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一个简单(对我来说也不简单。因为我还没有写过三层架构的项目)的小项目(管理系统)为此特地去了解了一下三层架构。
在知道要写这个项目的时候是激动的,但也是有点忐忑的。激动的是可以通过这个项目可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扩展自己对三层架构的了解。
忐忑的是这个项目要求是独立完成的,因为没有接触过三层架构,在这其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虽然可以请教组员和组长,但是我发自内心的还是希望自己能独立完成。
先来说说什么是三层架构吧(因为上面说了很多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顾名思义,就是把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1: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非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库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3:界面层: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分层的目的:就是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
在第一阶段的时候,通过分层把各个业务之间的联系和跳转实现。
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怎么在同包不同类的情况下调用其它类的方法
后来通过实验以及百度,我知道了两种方法。
1、如果是静态方法,我们可以直接用类名。(点)方法名的形式来实现调用同包不同类的方法。
2、通过实例化被调用类的对象,通过对象来调用方法。
在第二阶的时候就是完善各个业务的实现。
第二阶段对细节的掌握和处理很重要。比如在有要求用户输入数据的时候,我们应该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非空判断。然后再把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性判断。
1、这里的非空判断是要先判断对象是否为null.然后再用equals方法,否则会报空指针异常。
2、限制用户输入的数据类型(就是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设定某一个范围内)
限制用户输入是为了使我们所取得的数据是有意义的,取得我们想要的数据。
3、把取得的数据先去掉空格再进行有效性判断。因为空格也算是一个字符。
第三阶段的时候就是完善各个业务的细节
第三阶段的是要把在这个业务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考虑到。
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出现过多的异常和BUG。
通过这次的项目,从中熟悉了三层架构的原理以及使用分层的好处。也巩固了java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