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下的分享经济分享的是投资人经济?

继跨境电商、外卖电商、生鲜电商减缓或暂停烧钱之后,最近以烧钱成名的多家约车软件也开始放缓其烧钱补贴的步伐。但和其他大多数互联网平台一样,停烧后随即出现的用户量下滑和用户跳票问题,立马成为拖垮这些多年用钱堆起的“雄壮大厦”的大地震。

用钱吹出来的“泡沫”最终没如招股宣传册中说的那样成为“大厦的坚固根基”,在停止吹捧后泡沫爆裂的速度正在以出乎意料的速度消散……

 烧钱让“估值”成其最大盈利模式

烧钱之所以受到分享经济的青睐,关键就在于能够烧得越多就意味着融到的钱也越多。而融资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分享经济项目的估值。而估值的高低,又继续影响着投资人的信心……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让分享经济项目对烧钱、估值趋之若鹜。

去年二月份滴滴、快的合并以后,新公司估值超过60亿美金。而到去年4月份美国对冲基金收购滴滴快的股权之后,估值达到87.5亿。就在今年4月份,滴滴出行高层透露,新一轮融资即将完成,据了解,融资目标提高到15亿美元以上,以融资交易计算,资本市场对滴滴的估值远超200亿美元。同样是在4月份,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发出内部公开信,宣布获得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的12.5亿美元融资。12.5亿美金对应28%左右的股份,饿了么的估值在45亿美金左右。

不过,毫不客气地说,虽然未来分享经济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盈利商业模式等是让投资者下定决心投资的关键因素,但看到别人都在为分享经济项目下重注,进而跟风投资的也不在少数。分享经济项目总是霸气地宣称不考虑在短期内盈利,并不是它们不想盈利,而是有巨额融资足够让它们挥霍。以烧钱的方式去培育所谓的用户群体和市场,通过烧钱来快速提升估值,进而融到更多的钱,成为它们最大的盈利模式。

 庞大用户群 去补贴后如何变现?

分享经济作为一个新鲜火辣的舶来概念和模式,进入国内短短的时间中,就完成了让人瞠目结舌的进化。滴滴出行、神州专车、饿了么及多个上门服务的壮大,逐渐演变出全新的经济模式,甚至衍生出多元化的生态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分享经济已经足够成熟,其依然有着重大缺陷。

绝大部分消费者之所以成为分享经济的参与者和践行者、使用者,并不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分享经济带来的全民参与对盘活市场带来的意义,而是只是因为高额补贴才去成为分享经济的一份子。不得不承认的是,烧钱补贴是分享经济快速渗入大众生活的杀手锏。但就是这样一个杀手锏,如今却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在资本市场寒冬的影响下,整个分享经济领域的疯狂烧钱补贴行为戛然而止。作为分享经济的代表性项目,去年去年滴滴出行补贴、免费做快车被叫停。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打车平台行业应该走向规范,不希望发生补贴被叫停的事情。其实,分享经济项目的引领者同样知道烧钱补贴的重要性,饿了么网创始人张旭豪就曾表示,对于补贴问题,未来不会去增加,而是提供合适的补贴。

但在投资环境和政策双重压力之下,补贴减少乃至停止是必然的。面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庞大用户群,分享经济项目必须寻找真正能够变现、盈利的策略和手段。简单来看,分享经济必须要将因补贴而产生的需求转化为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刚需。

张旭豪认为,需求是创造出来的,如果通过补贴来创造需求的话,补贴停掉基本上消费者就走了。李建华也表示,分享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种选择的问题,而是生活的必需品,企业得到的回报取决于为用户提供的价值,能够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就一定会获得回报。

也就是说,现在的分享经济项目想变现、盈利就必须细水长流,真正将其变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于其他目前看似靠谱的变现、盈利手段,都在残酷的竞争下显得脆弱至极。活下来,让大众习惯自己,再去谈变现、盈利,才是王道。

 别让“分享经济”成“分享投资人钱”的经济

分享经济在以全新的方式——分享闲置资源,满足多元化需求等,快速重构着大众的生活方式,为其带来更多便利。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不管经济形式怎么变幻,要想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足够的利润基础上。诸如B2C、C2C之类的电商经济模式,也只是将线下消费通过互联网转移到线上,盈利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因此,如果分享经济不能培育出真正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反而是变成只会“分享投资人钱”的经济,只会将投资人的钱烧到无止境的补贴中,画好的大饼和描绘的美好未来极有可能会戛然而止。单纯依靠烧钱补贴去占领市场,只会让分享经济项目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降低。一旦融来的钱烧完,就会丧失前进动力,此前轰轰烈烈的投入也都打了水漂,成为一个笑话。(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 ,并注明出处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时间: 2024-12-10 10:11:26

烧钱下的分享经济分享的是投资人经济?的相关文章

硅谷创业企业陷入“烧钱”泡沫,应该感谢不理智的投资人

每个月花9.95美元,就可以在影院无限次观看2D电影!是不是听起来实在是太太太优惠,完爆此前一切的电影优惠策略?这不是想象,而是一家名为MoviePass的美国互联网企业所推出的订阅服务.这种做法看起来相当激进的既让影院业发生极大改变,又满足了人们支付订阅费以换取"无限次"观看电影的梦幻需求. 不过MoviePass在迅速获得300万用户的背后,却是"烧钱"的无奈之举,甚至为了实现用户量增长而烧到疯狂的地步.而这也是近年来硅谷创业的缩影,用"烧钱"

