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三十以后才明白(转)

作为一个30岁的程序员,时常会回忆自己的过去,我也不例外,虽然我身在海外,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国内的IT朋友和我的想法相同:  当我们懂得珍惜时光的时候,已经发现自己不再年轻. 三十岁,才慢慢的明白.

男女三十而立,三十岁应该是人生的转折点,它不是青春韶华的终结,而是生命的第二起跑线。

三十岁,面对的不应该是没落,而是认知的新起点。很多曾经懵懂的,三十以后才明白真谛。走自己的路:三十以后才明白,别人的目光已不重要,他们的批评和夸奖,事实上无足轻重,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和滞留的动力和阻力。真正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无愧于心,无愧于自己就足够了。

人不应该活在别人疑惑的目光之下,也不应该裹足于别人的唾沫里,更不应该活在别人给予的砝码之上。不要害怕别人的议论,有争议才能证明你有作为,不敢出头的鸟,就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这是三十以后才明白的道理:要想不被人议论是不可能的,要想不被人嫉妒,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超越,只有远远地超过你身边的人,超越了可比的范围,他们才会没有信心再来嫉妒你,对于那些一再抵毁你的人,只能证明你是对方很想得到或最无法超越的对象,你应该感到高兴,相信旁观者都能一目了然。

奋斗之美:三十以后才明白,人生尽管苦短,但过于蹉跎,也等于自戕。人应该有所追求,也要有自己的目标与事业,忙忙碌碌的人生才是充实与幸福的,有目标,才不会让我们偏离我们的航向。只有不间断的前进,才可以不断地在前进的路上看到更美丽的风景。三十以后才明白,原来还有许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享受不是唯一。

学会取舍:三十以后,敢于取舍,也舍得取舍。年轻的时候,总是瞻顾太多。但眷顾的尽管多,真正把握与得到的并不多,与其所有的瓶子是半瓶,还不如装满其中的几个瓶子,再抛掉没有用的瓶子,这样才可以轻装上阵。别让无谓的事情,阻挡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不要抛弃自己。

三十以后,才明白,要想被爱,必须自爱,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要想自己获得尊重,要成就一番自我。一个碌碌无为的人被人敬重,那是无稽之谈,没有人愿意去欣赏一个白痴。即便是天塌下来了,也没有比放弃生命更不值得的了,活着才有扭转乾坤的可能,死了,就注定是永远的输家了。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好的。

知不足而后进:三十以后,不但知世道,也有了几分自知,知道自己的不足。一方面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完美的公主,也不要拿完美的标准来苛求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不放弃责任:三十以后,才明白,爱和责任原来还是有距离的,也就不再那么轻举妄动了。人也就成熟、老练了许多。人生因此会变得枯燥与平淡,但也有了几分稳定。任何一颗心都是不希望漂泊太久的。责任是我们生命中的亮点,也是我们的成功点。放弃责任,去追求暂时的蝇头小利,最终失去的会更多。人生,就是一个几何平均数。

学会自立:三十以后才明白,不要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唯一可以永久依赖的人,只有你自己。任何时刻,都要自立与自强,实力才是最终战胜一切的原动力。

学会宽容:三十以后,也许会将功名利禄看得淡一点。人生本是贫瘠,我们光着身子来,也是两手空空地走,物质上没有人可以占据得更多,除了那一方安息之地。三十以后,学会宽容与忍耐,我们的人生也因此更加的豁达。正如一首歌所唱的:无所谓,原谅这世间所有的不对,无所谓,何必让自己痛苦地轮回。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是不能原谅别人,其实是没有原谅我们自己,一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让自己背负多年的十字架,原来是这么的不合算。

珍惜友情:三十以后才明白,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些朋友,没有朋友的孤家寡人,永远不可成大器。千金散去还复来,朋友走了,就不会回来了。三十以后才明白,自己是真诚最大的受益者。

让笑容永恒:三十以后,才感觉生命的历程是如此的短暂,希望自己更快乐点,更潇洒点,但生活的压力,却让我们的眉头皱得更紧,惆怅是永远挥不去的阴霾。也许,活着就应该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豪迈,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很重要。

三十以前,如果我们没有做好,三十以后,让我们重新再来。我们不可以改变历史,却可以改变未来……

时间: 2024-10-18 16:18:46

我们三十以后才明白(转)的相关文章

我们三十以后才明白

心灵鸡汤一份 当我们懂得珍惜时光的时候,已经发现自己不再年轻. 三十岁,才慢慢的明白. 男女三十而立,三十岁应该是人生的转折点,它不是青春韶华的终结,而是生命的第二起跑线. 三十岁,面对的不应该是没落,而是认知的新起点.很多曾经懵懂的,三十以后才明白真谛.走自己的路:三十以后才明白,别人的目光已不重要,他们的批评和夸 奖,事实上无足轻重,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和滞留的动力和阻力.真正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无愧于心,无愧于自己就足够了. 人不应该活在别人疑惑的目光之下,也不应该裹足于别人

