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本性(如来藏)、识性

自性、本性(如来藏)、识性

来源 http://www.cfolu.com/xiuxueyd/018xinyzx.html 作者:湛然

 

 

一、自性、本性(如来藏)、识性

二、心、本心、识心

三、识心的运作过程

四、心之一字

 

心、自性、本性、佛性、如来藏、法身和阿赖耶识等,是佛法中的基本概念,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经论,特介绍如下。

一、自性、本性(如来藏)、识性

自性者,妙明万德之灵能也,又称之为本体。在六道中轮回的是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是祂,做菩萨、成佛的也是祂。

〔灵能〕古时没有“能量”这一术语,而称自性为“灵焰”。仰山慧寂通智禅师参沩山灵祐禅师,问曰:‘如何是真佛住处?’沩曰:‘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师(仰山)于言下顿悟。(《五灯会元》)〔本体〕即自性。六祖大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云:“自从达摩西来,为传此经(《金刚经》)之意,令人悟理见性。只为世人不见自性,是以立见性之法,世人若了见真如本体,即不假立法。”《传心法要》云:“世人不悟,秖(古同“祇”)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见闻觉知〕乃识心接触外境之总称。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识、舌识和身识之用为“觉”,意识(第六识)之用为“知”。

《修心诀》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此长灵之物,就是自性。

〔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色身溃烂,归火归风(四大分离);一物(自性)长(永远)灵,盖天盖地。〔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此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百骸(hái)〕指人的各种骨骼或整个躯体,这里指整个躯体。

 

自性有迷与觉这两种状态。《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自性觉,这是自性的本原状态,称为本性。《六祖坛经》云:“祖知悟本性(这时,五祖知道惠能证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本性又名佛性、本来面目、真如。本性是佛,故名佛性;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状态,故名本来面目,亦简称本来;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状态,如常不变,故名真如。《六祖坛经》云:“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真如〕真,是本原的意思;如,是如常不变的意思。本性是自性的本原状态,如常不变,故本性亦名真如。

见性,就是见本性。《六祖坛经》云:“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云:“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

本性(佛性)亦名如来藏。《大般涅槃经》中,佛言:“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又云:“今日如来所说真我,名曰佛性。”由此可知,真我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如来藏,即是本性。佛性和如来藏乃是本性(真我)之异名。慈恩(窥基大师)云:“法身本有,诸佛共同。凡夫由妄覆,有而不觉,烦恼缠裹得如来藏名。”(《真心直说》)

〔窥基〕唯识宗的开山祖师。因住京兆大慈恩寺,人称“慈恩大师”。是唐初勋臣尉迟恭之独子,禀性聪慧,体貌魁伟。年十七岁奉敕出家,为玄奘大师高足弟子,依玄奘大师学佛教经论及天竺语文,二十五岁参与译经。唐高宗显庆四年(159年),玄奘大师译《成唯识论》等论籍时,窥基独任笔受,译出《成唯识论》十卷、《辨中边论颂》一卷、《辨中边论》三卷;《唯识二十论》一卷、《异部宗轮论》一卷、《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其后玄奘大师又为窥基阐说陈那之《因明正理门论》,及《瑜伽师地论》等论典。因而窥基通达因明之学与五性的宗法,并大造注疏,被称为百部疏主。

 

自性迷,就是自性妄认五蕴身心为自己,于是逐境造业,而生死轮回。《圆觉经》云:“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分不清东南西北),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译文: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种种颠倒,认妄为真,这就是无明。这就像有人迷失了方向,认北为南、认东为西一样,妄认地水火风四大形成的肉体为自身相、六根缘六尘所起的念想为自心相。这就像眼睛发花,妄见空中有花并有第二个月亮。善男子!实际上,空中并没有花,这是病眼者妄执的幻象,由于妄执的缘故,不仅妄执虚空是实有,而且还以为真有花从那里生出来。众生由于颠倒迷惑而妄认幻现的身和心是实有,并执之为我,于是生死轮回,所以称之为无明。)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肉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

自性迷的状态,称为识性,这是自性无始以来,生心缘境所养成根深蒂固的习惯状态。《修心诀》云:“凡夫无始旷大劫来,至于今日,流转五道,生来死去,坚执我相,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与成性。”

识性,亦名识藏。憨山大师《大乘起信论直解》云:“经云:‘如来藏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身中’,是则迷如来藏而为识藏。”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

修行,就是要把自性由识性状态(识藏)还原成本性状态(如来藏),于是由众生而成佛。

 

识性(识藏),又名神识,是由八个识组成: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其中,阿赖耶识为本识,其馀七个识皆由阿赖耶识所派生。《大乘入楞伽经》云:“意从赖耶生,识依末那起,赖耶起诸心,如海起波浪。”这是说,末那识(意)从阿赖耶识生,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依末那识起,故前七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是阿赖耶识所派生出来的,总共八个识,常简称八识。由于前七识是由阿赖耶识派生出来的,故又常以阿赖耶识作为识性之代称。

〔意从赖耶生〕这里的“意”,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根,即末那识;“赖耶”,即阿赖耶识。

《宗镜录》云:“楞伽经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识,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又云:“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又云:“迷一心而为八识。”这是说:如来藏(本性)迷,转为识藏(识性)而有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八个识。

〔一心〕即本性。憨山大师《观楞伽经记》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又云:“迷一心而为八识。”又云:“所谓寂灭者名为一心。即性自性清净第一义心,一切诸佛皆证此心。”〔一切诸佛皆证此心〕这是说:一切诸佛皆证此一心(如来藏)。

 

六祖在《坛经》中说道:“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译文:自性能含万法,故名含藏识。自性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出六门(眼、耳、鼻、舌、身、意),见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是十八界(六识、六门和六尘),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若邪,这十八界就起十八邪用;自性若正,这十八界就起十八正用。若恶用,就是众生用;善用,就是佛用。用从什么来?从自性来。)

在这一段经文里,六祖对自性作了极其重要的开示:自性迷(起思量)即是神识(阿赖耶识及其所派生的其余诸识)。轮回,是自性在轮回;解脱,是自性解脱;成佛,是自性成佛。《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

