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的一些基本术语:
数据: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数据元素:数据集合中的一个个体
数据项 组成数据元素
数据对象是数据的子集 由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构成
数据结构: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结构可以用一个四元组表示(D,L,S,O)
data ,logical structrue ,storage struction operation操作
L——集合,线性,树形,图形
S——存储结构,有顺序,链式,散列
线性表——线性结构,数据元素之间一对一的关系,
N个具有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
L=(a1,a2,....an)
直接前驱,直接后继
数据结构存储方式有顺序结构和链式存储
链式——用一组任意的不连续的存储单元存储数据元素
一个链表由唯一的头指针确定,链表中的数据元素称为节点
单链表: 数据域和结点域
栈和队列逻辑结构和线性表相同
若是栈中元素的数目变化范围较大或不清楚栈元素的数目,就应该考虑使用链式存储结构。人们将用链式存储结构表示的栈称作"链栈"。链栈通常用一个无头结点的单链表表示。如图所示:
栈的操作是线性表操作的特例。
队列(Queue)也是一种运算受限的线性表,它的运算限制与栈不同,是两头都有限制,插入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只进不出),而删除只能在表的另一端进行(只出不进),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尾(rear),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头 (Front)
,队列的操作原则是先进先出的,所以队列又称作FIFO表(First In First Out)
那么"假上溢"就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在这里,我们的队列是存储在一个向量空间里,在这一段连续的存储空间中,由一个队列头指针和一个尾指针表示这个队列,当头指针和尾指针指向同一个位置时,队列为空,也就是说,队列是由两个指针中间的元素构成的。在队列中,入队和出队并不是象现实中,元素一个个地向前移动,走完了就没有了,而是指针在移动,当出队操作时,头指针向前(即向量空间的尾部)增加一个位置,入队时,尾指针向前增加一个位置,在某种情况下,比如说进一个出一个,两个指针就不停地向前移动,直到队列所在向量空间的尾部,这时再入队的话,尾指针就要跑到向量空间外面去了,仅管这时整个向量空间是空的,队列也是空的,却产生了"上溢"现象,这就是假上溢。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造成的空间浪费,我们引入循环向量的概念,就好比是把向量空间弯起来,形成一个头尾相接的环形,这样,当存于其中的队列头尾指针移到向量空间的上界(尾部)时,再加1的操作(入队或出队)就使指针指向向量的下界,也就是从头开始。这时的队列就称循环队列。
通常我们应用的大都是循环队列。由于循环的原因,光看头尾指针重叠在一起我们并不能判断队列是空的还是满的,这时就需要处理一些边界条件,以区别队列是空还是满。方法至少有三种,一种是另设一个布尔变量来判断(就是请别人看着,是空还是满由他说了算),第二种是少用一个元素空间,当入队时,先测试入队后尾指针是不是会等于头指针,如果相等就算队已满,不许入队。第三种就是用一个计数器记录队列中的元素的总数,这样就可以随时知道队列的长度了,只要队列中的元素个数等于向量空间的长度,就是队满。
php的汉诺塔算法
- <?php
- function hanoi($n,$x,$y,$z){
- if($n==1){
- move($x,1,$z);
- }else{
- hanoi($n-1,$x,$z,$y);
- move($x,$n,$z);
- hanoi($n-1,$y,$x,$z);
- }
- }
- function move($x,$n,$z){
- echo ‘move disk ‘.$n.‘ from ‘.$x.‘ to ‘.$z.‘<br/>‘;
- }
- hanoi(10,‘x‘,‘y‘,‘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