区块链技术工坊 - 线下区块链技术分享

区块链技术工坊由一群热爱区块链技术的开发者组织,在全国各主要城市每周举办线下区块链技术分享活动.深圳地区由HiBlock.小牛新能源.登链学院联合主办,由以太零.Qtum.FIBOS.AckBlock.HPB赞助. 区块链技术工坊坚持聚焦区块链技术分享,以技术会友,最新一期交流DAG技术,报名戳链接.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upchainedu 及时获取活动信息. 以往各期内容如下: [第五期] 搞明白以太坊DAPP开发 讲师:登链学院 Tiny熊 分享大纲: DAPP与APP 的区别 智能合约开发

微信小程序教学第三章第四节(含视频):小程序中级实战教程:下拉更新、分享、阅读标识

下拉更新.分享.阅读标识 本文配套视频地址:https://v.qq.com/x/page/h0554... 开始前请把 ch3-4 分支中的 code/ 目录导入微信开发工具 这一篇中,我们把列表这块的剩余功能做完:下拉更新.分享.阅读标识. 下拉更新功能 下拉更新这个功能与我们在第一章中写的小 demo 所用方法一致:onReachBottom. 当用户滚动过程中触发了 上拉 这个动作时候,微信小程序会自动监听到并执行 onReachBottom 这个函数,所以我们只需要把这个监听事件写好就

李星:O2O平台复制淘宝客模式,能否走出烧钱买流量泥潭?

"流量"是互联网经济的生存土壤,移动互联网相对比固定互联网开辟了门槛更低.用户基数更多的流量"增量"市场,随着TMT成为扎堆创业的热门,移动互联网也成为新的流量"存量"市场,而这酿成O2O等成为去年的烧钱专业户. O2O作为打通线上与线下的商业模式,是无数实体门店以及传统行业从业者转型升级的寄托,岂可因噎废食?!从近年的教训看,主打用户忠诚度的模式很逃补贴的旋涡.O2O必须换个姿势求生存,以商户运营撬动用户运营(或简称为"以B端带C端&

英超再牛也烧钱 英格兰太"怂"好似小孩过家家

听编辑说,这是一个给伪球迷发稿的地儿.可说句老实话,从一个伪球迷的角度来说球事,对我来说有点小障碍.因为本质上我更接近一个真球迷.熬夜看球那都不是个事,关键是瞄准核心问题.就拿本届世界杯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毛英超那么牛,英国队却很‘怂’呢?” 我觉得这跟我家臭小子的趴踢很相似.臭小子6岁,热衷趴踢,五六个臭小子,或去你家或去我家,分享玩具和美食.我承办过两回,其准备之繁复,过程之漫长,结果之混乱,让我对英国队的“怂”样深有同感.摔盆打碗.追逐打闹.待繁华散尽,虽筋酸骨疼,我好歹有“总算结束了

www.stockemotion.com美团点评的“烧钱”之路

6月25日,港交所披露美团点评上市招股书.成立了8年的美团,在反阿里.战饿了么.袭滴滴.收摩拜,历经一系列的野蛮生长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上市之路.曾经放言"要么牛逼,要么滚蛋"的美团创始人王兴,是如何一步步占据了行业中的一席之地? 天风证券物流分析师姜明在报告中称,"新美大(美团)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它几乎见证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烧钱历史." 日常生活中,我们即使未直接使用过美团APP,但也必然间接的享受过它的服务.因为,美团的商业布局早已覆盖了吃喝玩乐的方方面面.正如

牙疼真要命,牙坏真烧钱

个人博客原文: 牙疼真要命,牙坏真烧钱 牙齿真折腾. 周末回了一趟老家.看标题就知道去干嘛了,治牙去了.从小牙齿就不好,年纪轻轻就装了 4 颗牙套...这一次又是蛀牙,3 颗牙套最近松了,没什么注意,导致里面的牙齿细菌滋生,又蛀牙了,而且蛀得不轻,基本上已经坏死,只能根管治疗,然后重新装 3 颗牙套,一个牙套 1800 块,3 个就 5400 块...病不起. 一朋友前段时间他去洗牙,医生发现他有将近 10 颗牙需要补,这次他知道我要回老家看牙医,因为我在这个牙医已经看了十几年了,家里人都在他那

O2O疯狂烧钱路:止血还是放血好

         在国内,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创业者,很多都将O2O领域当做下一个金矿.而对于很多O2O项目来说,市场规模.用户基数.发展潜力等传统指数依然被当做硬性指标.而为了抢夺用户,很多O2O项目都只能疯狂烧钱,一方面维持自身发展,另一方面挫败竞争对手. 然而,很多O2O项目烧钱放血方式都是盲目的,项目执行者对未来的运营.发展模式并没有完整的规划.或者说,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只顾着盲目存活下来,除了烧钱之外并没有更好的竞争与领先优势.由此,烧钱就成为O2O项目的必然选择.除此之外,似乎别无

烧钱游戏----加入创业公司的一些感想

也许是厌倦了别人的指手画脚,也许是不甘于为她人做嫁衣,也许是享受了国家的政策扶持.近些年来,创业大潮越来越汹涌.最近,就有幸加入了一家创业型公司.接下来聊聊自己的一些感受. 以往的话,就是上班领工资,完全没有考虑过公司的运营成本.也许是之前的那些公司属于稳定型,甚至是上升型的公司,资金短缺的问题没有那么明显的缘故.而创业型公司,资金链显得至关重要.关乎发展,甚至,关乎存亡. 按理来讲,资金链属于管理层.决策层应该考虑的问题,作为公司的底层人员,有点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意思.不过,哲学指出,事物是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