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中QGraphics类坐标映射关系详解(有图有真相,实例讲解)

如果你英文足够好,可以参考Qt帮助文档中的:The Graphics View Coordinate System。

---------------------------------------------------------------------------------------------------------------------------

首先,先上显示界面图(Embeded dialog),下面就是以该实例讲解:

1。QGraphicsItem及其衍生类以及其他可作为图元的类,总称Item(图元)类

Item坐标,属于局部坐标,通常以图元中心为原点(中心对称),非中心对称类,比如dialog类,一般以左上角为原点。故Item坐标的原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方向x朝右,y朝下。除setPos函数外,所有Item类使用或得到的坐标都是该Item坐标。

1)boundingRect()返回外边框的左上顶点在item中的坐标(区别于原点,原点是(0,0)点,但是外边框由于具有宽度,所以肯定在原点的左上角,因此得到的坐标肯定是(负数,负数)的),比如下图:

输出:

对应到显示的点位如下:

2)  setPos的坐标是父类坐标系的坐标,一般对于item位于scene中的应用场景,setPos对应的坐标就是scene(场景)坐标,输入的位置pos意思是该图元的原点在所在的场景坐标中的坐标,即该图元在场景中放置的位置。可以通过调用pos或scenePos查看。比如下图:

输入(红色框出部分):

对应到显示的点位如下:

注:个人认为应该是坐标原点,也就是默认的scene与整个item的原点(即左上角dialog的原点)对齐。此时dialog外边框顶点在场景中的位置将为(负数,负数),而非(0,0)。

2。QGraphicsScene类,即scene(场景)类

scene(场景)坐标,属于逻辑坐标 logical coordinates(与QPainter相同),以场景中心为原点,正方向x朝右,y朝下。图元嵌入场景中,默认场景原点与图元原点对齐。场景默认的对其方式为居中对其,这个中指的不是原点,而是所有item的Rect的中心点,是计算出来的。如果scene的大小超过view的可显示最大值,此时将改成左上角对齐显示,左上角点也不一定是场景坐标原点。如下面两图对比:

注:从上图(左上角对齐图)可以看出,场景中心不是显示的中心,显示中心是计算出来的,场景坐标就是虚拟的一个坐标中心,目的是方便计算。场景与图元整体默认原点对其,从而在上图(左上角对齐图)中,图元原点(左上角dialog的原点)与场景原点对齐,导致图元外边框的左上角顶点在场景中的坐标位置为(负数,负数),此时场景左上角点不是(0,0)而是(负数,负数)。如下图:

1)itemsBoundingRect()返回场景中所有item的外框顶点坐标和所有item整体的长宽。由于采用动态遍历所有图元的方法,所以当图元较多时,这个计算比较耗时。如图如下:

输出如下:

界面计算如下:

2)sceneRect()返回场景中可以看到的区域的顶点和长宽,可以看到的区域区别于所有图元的外边框itemsBoundingRect的顶点和长宽,一般二者是相同的,当出现图元移除时,二者才不同。因为sceneRect不能减少只能增加,故移除图元不能使可见的区域缩小,从而sceneRect不变,但是itemsBoundingRect()将减小。可以通过setSceneRect来重新设定区域的顶点和长宽。如图所示:

输出如图:

3。QGraphicsView类,即View(视图)类

视图坐标,属于设备坐标device coordinates(与窗口相同),默认以左上点为原点,
正方向x朝右,y朝下,此时坐标总是正值。当然,也可以通过调用函数translate更改视图坐标的原点位置,从而使试图坐标既有正值又有副值。显示时,默认场景scene的左上角顶点与视图坐标原点对齐。又由于显示时默认中心对齐,当场景大小小于视图大小的时候,将中心对齐,此中指的仍然是整个图元的中心,同时,图元原点与场景原点对齐,场景左上角顶点与视图原点对齐,视图左上角顶点不一定是原点,此时也将出现视图坐标有正值有负值。

1)translate()将当前视图坐标原点平移,从而实现显示图像的平移变换。由于默认场景的左上角顶点与视图坐标原点对齐,translate()将坐标原点平移,也就实现了将场景的平移。

2)rotate()将当前视图围绕视图坐标原点旋转,从而实现显示图像的旋转变换。

3)size()返回视图大小,默认大小100*30,由于视图可以是无限大小而且只有在显示后才创建出实际尺寸,因此只有在showEvent中调用
size 函数才能正确显示视图大小,否则都是返回默认的100*30,因为此时视图尚未显示,即尚未形成。

