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使用Spark探索经典数据集MovieLens

前言

MovieLens数据集包含多个用户对多部电影的评级数据,也包括电影元数据信息和用户属性信息。

这个数据集经常用来做推荐系统,机器学习算法的测试数据集。尤其在推荐系统领域,很多著名论文都是基于这个数据集的。(PS: 它是某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推荐系统竞赛所用的数据集)。

下载地址为:http://files.grouplens.org/datasets/movielens/,有好几种版本,对应不同数据量,可任君选用。

本文下载数据量最小的100k版本,对该数据集进行探索:

环境

本人机器所用的操作系统为号称国产操作系统的Ubuntu Kylin 14.04,美化后的界面还是蛮酷炫的:

spark版本为:v1.5.2,下面是集成了Ipython,pylab的python-shell:

初步预览

1. 首先是用户信息:

       

其中各列数据分别为:

用户id | 用户年龄 | 用户性别 | 用户职业 | 用户邮政编码

2. 然后是影片信息:

其中前几列数据分别为:

影片id | 影片名 | 影片发行日期 | 影片链接 | (后面几列先不去管)

3. 最后是评分数据:

其中各列数据分别为:

用户id | 影片id | 评分值 | 时间戳(timestamp格式)

探索用户数据

1. 打开Spark的python-shell,执行以下代码载入数据集并打印首行记录:

1 # 载入数据集
2 user_data = sc.textFile("/home/kylin/ml-100k/u.user")
3 # 展示首行记录
4 user_data.first()

结果如下:

2. 分别统计用户,性别,职业的个数:

 1 # 以‘ | ‘切分每列,返回新的用户RDD
 2 user_fields = user_data.map(lambda line: line.split("|"))
 3 # 统计用户数
 4 num_users = user_fields.map(lambda fields: fields[0]).count()
 5 # 统计性别数
 6 num_genders = user_fields.map(lambda fields: fields[2]).distinct().count()
 7 # 统计职业数
 8 num_occupations = user_fields.map(lambda fields: fields[3]).distinct().count()
 9 # 统计邮编数
10 num_zipcodes = user_fields.map(lambda fields: fields[4]).distinct().count()
11 # 返回结果
12 print "用户数: %d, 性别数: %d, 职业数: %d, 邮编数: %d" % (num_users, num_genders, num_occupations, num_zipcodes)

结果如下:

3. 查看年龄分布情况:

1 # 获取用户年龄RDD,并将其落地到驱动程序
2 ages = user_fields.map(lambda x: int(x[1])).collect()
3 # 绘制用户年龄直方图
4 hist(ages, bins=20, color=‘lightblue‘, normed=True)

结果如下:

18岁以上观看者人数激增,估计是“高考”完了时间多了?
       20多岁的年轻人,我猜主要是大学生和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观看者最多。
       然后50岁的观看者也蛮多的,估计是快退休了,开始享受生活了。

4. 查看职业分布情况:

 1 # 并行统计各职业人数的个数,返回职业统计RDD后落地
 2 count_by_occupation = user_fields.map(lambda fields: (fields[3], 1)).reduceByKey(lambda x, y: x + y).collect()
 3
 4 # 生成x/y坐标轴
 5 x_axis1 = np.array([c[0] for c in count_by_occupation])
 6 y_axis1 = np.array([c[1] for c in count_by_occupation])
 7 x_axis = x_axis1[np.argsort(y_axis1)]
 8 y_axis = y_axis1[np.argsort(y_axis1)]
 9
10 # 生成x轴标签
11 pos = np.arange(len(x_axis))
12 width = 1.0
13 ax = plt.axes()
14 ax.set_xticks(pos + (width / 2))
15 ax.set_xticklabels(x_axis)
16
17 # 绘制职业人数条状图
18 plt.xticks(rotation=30)
19 plt.bar(pos, y_axis, width, color=‘lightblue‘)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各职业人数的时候,是将不同职业名记录搜集到不同节点,然后开始并行统计。

结果如下:

果然,是学生,教育工作者观看影片的多。
       不过程序猿观众也不少...... 医生是最少看电影的。
       这里再给出一种统计各职业人数的解决方案:

1 count_by_occupation2 = user_fields.map(lambda fields: fields[3]).countByValue()

countByValue是Spark提供的便捷函数,它会自动统计每个Key下面的Value个数,并以字典的格式返回。

探索电影数据

1. 打开Spark的python-shell,执行以下代码载入数据集并打印首行记录:

1 # 载入数据集
2 movie_data = sc.textFile("/home/kylin/ml-100k/u.item")
3 # 展示首行记录
4 print movie_data.first()

结果如下:

2. 查看下有多少部电影吧:

1 num_movies = movie_data.count()
2 print num_movies 

结果为:

3. 过滤掉没有发行时间信息的记录:

