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技术人员如何走出职业迷茫

您是怎么看待技术人员普遍面临的职业迷茫问题?

在我的印象当中,工作两三年的技术人员,是最容易遭遇职业迷茫的。这个时候的技术人员,在专业上有了一些基础,在业务上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处理日常工作对他来讲是小菜一碟,所以日子过得是比较舒服的,然而一个人最舒服的时候往往也是其成长最慢的时候,对于一个有上进心的技术人员来讲,他感受到的可能就不是舒服了,而是沮丧。这可能是技术人员在职业发展上遭遇的第一个瓶颈,这个时候人很浮躁,对工作失去热情,内心有一个声音越来越强烈:“我真不想再这样混下去了”,接着是跳槽之心雄起。槽是跳了,没想到半年之后又开始出现同样的状况。我是不反对跳槽的,但我反对盲目的跳槽,如果问题在自己身上,换公司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跳槽应该在职业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另外职业规划需要非常明确,不能够是个大概的臆想。我经常逮住我下面的人,谈人生谈理想时顺便谈职业规划,情况经常是:问他有没有职业规划,他说有。再问他是什么,他说那肯定是往更高的职位上走。我就接着追问,具体是什么职位,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位,你觉得这个职位的有哪些要求,你与目标职位的差距在哪里,你打算用多长时间,用怎么样的方法去提升自己那些能力……能够回答上来的就很少了。

另外,我始终认为,帮助下属明晰职业规划是上司的责任,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能够帮助下属制定职业规划,还会积极的为下属争取资源,以满足其职业发展的要求。

为什么职业规划很重要?

因为对于一艘没有方向的船来说,任何一个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同样,对于一个职业上没有方向的人来说,他就成了无头苍蝇了,做无头苍蝇的感觉是非常糟糕的,而职业规划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一个人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他就会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够专注于如何在现有平台上发展自己,他也不再会因为职场上的一些烂事暴跳如雷了,因为那样实在是浪费感情,还不如抓紧时间多获得些成长,这相当于获得了一种天然的免疫能力,这应该就传说中的钝感力。

对于技术人员,他们应该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典型的发展方向有两个:技术路线和管理路线。前者是从程师到科学家,是在专业上发展,后者是从工程师到CTO,是在管理上发展。具体的发展线路,各个企业可能因为自己的业务特点进行调整,但也大同小异。不管是技术线发展还是管理线发展,共同的要求是先把自己变成一位优秀的工程师,为什么呢?做好工程师的过程,是寻找合适参照系的过程——我们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了解目标岗位,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慢慢体会到自己的优势劣势和个人喜好,然后再去做规划,就比较切合实际了。其次,如果在工程师这样的角色如果都做不好,即使你想“往上爬”,恐怕你也拿不到资源。

接下来问题是我们如何选择呢?最直接的建议是,对“人”的兴趣多一点的,喜欢与人打交道,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较高敏感度的,可以优先选择管理路线,反之可以选择技术路线发展。

注意,不管是什么岗位,都没有办法避免和人打交道,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喜欢不喜欢,都应该积极的去拓展自己的人际能力。一个好的架构师,往往也是非常擅长沟通的,只是他更喜欢技术一点。这就跟一个好的技术管理者,一定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是一样的,否则就会造成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

有很大一部分倾向于走技术线的工程师,非常担忧自己三十岁之后,会失去竞争力。我觉得,这实在与年龄没有关系,我认识很多三十多岁,技术线走得很好的人。关键在于,别人做了五年工程师,你是做了一年工程师重复了五遍,那不淘汰你,淘汰谁呢?

技术人员面临迷惘时,哪些途径更有利于自己摆脱困境?

首先,最有可能帮上忙的应该是直接上司。直接上司是最了解你情况的人,他对你的职业发展会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因此他通常能够给出最切合实际的建议。所以,不妨多找上司沟通一下,说出自己的迷茫,请你的上司给你些建议。当然,这里有一个心理障碍要克服,就是害怕面对上司,觉得向上司说出迷茫是件挺不好的事情,说不定还会影响自己在上司心目中的形象之类。我的看法是,帮助下属成长是每一个上司的应尽的责任,也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属于份内事情。如果一个上司,因为你说出自己的迷茫,而对你“另眼相看”,那这样的上司是不合格的,建议申请内部轮岗,或者直接跳槽。

其次,是找资深同行请教。毕竟和直接上司有压力嘛。那么我们的第二个选择,就是找和自己上司差不多的同行交流。这个人,最好要比自己早工作三五年(如果只是早一两年,他自己可能都还闹不清楚),因为没有利益上的相关性,可能沟通时会更通达一些。

