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评论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原则,故名思议则是本质的意思。所谓擒贼先擒王,研究设计模式自然要先了解设计原则,所有的模式都是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有的是侧重一个,有的是多个都有所涉及。看完设计模式之后,我感觉到每个模式都有这些原则的影子,还渗透着面向对象的三大属性,也觉得这些原则也都有相通之处,,正是有了他们才使我们由代码工人转为艺术家。下面我来点评一下六大原则,望各位拍砖:

1、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简称SRP)
      单一职责原则,就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就等于把这些职责耦合在一起,一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消弱或者一直这个类完成其他职责的能力。这种耦合会导致脆弱的设计,当变化发生时,设计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破坏。而软件设计真正要做的许多内容,就是发现职责,并把这些职责相互分离。

一句话点评:高内聚低耦合的绝佳体现,不要乱拉关系,独善其身挺好。

2、 开放--封闭原则(The Open-Closed Principle,简称OCP)
       开放--封闭原则,是说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等)应该可以扩展,但是不可以修改。即对于扩展是开放的,对于更改是封闭的。 我们不可能做到未卜先知,在设计的时候尽可能让一个类足够好,设计好了就不要去修改了;不能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当发生变化时,我们就创建抽象来隔离以后发生的同类变化。

一句话点评:开放扩展,封闭更改,开合有度是一门艺术。

http://hovertree.com/h/bjaf/7cuf5s2n.htm

3、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
      依赖倒转原则,指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两个都应该依赖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说白了就是要针对接口编程,不要对实现编程。举个例子:计算机硬件中,如果内存坏了,那么只需要换一个内存条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去换一个主板,在这里内存是一个接口类,只要符合他的规格要求就行,无论是那一根。

一句话点评:搞建筑时要做设计师,而不是砖瓦工,抽象的蓝图要靠具体的材料一点点实现。

4、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简称LSP)
     里氏代换原则,子类型必须能够替换掉他们的父类型。在软件里面,把父类都替换成其子类,程序的行为不会发生变化。正是由于子类型的可替换性才使得使用父类型的模块在无需修改的情况下就可以扩展。

一句话点评:长辈给了你继承的权利就一定要做赡养的义务,把长辈的职责都要承担起来。

5、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
      迪米特法则,如果两个类不必彼此直接通信,那么这两个类就不应当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如果其中一个类需要调用另一个类的某一个方法时,可以通过第三者转发这个调用。类之间的耦合越弱,就越有利于复用,一个处在弱耦合的类被修改,不会对有关系的类造成波及。 主要是强调了类之间的松耦合。

一句话点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若两国交战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多派使者协商调度。

6、合成/聚合复用原则(Composition/Aggregation Principle],简称CARP)
     合成聚合复用原则,尽量使用合成/聚合,尽量不使用类继承。合成聚合是“has  a”的关系,而继承是“is  a”的关系。由于继承是一中强耦合的结构,父类变,子类必变。所以不是“is  a”关系,我们一般不要用继承。优先使用合成聚合复用原则,有助于保持每个类的封装,降低继承的层次。
     一句话点评:优生优育,不要盲目繁衍。

推荐:http://www.cnblogs.com/roucheng/p/sheji.html

时间: 2024-10-13 07:21:44

一句话评论设计模式六大原则的相关文章

详解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毫无疑问,设计模式于己于他人于系统都是多赢的: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脉络,如同大厦的结构一样. 借用并改编一下鲁迅老师<故乡>中的一句话,一句话概括设计模式: 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coding的设计模式,其实coding本没有设计模式,用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设计模式 v六大原

深入理解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深入理解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Java还是C++,凡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在设计上,尽管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其实质和所需遵守的原则都是一致的.本文便是带领读者去深入理解设计模式中的六大原则,以期帮助读者做出更好的设计. 单一职责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简称SRP 定义: 应该有且仅有一个原因引起类的变更. 问题场景: 类C负责两个不同的职责:职责D1,职责D2.当由于职责D1需求发生改变而需要修改类C时,有可能会导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之里氏替换原则

一.概念: 里氏替换原则:LSP (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T1的对象o1,都有类型为T2的对象o2,使得以T1定义的所有程序P在所有的对象o1都换成o2时,程序P的行为没有变化,那么类型T2是类型T1的子类型. 通俗的定义: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二.例子: 以浇水为例.人,拿到工具[水管.水桶.瓶子],装水后都可以浇水.[水管.桶.瓶子]都可以获取水.应该有个loadWater方法.有watering 浇水功能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3)--依赖倒置原则

定义: 高层次的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次的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接口:抽象接口不应该依赖于具体实现.而具体实现则应该依赖于抽象接口.依赖倒置原则英文全称为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简称为DIP. 问题由来: 类A直接依赖类B,假如要将类A改为依赖类C,则必须通过修改类A的代码来达成.这种场景下,类A一般是高层模块,负责复杂的业务逻辑:类B和类C是低层模块,负责基本的原子操作:假如修改类A,会给程序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解决方案: 将类A修改为依赖接口I,类B和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4)--接口隔离原则

定义: 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类之间的依赖关系应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之上.接口隔离原则英文全称为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简称为ISP. 个人理解: 通俗的来说,接口不能臃肿庞大,而使根据具体需要尽量的细化.接口中的方法也要尽可能的少.接口是设计对外的一种契约,通过分散定义多个接口可以预防将来变更的扩散,使得真个系统变得更加稳定和更具有可维护性. 问题由来: 类A通过接口I依赖类B,类C通过接口I依赖类D,如果接口I对于类A和类C不是最小的接口,那么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5):迪米特法则

迪米特法则 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 问题由来: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对另一个类的影响也越大. 解决方案: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 LoD):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尽可能少地与其他实体发生相互作用. 如果一个系统符合迪米特法则,那么当其中某一个模块发生修改时,就会尽量少地影响其他模块,扩展会相对容易,这是对软件实体之间通信的限制,迪米特法则要求限制软件实体之间通信的宽度和深度.迪米特法则可降低系统的耦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2):里氏替换原则

里氏替换原则 肯定有不少人跟我刚看到这项原则的时候一样,对这个原则的名字充满疑惑.其实原因就是这项原则最早是在198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姓里的女士(Barbara Liskov)提出来的. 定义1: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 T1的对象 o1,都有类型为 T2 的对象o2,使得以 T1定义的所有程序 P 在所有的对象 o1 都代换成 o2 时,程序 P 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类型 T2 是类型 T1 的子类型. 定义2: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问题由来:有一功能P1,由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4):接口隔离原则

接口隔离原则 定义: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问题由来:类A通过接口I依赖类B,类C通过接口I依赖类D,如果接口I对于类A和类B来说不是最小接口,则类B和类D必须去实现他们不需要的方法. 解决方案:将臃肿的接口I拆分为独立的几个接口,类A和类C分别与他们需要的接口建立依赖关系.也就是采用接口隔离原则.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ISP):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使用单一的总接口,即客户端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 定义: 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通俗的说,即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 问题由来:类T负责两个不同的职责:职责P1,职责P2.当由于职责P1需求发生改变而需要修改类T时,有可能会导致原本运行正常的职责P2功能发生故障. 解决方案: 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分别建立两个类T1.T2,使T1完成职责P1功能,T2完成职责P2功能.这样,当修改类T1时,不会使职责P2发生故障风险:同理,当修改T2时,也不会使职责P1发生故障风险. 单一职责原则是最简单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它用于控制类的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