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移动医疗得到快速发展,移动医疗应用软件是移动医疗的重要载体和用户窗口,在移动医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首先得到高速发 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一季度iOS和Android两大平台上,通过审核的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已超过2500款,而这个数字在快速递增。与此同 时,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下载次数激增,根据各大应用市场数据统计,春雨医生已经下载过亿次。但我国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仍处于发展初期,虽然诞生了很多移动医疗 应用软件,但是这些软件大多以增加流量和培养用户消费习惯为目标,商业模式成熟的较少。在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下,如何推动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健康发展值得我 们研究。
一、我国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发展概况
(一)移动医疗应用软件数量激增
随着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完善、医疗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发展的核心要素已经逐步成熟。在此背景下,移动 医疗应用软件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市场上在iOS和Android两大主流平台中已有超过2500余款移动医疗应用软件,进行移动医 疗应用软件开发的创业型企业也超过500家。在创业型企业积极开发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争夺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市场的同时,BAT也大举进入移动医疗应用软件 市场,其中百度2015年上线“百度医生”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预约医生服务,形成“找医生、约医生、评医生”的闭环服务,方便患者 “省时、省心、省力”就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有效降低了预约就诊的时间成本,缓解由于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就医难”现状;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未 来医院”,对医疗机构开放自己的平台能力,助力医院建立移动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已有200余家医院入驻支付宝钱包。此外阿里巴巴收购中信21世纪,成立 “阿里健康”,用户利用“阿里健康”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上传处方,获得药品报价信息,促进药品流通;腾讯上线微信智慧医院,以“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 结合微信的移动电商入口、用户识别、数据分析、支付结算、客户关系维护、售后服务和维权等能力,为用户提供包括微信预约挂号、候诊提醒、诊疗室和化验室之 间的有效指引、微信支付、电子报告实时送达、医嘱提醒在内的就医全环节服务,改善用户就医流程。截至2015年1月,全国已有近100家医院上线微信全流 程就诊,超过1200家医院支持微信挂号,服务累计超过300万患者。
(二)移动医疗应用软件结构丰富
移动医疗应用软件连接医疗服务提供者与医疗服务接受者。根据整个医疗服务链条划分,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主要由诊疗前环节移动医疗应用软件、诊疗中环节移动 医疗应用软件以及诊疗后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三类组成。其中诊疗前环节又可细分为:健康管理、自诊、问诊、寻疹、候诊;诊疗中环节可细分为:诊疗、用药、院内 康复;诊疗后环节可细分为:支付、后续用药、院外康复。目前,我国诊疗前环节移动医疗应用软件较为丰富,如春雨医生、好大夫等。诊疗中环节移动医疗应用软 件较少,主要有医学信息查询、病例查询、病历记录、合理用药信息等软件,如杏树林的病历夹、丁香园用药助手等,但是这些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几乎都是仅能为医 生提供信息查询、记录功能,真正可以用于诊疗的较少。诊疗后环节移动医疗应用软件较丰富,如支付宝未来医院支付诊疗费用、医药电商和导药类应用软件进行购 药等。
(三)移动医疗应用软件投融资频发
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向医疗领域渗透,大 批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企业成长起来。据统计,2014年互联网医疗领域发生了103起投融资案例,披露融资额高达141790.09万美元。如春雨掌上医生 获5000万美元融资,丁香园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支持,挂号网获得超过1亿美元融资,中信21世纪获得阿里巴巴和云峰基金13.3亿元融资等。从移动 医疗应用软件投融资案例中可以看出,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受投融资机构的欢迎,不仅投融资案例数量较多,而且投融资金额也较高。但这也意味着移动医疗应用软件 竞争日益白热化,如何脱颖而出,将成为各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
二、现阶段我国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市场存在问题
(一)网上问诊有缺陷,问诊软件存隐患
