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28——继承与派生

一 继承介绍

继承是一种创建新类的方式,在Python中,新建的类可以继承一个或多个父类,新建的类可称为子类或派生类,父类又可称为基类或超类

class ParentClass1: #定义父类
    pass

class ParentClass2: #定义父类
    pass

class SubClass1(ParentClass1): #单继承
    pass

class SubClass2(ParentClass1,ParentClass2): #多继承
    pass

通过类的内置属性__bases__可以查看类继承的所有父类

>>> SubClass2.__bases__
(<class ‘__main__.ParentClass1‘>, <class ‘__main__.ParentClass2‘>)

在Python2中有经典类与新式类之分,没有显式地继承object类的类,以及该类的子类,都是经典类,显式地继承object的类,以及该类的子类,都是新式类。而在Python3中,即使没有显式地继承object,也会默认继承该类,如下

>>> ParentClass1.__bases__
(<class ‘object‘>,)
>>> ParentClass2.__bases__
(<class ‘object‘>,)

因而在Python3中统一都是新式类,关于经典类与新式类的区别,我们稍后讨论

提示:object类提供了一些常用内置方法的实现,如用来在打印对象时返回字符串的内置方法__str__

二 继承与抽象

要找出类与类之间的继承关系,需要先抽象,再继承。抽象即总结相似之处,总结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得到类,总结类与类之间的相似之处就可以得到父类,如下图所示

基于抽象的结果,我们就找到了继承关系

基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类与类之间的继承指的是什么’是’什么的关系(比如人类,猪类,猴类都是动物类)。子类可以继承/遗传父类所有的属性,因而继承可以用来解决类与类之间的代码重用性问题。比如我们按照定义Student类的方式再定义一个Teacher类

class Teacher:
    school=‘清华大学‘

    def __init__(self,name,sex,age):
        self.name=name
        self.sex=sex
        self.age=age

    def teach(self):
        print(‘%s is teaching‘ %self.name)

类Teacher与Student之间存在重复的代码,老师与学生都是人类,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继承关系,实现代码重用

class People:
    school=‘清华大学‘

    def __init__(self,name,sex,age):
        self.name=name
        self.sex=sex
        self.age=age

class Student(People):
    def choose(self):
        print(‘%s is choosing a course‘ %self.name)

class Teacher(People):
    def teach(self):
        print(‘%s is teaching‘ %self.name)

Teacher类内并没有定义__init__方法,但是会从父类中找到__init__,因而仍然可以正常实例化,如下

>>> teacher1=Teacher(‘lili‘,‘male‘,18)
>>> teacher1.school,teacher1.name,teacher1.sex,teacher1.age
(‘清华大学‘, ‘lili‘, ‘male‘, 18)

三 属性查找

有了继承关系,对象在查找属性时,先从对象自己的__dict__中找,如果没有则去子类中找,然后再去父类中找……

>>> class Foo:
...     def f1(self):
...         print(‘Foo.f1‘)
...     def f2(self):
...         print(‘Foo.f2‘)
...         self.f1()
...
>>> class Bar(Foo):
...     def f1(self):
...         print(‘Foo.f1‘)
...
>>> b=Bar()
>>> b.f2()
Foo.f2
Foo.f1

b.f2()会在父类Foo中找到f2,先打印Foo.f2,然后执行到self.f1(),即b.f1(),仍会按照:对象本身->类Bar->父类Foo的顺序依次找下去,在类Bar中找到f1,因而打印结果为Foo.f1

父类如果不想让子类覆盖自己的方法,可以采用双下划线开头的方式将方法设置为私有的

>>> class Foo:
...     def __f1(self): # 变形为_Foo__fa
...         print(‘Foo.f1‘)
...     def f2(self):
...         print(‘Foo.f2‘)
...         self.__f1() # 变形为self._Foo__fa,因而只会调用自己所在的类中的方法
...
>>> class Bar(Foo):
...     def __f1(self): # 变形为_Bar__f1
...         print(‘Foo.f1‘)
...
>>>
>>> b=Bar()
>>> b.f2() #在父类中找到f2方法,进而调用b._Foo__f1()方法,同样是在父类中找到该方法
Foo.f2
Foo.f1

四 继承的实现原理

4.1 菱形问题

? 大多数面向对象语言都不支持多继承,而在Python中,一个子类是可以同时继承多个父类的,这固然可以带来一个子类可以对多个不同父类加以重用的好处,但也有可能引发著名的 Diamond problem菱形问题(或称钻石问题,有时候也被称为“死亡钻石”),菱形其实就是对下面这种继承结构的形象比喻

