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模式:
1、表现为了控制对真实对象的访问,提供一个代理的角色,客户端通过调用代理实现访问真实对象。
2、表现为 对真实对象的操作进行拦截,再调用真实对象前后,代理对象做一些操作
特点:
1、代理对象和真实对象有公共的接口,这个接口暴露给客户端。
2、代理对象持有真实对象
3、客户端通过访问代理对象 实现访问真实对象的目的
4、代理对象可以在调用真实对象前或者后 做特定的操作
角色划分:
抽象角色: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声明真实角色实现的业务方法。
代理角色:实现抽象角色,是真实角色的代理,通过真实角色的业务逻辑方法来实现抽象方法,并可以附加自己的操作。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
真实角色:实现抽象角色,定义真实角色所要实现的业务逻辑,供代理角色调用。
核心: 下载
代理模式的核心是代理角色,代理角色通过拦截客户端的调用,在调用真实角色的操作前后,执行个性化的操作。
代理模式分为静态代理、动态代理。
静态代理是由程序员创建或工具生成代理类的源码,再编译代理类。所谓静态也就是在程序运行前就已经存在代理类的字节码文件,代理类和委托类的关系在运行前就确定了。
动态代理是在实现阶段不用关心代理类,而在运行阶段才指定哪一个对象。
动态代理:jdk 提供了InvocationHandler以及Proxy支持;cglib也提供了类似的功能
动态代理 是spring 实现 aop功能 的基础特性 下载
举例:
抽象角色 下载
Java代码
- public interface IPay {
- public void pay();
- }
真实角色:
Java代码
- public class ICBCPay implements IPay {
- @Override
- public void pay() {
- System.out.println("I am using ICBCPay");
- }
- }
代理角色: 下载
Java代码
- public class AliPay implements IPay {
- private IPay pay;
- public AliPay(IPay pay){
- this.pay = pay;
- }
- @Override
- public void pay() {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pay");
- pay.pay();
- System.out.println("After pay");
- }
- }
客户端: 下载
Java代码
- public class Tes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IPay pay = new AliPay(new ICBCPay());
- pay.pay();
- }
- }
时间: 2025-01-12 18: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