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3Linux下磁盘管理

内容概要:
1. 查看磁盘或者目录的容量
df  查看磁盘各分区使用情况
   不加参数以k为单位
   df -i inode数,df -h  以G或者T或者M
   df -m  以M单位显示

[[email protected] /]# df -m
Filesystem     1M-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sda3          16301  2637     12831  18% /
tmpfs                865     0       865   0% /dev/shm
/dev/sda1            283    51       218  19% /boot
du 查看目录或者文件的容量
   不加参数 以k为单位显示
   -s 列出总和 -a  列出所有文件和目录
   -k 以k为单位 -m  以M为单位
   -h 最合适的单位  最常用组合 -sh
扩展 ls -lh 看到的大小和du相比
2. 磁盘的分区和格式化
fdisk -l  查看磁盘和分区,大于2T用GPT :要是用parted 来进行分区。

fdisk  设备名 m 列出常用命令,常用的有‘p’, ‘n’, ‘d’, ‘w’, ‘q’.
mke2fs, mkfs.ext2, mkfs.ext3, mkfs.ext4
-t 文件系统格式 ext3 ext4
-b 指定每个数据块大小,目前支持1024, 2048 及4096
-L 分区标签
格式化时默认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给超级用户预留的一部分空间,用来作为特殊用途
-m  可以更改这个比例,如 mke2fs -m 0.1 /dev/sdb1   //意思是,只预留出0.1%

3. 挂载、卸载磁盘分区

U盘的格式是fat格式

1.新建一个usb目录 mkdir  /mnt/usb

2.fdisk  -l   查看是否有新的硬盘添加上来了

3.执行挂载  mount -t vfat /dev/sdb /mnt/usb

4.cd /mnt/usb

ll

5.卸载  umount /dev/sdb1

mount 不加任何选项和参数,查看已经挂载情况
mount 格式  mount -t type  /dev/sda5  /mnt
mount -t 指定挂载分区格式,如 -t ext3
umount  /dev/sda5 或者 umount /mnt
umount -l  强制卸载
mount  -o 后面跟各种选项,比如remount,ro,noatime等,具体选项如下:
mount -a  会根据/etc/fstab 挂载所有分区
UUID是如何来的,使用命令 blkid
blkid命令 后可以不跟设备名,列出所有
mount UUID=“……” /mnt
使用UUID的好处是,多块磁盘,如果在服务器上换了插槽位置,设备名会变,但UUID是唯一的
4. 配置文件 /etc/fstab
第一列就是分区的标识,可以LABEL,也可以UUID,当然也可以 (/dev/sda1);
第二列是挂载点;
第三列是分区的格式;
第四列则是mount的一些挂载参数,一般情况下,直接写defaults即可;
第五列的数字表示是否被dump备份,是的话这里就是1,否则就是0;

第六列是开机时是否自检磁盘。1,2都表示检测,0表示不检测,/ 分区必须设为1,而且整个fstab中只允许出现一个1,1比2优先级高,所以先检测1,然后再检测2,如果有多个分区需要开机检测那么都设置成2吧,1检测完了后会同时去检测2。
5.LVM

扩容当前分区

一、首先创建一块新的分区:

fdisk  /dev/hda

n

l        #选择逻辑分区,如果没有,则首先创建扩展分区,然后再添加逻辑分区(硬盘:最多四个分区P-P-P-P或P-P-P-E)

6        #分区号(从5开始),/dev/hda6

t      8e   #分区类型8e表示LVM分区

w        #写入分区表

partprobe   #重读分区表

mkfs –t ext3 /dev/hda6 #格式化

partx /dev/hda #查看当前硬盘的分区表及使用情况

二、创建PV,扩容VG,LV

pvcreate /dev/hda6

vgdisplay #查看当前已经存在的VG信息,以存在VG:VolGroup00为例

vgextend VolGroup00 /dev/hda6    #扩展VolGroup00

lvdisplay #查看已经存在的LV信息,以存在LV:LogVol01为例

lvextend –L 1G /dev/VolGroup00/LogVol01 #扩展LV

resize2fs /dev/VolGroup00/LogVol01 #执行该重设大小,对于当前正在使用的LogVol01有效

df –h #查看挂载情况,已经扩容

要扩展学习的内容有:
存储相关NAS、SAN、DAS、RAID(http://www.aminglinux.com/bbs/thread-7134-1-4.html)
磁盘结构,相关概念 header,sectors,cylinders (http://www.aminglinux.com/bbs/thread-7137-1-2.html
磁盘配额(了解)
做软raid(了解)
linux文件到底是怎么存储的(http://www.aminglinux.com/bbs/thread-7191-1-4.html
parted分区gpt格式(http://www.aminglinux.com/bbs/thread-7243-1-3.html
vmware新增磁盘请注意(http://www.aminglinux.com/bbs/thread-7140-1-2.html

如何区别NAS、SAN与DAS

http://www.apelearn.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81&highlight=san