 1 # 输入影片的发行时间字段,若非法则返回1900
 2 def convert_year(x):
 3     try:
 4         return int(x[-4:])
 5     except:
 6         return 1900
 7
 8 # 以‘ | ‘切分每列,返回影片RDD
 9 movie_fields = movie_data.map(lambda lines: lines.split("|"))
10 # 生成新的影片发行年份RDD,并将空/异常的年份置为1900,
11 years = movie_fields.map(lambda fields: fields[2]).map(lambda x: convert_year(x))
12 # 过滤掉影片发行年份RDD中空/异常的记录
13 years_filtered = years.filter(lambda x: x != 1900)

4. 统计影片的年龄分布:

1 # 生成影片年龄RDD,然后统计不同年龄的影片数并落地
2 movie_ages = years_filtered.map(lambda yr: 1998-yr).countByValue()
3 # 获得影片数
4 values = movie_ages.values()
5 # 获得年龄
6 bins = movie_ages.keys()
7 # 绘制电影年龄分布图
8 hist(values, bins=bins, color=‘lightblue‘, normed=True)

因为这份数据集比较老,1998年提供的,所以就按当时的年龄来统计吧。另外这次使用了countByValue来统计个数,而它是执行函数,不需要再collect了。

结果为:

看得出电影库中的电影大都还是比较新的。

探索评级数据

1. 打开Spark的python-shell,执行以下代码载入数据集并打印首行记录:

1 # 载入数据集
2 rating_data_raw = sc.textFile("/home/kylin/ml-100k/u.data")
3 # 展示首行记录
4 print rating_data_raw.first()

结果为:

2. 先看看有多少评分记录吧:

1 num_ratings = rating_data .count()
2 print num_ratings

结果为:。果然共有10万条记录,没下载错版本。

3. 统计最高评分,最低评分,平均评分,中位评分,平均每个用户的评分次数,平均每部影片被评分次数:

 1 # 获取评分RDD
 2 rating_data = rating_data_raw.map(lambda line: line.split("\t"))
 3 ratings = rating_data.map(lambda fields: int(fields[2]))
 4 # 计算最大/最小评分
 5 max_rating = ratings.reduce(lambda x, y: max(x, y))
 6 min_rating = ratings.reduce(lambda x, y: min(x, y))
 7 # 计算平均/中位评分
 8 mean_rating = ratings.reduce(lambda x, y: x + y) / float(num_ratings)
 9 median_rating = np.median(ratings.collect())
10 # 计算每个观众/每部电影平均打分/被打分次数
11 ratings_per_user = num_ratings / num_users
12 ratings_per_movie = num_ratings / num_movies
13 # 输出结果
14 print "最低评分: %d" % min_rating
15 print "最高评分: %d" % max_rating
16 print "平均评分: %2.2f" % mean_rating
17 print "中位评分: %d" % median_rating
18 print "平均每个用户打分(次数): %2.2f" % ratings_per_user
19 print "平均每部电影评分(次数): %2.2f" % ratings_per_movie

结果为:

另外Spark有个挺实用的统计函数stats可直接获取常用的统计信息,类似R语言的summary函数:

ratings.stats()

结果为:

4. 统计评分分布:

 1 # 生成评分统计RDD,并落地
 2 count_by_rating = ratings.countByValue()
 3 # 生成x/y坐标轴
 4 x_axis = np.array(count_by_rating.keys())
 5 y_axis = np.array([float(c) for c in count_by_rating.values()])
 6 # 对人数做标准化
 7 y_axis_normed = y_axis / y_axis.sum()
 8
 9 # 生成x轴标签
10 pos = np.arange(len(x_axis))
11 width = 1.0
12 ax = plt.axes()
13 ax.set_xticks(pos + (width / 2))
14 ax.set_xticklabels(x_axis)
15
16 # 绘制评分分布柱状图
17 plt.bar(pos, y_axis_normed, width, color=‘lightblue‘)
18 plt.xticks(rotation=30)

结果为:

评分分布看来也应该挺满足正态分布的。

5. 统计不同用户的评分次数:

1 # 首先将数据以用户id为Key分发到各个节点
2 user_ratings_grouped = rating_data.map(lambda fields: (int(fields[0]), int(fields[2]))).groupByKey()
3 # 然后统计每个节点元素的个数,也即每个用户的评论次数
4 user_ratings_byuser = user_ratings_grouped.map(lambda (k, v): (k, len(v)))
5 # 输出前5条记录
6 user_ratings_byuser.take(5)

注意到这次使用了groupyByKey方法,这个方法和reduceByKey功能有点相似,但是有区别。请读者自行百度。
       结果为:

