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产品,我认为以现有的技术我们足够过上更加科技的生活,近似机器人瓦力里面的那样,在很多领域都可以代替人类,但是为什么迟迟不能实现呢?有很多的非技术因素制约产品走向消费市场,本篇文章分析原因之一。普通消费品跟007的那些酷炫装备有个很大的差别,一款产品要推向市场必须考虑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如安全可靠性,甚至是可能带来的政策制度风险。举个例子,如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汽车的安全行是汽车厂商要考虑的很大的因素,毕竟这是个文明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安全性不能解决什么事情都不用考虑,没有人愿意做在一个定时炸弹上面,其实是可靠性,如果时不时就出点问题,指不定什么时候在路上抛锚,那可怎么办?还有政策风险,如果无人汽车发生了交通事故那是谁的问题,法律上该由谁负责,应该由谁赔偿呢?而且无人汽车是在软件和硬件上复杂程度非常高的产品,复杂度越高就越容易出问题,Google你实力再强大,你该如何保证它的安全性呢?有个例子:二战时候降落伞的安全一直是个大问题,当时一家厂商已经做到99%的可靠性,属于最好水平,但是军队领导还是不同意使用,因为这意味着没100名士兵里有一个很有可能因为降落伞的问题而牺牲,于是在苛刻的要求下,降落伞的可靠进一步提升,做到了100%。Google的无人汽车已经行驶几十万公里,研制了好些个年,技术上还是挺成熟的,但是基于上面的原因,汽车要真正走向市场,还要很久很久。还有创新是有阻力的,Google在汽车领域是个新手,没什么地位,行业规则是人家制定的,如果你不能照顾到传统汽车厂商的利益,很容易胎死腹中,只要传统的汽车厂商利用强大的关系资金支持游说,让你在法律上过不去,那你就扑街了。据说已经美国有州已经立法通过禁止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在本州行驶,稍早已经推出的Google眼睛早已经在多种场合被禁止使用了。本来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的科技产品因为非技术的因素而迟迟不能服务于人类,原因如一是。技术转市场远没东西做出来就可以这么简单。
企业是以利润为导向的,什么东西赚钱我往什么地方投资,而消费品并不需要特别前卫的技术,少有公司有长远的眼光,能看到未来的需要而把大量的钱投入研发,因此我认为,技术的进步的进步如果仅仅靠消费为导向,进步是有限的,而为了人类的进步,为了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我们有必要把钱投入到那些暂时并不需要的技术上面,这个时候政府的作用就来了,政府从财政里面那出一部分钱去研发一些前卫的技术,现在用不到,总有一天能用到的。比如说航天技术,如果看需求,消费者并不需要,但是因为登月而带来的技术创新却已经在很多的民用生产领域用上了,这是航天工程带来的成果,每次我们航天总有人质疑有什么好处,花那么多钱干嘛不多搞搞基础建设国计民生,这种想法很无知!
时间: 2024-11-07 08: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