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学数据结构(7):快速排序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7):快速排序

一、快速排序

(一)基本思想

选择一个基准元素,通常选择第一个元素或者最后一个元素,通过一趟扫描,将待排序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比基准元素小,一部分大于等于基准元素,此时基准元素在其排好序后的正确位置,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递归地排序划分的两部分。

(二)例子

6-1.png

以{5, 9, 2, 7 ,8, 3, 6, 1, 4, 0}为例。

选择第0个元素5作为参照数,咱们第一步的目标是把比5小的数都调整到5的左边,比5大的数都调到5的右边。

(1)从左往右开始观察,发现9比5大,准备调整。再从右往左观察,发现0比5小,准备调整。对调9和0的位置。

(2)继续从左往右观察,2比5小,不用调。继续往右,7比5大,准备调整。继续从右往左观赛,4比5小,准备调整。对调7和4的位置。

(3)继续从左往右观察,8比5大,准备调整。继续从右往左观察,1比5小,准备调整。对调8和1的位置。

(4)继续从左往右观察,3比5小,不用调整。继续往右观察,碰到6,准备调整。继续从右往左观察,第一个碰到的就是6,这时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碰到的都是6,所以6不用调,也不需要再继续观察下去了。

(5)最后一次调整一下3和5的位置。得到了第一步的目标,比5小的{3, 0, 2, 4, 1}都在5的左边,比5大的{6, 8, 7, 9}都在5的右边。

(6)对新数列{3, 0, 2, 4, 1}和{6, 8, 7, 9}分别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调整,直到所有的数都排完序为止。

注意,这里是把第0个元素作为参照数。把别的元素作为参照数也是可以的。但是为了便于理解,通常要么设第0个元素为参照数,要么设中间元素为参照数。

下面的代码是把中间元素设为参照数。

(三)C++代码实现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quickSort(int a[], int l, int r)
{
    int i = l, j = r, tmp;
    int pivot = a[(l + r) / 2]; // 比较的值,这里是设成中间元素。若设成第一个元素也可以。
    while(i <= j)
    {
        while(a[i] < pivot)
        {
            i++;
        }

        while(a[j] > pivot)
        {
            j--;
        }

        if(i <= j)
        {
            tmp = a[i];
            a[i] = a[j];
            a[j] = tmp;
            i++;
            j--;
        }
    }

    if(i < r)
    {
        quickSort(a, i, r);
    }

    if(l < j)
    {
        quickSort(a, l, j);
    }
}

int main()
{
    int a[] = {6, 1, 3, 2, 4, 5};
    int len = sizeof(a) / sizeof(int);
    quickSort(a, 0, len - 1);
    for(int i = 0; i < len; i++)
    {
        cout << a[i] << ‘ ‘;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1 2 3

二、《大话数据结构》中的快速排序实现

具体内容见《大话数据结构》p417 - p433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 5
typedef struct
{
    int r[MAX + 1];
    int len;
}seq;

int partition(seq *x, int low, int high)
{
    int pivotkey = x->r[low];
    x->r[0] = pivotkey;
    while (low<high)
    {
        while (low < high && x->r[high] >= pivotkey)
        {
            high--;
        }
        x->r[low] = x->r[high];
        while (low < high && x->r[low] <= pivotkey)
        {
            low++;
        }
        x->r[high] = x->r[low];
    }
    x->r[low] = x->r[0];
    return low;
}

void quicksort(seq *x, int low, int high)
{
    int pivot;
    if(low < high)
    {
        pivot = partition(x, low, high);
        quicksort(x, low, pivot - 1);
        quicksort(x, pivot + 1, high);
    }
}

int main()
{
    seq s;
    for (int i = 1; i <= MAX; i++)
    {
        cin >> s.r[i];
    }
    s.len = MAX;

    quicksort(&s, 1, s.len);

    for(int i = 1; i <= s.len; i++)
    {
        cout << s.r[i] <<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1 2 3 4 5

注意,Swap函数里有if判断,理由可参考《小朋友学经典算法(13):两数交换》

https://www.jianshu.com/p/7c6ef94d5059

为何快速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以a[] = {5, 3, 3, 4, 3, 8, 9, 10}为例,

第一轮排序后,变成{3, 3, 3, 4 ,5, 8, 9, 10}这里的第一个3,是原先的第三个3。

可见同一数值的先后顺序乱了,所以是不稳定的。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lan-blog-TsingHua/p/9607587.html

