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变量、静态方法、静态代码块、非静态变量及非静态方法的简单介绍
转载自:http://xixinfei.iteye.com/blog/1256085
静态变量
静态变量是类中的一种特殊变量,他在运行是可以说是从属于类,也就是说由该类定义生成的所有对象共用同一个静态变量,内存中只有一个版本。这对于要求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只有一个对象副本存于内存非常重要,如在实现单例模式时,为了实现只有一个类对象存于内存中,我们把内对象定义为一个静态变量;为了确保这个执行过程中,只有一个Connection对象村与内存中,我们把Connection定义为类静态变量。
静态代码块
静态代码块是以变量static表示的一段代码块,他是在第一次创建该类对象或第一次调用该类静态方法时执行,整个程序运行过程中最多执行一次。
静态方法
静态方法跟静态变量有点类似,也可以说是从属于类的方法,不用定义类实例对象就可以通过类名调用该方法。因此,我们也很容易知道,静态方法只能操作类的静态成员(包括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或者其自己定义的内部成员。
非静态变量
非静态变量是属于特定类实例对象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自己的副本。区别于静态变量的所有对象共用一个副本
非静态方法
非静态方法也可以说是属于对象的,只有类定义的对象才可以调用它,非静态方法可以操作静态变量,非静态变量及静态方法。
总结:
1. 调用类构造函数创建对象执行顺序:父类静态代码块-》子类静态代码块-》父类构造函数-》子类构造函数
2. 静态代码块在整个程序执行过程中最多执行一次。如果按一般情况需要执行的静态代码块,但是它已经执行了,就不用在执行,具体参考结果2和结果3.
静态代码块:即在类中的标有static修饰符的代码块,如:
Java代码
static{
//代码
}
与一般代码块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在JVM加载类时且在构造方法执行之前执行,在类中都可以定义多个,一般在代码块中对一些static变量进行赋值。
不同点:静态代码块在非静态代码块之前执行。静态代码块只在第一次new执行一次,之后不再执行,而非静态代码块在每new一次就执行一次。非静态代码块可在普通方法中定义;而静态代码块不行。
与静态方法的却别:
静态代码块在第一次初始化的时候被执行,静态方法在类加载的时候被加载,且必须需要主动调用才会执行。
执行顺序相关:
1、单个类的初始化顺序如下:为静态属性分配内存并赋值->执行静态代码块->为非静态属性分配内存并赋值->执行非静态代码块->构造函数。
2、有继承关系的类的初始化顺序如下:父静属->父静块->子静属->子静块->父非静属->父非静块->父构造->子非静属->子非静块->子构造。
===
静态代码块(static block ),不包含在任何方法体中当类被载入时,自动执行静态代码块,且只被执行一次经常用于类属性的初始化。
在Java中,类装载器把一个类装入Java虚拟机中,要经过三个步骤来完成:装载、链接和初始化,其中链接又可以分成校验、准备和解析三步,除了解析外,其它步骤是严格按照顺序完成的,各个步骤的主要工作如下:
装载:查找和导入类或接口的二进制数据;
链接:执行下面的校验、准备和解析步骤,其中解析步骤是可以选择的;
校验:检查导入类或接口的二进制数据的正确性;
准备:给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并初始化存储空间;
解析:将符号引用转成直接引用;
初始化:激活类的静态变量的初始化Java代码和静态Java代码块。
初始化类中属性是静态代码块的常用用途,但只能使用一次。
对象的初始化顺序:首先执行父类静态的内容,父类静态的内容执行完毕后,接着去执行子类的静态的内容,当子类的静态内容执行完毕之后,再去看父类有没有非静态代码块,如果有就执行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执行完毕,接着执行父类的构造方法;父类的构造方法执行完毕之后,它接着去看子类有没有非静态代码块,如果有就执行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执行完毕再去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总之一句话,静态代码块内容先执行,接着执行父类非静态代码块和构造方法,然后执行子类非静态代码块和构造方法。
注意:子类的构造方法,不管这个构造方法带不带参数,默认的它都会先去寻找父类的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如果父类没有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那么子类必须用supper关键子来调用父类带参数的构造方法,否则编译不能通过。
static的一些使用注意事项:
1、静态方法只能调用同类中的其他静态成员(静态方法或是静态变量)。
2、静态方法不能使用this和super。因为静态方法不属于任何实例。
3、静态变量属于整个类,在类的方法中不能定义静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