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读后感
——终章
到了第九周,我们的JAVA课程的学习也接近了尾声,但是我们在课上所学到只是最为简单的基础。就像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还是要到一些java课程的公开课上去学习。最后,对于大道至简的最后两章,我们又有了1000字读后感的任务。
第七章所说的是“现实中的软件工程”,具体分为5个小章节的内容。在第一部分给我们讲述了大公司IBM的故事,在它们这些公司的手中,都有一个算盘,它们都是为了获利而存在。大公司们在标准、理论、语言上的争来夺去,未必全然出于“软件实现”的考虑。对统一理论、统一工具、统一过程的企图, 其最终目的是在整个软件工程体系中的全面胜出。因而,除了软件本质力量的推动之外,商业因素也推动着软件工程体系的发展。大公司们的争夺战的最终结果,已经开始把软件工程,从原始的“自生演进”状态,逐渐推进到“它激发展”的状态上了。然而工程实现的关键还是程序和算法。当然,我们首要考虑的还是团队的问题,一个好的团队,可以给一家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所以说,在一些大公看来,保障团队的稳定和一致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着相应的角色。就好比:项目经理该做什么,他就要去干什么。不能滥用权利来获利。当然了,对于团队来说,如果资本没有了,就没了运作,团队的存在就没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最终的结果就是项目is over!!!
最后一章的标题是“是思考还是思想”。开头引用实例,“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
也许有人会问你个问题:你知道软件工程三个要素是什么吗?如果你作为作个软件工程师答不上来,那么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工具、方法与过程被称为软件工程的三个要素。当然了,这是我看完大道至简这本书以后才知道的。这三个要素各自为一个整体,但是他们之间又互有联系。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工程。实际上,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开发者的目的是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目标。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会在项目交付和试用时才会碰到客户在质量上的投诉。然后就是那个成员相互推卸责任,需求人员会把所有的责任归咎到开发人员,而开发人员又不停地埋怨需求的不清不楚或者变更的没完没了。我们看到,在项目的平衡三角(时间、资源和功能)中讨论的是目标问题。现在绝大部分的公司只追求实现目标,而忽略了质量的问题。往往这个质量出现的问题,都源自于细节。细节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错误。
用脚趾去感觉,有时比用头脑去思维来得有效。软件工程是十分灵活的一种专业,并不需要“逐字论平仄”。变化或者变通,其实是常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