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首部校验和计算

IP首部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1.把校验和字段清零。

2.然后对每16位(2字节)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反码求和的意思是先对每16位求和,再将得到的和转为反码。

接下来详细描述反码求和的步骤:看下面的代码

算法:

SHORT checksum(USHORT* buffer, int size)
{
    unsigned long cksum = 0;
    while(size>1)
    {
        cksum += *buffer++;
        size -= sizeof(USHORT);
    }
    if(size)
    {
        cksum += *(UCHAR*)buffer;
    }
    cksum = (cksum>>16) + (cksum&0xffff); 
    cksum += (cksum>>16); 
    return (USHORT)(~cksum);
}

参数buffer是指向16位整数的指针,刚开始指向的是IP首部的起始地址,参数size是IP首部的大小。while循环是将IP首部的内容以16位为单元加在一起,如果没有整除(即size还有余下的不足16位的部分),则加上余下的部分,此时的cksum就是相加后的结果,这个结果往往超出了16位,因为校验和是16位的,所以要将高16位和计算得到的cksum再加工。

再加工第一步:cksum = (cksum>>16) + (cksum&0xffff); sum>>16是将高16位移位到低16位,sum&0xffff是取出低16位,相加得到新的cksum。

再加工第二步:cksum += (cksum>>16); 第一步相加时很可能会产生进位,因此要再次把进位移到低16位进行相加。  

这样就加工好了,接下来就是取反,并强制转换为16位,这样就得到了最终的校验和。

校验和计算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该如何校验:

接收方进行校验时,也是对每16位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接收方计算校验和时的首部与发送方计算校验和时的首部相比,多了一个发送方计算出来的校验和。因此,如果首部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发生差错,那么接收方计算的结果应该为全一,因为接收方计算除校验和以外的部分得到值是校验和的反码,再加多出来的校验和当然是全一了。

附加:

IP头:

4500 0046

17d9 0000

4011 ec1d(校验字段)

ac1c 0f3b

ac1c 0f3d

计算:4500 + 0046 +17d9 + 0000 + 4011+ ec1d +ac1c + 0f3b + ac1c + 0f3d

取出的和相加再取反->即为应填充的校验和

当接受到IP数据包时,要检查IP头是否正确,则对IP头进行检验,方法同上:

计算:

4500 + 0046 +17d9 + 0000 + 4011+ ec1d +ac1c + 0f3b + ac1c + 0f3d  它们的和相加得出的一个数再次相加为FFFF,得到的结果是全一,正确。

得到的结果是全一,正确。

时间: 2024-07-30 11:28:53

ip首部校验和计算的相关文章

IP首部校验和的计算

IP首部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算法: SHORT checksum(USHORT* buffer, int size){    unsigned long cksum = 0;    while(size>1)    {        cksum += *buffer++;        size -= sizeof(USHORT);    }    if(size)    {        cksum += *(UCHAR*)buffer;    }    cksum = (cksum>>

作业:首部校验和计算

IP首部校验和的计算主要是两步:按位异或和取反,具体来说1. IP头部以16位为一个单位,逐个模2加(相当于异或):2. 得到的结果取反,作为校验和放入校验和字段:3. 初始计算校验和字段时该字段全部用0填充:     以上是对于发送者来说如何计算校验和的,而对于接收者来说,验证也很简单:1. 对于接收的IP报文头部以16位为单位逐个求和:2. 若结果为1,则校验正确,否则出错丢弃:     原理很简单,接收方的计算对象是A和A的反的异或,结果当然是1了!     具体的程序实现例子如下: SH

IP首部校验和的计算     [网络协议分析的作业]

SHORT checksum(USHORT* buffer, int size) { unsigned long cksum = 0; while(size>1) { cksum += *buffer++; size -= sizeof(USHORT); } if(size) { cksum += *(UCHAR*)buffer; } cksum = (cksum>>16) + (cksum&0xffff); cksum += (cksum>>16); return

IP校验和计算

今天上课提到IP头部校验和怎么算的,还真不是很清楚,于是去网上查了些资料,整理记录一下.IP首部校验和的计算主要是两步:按位异或和取反,具体来说1. IP头部以16位为一个单位,逐个模2加(相当于异或):2. 得到的结果取反,作为校验和放入校验和字段:3. 初始计算校验和字段时该字段全部用0填充:     以上是对于发送者来说如何计算校验和的,而对于接收者来说,验证也很简单:1. 对于接收的IP报文头部以16位为单位逐个求和:2. 若结果为1,则校验正确,否则出错丢弃:     原理很简单,接收

TCP校验和计算原理与实现

1. 概述 TCP首部校验和计算三部分:TCP首部+TCP数据+TCP伪首部. TCP校验和覆盖TCP首部和TCP数据,而IP首部中的校验和只覆盖IP的首部,不覆盖IP数据报中的任何数据. 伪首部是为了增加TCP校验和的检错能力:如检查TCP报文是否收错了(目的IP地址).传输层协议是否选对了(传输层协议号)等.伪首部来自IP首部. RFC 793的TCP校验和定义 The checksum field is the 16 bit one's complement of the one's co

ip数据报首部校验和的计算

ip数据报首部校验和的计算 网络层间的数据传送特点是: 不可靠:    分组可能丢失,乱序等,不做确认: 无连接:    每个分组都独立对待: 尽力投递: 不随意放弃分组: 点到点. 因为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的干扰,ip数据包会发生改变,这时接受着收到这个ip数据包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应把这样的数据包丢掉.那么怎样确定数据包发生了变化,这就用到了首部校验和.就是发送者把Ip首部的校验和外的数据全部相加再取反再放到校验和位置(如果高位有溢出的就把溢出数据加到低位).接收者只要把整个ip数据报首

IP数据报首部校验和算法

当用google搜索IP数据报首部校验和算法的时候,总是看到的是代码,没有看到其过程,于是就有了此文,如有错误请指正.文章省略一点,呵呵 IP/ICMP/IGMP/TCP/UDP等协议的校验和算法都是相同的,算法如下: 在发送数据时,为了计算数IP据报的校验和.应该按如下步骤: (1)把IP数据报的首部都置为0,包括校验和字段. (2)把首部看成以16位为单位的数字组成,依次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 (3)把得到的结果存入校验和字段中. 在接收数据时,计算数据报的校验和相对简单,按如下步骤: (1)

原始套接字-自定义IP首部和TCP首部

1 /* ===================================================================================== 2 * 3 * Filename: raw.c 4 * Description: 使用原始套接字发送TCP协议,并外带自己的数据. 5 * 6 * ====================================================================================*

ipv4校验和计算

ipv4校验和的计算 原理: 计算方法一:除去校验和的两位,将其他的位相加:45+00+00+3c+55+81+00+00+40+01+ac+1c 0f+0d+ac+1c+0f+0e= 计算方法二: 校验和(checksum)算法,简单的说就是16位累加的反码运算: 计算函数如下: 我们在计算时是主机字节序,计算的结果封装成IP包时是网络字节序,注意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在从IP包里读取要转化为主机字节序,往IP包里存入时要转化为网络字节序在存入. UINT32 Checksum(UINT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