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R全面详细解析--转载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2eUVbm

11.1.2  DWR使用入门

有两种方式可以开始DWR的应用。一种是直接从其官方网站下载DWR的Web应用示范包,这是一个war的部署包,从中可以对DWR的应用效果及其部署方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过这种方式无法详细掌握如何将DWR与Web应用程序紧密集成。另外一种方式是根据DWR官方开发文档的讲解,通过一步步的部署和配置,将DWR集成到Web应用程序中。本节通过简单的示范和一个例子来讲述DWR的部署和集成。

DWR采用一个Java Servlet来处理请求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浏览器,这个Java Servlet需要加入到Java Web应用程序的部署描述文件web.xml。其次,它通过一个自定义的部署描述文件dwr.xml来控制Java对象与Javascript的转化。下面通过五步简单的配置,将DWR部署到2.4节创建的开发项目中。

第一步:安装jar开发包。

从DWR官方网站http://www.getahead.ltd.uk/dwr/下载DWR的开发包。这里采用DWR1.0,它是一个简单的名为dwr1.0.jar开发包。将这个开发包放到{APPLICATION_ WEB_HOME} /WEB-INF/lib目录下。如果使用DWR1.1,则下载的应该是DWR1.1的开发包。这个开发包中包含了DWR运行所需的全部Java类及相应的API。dwr1.0.jar也可以从随书光盘jar lib目录中找到。

第二步:修改web.xml,添加Servlet映射。

修改{APPLICATION_WEB_HOME}/WEB-INF目录下的web.xml,将下列代码添加到web.xml的适当位置。

例程11-1  为web.xml添加DWR映射

<servlet>

<servlet-name>dwr-invoker</servlet-name>

<display-name>DWR Servlet</display-name>

<servlet-class>uk.ltd.getahead.dwr.DWRServlet</servlet-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debug</param-name>

<param-value>true</param-value>

</init-param>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dwr-invoker</servlet-name>

<url-pattern>/dwr/*</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servlet>映射部分应该紧随web.xml中的其他<servlet>映射,<servlet-mapping>则紧随<servlet-mapping>部分。

这段部署描述告诉Web应用程序,全部以“/dwr/”起始的URL所指向的请求都交给uk.ldt.getahead.dwr.DWRServlet这个Java Servlet来处理。

第三步:创建dwr.xml

在{APPLICATION_WEB_HOME}/WEB-INF目录下创建dwr.xml部署描述文件,其代码例程11-2所示。

例程11-2  DWR部署描述文件dwr.xml

<!DOCTYPE dwr PUBLIC ............................................................................................

时间: 2024-08-28 15:37:44

DWR全面详细解析--转载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2eUVbm的相关文章

android4.0蓝牙使能的详细解析 (转载)

此博客是转载过来的哦... 给自己博客定几个部分: (1)写在前面的话:一些写博客时的废话. (2)内容简介: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核心部分作一个框架性的概括,以方便大家阅读. (3)正文:这个不需要解释了.   写在前面的话:这是csdn上的第一篇博客,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写下去,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本文可能会涉及大量的源码注释,在文字方面可能不够尽如人意,希望真正想理解该过程的同学们能够耐心看下去. 内容简介:本文详细分析了android4.0中蓝牙使能的过程,相比较android2.3,4

ios申请真机调试( xcode 5)详细解析(转载)

目录[-] 第一步:申请"开发证书" 第二步:添加App IDs 第三步:申请设备 第四步:申请描述文件 第一步:申请"开发证书" 进入苹果开发者99美元账号: 选择:Certificates, Identifiers & Profiles 关于 Certificates,Identifiers,Profiles 的介绍请看 "Certificates, Identifiers ,Profiles" 选择:Certificates 选择:

详细解析Linux scp命令的应用(转载)