时间: 2024-08-03 00:44:40

2015-03-23Linux下磁盘管理的相关文章

linux下磁盘管理机制--LVM

当我们用传统分区方法使用磁盘时,当出现分区大小不够用的时候,通常只能添加添加一个更大的磁盘,重新创建分区来扩展空间.但是,这样只能是将原来的磁盘下线,换上新的磁盘,在将原始数据写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是不允许的.此时就需要使用逻辑卷LVM这种磁盘分区管理了. 逻辑卷是将硬盘空间重新"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块(PE)组成的PV放到一个容器(VG)中,当需要可以随时向这个容器中取出这样的块,来实现动态调整磁盘空间大小.当然新添加的块不会改变原来的文件系统,而且原磁盘也不用下线. 下面说明逻辑卷

linux下磁盘管理机制--RAID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的最初出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型企业因经费原因使用不起SCSCI硬盘,而不得不使用像IDE较廉价的磁盘情况下,将多块IDE磁盘通过某种机制组合起来,使得IDE磁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读写性能的一种机制.当然,现在也可以将SCSCI类的磁盘也可以做成RAID来提高磁盘的读写性能. 一.RAID的级别 RAID机制通过级别来RAID级别来定义磁盘的组合方式.常见的级别有:RAID0,RAID1

2015.3.23 Linux下磁盘管理

1.查看磁盘或目录的容量 df  查看磁盘各分区使用情况 df -i  -h  -m du  查看某个目录或文件所占的空间大小 du -a /tmp:列车全部文件与目录大小 du -c:最后汇总 2.磁盘的分区和格式化 fdisk -l 查看磁盘和分区,大于2T用GPT mkfs.ext3.mkfs.ext4.mke2fs -t ext4 格式化分区 格式化时默认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给超级用户预留的空间,特殊用途 -m  可

Linux下磁盘管理

设置密码mkpasswdmkpasswd -s 0mkpasswd -s 0 -1 15 规定密码的长度 1. 查看磁盘或者目录的容量df 查看磁盘各分区使用情况 不加参数以k为单位 df -i inode数,df -h 以G或者T或者M df -m 以M单位显示 du 查看目录或者文件的容量 不加参数 以k为单位显示 -s 列出总和 -a 列出所有文件和目录 -k 以k为单位 -m 以M为单位 -h 最合适的单位 最常用组合 -sh du -sh /root扩展 ls -lh 看到的大小和du

linux下磁盘管理神器lvm命令使用以及TCP协议

一.LVM 简介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是一个应用于Linux的内核的逻辑卷管理器,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进行分区管理的一种机制.先介绍几个有关LVM的名词1.PV(物理卷)可以是一个磁盘,一个分区.由PE(物理盘区)组成,多个PV可以组成一个VG(卷组).2.VG(卷组)多个物理卷组成的一个组,但是卷组不可以直接使用,需要在上面创LV(逻辑卷)才可以使用.VG上可以创建多个LV.3.PE(物理盘区)就像我们之前学习的磁盘的block块,默认是4MB.4.LV(逻

Centos下磁盘管理

    1.磁盘分区格式说明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所以主分区从sdb1开始到sdb4,逻辑分区从sdb5开始,(逻辑分区永远从sdb5开始-)设备名可以使用fdisk –l查看 2.分区详解 使用ssh远程连接工具登录到系统,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磁盘状态 此处可以看到两块硬盘hda和hdb,

Centos下磁盘管理---分区

    1.磁盘分区格式说明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所以主分区从sdb1开始到sdb4,逻辑分区从sdb5开始,(逻辑分区永远从sdb5开始…)设备名可以使用fdisk –l查看 2.分区详解 使用ssh远程连接工具登录到系统,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磁盘状态 此处可以看到两块硬盘hda和hdb,

linux下的磁盘管理

前言:本文记录笔者在学习linux下磁盘管理时的总结,仅做学习记录使用. 要想了解linux下的磁盘管理方式,首先,得对硬盘及linux下硬盘的表述方式有个清晰的了解,下面来介绍一下linux下对硬盘的表述方式. 1.关于硬盘?硬盘一般分为IDE硬盘.SCSI硬盘和SATA硬盘(串口硬盘).现如今使用大多硬盘为SCSI和SATA硬盘.2.Linux下对硬盘及其分区的表述是怎样的呢?(1)在linux下,IDE接口的设备被称为hd,SCSI和SATA接口的设备则被称为sd.(现如今用的是SCSI或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

给新硬盘上建立分区时都要遵循以下的顺序:建立主分区→建立扩展分区→建立逻辑分区→激活主分区→格式化所有分区. 一个硬盘的主分区也就是包含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和数据的硬盘分区,要在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则该硬盘必须得有一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也就是除主分区外的分区,但它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再将它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分区才行.逻辑分区也就是我们平常在操作系统中所看到的D.E.F等盘. 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BIOS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