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中有较多提供问诊服务,虽然这些软件在免去了排队挂号的繁杂程序,一定程度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但是移动医疗网上问诊不同于患者到 医院就诊,欠缺了医院就诊的查体、辅助检查环节。单纯的线上咨询医生只能通过患者描述进行判断,然而不同的病症可能表现出同一种症状,医生必须综合查看患 者的情况才能准确的判断病症,所以看病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西医讲究“视、触、叩、听”,网上问诊将这些环节都变成文字或图片,如果不结合临床表 现,不结合相关理化指标,仅凭描述就进行诊断并开处方,误诊风险极高;此外目前网络医生资质层次不齐,有无资质无法确定,部分线上医生并未实行实名制,监 管缺失,如果发生误诊,患者只能自担风险,难以维权。
(二)同质化严重,用户粘度低
我国移动医疗应 用软件仍处于初级阶段,就功能而言,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同质化严重,所提供的数据大多为运动量、体重等基础数据,并非医患关系建立的刚性需求,导致医患关系 不强,持续活跃的用户数量少,用户粘度低,因而整个市场真正产生价值的应用软件不多。如问诊软件大多针对非急性病症,对于患者而言使用率较低,对医生无依 赖性,问诊仅仅是一种参考,信任感低;对于医生而言,没有患者核心数据,也大都没有跟踪病症发展情况,学术价值较低。健康管理软件则大都针对健康人群,提 供生理数据的监测,对患者而言最多起到疾病预警作用,收集的数据对于医生也没有太大用处。所以,目前移动医疗应用软件真正的持续活跃用户较少,医患互动关 系还比较薄弱。
(三)结构不合理,医护专用软件缺乏
就移动医疗应用软件结构看,虽然诊疗前、诊疗中、诊疗后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均有,但是结构并不合理。诊疗中环节移动医疗应用软件由于涉及医疗隐私以及医疗安全,诊疗中环节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发展缓慢,无法满足医护人员需求。随着医院信息化水平提升,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发展,诊疗中移动医疗应用软件才能得以发展。
(四)监管法规空白,各环节责任不明
移动医疗不同于患者到医院就医,患者到医院就诊,医患双方即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患者通过移动医疗应用软件问诊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一旦出现误诊或其他因移动医疗应用软件而产生的纠纷,法律难以保障消费者的权利,用户将维权困难。
三、对策建议
(一)医院联动,发展远程医疗
移动医疗问诊软件存在的问题源于缺乏查体、辅助检查环节,缺乏对医生资质的审核。要解决网上问诊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发展远程医疗解决。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厂商与医院联动,以远程医疗为切入点,发展基于电子病历(EMR)的问诊软件,将医院各医疗设备、专家科室终端连接起来,为患者提供包括远程咨询、远程会诊、远程病理分析等在内移动医疗服务。
(二)以病种为链条,抓住核心数据资源
目前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大都不是针对单一病种,绝大多数都是覆盖“全科”的单一环节平台。从客户角度看,往往需要在一个移动医疗问诊软件中获取相关诊疗前 疾病知识,然后在另一个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中进行预约挂号,之后再去另一个病友交流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中交流疾病相关信息等等。对于客户端而言,由于需要交替 使用多个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体验较差;从企业端而言,由于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同质化严重,每一个环节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均存在大量可替代性,没法抓住用户。需 要以病种为链条,通过自建或整合某个细分疾病领域的一系列完整的医疗服务链条,从而达到消费者可以在一个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上获取一站式完整闭环医疗服务。
(三)重视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动诊疗中环节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发展
由于诊疗中环节涉及医疗隐私,诊疗中环节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发展滞后,需要医院重视医院信息化建设,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积极部署移动医疗。目前有不少 医院已经逐步开展移动医疗信息化建设,但大都在移动通讯网信建设,平板电脑、移动手机等硬件部署层面。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开发的较少。据报道,上海卢湾医院 目前正在做一款叫做医键通的产品,功能包括紧急呼叫、预约挂号、就诊导医、续药上门、教育资讯和个人中心,但由于受医保结算地区限制,医院牵头开发的移动 医疗应用软件无法大范围推广,诊疗中环节移动医疗应用软件的发展还需要医院、政府、医药企业、ICT企业多方面合作,共同突破这一难题。
(四)明确监管职责,建立监管体系
当前移动医疗应用软件监管部门繁多,建议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主体,结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及工业与信息化部共同建立监管体系,明确 各部门的责任,确保职责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监督机制,避免监督主体职责的重合与矛盾。除此之外,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行业标准,尤其是技术标准,促进 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市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