1和C3通信正确的流程:首先c1和c3通信,在三层网络层原ip是1.10目标ip是2.30,在二层数据链路层原mac是c1的,目标mac是网关的mac,二层封装完之后数据交给物理层,物理层沿着线路把数据给了g0/0/1口,这个口会判断目标mac是不是它自己的,如果是就会把帧抽下来,把mac地址脱掉,露出三层信息。当查看数据包头的时候,看目标ip是2.30,然后看自己路由表里有没有,由于2.0段是直连,它知道怎么走,数据就由g0/0/1转到g0/0/2出口,但数据包不会从出口直接发送到c3,因为数据包是不能直接在线路上传输的,还需要做二层封装,此时原mac是出口地址的mac,目标mac是c3的mac。  //当mac地址离开自己的以太网之后会被换掉。二层完成之后数据就送到c3了。回应是反过来的。验证如下:用c1 ping c3,在g0/0/1处抓包。(c1和c3都配了网关)

这时数据由网关中转给c3,在e0/0/3处抓包。这时不是抓arp报文了,arp报文是网关发送的,查询c3的mac地址的。我们用c1 ping c3的,所以抓的是icmp报文。

很明显,有请求和回应报文,因为两个网段都做了网关,所以c1和c3通信数据既能到也能回来。我们看看回应报文,原地址是c3,目标地址不是c1而是c3网关,可以用dis arp在路由器上查看到mac地址表。

通过上面的验证,我们知道不在同一网段的主机想要通信必须经过网关。当主机跨网段通信的时候,是不会发arp报文的。主机会主动请求网关的mac地址,由网关把数据中转出去。当路由器把数据转给对方的过程中会把mac地址替换掉。数据到g0/0/1时会把mac脱掉,然后从g0/0/2出口出来数据又重新封装了mac。

3.      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是二层设备,它有mac地址表,能够记住它每个接口下所连的设备的mac地址。第一次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帧的时候,它会查看这个数据帧的的目标mac地址,看看这个目标mac在自己的mac地址表里有没有。如果有,它就会通过指定端口把数据帧发出去,如果没有就会向所有端口转发。当对方回应请求报文时,交换机就通过数据帧的原mac地址字段学到这个mac地址并记在自己的mac地址表里。下面以c1和c2通信为例:当c1和c2通信时,交换机会从e0/0/1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帧,之后它可以通过数据帧的原mac字段学到c1的mac地址,并记在mac地址表里。用dismac-address查看mac地址表,当sw1收到数据帧之后,由于它不知道c2这个设备连在哪个端口下,所以会向所有端口泛洪这个数据,但不是一直泛洪,当c2回应的时候,sw1就会从自己的e0/0/2端口学习到c2的mac地址。下次通信的时候,由于它知道c2的mac地址,就直接把数据发给e0/0/2口。验证如下:首先c1ping c2能通。

c1 ping c2时,sw1通过e0/0/1学到了c1的mac,c2回应了c1,并且sw1也从端口e0/0/2学到了c2的mac地址。

在g0/0/1处抓包,看看sw1会不会泛洪。没有抓到ping报文,说明sw1并没有发向所有端口。

4.      ARP攻击: arp在设计的时候是有缺陷的。c1再和c2通信,数据就不会发向所有端口了。那么这时如果sw1下面连个c3,它也是不能监听到c1和c2的通信的。所以我们认为在以太网如果是交换式环境是安全的。第三方想要监听到c1和c2的通信,只有不停的向sw的mac地址表里写东西,让mac地址表溢出,它就记不住新学到的了。 //mac地址表是有大小空间的。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说c1没有向c2发送请求,而c2主动向c1发送回应,并欺骗它,由于arp没有验证机制,导致c1与其它通信被拦截,甚至局域网里的所有成员都上不了网。这就叫arp攻击。

5.      广播风暴问题:如果一个二层网络非常大的时候,会导致大量带宽被各种报文占据,那么正常的流量就无法传输了。我们把这种大的二层网络称为平面网络  //所谓平面网络就是没经过分层设计。能够收到某一设备发送的报文的所有设备的集合叫做广播域,广播域越多越好。扁平化的设计是不合理的,不能优化广播域的数量,会导致广播风暴产生,网络性能大大下降。所以在设计网络时应采用分层设计来提高网络性能。如果用路由器隔离广播当然是一种选择,但是路由器的端口是有限的。三层转发没有二层效率快,所以尽量在二层转发。通过在交换机上来把大的广播域隔离成多个小的广播域的技术叫vlan技术  //虚拟局域网技术。这个以后会讲解。通过在交换机上划分多个vlan,把e0/0/1和e0/0/2划在不同的vlan。这样就从一个广播域变成两个广播域了。用这种技术来优化网络性能,减少广播风暴的范围。

时间: 2024-11-05 16:34:28

【基础】ARP协议-交换机工作原理-及广播风暴问题分析的相关文章

ARP协议-攻击与欺骗分析-交换机工作原理--(精华全篇版)

