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造就了方法

正所谓懒人有懒福,有的人不需要整天在外跑,不需要自己动手做任何事,可是就是可以过得很好,而且还比别人过的安逸舒适,也许就是这样看的环境造就了他们如此安逸的生活,因为他们会思考,他们不需要自己动手就会有人给他送他需要的东西,比如金钱,事物,用品等等。

愚公移山,说明愚公勤快,不过他用的方法太死板,正是因为他一心想要把山移掉,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没有给自己一点空闲时间,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搬泥土石头去了,所以愚公只是老实的做自己的事,没有思考更好的方法,以致于浪费了很多不应该浪费的时间,如果愚公能够给自己一些空闲,不那么勤劳,也许愚公移山的进度就会快很多。

正是一个懒人造就了“烧石头”这个“碎石”的方法。愚公太勤快了,勤快得今天可以比昨天多凿一倍的石头。

或者在愚公的项目计划案的首页里就写着朱笔大字:“吾今胜昨倍许,明胜今倍许,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快。”

但是越发的勤快,愚公将越发没有机会找到更快的方法,

然而,李冰就是一个懒人,他不像愚公一样勤快,甚至懒得做什么都不自己动手,正是因为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冰用这些时间去观察思考更多的东西,他懒,但是他知道思考,观察。李冰在一次观察到鹅卵石被火烧过之后碰到水就会一下子变成粉末,因此李冰想起了用火烧山的方法去开凿山,这不仅使他的工程加快了进度,还省了很多力。

早期写程序,都是将代码打在穿孔纸带上,让计算机去读的。要让计算机读的纸带当然是连续的,这无需多讲。

其实我也没有那样写过程序,真实的苦楚我也不知道。『大道至简』后来有了汇编语言,可以写一些代码了。这时的代码

是写在文本文件里,然后交给一个编译器去编译,再由一个链接器去链接,这样就出来了程序。

所以,我们在开发软件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思考,不能盲目的去跟从,只知道写程序,却不知道自己写的有什么用,这个方法是不是最好的方法,还可不可以做的更好。

不是学的多就有用,很多人整天的学习,却不会整理自己学到的东西,不会运用到实际。所以一定要抽出时间去整理自己的思绪,整理自己的大脑,不要盲目的就知道死学,学到东西不会应用,还不如把那些时间拿去思考一点有用的东西,再应用到实际。

时间: 2024-12-06 16:21:44

懒人造就了方法的相关文章

读《大道至简-- 第二章 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有感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无不是靠这些“懒人”. 懒人造就了方法,这句话一点也没错.突然间想想那些聪明的人,大多都是懒人.因为想得多,所以做得少.因为想得多,所以思维得到了锻炼,变得越来越聪明.懒人造就了方法,当一件事情需要很大功夫才能做完时,勤快人想得是马上去做,尽快完成,而懒人想得是怎样做省力,怎样做最节省时间,此时懒人创造了一系列的方法.越勤快,越没有机会找到更快的方法.因为勤快人的脑子里想的并不是方法相关的东西.很多时候,做一个懒人还是很有必要的. 愚公和李冰同样是在凿山,但是愚公每天都在

大道至简之懒人造就了方法读后感

在大道至简的第二章中,他的引例是李冰凿山,这个故事与第一章中的愚公移山产生了很鲜明的对比.愚公“碎石击壤”,李冰“积薪烧之”:愚公人少且工程实现预期时间很长,但李冰带领了上百号人,且必须在短时间内显示目标.两者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明白,一个人勤奋固然很好,但是倘若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寻求方法,其实能够做到事半功倍,并且能过使方法更加广为流传.正如愚公与李冰两人移山的方法,后代的人们肯定更多的去使用李冰的方法去尽快实现目标.这也是我们编程的要义所在:优化. 何为优化,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被很多次

《大道至简》第二章读后感--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何为“大道至简”?在周爱民的<大道至简>一书中给出的大道至简的解析是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它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些招数或者方法. “僰蘭道有蜀王兵,亦有神作大滩江中.其崖崭峻不可破,(冰)乃积薪烧之.” 话说,战国时期有一人叫李冰,他干了一件事情与愚公类似,那就是凿了一座大山,然而凿山的过程却与愚公相去甚远.愚公历代子孙去凿穿了山而李冰以火烧石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李冰又是为什么会用“烧”这种方法来碎石的呢?如果李冰也象愚公那样日复一日地督促着他的团队凿石开山,那他一定没有时间来学习.寻找或

