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与微博的粗略比较(产品设计)

粗略地写一下。

一 手机号的关联

微博用户减少,都跑去微信了。微信和手机号联系紧密,而微博不是,所以手机用户用微信多于微博。是不是?

可是,为什么忽然之间大家更喜欢实名制了?或者、也许贪图便利(手机号直接用来关联微信号)只是一个导火线,更多的人是看到大家都在用微信,所以跟风,这才是根本原因。是不是?毕竟似乎很多人都只是告诉别人微信号,而并不透露手机号,从这个角度看,则微信和微博没有太大区别(当然这主要指微信朋友圈而言)。

但是,微信在很多人看来,又确确实实是手机的一个延伸。他们或许总是希望立刻看到新加的手机号所关联的微信号(看看朋友圈什么的),同时,微信聊天也比短信方便很多。而另一方面,其实很多时候微信看起来是手机号的延伸、则是一种假象。因为其实它只是一个普通的APP而已,和微博没差。因为微信号可以和手机号没有任何关系嘛。

【处方】微博可以和手机关联嘛。让每个微博用户(如果愿意)都提供一下手机号码咯。如此,一些正经八百的微博号,就可以进行熟人社交咯。

【处方2】微博之衰,或只是运气、风尚使然。设法做些营销,让风尚回来咯。

二 自媒体

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平台是不同的。但是,却都是发布信息的平台而已。朋友圈短、公众平台则可以发长一些的文章。

微博短,长微博(博客)则长。

有趣的是,有些微信号通过营销,有几十万的微信好友,变得和微博粉丝没差。~~

【处方】微博可将好友管理(通讯录)改得更灵活,使之适应于熟人圈子(若需要)。长微博则真的要考虑放弃图片格式了。看微信公众平台做得多漂亮。

【处方2】博客怎么和微博更好结合,得好好想想啊。

三 聊天和群

微博好像没有群。

微博聊天功能好像比微信少些。

微信群里发布转载文章似乎不容易,须改进。

【处方】微博可加强上述几点。没有群聊,真的很难吸引用户的。

四 论坛

新浪微吧本来我是极其看好的(见本博另文)。不知道,怎么慢慢哑火了?!

微信是没有论坛的。

【处方】微博方面,好好把微吧做好并整合到微博里,绝对超强啊。联想到脸书群,感觉总是差了口气。呃,忽然觉得当初新浪微群是学脸书群的吧?新浪微群在国内没落,为何脸书群倒屹立不倒?老外真是奇怪啊!唉越想越觉得可笑,脸书群那样发一点点图文、然后跟帖更是一点点一点点,TMD一个个都跟古代人些竹简惜墨如金。

五 总结

好像是在要求一种万能的网络媒体。但是考虑到网络圈子这几年的兴起,各公司是不是应该多考虑这种需求?点对点和点对面当然有市场,但是多点互动更加值得推崇。圈子(团队)才是常态,体现社会合作,更反映当下草根团体的觉醒。

所以,圈子,特别是群聊功能,应该大大加强。群聊里面要能够很方便地整合任何媒体资源。

圈子的成果需要发布,所以自媒体和论坛也是非常重要的配置。tumblr、pixotale等产品将社交的浅层信息披露与博客的深层信息披露结合,是值得认真借鉴的。

最后,好吧,回到移动设备。圈子是需要机动作战的,所以请给每一个配置予最佳移动性~

除非各公司的产品能无缝合作,否则,不论是微信还是微博,都请考虑立即配置上述功能吧。其实,这些配置都是他们的旧产品咯,只要稍微整合一下而已。

不要想当然地组合产品,而是要认真看看用户需求啊!!!

在这个疯狂的时代,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这些网络产品了)。回顾起来,竟对微博微信之类有些感情,所以写了这些。这种感情,或不同于古人对笔墨纸砚的感情,但是又不知怎么比喻更恰当。真是疯狂的时代。

时间: 2024-10-29 19:06:43

微信与微博的粗略比较(产品设计)的相关文章

产品设计步骤 - 产品管理系列文章

笔者做产品经理职位还不久,但是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就讲讲产品经理对产品的设计步骤,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产品经理现在要求的更多的是需求分析.原型设计和后期的运营三方面重点内容.其中,需求分析这块如果团队人员比较全的话就要求产品经理对需求这块进行把控,项目经理对需求进行整理总结,系统分析师对需求进行分析:原型设计这块是产品经理的一大工作部分,就是在经过了需求分析之后,对产品的界面和用户体验等进行设计,形成基本的操作模式,同时也能够让团队或客户对产品本身的特色做了解和及时的反馈,对产品的

微信产品经理Grover访谈:一个美国人对微信产品设计

"'哥'在中国是一种尊称吗?哈哈,我们平时都叫张小龙'龙哥'." "是的,Dan哥,当你觉得某个人牛逼的时候,你就可以叫他'哥'." 我对于Dan Grover的采访,以这样的闲聊开始.Dan Grover是广州微信团队的产品经理,是一个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的人.最近几天,他写的<中国移动应用设计趋势解读>在中文和英文互联网世界都引发了病毒式的传播,各大门户网站也都忙着翻译和转载.这是一篇用"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的移动产品设计的技术