再次,凡事靠自己。处于职业迷茫是痛苦的,消除迷茫可能更加痛苦,这种更加强烈的痛苦是必须自己去承受的,这需要勇气和决心。我见过很多人都是说说而已的,我明明给他讲了好几个具体的做法,他当就是不作为。这种人是缺少自律的,是不愿意为自己的成长承担责任的,那么神仙也救不了他。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除了迷茫,还有一种特殊的状态叫“不在状态”,应该跟传说中的审美疲劳比较接近。不在状态时干什么呢?我的建议是可以做一些 “有益的体力劳动”。比如,假设平时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工作,可以设定自己的体力劳动是研究开源框架,读代码写注释,虽然每次也读不了多少,但一年半载的积累之后,也能够研读个七七八八了。这样一套框架,专门花时间去研究是会相当枯燥的,况且平时很难有整块的时间去研究它。做这样的体力劳动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作为技术管理者时不时的闻闻弹药的味道,有助于提醒自己不要离战场太远,其次是很难说有一天不会有一个新的职业机会要求你在架构方面多做些贡献,尤其是在国内这种环境中。当然,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定义自己的“有益的体力劳动”

技术人员的职业规划如何落地呢?

首先,要了解目标职位的实际要求,同样的职位在不同的公司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搞清楚特定背景下的实际的要求很重要。这也并不是什么难事,看看身边就好了,我相信每一个目标职位上都会有活生生的人,多去和他们沟通沟通,就清楚了。清楚要求后,接下来就是找差距,从急需提升的技能入手。怎么找呢?有一个小办法,你可以假想一下,如果马上让你做那个职位,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会不会有人不服气,为什么不服气,这些地方可能就是你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在下功夫的时候,有一个“方块与圆”的理论推荐给大家:如果某个角色的既定职责是一个方块的面积,大多数人的实际表现是个内切圆(有意无意、或多或少),而机会总是给那些作外接圆的人准备的——所谓机会就是一个更大的方块,显然外接圆不仅很好的覆盖了小方块,而且与大方块的面积更接近。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你到底是个习惯性作内切圆的人,还是在努力的画一个更大的外接圆。

还有一个“踩脚”的说法也很有意思:在拥护的组织结构中,人影攒动,我们每个人都站在某个小圈里,有一些人尝试去踩圈外的脚,踩一下看看反应,有时候人家会踩回来,但总会有些脚缩了回去,甚至那原本就是一块无脚的空地,于是踩着踩着就踩出一条康庄大道来——职业发展如同开拓疆土,得有点侵略性。

就职业规划的话题,我经常在团队中作分享,我们有些小盆友,现场听起来激动,晚上睡觉前想起来感动,第二天上班后却一动不动,该咋样还咋样。后来一问,说是“找不到合适的标杆”,哪里是找不到,其实是不能够接受别人比自己优秀的现实,技术人员容易看高自己,看低别人。一个人如果没有办法接受别人比自己优秀的现实,他就永远没有办法进步的。倘若接受了,你就很容易在同事当中找到一个标杆,然后拿出你十二分的诚意来,和标杆作朋友。当标杆成了你的朋友,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

职场中有哪些游戏规则是我们需要遵守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自然也是个江湖。技术人员犹如行走江湖的侠客,对于一名侠客来说,功夫的高下往往决定了他要遵守的规则,他最需要遵守的规则,就是要练好自己的功夫。当然不管功夫再高,一切都还要在不伤天害理的前提下进行。

两个侠客对战,谁能够打得过谁,大体上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使用什么样的招式,另外一个是内力深浅。招式之间相生相克,关键是要用得恰当,同样是出招有的人叫花拳绣腿,而有的人是一招毙命。
如果两个人使用同样的招式,那么内力深厚的人就会很有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武侠小说中,一些人意外获取了深厚的内功,即使不懂什么招式也可以克敌制胜。

招式和内力对应在职场上面就是指专业能力和人际能力,专业能力表示你会做这个事情,能够产生业绩,人际能力是指你能够多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给予你支持和帮助,以便你更好的发挥你的专业能力。

一提到人际关系,很多人容易过敏,尤其是技术人员,容易陷入政治幻想或阴谋论当中。实际上,在一个复杂的相互依赖的职场环境当中,对于一件事情的反应,世故者的会心一笑和天真者的震惊是没有区别的,极端事故和极端天真的人在心智上都是不成熟的,我们自己不要成为这两种人,同时也要包容我们身边可能出现的这两种人,因为往往他们是我们推动一件事物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我要说的是学会和自己不一样或不喜欢的人共事,很重要。

最后总结一下,能力决定位子,关系决定发展,职场生存的基础是良好的业绩,而要更进一步的发展,还必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时间: 2024-10-18 18:29:57