读《大道至简—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有感

读了大道至简第一章编程的精义之后,我觉得感触颇深,于是乎我又读了第二章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第二章写的也是非常的好,非常的吸引我. 第二章的开头便引用了李冰凿山的故事,在战国时代,李冰作为蜀国的成都看守,他自身的手下有非常之多,但是他也使用了一个非常省力的方法,那就是“积薪而烧之”,而不是像愚公那样“碎石击壤”,引出了标题懒人造就了方法.前面第一章提到了程序设计师的一个基本素质,折衷,也就是用更容易的方法实现要求重要李冰就是想到了用火烧的方法,只用了不多的人,不多的时间就烧平

大道至简《懒人造就了方法》读后感

今天又阅读了<大道至简>第二章--是懒人造就了方法,在生活中,“懒人”常常被讥笑,“懒人”更是不收欢迎.而劝人勤奋的名言典故却数不胜数.而在书中“懒人”有其特殊的含义,从中我明白了“懒人”,懒人必有懒人的方法,高明之处,过人之处. 这一章将“愚公移山”和“李冰凿离堆”的故事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同样的都是战国时代,愚公和李冰同样是开山,却运动了不同的方法.通过他们的比较,明白了这样一件事: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愚公的所有精力都花费在凿山方面,所以他并没有精力放在思考上,只能靠体力来做成事情,到最后

《大道至简-是懒人造就了方法》读后感悟

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懒使人慢节奏,但也使人大脑的运转快速起来.因为懒,不想动,所以就会想一些简单的办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从而使生活不再那么繁重.无论什么时候,思想都是很重要的,一个愿意去想的人生活总是会给予优待的.  懒人造就了方法,这句话一点也没错.突然间想想那些聪明的人,大多都是懒人.因为想得多,所以做得少.因为想得多,所以思维得到了锻炼,变得越来越聪明.懒人造就了方法,当一件事情需要很大功夫才能做完时,勤快人想得是马上去做,尽快完成,而懒人想得是怎样做省力,怎样做最节省时间,此时懒人创造

《大道至简》之第二章: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读后感

我自己是河南济源人,所以从小就对愚公移山的故事非常的熟悉.愚公移山本意并不在于移山或者搬家,他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毅力.这座山只是象征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某种困难,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我们的智力.毅力或者体力去征服它.解决它.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在坚定不移地为了实现目标而奋斗.但是,<大道至简>里却从另一个角度道出一个道理: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愚公会凿,李冰会烧.从小,家人给我讲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多在讲它的日积月累.勤奋苦干的精神—

《大道至简》第二章——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读后感)

何为“大道至简”?在周爱民的<大道至简>一书中给出的大道至简的解析是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它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些招数或者方法. 前几天我把这本书的第一章用伪代码的形式写了一篇读后感,今天我就写写这第二章的读后感吧.第二章的标题是:是懒人造就了方法.为什么是懒人造就了方法呢?作者用战国时期的李冰凿山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史记中说是“蜀守冰凿离堆”,是说李冰在成都的时候凿出了离堆.一说是李冰将都江堰附近的玉垒山凿了一个大口子,叫宝瓶口,而凿的石头就堆成了离堆.另一说,则是李的确是凿了一座“(溷

《大道至简》第二章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读后感

说实话,读完该章,真的有很多启示与启迪,这都是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探索不到的…… 该章首先点明懒人造就了方法.但是我认为这句话所告诉我们的不只是表面浅显的道理,而应该是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应该盲目的去解决,而是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懒人并不是懒,而是遇到事情懂得去思考问题,从而可以轻松的解决.书中提到李冰强于愚公在于李冰用烧山碎石的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山“搬走”,而愚公虽然很勤劳,条件越艰难,自己越发勤快,就越发没有机会找到更快的方法,只是也只能一点一点的搬.如果将愚公看作一个团

《大道至简》第二章------是懒人造就了方法------读后感

任何事情如果有了好的方法那么效率就会提高,就会很快完成一项大的工程,而好的方法的创始者必定是因为不想长时间的去做才创造出的可以省时省力的方法,所以懒人造就了方法.当然这的懒人并不是指的整天无所是事的人,而是不想耗费太长时间去完成一项工程,而是想省时省力高效率做事的人. 愚公移山,愚公“碎石击壤”,日复一日,非常勤快,今天可以比昨天多凿一倍的石头.“吾今胜昨倍许,明胜今倍许,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快.”,愚公很勤快,可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终有一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