A类在顶部,B类和C类分别位于其下方,D类在底部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形成菱形。

这种继承结构下导致的问题称之为菱形问题:如果A中有一个方法,B和/或C都重写了该方法,而D没有重写它,那么D继承的是哪个版本的方法:B的还是C的?如下所示

class A(object):
    def test(self):
        print(‘from A‘)

class B(A):
    def test(self):
        print(‘from B‘)

class C(A):
    def test(self):
        print(‘from C‘)

class D(B,C):
    pass

obj = D()
obj.test() # 结果为:from B

要想搞明白obj.test()是如何找到方法test的,需要了解python的继承实现原理

4.2 继承原理

python到底是如何实现继承的呢? 对于你定义的每一个类,Python都会计算出一个方法解析顺序(MRO)列表,该MRO列表就是一个简单的所有基类的线性顺序列表,如下

>>> D.mro() # 新式类内置了mro方法可以查看线性列表的内容,经典类没有该内置该方法
[<class ‘__main__.D‘>, <class ‘__main__.B‘>, <class ‘__main__.C‘>, <class ‘__main__.A‘>, <class ‘object‘>]

python会在MRO列表上从左到右开始查找基类,直到找到第一个匹配这个属性的类为止。 而这个MRO列表的构造是通过一个C3线性化算法来实现的。我们不去深究这个算法的数学原理,它实际上就是合并所有父类的MRO列表并遵循如下三条准则:

1.子类会先于父类被检查
2.多个父类会根据它们在列表中的顺序被检查
3.如果对下一个类存在两个合法的选择,选择第一个父类

所以obj.test()的查找顺序是,先从对象obj本身的属性里找方法test,没有找到,则参照属性查找的发起者(即obj)所处类D的MRO列表来依次检索,首先在类D中未找到,然后再B中找到方法test

ps:

1.由对象发起的属性查找,会从对象自身的属性里检索,没有则会按照对象的类.mro()规定的顺序依次找下去,
2.由类发起的属性查找,会按照当前类.mro()规定的顺序依次找下去,

4.3 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

参照下述代码,多继承结构为非菱形结构,此时,会按照先找B这一条分支,然后再找C这一条分支,最后找D这一条分支的顺序直到找到我们想要的属性

class E:
    def test(self):
        print(‘from E‘)

class F:
    def test(self):
        print(‘from F‘)

class B(E):
    def test(self):
        print(‘from B‘)

class C(F):
    def test(self):
        print(‘from C‘)

class D:
    def test(self):
        print(‘from D‘)

class A(B, C, D):
    # def test(self):
    #     print(‘from A‘)
    pass

print(A.mro())
‘‘‘
[<class ‘__main__.A‘>, <class ‘__main__.B‘>, <class ‘__main__.E‘>, <class ‘__main__.C‘>, <class ‘__main__.F‘>, <class ‘__main__.D‘>, <class ‘object‘>]
‘‘‘

obj = A()
obj.test() # 结果为:from B
# 可依次注释上述类中的方法test来进行验证

如果继承关系为菱形结构,那么经典类与新式类会有不同MRO,分别对应属性的两种查找方式: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

class G: # 在python2中,未继承object的类及其子类,都是经典类
    def test(self):
        print(‘from G‘)

class E(G):
    def test(self):
        print(‘from E‘)

class F(G):
    def test(self):
        print(‘from F‘)

class B(E):
    def test(self):
        print(‘from B‘)

class C(F):
    def test(self):
        print(‘from C‘)

class D(G):
    def test(self):
        print(‘from D‘)

class A(B,C,D):
    # def test(self):
    #     print(‘from A‘)
    pass

obj = A()
obj.test() # 如上图,查找顺序为:obj->A->B->E->G->C->F->D->object
# 可依次注释上述类中的方法test来进行验证,注意请在python2.x中进行测试

class G(object):
    def test(self):
        print(‘from G‘)

class E(G):
    def test(self):
        print(‘from E‘)

class F(G):
    def test(self):
        print(‘from F‘)

class B(E):
    def test(self):
        print(‘from B‘)

class C(F):
    def test(self):
        print(‘from C‘)

class D(G):
    def test(self):
        print(‘from D‘)

class A(B,C,D):
    # def test(self):
    #     print(‘from A‘)
    pass

obj = A()
obj.test() # 如上图,查找顺序为:obj->A->B->E->C->F->D->G->object
# 可依次注释上述类中的方法test来进行验证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eirenxilou/p/12667098.html