余波:技术人员如何走出职业迷茫的相关文章

技术人员应真正学会的第二课程

原文地址: http://club.alibabatech.org/article_detail.htm?articleId=20 作者:舒琴(阿里云开发工程师) 如果说掌握一门赖以生计的技术是技术人员要学会的第一课的话, 那么, 我觉得, 技术人员要真正学会的第二课,不是技术,而是业务.交流与协作,学会关心其他工作伙伴的工作情况和进展.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技术人员太容易陷入"孤岛"状态,更注重自己的工作任务的完成,忽视其他工作伙伴的工作,甚至一无所知. 我就一直犯这样的错误.我敢

技术人员职业规划(二)

技术人员的困惑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1.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 2.如何“立足于现状”达到目标职位的“实际要求” 一.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 首先,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典型的发展方向就两个:技术路线和管理路线. 技术路线:工程师-架构师…科学家 管理路线:工程师-项目经理-部门经理…首席技术官 各个企业可能因为自己的业务特点,进行大同小异的调整,比如我们公司是这样的: 技术线: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架构师-高级架构师-资深架构师… 管理线: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项目主管-项目经理-部门经理…

走出浮躁的泥沼:关于技术与工作 选择与热爱

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veda/detail/2339我觉得,技术与工作最理想的结合状态是,自己能学习到新的技术,这些技术也能应用到工作中:工作的内容又不那么枯燥,都那么具有挑战性. 程序员的工作首先应该是富有挑战性的 有这么一句名言: 工作,它之所以成为工作,是因为你只需要工作而不需要思考. 你也许会对这句话有异议,但是大部分人和大部分工作确实是这样的.工厂员工在流水线上机械地组装,服务员每天重复着招待客人,厨师日复一日地烹制菜肴,等等.工作,就是

技术人员职业规划(一)

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技术人员的支持,生产制造型企业需要现场生产控制和工艺流程方面的技术人才:IT等高科技行业需要大量软件研发和设备维护的硬件工程师:房地产.建筑工程领域需要建筑设计师.土木工程师和施工技术人员.此外,不论是国企.民营企业还是外资公司,都需要大量的基础技术工人.甚至很多在豪华写字楼office内工作的白领,从事的工作都是和技术相关的. 不过,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大量的技术类人员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显得非常迷茫和困惑.中国有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与管理类岗位相比,技

走出迷宫, 你适合什么职业?

[走出迷宫, 你适合什么职业? ] 终点A的人适合职业: police.教练.作家. 终点B的人适合职业: 漫画家.会计.导演.设计师. 终点C的人适合职业: 领导.律师.指挥. 终点D的人适合职业: 医生.教师.歌手.记者.工人. 终点E的人适合职业: 演员.司机.商人.基层管理人员. 我走出来是 C...可是我是老师... 走出迷宫, 你适合什么职业?

2020年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考前复习,考试大纲,视频课程

各出版社.期刊社.新媒体单位.网络出版单位: 从2001年8月1日起,国家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统一规划.同时在2016年3月10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中,第二章第九条明确规定,从事网络出版服务单位,必须有8名以上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其中中级以上人员不少于3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是传统出版行业

系统思考:走出职场迷茫!

系统思考,走出职场迷茫!课程期望: 为什么我每天努力工作,却越干越累,看不到缓解的希望? 为什么周围的年轻人都很浮躁,前进的方向很模糊? 为什么我总是很纠结,无法决策? 为什么我总是不断设立人生目标,却常常坚持不下去? 不少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如何摆脱思维的局限?又应该从哪开始,卷起袖子,开始改变? 课程大纲: 在互联的时代,谈谈系统思考 用系统思考找回世界与自我的连接 寻找问题的根本,选择正确的行动方向 别让情绪毁掉了你追逐梦想的张力 学习系统思考者入门的三个

.net 开发人员的瓶颈和职业发展

From:http://www.cnblogs.com/PurpleTide/archive/2012/05/16/2502547.html 现在社会比前几年浮躁了,越来越多的人抱怨薪水低,高薪工作不好找; 诚然这有CPI的压力,可是也有很多人没有认清自己的职业发展. 很多.net程序员个各种纠结,想拿高薪又拿不到,想提高又不知道怎么能提高.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各种纠结和迷茫,各种悲剧......不知道路在何方,在此我把我的经验和看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本文只代

由蔡文胜骗股有感——技术人员,你除了技术,还有啥

近闻悉,中国著名天使投资人--蔡文胜,对其4399cto曹政股权被稀释一事,蔡文胜并未否认,他表示自己早已卸任4399董事长职务,股权的事是4399公司内部的事情.其中来龙去脉,作为局外人也不好评论,但程序员们,你们除了技术外,是不是要有另外立足与世界的本领. 不错,程序员,本应是一个神圣职业,你们正是利用你们手中武器改变这世界.但是,世界终归是人的世界,终归是情感的世界,不是机器的世界.所以了一般做技术的人,显得与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一般喜欢技术的人,就木讷,和机器相处多了,就显的更加的木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