FROM:  http://klqulei23.blog.163.com/blog/static/132315337201392524857204/

时间: 2025-01-05 00:25:33

Qt中QGraphics类坐标映射关系详解(有图有真相,实例讲解)的相关文章

【转】UML类图与类的关系详解

UML类图与类的关系详解   2011-04-21 来源:网络   在画类图的时候,理清类和类之间的关系是重点.类的关系有泛化(Generalization).实现(Realization).依赖(Dependency)和关联(Association).其中关联又分为一般关联关系和聚合关系(Aggregation),合成关系(Composition).下面我们结合实例理解这些关系. 基本概念 类图(Class Diagram): 类图是面向对象系统建模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图,是定义其它图的基础.类

UML类图与类的关系详解--转

http://www.uml.org.cn/oobject/201104212.asp 原文地址 UML类图与类的关系详解   2011-04-21 来源:网络   在画类图的时候,理清类和类之间的关系是重点.类的关系有泛化(Generalization).实现(Realization).依赖(Dependency)和关联(Association).其中关联又分为一般关联关系和聚合关系(Aggregation),合成关系(Composition).下面我们结合实例理解这些关系. 基本概念 类图(

Hibernate中的多对多关系详解(3)?

前面两节我们讲到了一对一的关系,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有时,我们也会遇到多对多的关系,比如说:角色与权限的关系,就是典型的多对多的关系,因此,我有必要对这种关系详解,以便大家一起学习.下面来看例子: 首先我们必须建立二者的vo: public class Role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这是role对象 private Integer rid; private String rdesc; private String rname; pri

UML类图与类的关系详解

在画类图的时候,理清类和类之间的关系是重点.类的关系有泛化(Generalization).实现(Realization).依赖(Dependency)和关联(Association).其中关联又分为一般关联关系和聚合关系(Aggregation),合成关系(Composition).下面我们结合实例理解这些关系. 基本概念 类图(Class Diagram): 类图是面向对象系统建模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图,是定义其它图的基础.类图主要是用来显示系统中的类.接口以及它们之间的静态结构和关系的一种静

五分钟看懂UML类图与类的关系详解

在画类图的时候,理清类和类之间的关系是重点.类的关系有泛化(Generalization).实现(Realization).依赖(Dependency)和关联(Association).其中关联又分为一般关联关系和聚合关系(Aggregation),合成关系(Composition).下面我们结合实例理解这些关系. 基本概念 类图(Class Diagram): 类图是面向对象系统建模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图,是定义其它图的基础.类图主要是用来显示系统中的类.接口以及它们之间的静态结构和关系的一种静

最清晰易懂的UML类图与类的关系详解

虚线箭头指向依赖: 实线箭头指向关联: 虚线三角指向接口: 实线三角指向父类: 空心菱形能分离而独立存在,是聚合: 实心菱形精密关联不可分,是组合: 上面是UML的语法. 在画类图的时候,理清类和类之间的关系是重点.类的关系有泛化(Generalization).实现(Realization).依赖(Dependency)和关联(Association).其中关联又分为一般关联关系和聚合关系(Aggregation),合成关系(Composition).下面我们结合实例理解这些关系. 基本概念

OC中数组类NSArray的详解(二)

数组类的便利 1.for循环(大家都会的...) 2.NSEmunerator 3.for in 首先重点说下 第二种NSEmunerator枚举器,系统声明是 1 @interface NSEnumerator : NSObject <NSFastEnumeration> 2 3 - (id)nextObject; 4 5 @end 6 7 @interface NSEnumerator (NSExtendedEnumerator) 8 9 @property (readonly, copy

css中伪类/伪元素详解

一.伪类和伪元素 伪类和伪元素都是用来修饰不在文档树中的部分,区别在于, 伪类用于当已有元素处于的某个状态时,为其添加对应的样式,这个状态是根据用户行为而动态变化的(如:hover/:active). 而伪元素则用于创建一些不在文档树中的元素,并为其添加样式(如:before/:after). 二.常用伪类 伪类 用法 兼容 :link 未访问的链接 主流浏览器都支持 :visited 已访问的链接 主流浏览器都支持 :hover 鼠标划过链接 主流浏览器都支持 :active 已选中的链接 主

安卓 Intent 与/intent-filter的关系详解。

Intent可以分为两种:显式Intent和隐式Intent;显式Intent:通过组件名字字段指定目标组件;因为开发者通常不知道其它应用程序的组件名字,所以,显式Intent通常用于应用程序内部消息传递;例如:一个Activity启动从属的服务或启动一个同级别的Activity;隐式Intent:不指定目标组件的名字(组件名字字段是空);隐式Intent经常用于激活其它应用程序中的组件;Android系统传递一个显式Intent消息对象到一个指定目标组件名字的实例,Intent消息对象中只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