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考试伴随着24号完成了,但是学习才真正的开始,从整个准备软考过程,到考完,整体上来说时间对于自己来说还算是充裕的,收获是非常大的,不了解、不会的、模糊的知识越学发现越多啊,当然这期间的得与失,总结总结为Java的学习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自考PK软考PK专业课
非常重要的是自考的科目这次全部的通过,整个自考的过程对于非计算机系的我来说,算是极大程度上补充了很多计算机相关方面的知识,自考顺利成章的到软考,当看到软考的内容之后,心里多少有些底了,第一感觉:自考中大部分都学习过,解决了不怕不知道就怕不知道的问题,在接下来学习软考的过程中,很明显的体会到了,自考的知识十分的重要,自考在概念上的理解清晰很多。
自考考察的侧重识记,软考侧重于对知识的运用于理解,自考的内容有些浅显,软考的内容需要懂原理、来龙去脉都好好的理解与把握。软考在更大程度上丰富了、加深了对自考知识的理解,相互相成。
当然很重要的是不能因为自考过,而对软考放松复习(米老师一直在强调),自始至终都记得老师的话语。
专业课,这个时候极大的体会到了专业课的好处,对于相关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等都极大的有帮助,所以大家好好的学习专业课啊。
讲课安排与小组讨论:
这个社会如果单一以个人能力打拼的话,路会越走越窄,孤军深入,必死无疑。在这次软考讲课上再一次印证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组内的大家相互交流学习、互相提问、互相帮助、效率是非常高的,例如:7个人人一周的时间讲7门课,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真正备课,每个人的收获非常之大,倘若,米老师不提出这样的学习方案,七个人在一周之内,各学各的,收获非常少,团队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交流太重要啦,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部分,大家把这些优点集中在一起我们都是比较厉害的人,整个软考的过程中,米老师是强大的后盾,在每次大家遇到坎的时候,老师出现了,上次过软考的同学热情的帮助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为我们指导方向,少走了一些弯路,真心感谢他们。
咱们提高班这样的大团队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米老师我们的支柱,加油哈。
课本
自考复习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好好地看课本:首先快速学习过一遍课本、后面是通过历年真题,来不断的反复回顾课本,千万不得一头进入做题中,而不看课本,课本是知识的根本,课本是考官根据考纲出题的主要是参考对象(历年考题中大题出自课本上的已经不是一道两道的了),选择题更多,对课本的体会很深的是,每次读理解都不一样,越来越深刻,在我们后期的做题过程当中我们把每一个错题的相关知识都好好复习,这样我们做一个题起码可以复习一章的效率,这样即便是题目做的少,但是效果还是非常的好的。
学习需要不断的反复,每次的认识与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真题
上午题和下午题
明显的感受到了,准备上午的时间大家花费的时间多了,下午题复习的少,集体研究、讨论的少,时间上安排的不是很合理(建议考前20天要组织一次的上午题的小组讨论,考前10天务必组织大题的讨论,前提当然是大家都至少做了两套题,看看历年是怎么出题的?),多问问考过的人员,师哥师姐,取得一些好的建议,适当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
软考和设计模式
在整个软考的过程当然,这两块知识起码占据到了四五十分,这两块要单独抽出时间来加强,对于软工的内容个人建议融入到项目中,有些名词在项目中咱们可以先强加进去,这样真正考试的时候不会这么的模糊概念,毕竟和实际项目经验的结合,理解的才是非常深刻的。考试起来那就轻松多了,项目中把软工的每部分划分到项目中,大家提前了解,提前学习。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部分,主要考的是java的内容,个人觉得,J2se视频放在这个软考的复习过程之中,对于软考来说,效果不是很明显,时间大概需要花费10天来学习,倘若如果我们把这10天来转移到设计模式的学习,相信收获是非常大的,
设计模式的理解当初的大话对于我们理解各个设计模式的作用,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对于后面的设计模式我们还是要把HeadFirst好好看看,对于java的理解会深刻一些,设计模式重在理解三大类的区别,各个相似模式的区别与联系,都需要好好的理解清晰,推荐设计模式学习系列博客《刘伟》。
总结
整个备考的过程中,时间管理与心态方面都是不错的,基本上都是安排老师的安排,结合实际来做的,大的方向没有问题,软考只是我们随便考的一个证,稍微的思考一下,老师的计划是相当的合理的,在不断的学习之余-----》自考-----》软考---》GCT---》软考高级,都是随着自己的知识不断的完成的前提下而顺便考下一个有分量的职业证书,使我一步一步的再蜕变。
接下来和8期的师哥师姐们一起做项目了,自己更喜欢在学习的同时来有项目驱动,这样的体会深刻,效果不错,有动力、有冲劲……加油吧,新的一站在迎接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