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习(九)与Deep Q-Learning进阶之Nature DQN

    在强化学习(八)价值函数的近似表示与Deep Q-Learning中,我们讲到了Deep Q-Learning(NIPS 2013)的算法和代码,在这个算法基础上,有很多Deep Q-Learning(以下简称DQN)的改进版,今天我们来讨论DQN的第一个改进版Nature DQN(NIPS 2015)。

    本章内容主要参考了ICML 2016的deep RL tutorial和Nature DQN的论文。

1. DQN(NIPS 2013)的问题

    在上一篇我们已经讨论了DQN(NIPS 2013)的算法原理和代码实现,虽然它可以训练像CartPole这样的简单游戏,但是有很多问题。这里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注意到DQN(NIPS 2013)里面,我们使用的目标Q值的计算方式:$$y_j= \begin{cases} R_j& {is\_end_j\; is \;true}\\ R_j + \gamma\max_{a‘}Q(\phi(S‘_j),A‘_j,w) & {is\_end_j \;is\; false} \end{cases}$$

    这里目标Q值的计算使用到了当前要训练的Q网络参数来计算$Q(\phi(S‘_j),A‘_j,w)$,而实际上,我们又希望通过$y_j$来后续更新Q网络参数。这样两者循环依赖,迭代起来两者的相关性就太强了。不利于算法的收敛。

    因此,一个改进版的DQN: Nature DQN尝试用两个Q网络来减少目标Q值计算和要更新Q网络参数之间的依赖关系。下面我们来看看Nature DQN是怎么做的。

2. Nature DQN的建模

    Nature DQN使用了两个Q网络,一个当前Q网络$Q$用来选择动作,更新模型参数,另一个目标Q网络$Q‘$用于计算目标Q值。目标Q网络的网络参数不需要迭代更新,而是每隔一段时间从当前Q网络$Q$复制过来,即延时更新,这样可以减少目标Q值和当前的Q值相关性。

    要注意的是,两个Q网络的结构是一模一样的。这样才可以复制网络参数。

    Nature DQN和上一篇的DQN相比,除了用一个新的相同结构的目标Q网络来计算目标Q值以外,其余部分基本是完全相同的。

3. Nature DQN的算法流程

    下面我们来总结下Nature DQN的算法流程, 基于DQN NIPS 2015:

    算法输入:迭代轮数$T$,状态特征维度$n$, 动作集$A$, 步长$\alpha$,衰减因子$\gamma$, 探索率$\epsilon$, 当前Q网络$Q$,目标Q网络$Q‘$, 批量梯度下降的样本数$m$,目标Q网络参数更新频率$C$。

    输出:所有的状态和动作对应的价值$Q$

    1. 随机初始化所有的状态和动作对应的价值$Q$.  随机初始化当前Q网络的所有参数$w$,初始化目标Q网络$Q‘$的参数$w‘ = w$。清空经验回放的集合$D$。

    2. for i from 1 to T,进行迭代。

      a) 初始化S为当前状态序列的第一个状态, 拿到其特征向量$\phi(S)$

      b) 在Q网络中使用$\phi(S)$作为输入,得到Q网络的所有动作对应的Q值输出。用$\epsilon-$贪婪法在当前Q值输出中选择对应的动作$A$

      c) 在状态$S$执行当前动作$A$,得到新状态$S‘$对应的特征向量$\phi(S‘)和奖励$R$,是否终止状态is_end

      d) 将$\{\phi(S),A,R,\phi(S‘),is\_end\}$这个五元组存入经验回放集合$D$

      e) $S=S‘$

      f)  从经验回放集合$D$中采样$m$个样本$\{\phi(S_j),A_j,R_j,\phi(S‘_j),is\_end_j\}, j=1,2.,,,m$,计算当前目标Q值$y_j$:$$y_j= \begin{cases} R_j& {is\_end_j\; is \;true}\\ R_j + \gamma\max_{a‘}Q‘(\phi(S‘_j),A‘_j,w‘) & {is\_end_j \;is\; false} \end{cases}$$

      g)  使用均方差损失函数$\frac{1}{m}\sum\limits_{j=1}^m(y_j-Q(\phi(S_j),A_j,w))^2$,通过神经网络的梯度反向传播来更新Q网络的所有参数$w$

      h) 如果T%C=1,则更新目标Q网络参数$w‘=w$

      h) 如果$S‘$是终止状态,当前轮迭代完毕,否则转到步骤b)