微信之父张小龙:产品经理的必备书单(转)

“微信之父”张小龙会要求他的产品经理人手一本<乔布斯传>,也曾有人说过,如果求职者说自己看完了凯文·凯利的<失控>,面试就可以结束了.不禁让人好奇,张小龙平日里会看哪些书?这些书又如何影响着他对“微信”的构想? 本文主体部分根据<壹读>“失控的微信先生”与<商业周刊中文版>“张小龙的盗梦空间”整理. 1.<失控> 凯文·凯利,一位在亚洲游荡了近10年的美国人,东方激发了他对于技术的思考,最终通往哲学的终极命题.在他笔下,失控,往往意味着不确定性,

说说四种不作不死的App产品设计

1.画蛇添足性产品 这种产品有个共性就是功能强大,分类精细,拿到手,一般人学不会,要仔细研究一番,因为功能太多,各种分类,各种标签,而且版本会定期更新,定期推出新功能,代表作品新浪微博,之前一直使用微博的3.15版本,显得简洁清爽,后来微博再出新版,很少更新过,不过今天手贱就更新了下,手贱的原因主要是老版本速度太慢了,性能太差,所以想更新个新版的希望速度快点,谁知道一更新,发现了好多的新功能,单独发布微博做成了一个“+”菜单,放在了屏幕最下面的中间,点击后,出来一堆分类,有文字,有图片,有拍摄,

2015年5月产品设计学习与思考

前言: 最近在做产品设计,对这方面的思考也很多.时常的我们,无论有没有仔细用过,专业不专业,对一个产品的吐槽都很容易,一副头头是道的样子. 到真正设计一个从最基本的方案可行,有竞争力,到贴合用户需求,甚至具有创新性,革命性的产品时,会发现你的产品可以添加上百种功能,以此推导出上百条的演进道路.这每条道路将遇到的困难,付出的代价,和最后到达的目的地都会不一样,选择哪条路,有无数的矛盾体挣扎与纠结,需要选择,沟通,头脑风暴,独断等等,有时甚至会回顾我们出发时的目标,时光荏苒,风尘仆仆,却南辕北辙.

微信、微博好友数据结构

如何理解“图”? 我们前面讲过了树这种非线性表数据结构,今天我们要讲另一种非线性表数据结构,图(Graph).和树比起来,这是一种更加复杂的非线性表结构. 我们知道,树中的元素我们称为节点,图中的元素我们就叫作顶点(vertex).从我画的图中可以看出来,图中的一个顶点可以与任意其他顶点建立连接关系.我们把这种建立的关系叫作边(edge). 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符合图这种结构的例子.比如,开篇问题中讲到的社交网络,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图结构. 我们就拿微信举例子吧.我们可以把每个用户看作一个顶点.如

产品设计中,场景很重要

今天笔者想简单的和你们聊聊产品设计中的场景问题.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产品设计时是否需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 首先,假设我们需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那么我们再抛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 让我们换个角度想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使用的最多的电子产品是什么?是手机.无论我们是在挤公交,还是走路,吃饭,甚至是上厕所,无时无刻,我们都在使用手机,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在使用手机的什么?收发信息?接听电话?不,是聊天上网玩游戏,这些无非都要使用到APP.而APP的使用是有多场景化的,不像传统

数字化精准测试工具ThreadingTestCloud面向互联网征集产品设计人员

数字化精准测试工具ThreadingTestCloud面向互联网征集产品设计人员 各位互联网上的测试伙伴,目前我们已经有大量的用户在使用TTC进行数字化的精准测试,从TT升级到TTC历经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我们团队这一年一直在全力以赴的研发,我们坚信未来具有规范性.标准性和专业性的数字化精准测试一定会成为专业测试的趋势和潮流. 目前TTC的2.x版本已经发布,该版本是高性能的稳定版本,并且实现了所有规划的核心底层技术,但TTC到目前为止产品设计还是有TTC团队独立完成的,现在已经是大数据时代,大家

谈谈我的经历--【产品设计中遇到的坑0】系列文章的序

这两年过年回家,总会被人问到做什么工作的,我大概说了不止四五个版本了,对于年长一些的就说手机应用,就就手机里面那一个个的...图标,我就做那个的,对方,哦,哦.然后就被传做高科技的.对于年轻一点的就说做设计的,做产品的,产品经理,产品狗,要不你百度一下吧!对方会被经理二字吸引... 这是一个新职业尽管现在已经不是了,但相比于其他职业,仍然是小鲜肉,一掐淌白水的那种.大多数从业者都是从技术.设计.运营人员半路出家而来,没有系统的课程.教材,摸着石头过河:尤其在产品生命周来看,大家大都在不断的试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