 

对众生而言,身体是自性(神识)的躯壳,住宅。《坛经》云:“色身是舍宅。”临济祖师云:“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这是说色身如木偶,而操纵这个色身的是里头的自性。故《修心诀》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二六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瞋或喜,即是自性。色身是地水火风四缘所集,其质顽而无情,岂能见闻觉知?能见闻觉知者,必是汝之自性。祖师云:“四大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只汝目前历历孤明无形段者,始解说法听法。所谓无形段者(那个没有形相的),即是汝之自性。”以一期生命来说,人之始,始于自性(神识)入胎;人之终,终于自性(神识)离体。

自性能大能小,“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大方等如来藏经》云:“譬如庵罗果内实不坏,种之于地成大树王。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如来宝藏在无明壳,犹如果种在于核内。......是故我说法,开彼如来藏,疾成无上道,如果成树王(如像果实成大树王)。”这里,果实喻如来藏,树王喻法身。《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大乘起信论》云:“真如在缠名如来藏,真如出缠名法身。”《马祖道一禅师广录》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净法身。”

〔沙界〕恒河沙数的世界。恒河沙数是形容数目很多很多。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文为了论述的方便,将自性的迷悟两种状态分别立名,但实际只是一物,就像人沉醉时与清醒时言行大异,但毕竟还是一人。所以在经论中,常常不加区分地使用自性、佛性、本性、真心、真如,等等。这在《真心直说》的“真心异名”一章中,辨析甚明,并且说道:“若达真心,诸名尽晓;昧此真心,诸名皆滞。故于真心,切宜仔细。”

〔酒醉之喻〕《大般涅槃经》云:“世尊,譬如醉人,不自觉知,不识亲疏、母女、姊妹,迷荒淫乱,言语放逸,卧粪秽中。时有良师与药令服,服已吐酒,还自忆识,心怀惭愧,深自克责:‘酒为不善诸恶根本,若能除断,则远众罪。’世尊,我亦如是,往昔已来轮转生死,情色所醉,贪嗜五欲,非母母想、非姊姊想、非女女想,于非众生生众生想,是故轮转受生死苦,如彼醉人卧粪秽中。如来今当施我法药,令我还吐烦恼恶酒。”

 

问:许多经论中都讲诸法无自性,为什么这里说众生有自性?

答:自性一词,在佛学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妙明万德之灵能,如上所述;一是实体的意思。“诸法无自性”的意思是说,一切法没有实体,皆是幻象,如梦中事。无自性,又称作无性。《唯识论》云:“一切法皆无自性。”《法华经》云:“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云:“诸幻成无性。”

问:经论中常提到“一心”。一心是什么?

答:“一心”有数义:一、指如来藏(本性)。《入楞伽经》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二、指一念之心。《三藏法数》云:“一心者,一念之心也。心性周遍,虚彻灵通,散之则应万事,敛之而成一念。是故若善若恶,若圣若凡,无不皆由此心。以心本具万法,而能成立众事。经云‘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是也。”三、只此一念,别无它念,谓一心,例如“念佛一心不乱”。在经论中,一义数名及一名数义的情况相当普遍,遇到这种情形,就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究竟是何含义。

〔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问:法身与如来藏是何关系?

答:法身者,佛之真身也,湛然清净,周遍法界。在前面讲本性时说:已出无明壳之本性,名法身;尚在无明壳中之本性,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大方等如来藏经》云:“譬如庵罗果内实不坏,种之于地成大树王。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如来宝藏在无明壳,犹如果种在于核内。......是故我说法,开彼如来藏,疾成无上道,如果成树王(如像果实成大树王)。”这里,果实喻如来藏,树王喻法身。

《胜鬘经》云:“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意思是:如果对于无量烦恼藏所缠之如来藏没有疑惑的人,那么他们对于出无量烦恼藏之法身也不会有疑惑。)......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大乘起信论》云:“真如在缠名如来藏,真如出缠名法身。”《马祖道一禅师广录》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净法身。”

问: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是何关系?

答:阿赖耶识是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中之第八识。由于前七识是阿赖耶识所派生,故又常常用阿赖耶识作为八个识之总体的代称。在谈到“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是何关系”时,阿赖耶识是作为八个识之总体的代称。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是一体二态,有如一块黄金可以作成瓶,也可以作成盘。中峰大师云:“佛佛唯心,钗钏(chuàn,镯子)瓶盘,尽从金出。”(《中峰三时系念》)古德亦喻之以水与冰:自性处于觉的状态时是如来藏,犹如一池H2O以水的形态出现;处于迷的状态时是阿赖耶识,犹如H2O以冰的形态出现。永明大师云:“众生迷故,成阿赖耶;如来悟故,成如来藏。......但随染缘之时,迷作阿赖耶;随净缘之时,悟成如来藏。”(《宗镜录》)

问:若是一池H20有一部分冰融化成水,处于有冰有水的状态,这是喻指如来藏还是阿赖耶识?

答:全部是水的状态喻指如来藏;全部是冰或者冰水皆有的状态喻指阿赖耶识,冰愈少,阿赖耶识之觉的程度愈高。

问:禅宗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什么意思?

答:“明心见性”的意思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见性成佛”的意思是:见自本性,然后依性起修,圆成佛道。(“见性成佛”,并不是说见性就成佛。)所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然后依性起修,圆成佛道。(详见《六祖坛经精解》

问:佛说“无我”。佛降生时又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否与“无我”相矛盾?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释迦牟尼佛诞生时,向四方行七步,举右手而唱咏:“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见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

答:一点都不矛盾。“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一句中之“我”,是指自性。“无我”一词中之“我”,是指五蕴身心。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注释详见《圆觉经精解》)这是众生迷惑,妄认五蕴身心为我,所以佛开示说“无我”。而针对声闻法的“无常、苦、无我、不净”中的无我,佛又进一步开示道:“佛法有我,即是佛性。”“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大般涅盘经》)