      注意,上述第二步的f步和g步的Q值计算也都需要通过Q网络计算得到。另外,实际应用中,为了算法较好的收敛,探索率$\epsilon$需要随着迭代的进行而变小。

4. Nature DQN算法实例

     下面我们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示DQN的应用。仍然使用了OpenAI Gym中的CartPole-v0游戏来作为我们算法应用。CartPole-v0游戏的介绍参见这里。它比较简单,基本要求就是控制下面的cart移动使连接在上面的pole保持垂直不倒。这个任务只有两个离散动作,要么向左用力,要么向右用力。而state状态就是这个cart的位置和速度, pole的角度和角速度,4维的特征。坚持到200分的奖励则为过关。

    完整的代码参见我的github: https://github.com/ljpzzz/machinelearning/blob/master/reinforcement-learning/nature_dqn.py

    这里我们重点关注Nature DQN和上一节的NIPS 2013 DQN的代码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Q网络,上一篇的DQN是一个三层的神经网络,而这里我们有两个一样的三层神经网络,一个是当前Q网络,一个是目标Q网络,网络的定义部分如下:

  def create_Q_network(self):
    # input layer
    self.state_input = tf.placeholder("float", [None, self.state_dim])
    # network weights
    with tf.variable_scope(‘current_net‘):
        W1 = self.weight_variable([self.state_dim,20])
        b1 = self.bias_variable([20])
        W2 = self.weight_variable([20,self.action_dim])
        b2 = self.bias_variable([self.action_dim])

        # hidden layers
        h_layer = tf.nn.relu(tf.matmul(self.state_input,W1) + b1)
        # Q Value layer
        self.Q_value = tf.matmul(h_layer,W2) + b2

    with tf.variable_scope(‘target_net‘):
        W1t = self.weight_variable([self.state_dim,20])
        b1t = self.bias_variable([20])
        W2t = self.weight_variable([20,self.action_dim])
        b2t = self.bias_variable([self.action_dim])

        # hidden layers
        h_layer_t = tf.nn.relu(tf.matmul(self.state_input,W1t) + b1t)
        # Q Value layer
        self.target_Q_value = tf.matmul(h_layer,W2t) + b2t

    对于定期将目标Q网络的参数更新的代码如下面两部分:

    t_params = tf.get_collection(tf.GraphKeys.GLOBAL_VARIABLES, scope=‘target_net‘)
    e_params = tf.get_collection(tf.GraphKeys.GLOBAL_VARIABLES, scope=‘current_net‘)

    with tf.variable_scope(‘soft_replacement‘):
        self.target_replace_op = [tf.assign(t, e) for t, e in zip(t_params, e_params)]
  def update_target_q_network(self, episode):
    # update target Q netowrk
    if episode % REPLACE_TARGET_FREQ == 0:
        self.session.run(self.target_replace_op)
        #print(‘episode ‘+str(episode) +‘, target Q network params replaced!‘)

    此外,注意下我们计算目标Q值的部分,这里使用的目标Q网络的参数,而不是当前Q网络的参数:

    # Step 2: calculate y
    y_batch = []
    Q_value_batch = self.target_Q_value.eval(feed_dict={self.state_input:next_state_batch})
    for i in range(0,BATCH_SIZE):
      done = minibatch[i][4]
      if done:
        y_batch.append(reward_batch[i])
      else :
        y_batch.append(reward_batch[i] + GAMMA * np.max(Q_value_batch[i]))

    其余部分基本和上一篇DQN的代码相同。这里给出我跑的某一次的结果:

episode: 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9.8
episode: 1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9.8
episode: 2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9.6
episode: 3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10.0
episode: 4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34.8
episode: 5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177.4
episode: 6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7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8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9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198.4
episode: 10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11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193.2
episode: 12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13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14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15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16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17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18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19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20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21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22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23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24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25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26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27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28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episode: 2900 Evaluation Average Reward: 200.0

    注意,由于DQN不保证稳定的收敛,所以每次跑的结果会不同,如果你跑的结果后面仍然收敛的不好,可以把代码多跑几次,选择一个最好的训练结果。

5. Nature DQN总结

    Nature DQN对DQN NIPS 2013做了相关性方面的改进,这个改进虽然不错,但是仍然没有解决DQN的 很多问题,比如:

    1) 目标Q值的计算是否准确?全部通过max Q来计算有没有问题?

    2) 随机采样的方法好吗?按道理不同样本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

    3) Q值代表状态,动作的价值,那么单独动作价值的评估会不会更准确?

