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传统软件开发必须经历“设计时”和“运行时”两个阶段,运行时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对软件进行实时设计修改,而无需再次进行编译,用户即可使用。
“运行时设计(Design at Run-time)”,就是软件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器修改界面、功能、甚至对整个页面进行重新定义,保存发布后用户即可使用,而不需经过传统软件漫长的版本发布周期,也与传统快速开发平台功能更新后需要重启服务器,重启客户端等任何重置性操作有本质区别,整个软件修改后,无需编译,发布等过程,而直接保存即可让用户使用到即时修改的功能,它节省了大量开发、测试和发布所需的时间周期,而对客户的功能需求,更加定位准确。这是在2011年开始逐步开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软件开发理念和设计模式。
2、Any where、 Any Time调整业务功能的能力
核心内容,即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功能进行任意调整,而其它用户使用不受丝毫影响。即Any where、 Any Time对业务进行修改调整,而不会影响到其它业务,运行时设计实际上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平台支持,同时管控和设计。功能开发和调整无需发布即时生效
3、核心内容
它的基本核心内容包括:
1) 脚本、表达式解释器技术:
现代软件平台设计中大规模的引入脚本,之前业内偶尔见到使用脚本,这也会给软件开发技术上带来巨大的挑战与刺激,因为很少人会为了做一个软件,去定义一种语言,并为它编写解释器,这似乎是一个不可完成的工作,而动态编译横行的今天,似乎是杀鸡用牛刀了?然而为了更好的灵活性和更加运用自如,同时保证做到真正的“运行时设计”。快速开发平台更需要提供的动态编译技术,让灵活得到极大提升。
2) 智能窗体技术:
在动态软件发展的今天,如果单单说动态界面已经很常见,而现代快速开发平台的动态界面技术,它不是去定义页面的某个位置的布局,而是全部页面都自己去定义,拖拉完成,同时配合动态数据源(业务表),它做到了快速定义页面,开发效率成倍提升。后来有人把部件和页面定义,统称为“智能窗体”。
3) 界面与数据源分离,低耦合技术:
正如前面所讲,我们需要定义的是一套软件,而非一个页面的某个位置(动态表单),所以,必须做到数据与页面完全分离的技术,这也是运行时设计平台的核心技术之一,真正做到了完全的数据与界面分离。
4) 数据源动态定义技术:
动态数据源技术,将数据来源划分,使数据有不同类别,如通过SQL语句形成,通过自己编写形成等,解决了数据来源的问题,而同时,定义了读写和只读的模式,读写表不但可以显示数据,还可以将变化的数据完整保存到数据库。
5) 解释执行与编译执行技术:
为了提高效率,定义了脚本语法,编写了解释器,实际上,脚本解释器的运行效率非常不错,但是为了更加提高效率,运行时设计还会把代码做类似编译的处理,把它处理为树型结构的DOM,这有点类似于HTML的DOM结构,这样的做法,就是每次运行系统时,不再去解释语言,而直接“执行语言”。似乎说得有点悬乎。
6) 核心工作流技术:
任何工作几乎都离不开工作流,大部分管理系统中,有一半以上是采用工作流来处理,运行时设计软件具备自主工作流引擎,可以处理工作流相关事务。
7) 高扩展性技术:
利用现代语言可以很轻松的做到高扩展性,然而,即使所有设计都考虑得非常完美,也总会有10%在例外,所以,一个软件无论功能有多么强大,必须提供开发扩展,以供用户实现那10%的例外,所以这也是现代快速开发平台的重要一个特点,实际上,采用脚本技术,对于扩展性不需要做过多的设计并可自然获得,然而,它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7点技术,便是“运行时设计”的重要技术特性,它是贯穿现在软件快速开发平台设计始末,“运行时设计”,Design at Run-time,是现代软件快速开发平台的特点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特性。
4、发展趋势:
具备“运行时设计”的快速开发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开发工具,它不仅具备传统快速开发平台的所有优势,而且运行时设计能让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立即对软件功能进行调整,同时节省大量返回公司调整、修改、发布所需要的时间周期,对于准确把握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节省研发成本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信越来越多的平台公司会加入“运行时设计”的理念,做更好服务于客户的人性化软件。
运行时设计如何动态创建并调整窗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