形象地说,五蕴身心如同是一辆智能汽车,而自性是坐在里面的车主。死了,是这辆汽车坏了;投生,是自性坐进另一辆新车。六道轮回是自性在轮回,成佛是自性成佛。而最大的麻烦在于,自性在昏迷中妄自以为五蕴假合的身心就是自己——我执,从而造业受报,生生世世。我们修行,是要自性去除我执而出离轮回,不再有生老病死;进一步去除法执,而圆证佛果。

〔我执〕妄执五蕴身心为我。由于我执,便成烦恼障。〔法执〕妄执道法为实,以为有法可得、有道可修、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证,执著于修因证果。由于有了法执,便成所知障。《菩提心论》云:“二乘之人虽破人执(即我执),犹有法执。”《唯识论》云:“由我法执(由于有了我执和法执),二障具生。”〔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妄执五蕴身心为我而起的贪瞋痴等烦恼障碍,因烦恼障而有分段生死,流转于六道轮回。〔所知障〕对于道法产生种种错误的知见,而有变易生死,障碍成佛。〔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业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中的圣者,已断见思惑,了脱分段生死。在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见思惑〕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

“无我”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是说如来藏之无我,详见《楞伽经选注》中“无我如来藏”一节。

问:如来藏是否是真实体?

答:如来藏不是真实体。如来藏与其它一切法一样,都是无明梦中事,因此是幻象。所以,自性、阿赖耶识以及法身,也都是无明梦中事,是幻象。(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问:什么是“庵摩罗识”?

答:庵摩罗识(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汉译为无垢识、或清净识,亦即佛的清净识,这是八个识由迷的因地回归到觉的果位。经云:“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八个识),入庵摩罗。”庵摩罗识虽然也有念头,但它是觉醒的,最极清净,没有无明,境风不能动。所以,识性(识藏)按照有无染污,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没有染污的清净识和染污识。十法界中,佛的识性是清净识,例如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时,虽然也有念头,有八个识在共同运作,但这是没有染污的;其余九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的识性是染污识。

〔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

二、心、本心、识心

自性之用,名为心。所谓“性为体,心为用”,自性是心之体,心是自性之用。

心有两种状态:

一、本心,即心之本原状态,灵明洞彻,卓然独立。《六祖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本心无染,故又名自性清净心。本心无知而无所不知,所以本心亦被称为灵知心。要注意的是:灵知的“知”是无知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故称其为灵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憨山大师《观楞伽记》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

二、识心。识心又名缘虑心——攀缘六尘而起之心,即佛在《圆觉经》中所说的“六尘缘影”。其特点是分别计度、欣厌取舍。起心动念、见闻觉知(这里的“知”是分别之知),这都是识心在起作用。

 

前者(灵知心)觉,是涅槃之根本;后者(缘虑心)迷,是生死之根本。《大乘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中记载憨山大师梦至兜率天,闻弥勒菩萨说法:“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虚云和尚年谱》中记载:虚云老和尚梦至兜率内院“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并示偈曰:识智何分,波水一个。莫昧瓶盆,金无厚薄。”(此偈的意思是:识(缘虑心)与智(灵知心)是一体之二态,识如同动荡时的湖水,智如同静止时的湖水。用一块黄金来做器皿,无论做成瓶还是盆,都只不过形态不同而已。因此不要被形态所迷惑,实质上它们并无厚薄彼此。)

《六祖坛经》中,五祖传法与惠能时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又云“自古佛佛惟传本体(本性),师师密付本心。”达摩祖师《安心法门》云:“但有心分别计校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修行,就是将这散乱的识心(缘虑心)平息下来,进而达到本心(灵知心)状态,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传心法要》云:“息念忘虑,佛自现前。”《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大乘起信论》云:“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憨山大师在《大乘起信论直解》中注云:“此证明无念为成佛之捷要也!意谓不但菩萨修断,以至无念,名为究竟;即凡诸众生二六时中,苟能观察无念者,则念念向佛智矣!成佛之要无逾此者,故特揭示于此。”又云:“一切染法皆依根本无明而生,根本无明乃最初动念也。以(因为)众生从来未曾离念,故云一切染法皆是不觉之相。意显若了无念则一切烦恼顿断,故此结指最初一念为生死苦本,欲令行人见苦知因,要知离念为修行之要也。”

〔修多罗〕在这里是指佛经。〔修断〕已起善法,增益修习,令其生长;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诸不善法,自然断除。是名修断。

圭峰大师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空寂之知),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但得无念之知和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禅源诸诠集都序》)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空寂之知,乃众妙之门。《修心诀》云:“悟此(空寂之知)而守之者,坐一如而不动解脱;迷此而背之者,往六趣而长劫轮回。”〔坐一如〕“坐”:坚守。“一如”: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坐一如”:坚守一如。就具体行持来说,就是:善恶都莫思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六祖云:“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妙用无穷如恒河沙数)。”(详见《六祖坛经精解》)〔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觉悟到诸相是幻,心自然无念。妄念若起,就要立即觉悟到这是以幻为真,被幻相所转。觉悟到了这一点,妄念也就立即消失。修行之妙门,就在这里啊!

所以,空寂之知是本心状态,见闻觉知是识心状态。

 

下图标示心的两种状态,以及心念之因果关系。

 


 

心有两种状态:本心和识心。本心无念,这是佛的状态。识心有念,是众生状态;其中:正念趋向佛,妄念远离佛。妄念中的善念趋向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恶念趋向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正念〕忆念正道之念。例如念佛人的念佛之念。〔妄念〕攀缘六尘的念头。〔趣〕同“趋”。〔本心无念〕心念有三类:粗念、细念和微细念。例如,对念佛人而言,妄念是粗念,念佛之念是细念。通常,当粗念和细念均息,就称为无念,这是一般所说的无念。进一步,如果微细念也停息,这是究竟的无念。所以,“无念”一词的含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本心无念”的“无念”,是指究竟的无念。〔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微细念暂息,即明心见性;微细念永息,则圆证佛果。《大乘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修满十地),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圭峰大师云:“若微细流注(微细念)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见《景德传灯录》)

修行的过程,就是息念的过程,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微细念,由识心状态回复到本心状态,返本还源。万念归一,是息灭粗念,唯存细念、微细念。一归于无,是息灭细念,唯存微细念。明心见性,是微细念暂息。圆证佛果,是微细念永息,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