那些二十岁不信,三十岁却深信不疑的道理

-1- 那些年偷的懒,荒废的时间,败坏的身体,都!得!还!年轻的时候心比天高,以为自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后来慢慢意识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每天起床照照大镜子,微笑,夸一夸自己,心情会很好.现在信了,信得有些晚. -2- 不和傻X讲道理. -3- 原来被嗤之以鼻的门当户对是有一定道理的. -4- 以貌取人其实是一套极其复杂的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高度整合概括而产生的方法. -5- 越是急于证明的,越是自己欠缺的:越想告诉别人的道理,越是自己做不到的. 也许再努力也无法成为别人眼里的人

程序员的奋斗史(三十八)——大学断代史(二)——我与数据库的故事

文/.温国兵 惰性人皆有之,也算是人的一大天性.几日之前便构思好此文,怎奈每日杂事繁多,今日才提起笔,作下此文.本文谈谈我与数据库的故事. 说起和数据库结缘,还得从大一说起.大一刚开始接触C语言,每日就沉浸在无止境的代码中.在网上查资料的过程中,看到别人用C语言写了一个小型的图书操作程序,数据库采用的是SQL Server,运行出来的效果图很炫,惊叹原来还可以这样管理数据.熟知C语言的同学肯定对文件操作不陌生,当时我们写程序如果有静态数据,都是放在文件里的.直到后来做的C语言课程设计,我也是一大

程序员,怎么样面对自己三十岁后的下坡路(转)

程序员,怎么样面对自己三十岁后的下坡路 2015-04-09 10:48 向阳生涯 (文/向阳生涯)程序员干到30岁,好不容易从码奴混到了白领,却再也干不动了,还时时面临失业的危险.30岁,是一个程序员伤不起的年龄.明天,何去何从? 一.30岁现象 在官场上,曾经有一个59岁现象,就是官员们会在59岁时,会使劲捞上一把.很明显嘛,权力过期作废,再不捞就要退休了,没有机会了. 在程序员的圈子里,也有一个30岁现象.当然,如果你有铁饭碗,比如以前在国企或政府机关,那你是无法理解底层劳动人民的感受的.

任正非:华为三十年大限快到了 想不死就得新生(建立战略预备队)cool

华为心声社区官方微信今日发布了任正非8月15日在华为公司内部做的关于战略预备队建设汇报的讲话.讲话内容中提到,华为公司需要组织.结构.人才等所有一切都变化,通过变化使新的东西成长起来. 任正非表示,战略预备队聚焦未来公司新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主要目的是结构改革.战略预备队指导委员会他亲自担任指导员,三个轮值CEO做委员,李杰也是委员.他强调研发部门需要每年输送2000个高中级干部.专家上前线,先到战略预备队. 任正非称:“渡过这轮危机,完成这一次改革,华为就在世界上真正站起来,这次改革应该是很重要

三十五年经验分享:程序员进阶八法

这八法十分可靠,可提高你写代码的技能,你可要收藏好了.时间到了,提高你的编程技能,认真+严肃,走起!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提高自己,那么很容易实现,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伟大的程序员,那么这就不简单了.很多人都愿意说,我想变得更好,但是更好是什么却很模糊,而且人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做.我在这里分享八法来帮助你顺利提高你的编程技能.这些小智慧来自三十年深耕该领域,许多都令你再熟悉不过了,你可能早就认知了它们.   1.要记得,你并非无所不知    在你前进的路上,有一只巨大的拦路虎,它的名字叫做"

三十岁那年,我的梦想是年薪十万

如果哪家公司能给我年薪十万,我可以在那做到死为止! 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是一个广告公司的小职员,月薪五千,这数字在我过去的工作履历里比任何一个公司开得都高,甚至它在我的人生里都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那是2008年,那一年我29周岁,虚岁30岁. 我不知道有多少男生在意"三十岁"这个岁数,至少我在没有到达三十岁之前,我都非常在意,我总觉得那对一个男人来说,是一个门槛. 古语说三十而立,这句话让很多男生都把三十岁当做一个蜕变的仪式,仿佛到了那个岁数自己就真的进化了一样.因此,我在三十岁之前

Deep learning:三十八(Stacked CNN简单介绍)

http://www.cnblogs.com/tornadomeet/archive/2013/05/05/3061457.html 前言: 本节主要是来简单介绍下stacked CNN(深度卷积网络),起源于本人在构建SAE网络时的一点困惑:见Deep learning:三十六(关于构建深度卷积SAE网络的一点困惑).因为有时候针对大图片进行recognition时,需要用到无监督学习的方法去pre-training(预训练)stacked CNN的每层网络,然后用BP算法对整个网络进行fin

转载自知乎:程序员干到三十就干不动了」的说法是从哪来的?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432389 这类谣传很难追根溯源的. 最早大概来自8x-9x年代的第一代程序员. 这时候多半是一种自嘲. 那时改革开放没多久,国内IT业刚刚起步,教材.经典书籍什么的……还是别想太多了.当时很多基础性的东西甚至是靠类似反编译之类手段逆向出来的.从现象反推原因,自然错漏极多(比如谭浩强著名的i=i+i++错误,就属于这类问题),而且琐碎.不成体系. 比如,国内的编译原理教材,忘了是清华出的还是同济的,甚至连为什么需要终结符.终结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