时间: 2024-10-09 07:57:13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7):快速排序的相关文章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4):归并排序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4):归并排序 (一)基本思想 归并(Merge)排序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即把待排序序列分为若干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是有序的.然后再把有序子序列合并为整体有序序列. 7-1.jpg (二)代码实现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Sort(int[] array) { sort(array, 0, array.length - 1); } p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5):顺序查找法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5):顺序查找法 查找是最常见的数据操作之一,也是数据结构的核心运算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顺序查找是最简单的查找策略,对于小规模的数据,顺序查找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基本思想 从数据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直到找到目标数据或查找失败. 1 从表中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与关键字比较. 2 若某个元素匹配关键字,则查找成功. 3 若查找到最后一个元素还未匹配关键字,则查找失败. 1.png (二)时间复杂度 顺序查找平均关键字匹配次数为表长的一半,其时间复杂度为O(n).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10):基数排序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10):基数排序 一.基本思想 将所有待比较数值(正整数)统一为同样的数位长度,数位较短的数前面补零.然后,从最低位(即个位数)开始,依次进行一次排序.这样从最低位排序一直到最高位排序完成以后, 数列就变成一个有序序列. 与其他排序不同的是,基数排序不涉及数的交换. 基数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8.png 二.主要步骤 从上面的计算过程,咱们可以看出,基数排序主要有三个步骤: 1.把所有元素都分配到相应的桶中(因为整数每位数有0~9共十种可能,所以通常需要10个桶) 2.把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8):直接插入排序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8):直接插入排序 (一)基本思想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假设前面(n-1)[n>=2] 个数已经是排好顺序的,现在要把第n个数插到前面的有序数中,使得这n个数也是排好顺序的.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全部排好顺序. 1-1.jpg (二)C语言代码实现 #include<stdio.h> void insertSort(int a[], int n) { int i, j, temp; for (i = 1; i < n; i++) { temp = a[i]; j =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9):希尔排序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9):希尔排序 (一)基本思想 希尔排序是把记录按下标的一定增量分组,对每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排序:随着增量逐渐减少,每组包含的关键词越来越多,当增量减至1时,整个文件恰被分成一组,算法便终止. (二)例子 有一个数组,其原始数组为: 2-1.png 取初始增量gap = length / 2 = 5,这样就将整个数组分为5组(每组用相同的颜色表示) 2-2.png 将这5组的数据分别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结果为 2-3.png 缩小增量gap = gap / 2 = 2,整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6):折半查找法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6):折半查找法 折半查找法又称为二分查找法. (一)基本思想 假设表中元素是按升序排列,将表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与查找关键字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利用中间位置记录将表分成前.后两个子表,如果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大于查找关键字,则进一步查找前一子表,否则进一步查找后一子表. 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记录,此时查找成功:或直到子表不存在为止,此时查找不成功. 2.png (二)时间复杂度 二分查找的基本思想是将n个元素分成大致相等的两部分,取a[n/2]与x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3):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3):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 一.基本概念 BinaryTree.png 二叉树:每个结点的子结点个数不大于2的树,叫做二叉树. 根结点:最顶部的那个结点叫做根结点,根结点是所有子结点的共同祖先.比如上图中的"7"结点就是根结点. 子结点:除了根结点外的结点,都叫子结点. 叶子结点:没有子结点的结点,叫做叶子结点.比如上图中的"1"结点."5"结点和"11"结点. 二叉树的遍历,有三种: (1)前序遍历:先遍历根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11):堆排序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11):堆排序 (一)什么是堆 堆实际上是一棵完全二叉树,其任何一非叶节点满足性质: Key[i]<=key[2i+1]&&Key[i]<=key[2i+2]或者 Key[i]>=Key[2i+1]&&key>=key[2i+2], 即任何一非叶节点的关键字不大于或者不小于其左右孩子节点的关键字. 堆分为大顶堆和小顶堆,满足Key[i]>=Key[2i+1]&&key>=key[2i+2]称为大顶堆,满足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2):栈

小朋友学数据结构(2):栈 栈是一种先入后出的数据结构. 如下图所示,入栈的顺序为1.2.3:出栈的顺序则反过来:3.2.1. stack.png 可以想象往一个箱子里放书,先放进去的书必然在箱子的底部,最后放进去的书在箱子的顶部.拿书的时候则要先拿顶部(后放进去)的书,最先放进去的书最后才能拿出来. 栈可以用链表来实现: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定义栈的结点结构 { int data; node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