 

自性处于本心状态(觉),即是本性;处于识心状态(迷),即是识性。《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又云:“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以大海喻心,湛然不动的状态是本心,波起浪涌的状态是识心。本心之智是般若,识心之智是情智(六尘缘影)。无念是般若,有念是情智。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本心又名真心(这里的“真”是本原的意思),识心又名妄心(这里的“妄”是妄动之妄,乱也)。真心是觉,妄心是迷。修行是息妄显真,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心水愈平静,无明就愈淡薄,般若就愈显耀;若微细流注永断,则无明尽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名之为佛。

〔般若〕本心之智,即佛之知见。《法华经》 说道:世尊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何谓大事因缘?即是为一切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使其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大智度论》云:“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大般若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摩诃般若波罗蜜〕汉译:大智慧度。“摩诃”意思是大,“波罗蜜”意思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舟,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

圭峰大师云:“妄念若起,都不随之,即(同“则”)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不受分段生死),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妙;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见《景德传灯录》)

〔微细流注〕即微细念,识心之微细生灭迁流,为阿赖耶识之相。

由于一切染法皆依根本无明而生,而根本无明乃是最初动念。因此,无念则一切烦恼顿断,故离念为修行之要也!《佛藏经》云:“拔诸一切戏论根本,一切永离,冷而无烟。”

 

由上述可知,众生无边生死乃至成佛,全系于一心。因此,修行就是修心,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和微细念。

以参禅为例(详见《觉知禅》,妄念是粗念,话头是细念(正念)。其修行过程是:一、粗念息(妄念息),万念归一,仅存话头;二、细念息(话头亦无),一归于无;三、微细念暂息,而明心见性(彻见本来面目),所谓“一念顿歇,彻见本性”、“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隐没)”——这是微细念暂息时的境界;四、通过保任,微细念永息,而圆证佛果,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

若就净宗而言,妄念是粗念,佛号是细念(正念)。粗念息(妄念息)万念归一(仅存佛号),即是一心不乱,命终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了生死。

 

所以,修行最直接、最锐利的方法是:息念。故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又云:“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妄想即念头,粗念、细念或微细念),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六祖云:“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传心法要》云:“息念忘(通“亡”)虑,佛自现前。”

 

关于本心和本性,在《六祖坛经》中有透辟的开示(详见《六祖坛经精解》)。由于本心和本性已经超越思维和语言文字,故有关言说仅是标月之指,要在当人顺指见月,自修自悟。

 

问:“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什么意思?

答:在《六祖坛经》中,自性是体,心为其用。但是,在一些经论中,仅用“心”一词来表示自性的体和用。这时,心既是体,亦是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这种情形。这句话是说:佛与众生之本体都是自性,而诸佛与一切众生之自性,彼此毫无差别,只是迷悟之状态不同。圆满觉悟的自性是佛,否则即是众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在众生中,又由于各自自性的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和菩萨之别。《六祖坛经》云:“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云:“心即是佛,佛即是觉。”又如圭峰大师云:“然达磨西来,唯传心法。故自云:‘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此心是一切众生清净本觉,亦名佛性,或云灵觉。(故知,“我法以心传心”之心是指自性。)迷,起一切烦恼,烦恼亦不离此心。悟,起无边妙用,妙用亦不离此心。妙用烦恼,功过虽殊,在悟在迷,此心不异。欲求佛道,须悟此心,故历代祖宗唯传此也。”(《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

〔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者是六凡,后四者是四圣。

问:何谓真心、妄心?

答:在佛学中,真心妄心二词用得相当广泛,而含义往往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将八个识分成真心和妄心两个部分,第八识(阿赖耶识)称为真心,其余七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合称为妄心。由此可知,这与本文中所讲的“本心又名真心(这里的‘真’是本原的意思)”和“识心又名妄心(这里的‘妄’是妄动之妄,乱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在阅读时,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各书中术语的含义是什么。撰文者亦宜在文前将自己所用的关键术语给出明确的定义,以免读者张冠李戴,错会毫厘,谬以千里,也往往引起一些无谓的争执,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精力和时间,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问:“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是什么意思?

答:现前一念之心有真、妄两种状态,自性做主是真,习气做主是妄。“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是说真妄不两立,要么全真,要么全妄。一念迷,整个真心转成妄心(全真成妄);一念悟,整个妄心转成真心(全妄即真)。这里的“真”是本原的意思,即真心是心的本原状态;“妄”是妄动之妄,乱也。本原状态因妄动而浊乱,真心就成了妄心。《六祖坛经》云:“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虽然心有迷悟之别,迷则全真成妄,悟则全妄即真,而心之体(自性)了无改变(无生灭增减),所谓“终日不变,终日随缘;终日随缘,终日不变”。

问:本心(真心)知还是无知?

答: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这说明无明未起之前本来有知,此即本心之知。这个知,即是般若之知。而所立之知,即是识心见闻觉知之知,乃六尘缘影。《楞严经》接着又说:“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此无见之知,即是本心之知。憨山大师《观楞伽记》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永嘉大师《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云:“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心体)历历。”僧肇《般若无知论》云:“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

问:“知”之一字,历来颇有争论。圭峰大师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黄龙死心禅师云:“知之一字,众祸之门。”请问,何者为是?