转自:http://os.51cto.com/art/201003/187301.htm Linux scp命令用于Linux之间复制文件和目录,具体如何使用这里好好介绍一下,从本地复制到远程.从远程复制到本地是两种使用方式.这里有具体举例: ================== Linux scp 命令 ================== scp 可以在 2个 linux 主机间复制文件: 命令基本格式: scp [可选参数] file_source file_target ====== 从

系统架构设计师2009-2018历年综合知识、案例分析、论文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https://blog.csdn.net/xxlllq/article/details/85049295 ??系统架构设计师复习资料当您看了这篇文章有何疑问,可先看最后的评论,有可能您遇到的问题其他人已经提出我已回复. 2018/12/14查询成绩后知道自己通过了系统架构设计师的考试(每科满分75,及格45分),特地记录一下.最终的成绩如下: 我是在9月份决定报名参加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主要是想借此机会督促自己学习些除工作外的知识.准备了2个月,复习时间为周末,复习方式为看教学视频和真题练习.

linux中的压缩命令详细解析(二)

我们在<Linux中的压缩命令详细解析(一)>中已经讲解了常见的三种压缩命令,下面我们开始讲解工作中最常用到的tar命令. 为了使压缩和解压缩变得简单,tar命令就应运而生了.那么究竟该如何使用呢? tar.gz格式: 压缩命令: tar -zcvf 压缩文件名 源文件名 举例: 把abc文件压缩成后缀为tar.gz格式的文件 tar -zcvf abc.tar.gz abc 解压缩命令: 举例:解压缩abc.tar.gz文件 tar -zxvf abc.tar.gz tar.bz2格式: 压

【转】UML中的几种关系详细解析

UML图中类之间的关系:依赖,泛化,关联,聚合,组合,实现 类与类图 1) 类(Class)封装了数据和行为,是面向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有相同属性.操作.关系的对象集合的总称. 2) 在系统中,每个类具有一定的职责,职责指的是类所担任的任务,即类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要承担什么样的义务.一个类可以有多种职责,设计得好的类一般只有一种职责,在定义类的时候,将类的职责分解成为类的属性和操作(即方法). 3) 类的属性即类的数据职责,类的操作即类的行为职责 一.依赖关系(Dependence) 依

HTTP1.1中CHUNKED编码解析(转载)

HTTP1.1中CHUNKED编码解析 一般HTTP通信时,会使用Content-Length头信息性来通知用户代理(通常意义上是浏览器)服务器发送的文档内容长度,该头信息定义于HTTP1.0协议RFC  1945  10.4章节中.浏览器接收到此头信息后,接受完Content-Length中定义的长度字节后开始解析页面,但如果服务端有部分数据延迟发送吗,则会出现浏览器白屏,造成比较糟糕的用户体验. 解决方案是在HTTP1.1协议中,RFC  2616中14.41章节中定义的Transfer-E

字符数组的定义与使用详细解析

1. 字符数组的定义: 用来存放字符量的数组称为字符数组. 形式数值数组相同.例如: char c[10]; 由于字符型和整型通用,也可以定义为int c[10],但这时每个数组元素占2个字节的内存单元. 字符数组也可以是二维或多维数组.例如: char c[5][10]; 即为二维字符数组. 2. 字符数组的初始化 第一种方法是分别对每一个元素进行赋值操作: 字符数组也允许在定义时作初始化赋值.例如: char c[10]={'c', '  ', 'p', 'r','o', 'g', 'r',

【剧透高亮】最最最完整剧透加剧情详细解析

在美国看的,IMAX大厅爆满!只能缩在角落里的位置看,但是还是不影响观影过程,被震撼到不行!看到最后黑洞的情节都快哭出来跪在地上了!Hans Zimmer的配乐太结棍了啊! 就像诺兰所有的电影一样,Interstellar是一部烧脑+解读人性+看完后需要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补课的大片!尤其是马修麦康纳那mumbling的口音简直听得人更加confused神烦啊!伐碍紧!我们来把剧情从头到尾理一遍! OK废话不多say了,直接上剧情解析   在未来的世界,由于科技太发达,人类对于能源的过度开发导致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