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品质量模型

软件产品质量模型将一个软件产品需要满足的质量划分为六大属性(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每类属性又细分出了很多“子属性”,如下图所示。

软件产品质量模型对产品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地方进行了高度概括。一个高质量的产品,一定是一个在质量六属性上都设计得很出色的产品;如果一个产品的设计在质量六属性上存在缺失,这个产品的质量一定不会太高。下面就6个特性和27个子特性一一说明:

一、功能性:是指软件产品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提供满足明确和隐含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1、适合性:软件产品为特定的任务和用户目标提供一组合适功能的能力

2、准确性:软件产品提供具有所需精度的正确或相符的结果及效果的能力

3、互操作性:软件产品与一个或多个特征、系统相互配合的能力

4、安全性:软件产品保护信息和数据的能力,以保证未受权的用户或系统不能阅读和修改这些信息与数据,而合法用户或系统不会被拒绝访问

5、功能顺从性:软件产品符合和该功能相关的标准、规范、规则或特定的能力(如对于一款计算器,计算规则要和数学中相关规则保持一致)

二、可靠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能力。

下面三个层层递进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用户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第一层:设备最好不要出故障;

第二层:设备出现故障了不要影响主要的功能和业务;

第三层:如果影响了主要功能和业务,系统可以尽快定位并恢复。

4个子属性如下:

1、成熟性:软件产品为避免因软件故障而导致失效的能力

2、容错性:软件产品在软件发生故障或者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3、可恢复性:软件产品在失效发生的情况下,重建规定的性能级别并恢复直接影响的数据的能力

4、可靠性顺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可靠性相关的标准、约定或规定的能力(如对于通信类产品,系统的故障率不能高干多少、故障恢复时间不能长于多少等)

三、易用性:是指用户在指定条件下使用软件产品时,产品被用户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简单10个字:易懂、易学、易用、漂亮好看。

1、易理解性:软件产品使用户能理解软件是否适合以及如何能将软件用于特定的任务和使用环境的能力

2、易学性:软件产品使用户能学习其应用的能力

3、易操作性:软件产品使用户能够操作的控制它的能力

4、吸引性:软件产品吸引用户的能力

5、易用性的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易用性相关的标准、约定、风格指南或法规的能力(如对Windows的计算器来说,在界面设计上模仿实体计算器是易用性依从性的一个体现)

四、效率: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的性能的能力。通常,效率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性能。

1、时间特性:在规定条件下,软件产品执行其功能时,提供适当的响应和处理时间以及流量(吞吐量)的能力

2、资源利用率:在规定条件下,软件产品执行其功能时,使用合适数量和类别的资源的能力

3、效率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效率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如对系统资源的占有率又不能高于多少)

五、可维持性:是指产品可被修改的能力。这里的修改是指纠正、改进软件产品和软件产品对环境、功能规格变化的适应性

1、可分析性:软件产品诊断软件中的缺陷、失效原因或识别待修改部分的能力

2、可修改性:软件产品能够被修改的能力

3、稳定性:软件产品不会因为修改而造成意外结果的能力

4、可测试性:软件产品已修改的部分能够被确认修复的能力

5、可维护性的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维护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如软件出现故障时会弹出“XXX遇到问题要关闭”之类的提示)

六、可移植性:是指软件产品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外一种环境的能力。这里的环境,可以理解为硬件、软件或组织等不同的环境。

1、适应性:软件产品无须采用额外的活动或手段就可适应不同指定环境的能力

2、可安装性:软件产品在指定环境中被安装的能力

3、共存性:软件产品在公共环境中同与分享公共资源的其他独立件共存的能力

4、易替换性:软件产品在同样的环境下,替换另一个相同用途的指定软件产品的能力

5、可移植性的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可移植性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如产品不是针对某款特定的操作系统开发的,需要支持Windows所有操作系统)