答:《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句中的第一个“知”,是众妙之门;若沦于第二个“知”,即是病眼见空花,且又邀空花而结空果,是为众祸之门。憨山大师云:“佛未出世,祖未西来,现成家业,人人具足。由其具足而不知,故黄面(释迦牟尼佛)、碧眼(达摩祖师)忍俊不禁,特地出身,为人说破。灵山百万众,传灯千七百(传灯录等一千七百则公案),都皆一唤回头,顿知本有。此则‘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矣。噫!佛祖元无实法与人,岂期人人病眼空花,且又邀花结果,佛祖之心然哉?此则‘知之一字,众祸之门’也。吾人若不重刮金篦(去除眼翳,以免病眼见空华),何以世(继承、荷担)其家业?”(《梦游集·送无言道公住持少林序》)紫柏老人云:“知之一字众妙门,知见立知祸大矣。”(《紫栢老人集》)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圭峰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所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是说:空寂之知,众妙之门。〔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重刮金篦〕去除眼翳,以免病眼见空华。诗曰:“纷纭翳膜刮金篦。”〔金篦〕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

结论:空寂之知,众妙之门。分别之知,众祸之门。

三、识心的运作过程

识心缘虑尘境,是由八个识协同运作。这八个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缘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时,所产生的感知。其中,眼识是眼根缘色尘所产生见的感知,耳识是耳根缘声尘所产生闻的感知,鼻识是鼻根缘香尘所产生嗅的感知,舌识是舌根缘味尘所产生味的感知,身识是身根缘触尘所产生触的感知,意识是意根(末那识)缘法尘所产生思的感知。法尘储存于阿赖耶识中。

识心缘虑尘境的过程是:受→想→行→识。“受”是六根(眼、耳、鼻、色、声、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领纳(感知)。“想”是第六识(意识)依“受”而生起的思惟(分析、判断、综合),其分析和判断的依据则是由第七识(末那识)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取出有关的法尘供给它。“行”,是第六识(意识)依“思惟”而起的心行(内心的造作,例如爱憎、好恶、取舍),以及向身、口下达行动指令等等,这就是造业。“识”,是将前面受、想、行这三个环节的全部信息汇总,形成综合的了别相(“全息摄影”)——业识,经由第七识输入第八识储存起来,以备后用,这就是所谓的业种子,亦称之为法尘,为第七识(末那识)所缘。

〔业种子〕众生所造之业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业种子又称业习气,亦简称为种子、习气,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

有一首偈(“八识歌”)描述八识在识心运作过程中的作用:

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伶俐,

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往来传信息。

一个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它不分别、不判断、不造作,传进来的信息好坏不拒;若从它那里提取什么信息,也从不说“不”,故称之为痴。最伶俐,是第六识(意识),它分别、判断、造作,最为活跃。门前做买卖的,就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境,它们专对外境,应付事宜。在第六识(意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之间往来传递信息的(递进传出),就是第七识(末那识)。

末那识的递进传出,递进是结业(将业识递给阿赖耶识储存起来),传出是供燃料(法尘)给第六识,令其继续思、想。故祖师云:“七识不死,法身焉活?”(末那识如果还继续不断地结业和攀缘法尘,怎么能够证得法身呢?)《宇宙万有本体论》云:“以(由于)不了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此无明者,亦谓七识,亦称末那,专计执我,分别之主,无明之本。往来六八(往来于第六识和第八识),递进传出,障大光明,遮蔽本来。”

〔一法界〕唯一的法界,亦即诸法实相。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在心的运作过程中,“想”这个环节能够人为地控制,修行人是通过智慧的“想”,因而导致正确的“行”,来削弱和消除习气。境由心转的关键,就是在“想”这个环节上做功夫,即所谓转念。例如,一般人闻谤而怒,在《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的转念工夫是:自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怪罪于人、归咎于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我全都反过来想),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又,闻谤而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于是不惟不怒,反而欢然受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此,不仅削弱,甚至拔除了过去闻谤而怒的业种子——这是除习之道。

又例如莲池大师教人“拨转心头,回光返照”之妙法,也是在“想”这个环节着手。大师云:“七十古稀,百年能几(七十古来稀,百岁能几人)?今此暮景,正宜开放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但以一声阿弥陀佛消遣光阴,但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我家舍。我今念佛,日后当生西方,何幸如之!发大欢喜,莫生烦恼。倘遇不如意事,即便拨转心头,这一声佛,急急提念,却回光返照:我是阿弥陀佛世界中人,奈何与世人一般见识?回瞋作喜,一心念佛,此是智慧中人大安乐、大解脱法门也。”(《云栖法汇》)

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否被无明所掌控,是否陷入了习惯的思考模式(习性反应)?如果是,就要立即跳出来,令智慧做主。其实,抗拒、不满、批评、焦虑、烦躁、等待等等,对修行人而言,统统都是无明的表现,是菩提道上的拦路虎,也是在提醒自己又陷入了无明。正宜开放怀抱看破,哪有一点真实?《六祖坛经》无相颂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心空境自空,万法无缚,本自解脱。

现代心理学有一个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B代表信念(Belief)——对引发事件的诠释,C代表情绪和行为的后果(Consequence)。人们总是期望好的A(事件)而躲避坏的A,并不断为之努力。却不知道B(诠释)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而且引发C(后果)的不是A,而是B。这里的B(诠释),就是受想行识中“想”这个环节。同样一件事,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什么?就是对事件的诠释不同(想法不同)!因此,圣人转心不转境,而凡夫转境不转心。所以,要有退步一想、转念一想的智慧,将当下的条件为我所用。例如,被分派担任扫地的工作。一种想法是为什么要派我去干这种琐事,感觉到委屈。转念一想,扫地扫心,这正是历境验心的大好机会,而愉快地接受。扫地的过程,由事到理,外扫垃圾,内扫烦恼,于是扫地便成了磨除我慢,修动中定的大好机会。

不同的“想”,其后果往往有天渊之殊。人们常常在灾祸之后,叹息反省地说道:一念之差!这就是“想”错了。

上面是说明智慧的“想(思惟)”,因而导致正确的“行(心行)”,所以要经常智慧观照。每当贪、嗔之业种子起现行时,就要如理作意地思维、观照,修正身、语、意之行,将这些种子削弱、拔除;以善种子取代恶种子,以清静种子取代烦恼种子。当然,若能除想,那就更为猛利直接,如伐毒树,直断其根。憨山大师云:“一切众生迷本真心,一向但依妄想用事,故今修习,以除想为最。”(《大乘起信论直解》)

 

问:如何削弱、拔除业种子?