时间: 2024-08-05 01:41:43

第一篇:使用Spark探索经典数据集MovieLens的相关文章

Spark探索经典数据集MovieLens

Spark探索经典数据集MovieLens 阅读目录 前言 环境 初步预览 探索用户数据 探索电影数据 探索评级数据 回到顶部 前言 MovieLens数据集包含多个用户对多部电影的评级数据,也包括电影元数据信息和用户属性信息. 这个数据集经常用来做推荐系统,机器学习算法的测试数据集.尤其在推荐系统领域,很多著名论文都是基于这个数据集的.(PS: 它是某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推荐系统竞赛所用的数据集). 下载地址为:http://files.grouplens.org/datasets/moviele

第一篇:Spark SQL源码分析之核心流程

/** Spark SQL源码分析系列文章*/ 自从去年Spark Submit 2013 Michael Armbrust分享了他的Catalyst,到至今1年多了,Spark SQL的贡献者从几人到了几十人,而且发展速度异常迅猛,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2点: 1.整合:将SQL类型的查询语言整合到 Spark 的核心RDD概念里.这样可以应用于多种任务,流处理,批处理,包括机器学习里都可以引入Sql.    2.效率:因为Shark受到hive的编程模型限制,无法再继续优化来适应Spark

第一篇 SQL Server安全概述

本篇文章是SQL Server安全系列的第一篇,详细内容请参考原文. 面对当今复杂的攻击SQL Server有你需要的一切来保护你的服务器和数据.但在你能有效地使用这些安全功能之前,你需要了解你所面临的威胁和一些基本的安全概念.本系列的第一篇将讲解基础知识,可以充分利用SQL Server中的安全功能而不是浪费时间在不能保护你的数据被威胁的功能上.Relational databases are used in an amazing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with co

秒杀多线程第一篇 多线程笔试面试题汇总 ZZ 【多线程】

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7392749 系列前言 本系列是本人参加微软亚洲研究院,腾讯研究院,迅雷面试时整理的,另外也加入一些其它IT公司如百度,阿里巴巴的笔试面试题目,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系列中不但会详细讲解多线程同步互斥的各种“招式”,而且会进一步的讲解多线程同步互斥的“内功心法”.有了“招式”和“内功心法”,相信你也能对多线程挥洒自如,在笔试面试中顺利的秒杀多线程试题. ----------------------

从Hello, world开始认识IL <第一篇>

IL代码分析方法 Hello, world历史 .NET学习方法论 1.引言 1988年Brian W.Kernighan和Dennis M.Ritchie合著了软件史上的经典巨著<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我推荐所有的程序人都有机会重温这本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从那时起,Hello, world示例就作为了几乎所有实践型程序设计书籍的开篇代码,一直延续至今,除了表达对巨人与历史的尊重,本文也以Hello, world示例作为我们扣开IL语言的起点,开始我们循序渐进的

秒杀多线程第十六篇 多线程十大经典案例之一 双线程读写队列数据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目录(?)[+] 本文配套程序下载地址为: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morewindows/5136035 转载请标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8646902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MoreWindows 在<秒杀多线程系列>的前十五篇中介绍多线程的相关概念,多线程同步互斥问题<秒杀多

秒杀多线程第一篇 多线程笔试面试题汇总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目录(?)[+] 系列前言 本系列是本人参加微软亚洲研究院,腾讯研究院,迅雷面试时整理的,另外也加入一些其它IT公司如百度,阿里巴巴的笔试面试题目,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系列中不但会详细讲解多线程同步互斥的各种“招式”,而且会进一步的讲解多线程同步互斥的“内功心法”.有了“招式”和“内功心法”,相信你也能对多线程挥洒自如,在笔试面试中顺利的秒杀多线程试题. -------------------------------------华丽的分割线

第一篇 读《构建之法》有感

第一篇                           读<构建之法>有感 读了<构建之法>前两章之后,我倍有感触.一二章主要讲的是现代软件工程的概论以及个人技术和流程.这本书主要的思想是“做中学”.首先讲出来软件=软件工程+程序,做出来的软件有各种不同用处,软件工程从刚开始的探索阶段,到成熟阶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从软件的用途来讲软件企业=软件+商业模式,当然软件企业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工作软件工程决定了软件的质量,商业模式决定了一个软件的成败.软件从业人员和软件企业的道德操

第一篇---------c语言的一些基础零碎知识所思所想

首先,我的博客地址是http://www.cnblogs.com/naiwenmoer/,这也是我第一篇博客,以前没想过写博客,现在有幸加入这个大神遍地飞的园子,还请各位大神多多指教了! c语言作为经典语言,这里不再多说了.咱从基础一起探讨吧! 一. 定义一个整型,如果作为局部变量,没有初始化的情况下,它是一个随机的值的,一般情况下输出会是0,但这个0是作为垃圾值的;而如果作为全局变量,没有初始化的情况下,它的值是0. 二.我们都知道,static是用于声明一个内部全局变量,在使用stati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