时间: 2024-10-10 06:19:15

python学习28——继承与派生的相关文章

4月12日 python学习总结 继承和派生

一.继承 什么是继承:   继承是一种新建类的方式,在python中支持一个子类继承多个父类   新建类称为子类或派生类   父类可以称之为基类或者超类   子类会遗传父类的属性 2.  为什么继承 减少代码冗余 3. 定义方式: class Parent: pass class SubClass(Parent): pass print(SubClass.__bases__) #查看类的父类 4.  继承,调用父类方法以及self class Foo: def f1(self): print('

python面向对象之继承与派生

一.继承 继承是一种创建新的类的方式,在python中,新建的类可以继承自一个或者多个父类,原始类称为基类或超类,新建的类称为派生类或子类. python中类的继承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如果是多继承的话,继承顺序有深度和广度2种 示例: class ParentClass1: #定义父类 pass class ParentClass2: #定义父类 pass class SubClass1(ParentClass1): #单继承,基类是ParentClass1,派生类是SubClass pass

python学习:继承

一:先来看一段小程序 二:执行结果: new person LiuYanliang 18 三:总结 (1)python也是面向对象的,继承也是python的一个特性 (2)python的继承,只需要在创建类的时候,传入需要继承的类class teacher(person): (3)继承父类之后,就可以使用父类中的方法.

Python学习_13_继承和元类

继承 继承的含义就是子类继承父类的命名空间,子类中可以调用父类的属性和方法,由于命名空间的查找方式,当子类中定义和父类同名属性或者方法时,子类的实例调用的是子类中的属性,而不是父类,这就形成了python中的多态: def SuperClass:? ? def a_method:? ? ? ? passdef SubClass(SuperClass):? ? def a_method:? ? ? ? passobj = SubClass()obj.a_method() 当obj调用一个方法时,先

Python基础- 类和对象(使用、继承、派生、组合、接口、多态、封装、property、staticmethod、classmethod、反射、slots、上下文管理协议、元类)

标签: python对象 2017-07-01 16:28 79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分类: python(11)  版权声明:本文为广大朋友交流学习,如有纰漏望不吝赐教,若存在版权侵犯请及时与我联系 目录(?)[+] 一.初识类和对象 在python3中类型就是类 先定义类在产生相对应的对象,也就是现有了概念再有了实体 class Garen: camp = 'Demacia' def attack(self): print('attack') 1.如何使用类 在python3:

python基础之继承派生、组合、接口和抽象类

类的继承与派生 经典类和新式类 在python3中,所有类默认继承object,但凡是继承了object类的子类,以及该子类的子类,都称为新式类(在python3中所有的类都是新式类) 没有继承object类的子类成为经典类(在python2中,没有继承object的类,以及它的子类,都是经典类) 1 class People: 2 pass 3 class Animal: 4 pass 5 class Student(People,Animal): #People.Animal称为基类或父类,

python学习之类的继承

面向对象中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继承,继承的好处就是提高代码的重用率,减少不必要的代码.继承是父类与子类的关系,当子类继承了父类后,就具有了父类的所有变量和方法.在python中定义继承的语法是:class 派生类名(基类名).在使用python的继承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当父类定义了__init__()初始化方法时,子类不会自动调用,而需要我们显示调用,如果我们要扩展父类的变量,可以在__init__()添加参数. (2)在调用基类的方法时,需要加上基类的类名前缀,且需要带上self参数变量

Python学习之旅—面向对象进阶知识:类的命名空间,类的组合与继承

前言 上篇博客笔者带领大家初步梳理了Python面向对象的基础知识,本篇博客将专注于解决三个知识点:类的命名空间,类的组合以及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一继承,一起跟随笔者老看看今天的内容吧. 1.类的命名空间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们提到过对象可以动态添加属性,一起来回忆下昨天的知识点,看如下的代码: class A: pass a = A() a.name = 'alex' print(a.name) 这里我们手动为a对象添加了一个属性name,然后直接打印可以得到a对象的名称.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

python学习_day24_面向对象三大特性之继承

一.继承的定义 继承在python中是创建一种新类的方法,新建的类可以继承一个或者多个父类,其中父类称为超类或者基类,新建的类称为派生类或者子类.继承表达的是什么是什么的关系,如: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1.继承实例 如下例,定义了两个类:Dog和Cat类,他们都其都有相同吃.喝.睡的特性. #狗 class Dog: def eat(self): print('eating') def drink(self): print('drinking') def sleep(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