答:削弱、拔除业种子的关键时刻,是在业种子现前的时候;而削弱、拔除的关键一著,是不起习性反应。通常的情形是: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这就是当业种子现前时,起了习性反应(现行)而造新业,令存回阿赖耶识的业种子较前强大,因而这一业种子再现前时,就会令习性反应更加强烈。这是造成习气愈来愈深厚(即业种子愈来愈强大)的恶性循环。反之,如果业种子现前时,不起习性反应,而是正确地想,明智地对应,那么存回阿赖耶识的业种子(习气)就被削弱,因而下次再现前时,习性反应就会较弱,易于控制。这是现行倒薰种子的良性循环,直至拔除这一业种子(习气)。所以,临境遇缘时,首先停下来,以智慧来确定应当怎样想、怎样行,以切断业力驱使的习性反应,跳出惑、业、苦的恶性循环——“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所以,若是沉迷不醒,因缘具备时,就会出现习性反应的现行薰种子,习气愈来愈深厚的恶性循环,有如不断地吸毒,愈吸瘾愈大;反之,如果随时警醒,则能够以智慧觉悟的想和行来倒薰种子,来削弱乃至拔除原来的业种子(习气),有如不断地戒毒,毒瘾愈来愈小,乃至断掉。

四、心之一字

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不取不念。

 

一、心生故法生,心灭故法灭

二、十界唯心

三、心

四、三细六粗

 

一、心生故法生,心灭故法灭

〔心生故法生,心灭故法灭〕心生(最初动念)而入无明梦,故种种法生;心灭(微细念灭)而无明梦醒,故种种法灭。所以,这里的“心生”是指最初动念,“心灭”是指微细念灭。

 

问:“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这是什么意思?

答:这两句出自《占察善恶业报经》(详见下文)。“心生故种种法生”,是说心生(最初动念)而入无明梦,故有种种法出现;“心灭故种种法灭”,心灭(微细念灭)而无明梦醒,则梦中所见之种种法灭。所以,这里的“心生”是指最初动念(“最初动念”详见下面“三细六粗”一节),“心灭”是指微细念灭。(关于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这犹如人在梦中,有种种境相现前,这梦中的种种境相,是依梦心而有的;等到醒来,梦心不起,一切梦境也都消失了。同样的,众生起妄念(心生)而入无明梦,于是有种种妄境(故种种法生),当妄念息灭(心灭)而无明梦醒,于是种种妄境灭(故种种法灭)。而且,不但醒来梦中的境相是没有的;就是在梦中,这些境相又何曾有真实性?

《大乘密严经》云:“如梦中色(色尘——指看得见的东西),唯想妄见,寤即非有(梦醒即无)无明梦中见男女等种种之色,成于正觉(成佛)即无所见。”

〔正觉〕成佛叫做正觉。〔成于正觉即无所见〕众生於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诸佛於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

《圆觉经》云:“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注释详见《圆觉经精解》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云:“一切诸法,体性空虚,无常灭坏。譬如有人,于夜梦中见好园圃,山河人众茂林清泉,堂舍楼阁皆可爱乐,及其睡觉(睡醒)一无所见。”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

“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心中外境之相),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梦心所见),无实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因妄想而入无明梦,若无妄想——微细念灭,则无明梦醒而无所见)

“复次,应知内心念念不住(粗念或细念或微细念,念念相续)故,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相续不断),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是生灭相(此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

“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二、十界唯心

十界唯心,憨山大师在《梦游集·示徐清之》中开示道:

【佛说:“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言三界上者,乃出世四圣,谓佛、菩萨、声闻、缘觉也。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谓天、人、修罗三善道,及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也。是则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

佛说:三界上、下的一切法,唯是一心所作。三界上者,乃是出世四圣:佛、菩萨、声闻和缘觉。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天、人、阿修罗这三善道,以及地狱、畜生、饿鬼这三恶道。因此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之因果,以及依正庄严,全都是由一心之所造成。然而此一心并非别的什么,乃是我们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

〔十界〕十法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是六凡,后四是四圣。〔依正〕依报和正报。世间国土房屋器具等,为身之所依,叫做“依报”;五蕴假合之身,乃过去造业之所感,叫做“正报”。〔庄严〕“庄严”一词在这里是装饰的意思。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身云庄严;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例如,《佛说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观无量寿经》曰:“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

〔心〕佛学中,“心”之一词用得极为普遍,含义甚多,故一定要明白句中所说的“心”其内涵是什么;否则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憨山大师在这里明确指出:十界唯心的“心”,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下至饿鬼、地狱;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是已无色身,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括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轮回的境界。

〔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究竟生在十法界中之哪一法界,以及所受之正报与依报,这全都是自心念念所作之业而造就。所以,自心念念所作之业是,而生于哪一法界,以及受什么样的正报和依报是。“唯是一心作”之“作”,是造作业因。正如下文云:“是则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既然一切由心,非次第造,乃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则就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由因缘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了无一法当情,生佛平等,即为成佛之因。”

【既然一切由心,非次第造,乃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则就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由因缘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了无一法当情,生佛平等,即为成佛之因。】

虽然一切法皆由心作,但并不是随着念头便依次造出来,而是以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为因,受报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这就是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是由因缘而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者、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度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完全没有情识之分别见,生佛平等无二,即为成佛之因。

〔所作之业〕业有共业和别业。共业是众生共通之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此乃依报之业;别业是个别众生招感自身果报的业因,如身体不同、苦乐不同等,此乃正报之业。〔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言谈、行为,都叫做业,善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善业”,恶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恶业”。〔流转还灭〕造业受生死之果,谓之流转;修道证涅槃,谓之还灭。“还灭”,还归于寂灭,也就是修道证涅槃。

【故此一心,广大无外,本来清净,圆满光明。若日用念念悟此,则虽居尘劳,而为出世之人矣,此所以维摩称为不二法门也。居士若能体此而行,则一切恩怨是非人我,烦恼情根,应念化成光明藏矣。日用一切境界,试此观看,念念觉察。若不能安忍,为烦恼之所障碍,才见起处,即将六祖‘本来无一物’句提起,如金刚王宝剑,则一切烦恼,当下冰消,身心化作清凉池矣。如此力行,若能精进不退,则顿证大解脱场,又何此外别求佛法哉!】

故此一心,广大无外,本来清净,圆满光明。若日用念念悟此,则虽居尘劳,而为出世之人矣,这就是《维摩诘所说经》所说的不二法门。你若能体此而行,则一切恩怨、是非、人我,烦恼情根,应念化成光明藏矣。日用一切境界,试此观看,念念觉察。若不能安忍,为烦恼之所障碍,那么刚见妄念生起,就立即将六祖“本来无一物”一句提起,如金刚王宝剑,则一切烦恼,当下冰消,身心化作清凉池矣。如此力行,若能精进不退,则顿证大解脱场,又何必此外别求佛法哉!