    第一个问题对应的改进是Double DQN, 第二个问题的改进是Prioritised Replay DQN,第三个问题的改进是Dueling DQN,这三个DQN的改进版我们在下一篇来讨论。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沟通交流: [email protected])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inard/p/9756075.html

时间: 2024-10-07 10:57:51

强化学习(九)与Deep Q-Learning进阶之Nature DQN的相关文章

用Tensorflow基于Deep Q Learning DQN 玩Flappy Bird

前言 2013年DeepMind 在NIPS上发表Playing Atari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一文,提出了DQN(Deep Q Network)算法,实现端到端学习玩Atari游戏,即只有像素输入,看着屏幕玩游戏.Deep Mind就凭借这个应用以6亿美元被Google收购.由于DQN的开源,在github上涌现了大量各种版本的DQN程序.但大多是复现Atari的游戏,代码量很大,也不好理解. Flappy Bird是个极其简单又困难的游戏,风靡

强化学习之猜猜我是谁--- Deep Q-Network ^_^

Deep Q-Network和Q-Learning怎么长得这么像,难道它们有关系? 没错,Deep Q-Network其实是Q-Learning融合了神经网络的一种方法 这次我们以打飞机的一个例子来讲解Deep Q-Network,什么打飞机?嘻嘻,我们接着看 简要 Deep Q-Network简称DQN 神经网络有什么作用呢,在Q-Learning中我们使用Q表来记录经验的,通过神经网络我们就不需要Q表了,当我们把状态和动作输入到神经网络中时,经过神经网络的分析等到action,在环境复杂的下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基础知识(DQN方面)

Introduction 深度增强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是将深度学习与增强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从Perception感知到Action动作的端对端学习的一种全新的算法.简单的说,就是和人类一样,输入感知信息比如视觉,然后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直接输出动作,中间没有hand-crafted工作.深度增强学习具备使机器人实现完全自主的学习一种甚至多种技能的潜力. 虽然将深度学习和增强学习结合的想法在几年前就有人尝试,但真正成功的开端是DeepMind在NIPS 201

【干货总结】|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深度强化学习

在机器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分类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但是尝尝会忽略一个重要的分支,强化学习.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非常好去区分,学习的目标,有无标签等都是区分标准.如果说监督学习的目标是预测,那么强化学习就是决策,它通过对周围的环境不断的更新状态,给出奖励或者惩罚的措施,来不断调整并给出新的策略.简单来说,就像小时候你在不该吃零食的时间偷吃了零食,你妈妈知道了会对你做出惩罚,那么下一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遵守规则,那你妈妈兴许会给你一些奖励,最终的目标都是希望你在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吃零食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强化学习介绍

随着AlphaGo和AlphaZero的出现,强化学习相关算法在这几年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最近也翻了很多强化学习的资料,有时间了还是得自己动脑筋整理一下. 强化学习定义 先借用维基百科上对强化学习的标准定义: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简称RL)是机器学习中的一个领域,强调如何基于环境而行动,以取得最大化的预期利益. 从本质上看,强化学习是一个通用的问题解决框架,其核心思想是 Trial & Error. 强化学习可以用一个闭环示意图来表示: 强化学习四元素

Open source packages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智能车 self driving car + 强化学习 reinforcement learning + 神经网络 模拟 https://github.com/MorvanZhou/my_research/tree/master/self_driving_research_DQ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Autonomous Driving Obstacle Avoidance using LIDAR https://github.com/peteflorence/

强化学习网络中谷歌新型PlaNet最牛,它到底牛在哪里?

来源商业新知,原标题:行业前沿:谷歌新型PlaNet强化学习网络牛在哪里 现如今,迁移学习在机器学习领域中十分流行. 迁移学习是谷歌.Salesforce.IBM和微软Azure提供的多种自动机器学习管理服务的基础.由谷歌提出的BERT模型以及由Sebastian Ruder和Jeremy Howard共同提出的ULMFIT(通用语言模型微调文本分类)模型都重点突出了迁移学习,可见迁移学习是目前NLP(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重点. 正如Sebastian在博文<NLP的ImageNet时代已经到来

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入门:RL base &amp; DQN-DDPG-A3C introduction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5239682 过去的一段时间在深度强化学习领域投入了不少精力,工作中也在应用DRL解决业务问题.子曰:温故而知新,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DRL前,阶段性的整理下相关知识点.本文集中在DRL的model-free方法的Value-based和Policy-base方法,详细介绍下RL的基本概念和Value-based DQN,Policy-based DDPG两个主要算法,对目前state-of-art的算法(A3C)详细介绍,其他

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资源

来源:http://wanghaitao8118.blog.163.com/blog/static/13986977220153811210319/ Google的Deep Mind团队2013年在NIPS上发表了一篇牛x闪闪的文章,亮瞎了好多人眼睛,不幸的是我也在其中.前一段时间收集了好多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一直躺在收藏夹中,目前正在做一些相关的工作(希望有小伙伴一起交流). 一.相关文章 关于DRL,这方面的工作基本应该是随着深度学习的爆红最近才兴起的,做这方面的研究的一般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