时间: 2024-11-09 00:48:53

软件产品质量模型的相关文章

软件产品质量 “新”标准

? Erik van Veenendaal( www.erikvanveenendaal.nl )是一名国际知名的尖端顾问和培训师,和一名在软件测试和质量管理领域广受认可的专家.他是Improve Quality Services BV(www.improveqs.nl)的创始人.他保持着欧洲之星的记录,三次获得最佳导师将!2007年,因其对测试专业做出多年贡献,他获得了欧洲测试优秀奖.他作为测试经理和顾问在各个领域工作了20多年.他撰写了多篇论文和多部著作,包括"实用基于风险的测试: Pris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之瀑布模型

什么是瀑布模型 又称作为是传统模型.严格按照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的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执行时都会进行必要的约束保证质量,并有明确的文档产出.验收完成后才可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瀑布模型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从本质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确立了软件开发和演绎中各阶段的次序限制以及各阶段或机动的准则,确立开 发过程所遵守的规定和限制,便于各种活动的协调,便于各种人员的有效通信,有利于活动重用,有利于活动管理.常见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瀑布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等. 1)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瀑布模型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将软件生

Bean(描述Java的软件组件模型)

EJB是Enterprise Java Bean的缩写,一个Bean扮演着应用程序素材的角色.它包含有一个functional interface,一个life-cycle interface,以及一个实现它所支援的商业方法的类别. 外文名 Enterprise Java Bean 缩    写Bean   定义描述Java的软件组件模型 类    型    应用程序素材的角色 目    的  将可以重复使用的软件代码打包 应用范围  应用于服务器的部件 1定义 JavaBean是描述Java的

软件开发模型

作为一名程序员,开发过程就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过程,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学习新的开发技术,能更好的开阔我们的思路,让我们不断的进步. 临近毕业,着手准备毕业设计,我决定做一个在线考试系统,预计4月底完工,花费这么久来做这个项目,主要是因为,我要利用这个项目,将自己大学四年,学到的,没学到的东西 进行一次重新学习,第一站,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开发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是指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包括需求,设计,开发(写代码),测试,甚至是维护有时候也

CMM:软件成熟度模型

周末在家闲来无事,泡咖啡看书,正好看到了关于CMM的相关资料,分享出来,也当做学习笔记... 一.CMM简介 CMM,英文全称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即:软件成熟度模型. 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它是对于软件在定义.实施.度量.控制和改善其软件过程的实践中各个发展阶段的描述. 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目标. 分级:一级为初始级,二级为可重复级,三级为已定

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的定义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指人们为开发更好的软件而归纳总结的软件生命周期的典型实践参考. IEEE把一个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描述为:一个包括软件产品开发.运行和维护中有关过程.活动和任务的框架,覆盖了从该系统的需求定义到系统的使用终止.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称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为"软件开发模型",并把它定义为:软件过程.活动.任务的结构框架. 它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确立了软件开发和演绎中各阶段的次序限制以及各阶段或机动的准则,确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之V模型

什么是V模型 RAD(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快速应用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模型,通过开发和测试同时进行的方式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其形状像一个字母V,故称为V模型.又称软件测试的V模型. V模型是一个著名的.以测试为驱动的开发模型,该模型强调开发过程中测试贯穿始终,是瀑布模型的一个变体.V模型描述了质量保证活动和沟通.建模相关活动以及早期构键相关的活动之间的关系.随着软件团队工作沿着V模型左侧步骤向下推进,基本问题需求逐步细化,形成问题

转载:SMS软件FESWMS模型使用体会

自学了SMS-FESWMS几个月,从其原理到具体应用都已经比较熟悉.感觉这个软件还是有许多不足,这也是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的地方.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首先,对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型,软件的计算精度,特别是水流模拟的精度还是可以保证的,但前提是需要对一些关键影响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如糙率.涡粘系数(特别对于存在回流的情况)等.对于泥沙模拟,该模型仅能较好的考虑入口清水及平衡输沙(也即保证入口处不发生冲淤)的情况,另外,模型提供了多个平衡挟沙经验公式,如熟知的Meyer-Peter-Mu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