〔不二法门〕超越相对差别之一切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第九》载有三十三种不二法门。〔本来无一物〕六祖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金刚王宝剑〕斩断一切情执葛藤之利剑。见《临济录》”

三、心

偈云:

三点如星现,一钩似月斜;

披毛从此出,作佛也由他。

 

偈的头两句是描绘“心”字,这里的“心”是上文所言“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亦即现前一念之心。“披毛”,做畜生。

《十善业道经》云:“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此法会中的佛、大菩萨、大比丘、天、人、阿修罗等),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无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华严经·十回向品》偈云:“一切世间之所有,种种果报各不同,莫不皆由业力成。”

〔业〕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言谈、行为,都叫做业,善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善业”,恶的思想、言谈、行为叫做“恶业”。〔业力〕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

《佛说五苦章句经》云:“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牲,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为。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独步三界,皆心所为。”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诸佛以法为大师,修心所证菩提道。”

《六祖坛经》云:“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宗镜录》云:“成佛匪(不)离于当念。”

先德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四、三细六粗

问:什么是根本无明?

答:根本无明(亦名无始无明)乃最初动念也。由是一念起动,而入无明梦,长夜迷昧,不了真理,而起惑造业,于是遭受业报而流转生死。关于无明梦,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问:“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是什么意思?

答:这两句是描述自性由觉入迷,而起惑、造业、受报的过程。三细和六粗是自性入迷(入无明梦),而幻现出来的生灭流转之九种妄相: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所见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其中,前三者由根本无明而生(“一念不觉生三细”),其相微细,称为“三细”;后六者是缘境界相而长(“境界为缘长六粗”),其相粗显,称为“六粗”。其过程是:

“三细”:一、无明业相,心动为业,故“不觉心动(最初动念)”名无明业相,这是根本无明。二、能见相,依前之“无明业相(根本无明)”,心动则能见幻境。三、境界相(所见相),依前之“能见相”,幻境妄现。这三细是以无明为因,所以亦云:“无明为因生三细。”

“六粗”:一、智相,依前之“境界相”,对幻境妄生智虑而分别顺逆、美丑、爱憎。二、相续相,依前之“智相”,对幻境之分别念念相续。三、执取相,依前之“相续相”,对相续之念转深而生我(塑造出一个自己是谁的心理形象)、我所(我所有的简称),于是执著我、我所,成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依前之“执取相”,而命名种种事物,形成概念和语言,而思量计度。五、起业相,依前之“计名字相”,于是用概念和语言来思惟计度而造种种身口意业。六、业系苦相,依前之“起业相”,被所造的身口意业系缚而感生死轮回之苦果。这六粗是境界为缘而成长,故云:“境界为缘长六粗。”

在九种妄相中,前面七种(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是惑,第八种(起业相)是业,第九种(业系苦相)是苦。经云:“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这是由觉入迷的过程。

要无明梦醒,由迷返觉,就是逆流而上,反本还源而成佛:离苦→不造业→不计名字(不思量计度)→不执取(不执著我、我所)→断相续心(不妄想)→不分别(不起爱憎、美丑、逆顺之分别心)→灭粗念而离境界相(对境不生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灭细念而离能见相→灭微细念而灭无明业相(断除根本无明而成佛,无明梦醒)。

反本还源的核心是:离念。依次息灭粗念、细念和微细念。所以最直接、最锐利的修行方法,就是在心念上做功夫:息粗念而万念归一,息细念而一归于无,息微细念而明心见性。然后通过保任,加深、巩固息念的状态,直至微细念永息而成佛。

粗念息,做到“妄念若起,都不随之(都不跟随它)”,则临命终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细念息,做到“爱恶之念已泯”,则不再有分段生死。微细念息,则了变易生死而成佛,无明梦醒。

〔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业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中的圣者,已断见思惑,了脱分段生死。在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这里讲了修行的三个层次:

一、伏烦恼(粗念息)。其要求是:妄念若起,都不随之。(请特别注意句中的“都”字。)其果效是:临命终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

二、断烦恼(细念息)。其要求是:爱恶之念已泯。其果效是:了生死(不再有分段生死),出三界(不再轮回)。

三、证佛果(微细念永息)。其要求是: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其果效是:不再有变易生死,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无明梦醒)。

圭峰大师云:“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但以无始劫来未曾了悟,妄执身为我相,故生爱恶等情。随情造业,随业受报,生老病死,长劫轮回。然身中觉性未曾生死,如梦被驱役而身本安闲。如水作冰,而湿性不易,若能悟此性(觉性)即是法身,本自无生,何有依托?灵灵不昧,了了常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然多生妄执,习以性成,喜怒哀乐,微细流注。真理虽然顿达,此情难以卒除,须长觉察,损之又损。如风顿止,波浪渐停(风虽然顿止,但是波浪却是逐渐停息,而不是立刻停息),岂可一生所修,便同诸佛力用?但可以空寂为自体,勿认色身;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随之(都不跟随它),即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业自然不能够系缚)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不再有分段生死),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妙。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景德传灯录》)

〔以空寂为自体〕这是究竟而言,了变易生死时该当如此。但是在伏烦恼、断烦恼阶段中(了分段生死),宜以自性为自体,便于学人下手。〔灵知〕灵知是无有取相之知,为了区别于见闻觉知的取相之知,故称其为灵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憨山大师《观楞伽记》云:“心寂而知,真妄皆离,即名自觉圣智。”〔中阴〕中阴身,又名中有,即人死后尚未投胎之前,有一个微细物质形成的化生身来维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阴身。此中阴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经过七番生死,等待业缘的安排,而去投胎。

 

问:众生本来是佛,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根本无明),于是经过“三细六粗”而生死轮回。那么现在我们修行,成佛之后,甚么时候又会再起无明而沦为众生呢?