ARP协议攻击与欺骗分析-交换机工作原理 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一):实验拓扑 1:主机A与主机B通信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主机A将一个带有主机A的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数据进行封装成帧,向局域网中发送广播. (2):交换机1的接口G0/0/1接收到主机A发送来的数据帧,会立即将数据帧的源MA地 址和接收数据帧的接口G0/0/1记录在它的MAC地址表中.此时的源MAC地址是主机A. (3):交换机这个时候查看自己MAC地址表,看看自己的MAC地址表中是否记录了数据帧的目标MAC地址和默

TCP/IP协议族——ARP、DNS工作原理及实例详解

 测试网络: 通过VMware创建了两个虚拟机,并利用桥接方式联网以此模拟两台主机连接一台路由器的情况.测试网络图如下: ARP协议工作原理 ARP协议能实现任意网络地址到任意物理地址的转换,这里仅讨论IP地址到以太网地址(MAC地址)的转换.其工作原理是:主机向自己所在网络广播一个ARP请求,该请求包含目标机器的网络地址.此网络上的其他机器都将接收到这个请求,但只有被请求的目标机器会回应一个ARP应答,其中包含自己的物理地址. 以太网ARP请求/应答报文 以太网ARP请求/应答报文格式如下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和远程管理

以太网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为什么会出现? 初始,两个主机之间通信,距离过长时,信号传播会衰减失真. 设备 功能 缺点 中继器 放大电信号,延长信号传输距离 只有两个端口 集线器 同中继器,但有多个端口 所有端口都在同一个冲突域 网桥 分割了冲突域 只有两个端口 交换机 拥有多个端口,且每个端口都处于不同的冲突域 CSDM/CD 载波监听多路接入/碰撞检测 原理:发送数据前,先侦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若忙碌,则等待一段时间直至信道中的信息传输结束后再发送数据,若上一段信

spi协议及工作原理分析

转自----http://blog.csdn.net/skyflying2012/article/details/11710801 一.概述. SPI, Serial Perripheral Interface, 串行外围设备接口, 是 Motorola 公司推出的一种同步串行接口技术. SPI 总线在物理上是通过接在外围设备微控制器(PICmicro) 上面的微处理控制单元 (MCU) 上叫作同步串行端口(Synchronous Serial Port) 的模块(Module)来实现的, 它允

路由和交换机工作原理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往往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连连接而成.如果几个计算机网络只是在物理上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并不能进行通信,那么这种“互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通常在谈到“互连”时,就已经暗示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是可以进行通信的,也就是说,从功能上和逻辑上看,这些计算机网络已经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或称为互联网络,也可简称为互联网.互连网. 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或中间系统),ISO的术语称之为中继(relay)系统.根据中继系统所在的层次,可以有以下

交换机工作原理-路由交换原理7-【HCNA笔记】

1.交换原理 我们知道交换机有若干个物理端口,端口可以接入主机.路由或其他交换机.同时接入交换机的设备都有一个MAC地址,交换机内部存储着一张缓存表,表上记录着各个端口对应设备的MAC地址.这样当一台主机需要向另一台设备发送数据时,在数据帧中注明目的设备的MAC地址,交换机读取该MAC地址,查询缓存表找到对应的端口号,将帧直接发往该端口对应的设备即可.缓存表示意如下. 端口 MAC地址 0 00-50-BA-CE-07-0C 1 00-50-BA-CE-07-0D 2 00-50-BA-CE-0

Linux路由器及交换机工作原理

IP包头中TTL字段的含义是什么?它用来做什么? TTL(time to live):该字段用于表示IP数据包的生命周期, 作用:限制一个数据在网络中无限循环的转发下去. 简述arp缓存表的建立过程: Pc1发送数据给pc2,查看缓存表中没有pc2的Mac地址,便向所有的主机发送ARP请求.Pc2收到后回复ARP应答.Pc1知道pc2的Mac地址后将pc2的mac地址保存的缓存中,发送数据. arp缓存表中记录了什么字段信息: Internet地址   物理地址  类型     简述网络通信中数

交换机工作原理与配置

以太网交换机分类 2960系:入门级交换机 3560系列:企业级交换机. 4500系列:模块化交换机,可以支持扩展. 6500系列:高端级交换机,主要用于大型企业,电信网通运营商.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学习 交换机在转发的过程中会查看自己的MAC地址表,地址表中有目标MAC地址对应的接口号.如果条目中没有源MAC地址,那就对应起来,形成MAC地址表. 2)广播 如果交换机没有在MAC地址表中找到目标数据帧所对应的条目,就不知道从那个接口转发出去,这时候就要广播,好比说:00-00-00-00-

第十一章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在局域网中,交换机是非常重要的网络设备,负责在主机之间快速转发数据帧.交换机与集线器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能够根据数据帧中的MAC地址进行转发.本章介绍了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的区别,最后重点讲述了交换机进行MAC地址学习以构建MAC地址表的过程,对数据帧的转发原理. 共享式与交换式以太网 共享式以太网 Hub与同轴电缆都是典型的共享式以太网所使用的设备,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层.Hub和同轴电缆所连接的设备位于一个冲突域中,域中的设备共享带宽,设备间利用CSMA/CD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