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永远的,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

  一

  平时,我们只看到金钱等外在的财富,却看不到我们与生俱来的财富,比如思想、智慧、道德、良知以及生命。所以,当古希腊普埃耶城遭受围攻居民纷纷携带贵重财富外逃时,唯有哲学家毕阿斯赤手空拳,面对那些不解的居民,毕阿斯说了这样一句话:“因为我的一切都在我的身上。”

  二

  我们在决策和行动时,总希望找到最安全的途径和办法,孰不知,最安全的决策和行动,是最没有价值的决策和行动。所以,当有人问古希腊思想家阿拉哈斯“什么样的船最安全”时,阿拉哈斯回答说:“那些离开大海的船。”

  三

  我们习惯用一双挑剔的眼睛审视别人、审视世界,却独独忘了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内心。所以,当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世界上什么事情最难认识”时,泰勒斯回答说:“认识自己。”

  四

  孔子曾站在江边,看着淘淘的江水,发出了“逝者如斯”的感叹。逝去的时光,逝去的往事,就像淘淘的江水,一去不回,谁也无法把时间拉回来再过一次、再补偿一次。所以,当有人问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过去的事情能否更改”时,赫拉克里特回答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五

  世上有一种行尸走肉的人,他们活着纯是为了“吃饭”,为了物质享受;但世上还有另一种人,他们活着也需要“吃饭”,也需要物质来维持生存,但他们活着是为了追求人生的理想,探寻生命的意义,这就是这两种人活着最本质的区别。所以,当有人问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时,亚里斯多德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六

  据美国《福布斯》统计,30年前世界前100名富翁,到现在仍在前100名之列的,还不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在短短的30年里,三分之二的世界前100名富翁都更换了主人,而历史上那些道德高尚的伟人和先哲,他们却世代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爱戴,他们人性的光芒与日月同辉。所以,当有人问雅典执行官梭伦“为什么作恶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却往往贫穷”时,梭伦回答说:“我们不愿拿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

时间: 2024-10-18 19:01:24

道德是永远的,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相关文章

秦刚:积累财富最简单的一种模式:打造一项高收入技能

一个普通人如果你不是富二代,要积累财富我认为有以下三种模式,今天先讲第一种模式. 模式一:有一项或者几项高收入技能. 首先我这里先定义一下什么样的技能是高收入技能? 高收入技能我认为是可以让你通过市场获取最少年收入在50万人民币以上的技能.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高收入技能,不是高收入工作,因为二者有很大的不同. 一个人有一个高收入工作,但未必是有高收入技能,因为很多人有高收入工作只是因为他正好在某个垄断企业工作而已,离开这个企业可能他的收入会锐减50%,甚至80%以上. 高收入技能是指你可以通过在

【分享】凡是不以风控为核心的创新都是在耍流氓

任何不以风控为核心的金融创新,都是耍流氓.过于注重资产端的利益获得,而仅仅以提高风险容忍度为前提的金融创新,本质都是拿未来的利益来换取当前的效益罢了. 金融只是金融,无好无坏,不带情感,它给社会的作用好坏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金融工具,有时候还取决于其他非金融因素.金融创新依然逃脱不了经济学的范畴,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金融,总归还是金融范畴之内,依附于经济基础之上,能变得了什么呢? 所以,我们不要对所谓的金融创新抱有太大的期望.回顾金融史,过去一百多年,能称之为创新的金融变革,其实极为有限,大量曾经

财富的涵义

财富是一切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 财富的形式 金钱是财富的一种形式.但财富并不仅限于金钱. 健康是财富:时间是财富: 精力是财富:注意力是财富: 亲情是财富:友谊是财富: 爱与被爱是财富: 信用是财富:品格是财富: 能力是财富:性格是财富: 学识是财富:经验是财富: 见识是财富:人脉是财富: 机遇是财富:形势是财富: 直觉是财富:想象是财富: 快乐是财富:信仰是财富: 宁静心是财富:好奇心是财富: 优雅地待人处世是财富. 无事一身轻是财富. ... 这个列表还可以持续延伸下去.原来人拥有如此之多的

10亿都不赚 YouTube的行业启示录

得屌丝者得天下,几乎成为新的行业成功信条,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多次被证明其威力巨大.但事实上,总会有"例外"出现.在视频行业,别说屌丝,就是能够聚集土豪.极客.宅男.腐女.文艺青年.普通青年等海量视频用户,也没有敢直言自己已经成功的. 视频行业的领头羊,每月用户达10亿的YouTube,在被谷歌"收编"九年后,依然不赚钱--2014 年,YouTube总营收达40亿美元,但尚未贡献盈利.造成这种"勉强维持生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不少与国内视频行业的

提高心理素质 2

应该如何克服它:考试焦虑又称为怯场.心理学认为考试焦虑是一种对考试恐惧的反应.适当的焦虑可以给学习者一些心理压力,提高思维的张力,成为学习的动力,但是过度的考试焦虑就会降低考试效率,使"应考能力"下降,甚至会使身心健康受损.心理学研究表明:考试动机和考试焦虑的强度与应试能力之间呈倒U型关系. 过度的考试焦虑表现为: 1.临考前恐惧感:害怕学习不扎实,考试没有把握,怕考试失败有负家长的期望,怕考不上好的学校自尊心受挫,有的以前考试失败的阴影还罩在心头-出现焦虑.烦躁.失眠.肠胃不适等.

如何管理自己?

本文是<哈佛商业评论>创刊以来重印次数最多的文章之一.作者彼得·德鲁克,自1971年后长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克莱尔蒙特研究生大学任教.该文首次发表于1999年,节选自其著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HarperCollins 出版社,1999).本文有删节.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果你有雄心,又不乏智慧,那么不管你从何处起步,你都可以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登上事业的顶峰. 不过,有

《弟子规》下的沉思

提起<弟子规>,恐怕没有多少人能记起它.为什么呢?尽管<弟子规>是一本多么好的圣贤书,但今天却被许多人们忘却了.是的,以前我也对其很厌倦,根本就没有心情去细读.可是真正上了这门课后,我才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什么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什么是百看不厌.因为它,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弟子规>让我更加全面的认识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予了我很深的启迪. 学习<弟子规>之后我才深刻认识到自己有太多地方需要加强,此时此刻我也才真正的了解了自己.认识了自

《乌合之众》思维导图及优秀读后感

这几天看了来自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 1841.05.07-1931.12.13)的大众心理学名著<乌合之众>,发现名著果然是名著,内容不多,却异常晦涩难懂. 为了方便没有读过的朋友能够快速的把握这本书的主旨,下面我将其做成一张思维导图,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图片有点小,但是放大了看还算ok了. 本来还想写个读后感的,但发觉网上已经有不少了,大家搜索下应该不难找到一些写得挺不错的读后感,毕竟这也不是一本新书了. 建议没有时间看完全文的可以结合上面的思维导图和网上的书评进行参考

洛克菲勒

十大名言编辑 1.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但我靠策划运气发达. 2.要让金钱当我的奴隶,而不能让我当金钱的奴隶. 3.一个人不是在计划成功,就是在计划失败. 4.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5.我的信念是抢在别人之前达到目的. 6.智慧之书的第一章,也就是最后一章,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7.把一头猪好好夸奖一番,它都能爬到树上去. 8.永远不能让自己的个人偏见妨碍自己的成功. 9.往上爬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会碰到他们. 10.即使输了,唯一该做的就是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