答:我们现在修行成佛,就是要根除根本无明。所以,根除了根本无明而成佛,就不会再起无明而沦为众生。这就像一个人未患天花时,他是健康人,患了天花便沦为病人,他痊愈之后又是健康人,而且具有终生免疫力,永远不会再患天花。在《圆觉经》中,佛对这一问题开示道:“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巳成金,不重为矿。......如来圆觉,亦复如是。”(译文:善男子!如熔炼金矿,金不是因为熔炼才有;既然已经熔炼成为纯金,就不会再重新为金矿。......如来之圆满觉悟(无明梦醒),也是这样(不会逆转)。)详见《圆觉经精解》中“三问无明”一章。

〔根本无明〕从无始之际,一念不觉,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是为根本无明,又名无始无明。众生的无明和本具的真如,都是无始的。《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如风飘火猛焰可制,如海涛波亦可息之,唯有妄心甚难调伏。何以故?无始无明迷心性故。”

 

 

参考阅读:

诸法实相

以心转业

==================== End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sgxeva/p/10020032.html

时间: 2024-10-10 07:20:45

自性、本性(如来藏)、识性的相关文章

楞严经白话——14.10.10

楞严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 楞严经卷一 唐朝中天竺国(印度)沙门(出家人)般剌密谛 主译 乌苌国(北印度)沙门(出家人)弥伽释迦 译语 菩萨戒弟子 前正议大夫 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 清河县人 房融 执笔记录 (楞严经,原藏于龙宫,胜龙菩萨到龙宫说法,见龙藏中有此经,披阅之下,叹为希有,遂默诵而出,录呈印度国王,国王视其为国宝,严禁外流.般剌密 谛尊者,弘法愿深,两次冒险,思送中国以求宏扬,不幸皆为关卡查禁.尊者乃费数年时间,以蝇头小字书于腊纸之上,剖膊藏于肉中,方得过关航海而来,于

楞严经——14.10.10

楞严经原文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般剌密帝译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 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 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嘱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 宣示深奥.法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阅读笔记

1.见惑是错误的见解,第一是身见,以身为自己,认定身是我,是错误的,欲知其详请参阅楞严经有详细解释.第二是边见,也就是相对的观念,一切法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善有恶.六道众生是生活在边见之中,我们俗话说,就是一种偏见.第三是戒取见,非因计因.在禅定中,看见牛死生天,他以为人不如牛,于是他也学牛,耕田吃草:学牛一定变牛,不能生天,不知牛在过去生中,曾造作生天之因,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成见.第四是见取见,非果计果,未证谓证.例如外道说生天可得永生,不会再堕落,此种见解实属大谬.天人寿命虽长,纵能生到非想

汉语-词语-中观:百科

ylbtech-汉语-词语-中观:百科 中观是一个汉语词汇,有多个方面的意思,有宗教学解释,社会学解释,也是经济学的分支即中观经济学.语出<中观论>. 1.返回顶部 1. 中文名:中观 梵    文:Madhyamaka 含    义:最中,或至中 来源书籍:<中观论> 目录 1 概论 2 佛教名称 ? 简介 ? 发展 ? 般若 ? 唯识 ? 证悟 ? 中道之观行 ? 大乘别教 ? 瑜伽 ? 天台宗与中观 3 社会学解释 4 经济学分支 2. 2.返回顶部 1. 概论 梵文中,Ma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4fef40100fy6y.html 3月8日下午3时开始,朱清时院士发表了精彩倒讲演:<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引到了听众的的极大兴趣,对这一惊世骇俗的论点报以热烈的掌声.主题讲演完了后.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著名经济学家王连洲.著名美学家韩玉涛,和松竹书院主持刘正成等与会学者进行高端对话. 朱清时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国际书协顾问.他作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立足于现代物理学后

朱清时院士《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http://www.gmjz8.com/buddhism/html/?2952.html 光明觉照网导读:许多认为佛法是迷信的人,通常对科学也知之甚少.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多番引证近现代及当代科学发展的实例配合自己多年的究学,最终在文章末尾说到:当我弄懂了‘物质世界与宇宙本体的关系’这些‘道理’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敬畏和震撼:“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本文并非为佛学明扬力证,更非知解无相之禅境,只是‘抛砖引玉’同各位同修一起看看长久以来被大多数根本不懂科学的人奉为‘科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3月8日下午3时开始,朱清时院士发表了精彩的讲演:<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引到了听众的的极大兴趣,对这一惊世骇俗的论点,报以热烈的掌声. 主题讲演完了后,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著名经济学家王连洲.著名美学家韩玉涛,和松竹书院主持刘正成等与会学者,进行高端对话. 朱清时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国际书协顾问.他作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立足于现代物理学后最新成果,与佛教哲学相结合,探讨了物质与意识的本质意义. 他以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和霍金的“弦论”,

《禅者的初心》读书笔记(3)

第三部 用心理解 1 坐禅不是为了开悟 (1)只要坐禅,开悟就在其中 不管你坐禅与否,佛性都是你本自具足的.因为你佛性本具,所以你的修行中自会有开悟.我们强调的并不是达到的境界,而是对我们真实本性的强烈信心和修行的真诚. (2)去除了我,就出现了佛 根据传统佛教的理解,我们的本性是没有自我的.当我们去除了"我"的观念,就能够以佛的眼光来看待人生."我"的观念只是迷执,会蒙蔽我们的佛性. (3)把修行当开悟手段,就哪儿也去不成 你的修行是否真诚?是不是做了正确的努力,

净空法师主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净空法师主讲 刘承符居士记 净空法师于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在加州哥波廷诺市(CUPERTINO)净宗学会讲心经,为期一周.承张德声居士惠赐录音带七卷,恭听之后,摘要笔记,汇成斯篇,供养读者.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有这么好的机缘,在美国净宗学会与大家研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殊为庆幸.古大德常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世尊一代时教,说法四十九年,讲般若的时间最长,占了二十二年,般若经的份量也最重,可见佛法教学是以般若智慧为主.有些人误会认为修净土者往往疏忽了般若智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