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什么是“临界知识”?元认知+底层规律
1. 区分信息和知识:人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只有能改变思维认知或影响行为的才是有效知识。
一些文章,你不阅读,它就是数据,阅读了是信息,进一步思考影响了认知和行为,信息就变成了有效知识。这就是为什么“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2. 知识如何改变命运?逆袭?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从数量优势、速度优势——深度优势。如今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管理知识不再是简单的收集、整理、保存了,而是要创造知识。
改变命运的关键 = 知识的深度优势——提升认知——改变行为模式。
3. 深度认知:分析问题找普遍规律;分析结果找底层逻辑。
4. 不用高级专业词汇,要把事实讲的引人入胜: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科技楼里遇不到的人。
5. “技术效率”: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
“认知效率”:应对一类场景和问题的方法。识别新问题只是旧问题换了一种外衣出现。
如何提升“认知效率”?
撬动效能的杠杆——临界知识,用80%的精力学习20%的底层规律。
6. 斜杠青年:有多重职业身份的人,如摄影师 / 作家 / 歌手
!!!《认知突围》里,在4个相关领域(底层规律一致)分别用20%的精力达到及格,加起来的收益可能超过在一个岗位上用100%的精力做到80%,即4*20% > 80%。
!!!“斜杠青年就是通过多元化的经历提升认知变现的能力。”这句话逻辑是错的,“斜杠青年”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不是原因:不是因为多元化经历提升了认知深度,而是这些青年先提升了认知,认识到了多个领域的底层规律,用它获得了多重职业身份,实现了多元化的生活。
7. 为什么学习层次上不去?
我们固有的认知里,自己身上有某些标签框定了学习其他知识可能性,要学就学标签内的知识。比如找工作就找关键词,跟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岗位,因为自己大学4年研究生3年都是电气专业,其他的也不了解。但其实在学校学到的真正有用的不是变压器是什么,磁屏蔽是什么,什么叫曲线拟合这些概念性的知识,而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从问题中发现普遍规律,从而看到很多风马牛不相及的难题都源于同一种基本规律,在底层盘根错接的联系起来,当然,首先要有这种认知,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8. 哪些“无用”的知识是有用的?
表面上毫不相干,在底层相互联系,盘根错节的知识。
三个级别的课程:
① 公共基础课
② 专业基础课
③ 通用必修课:临界知识,认识事物的底层逻辑和通用规律。
比如,《论持久战》中日战争胜负的底层界定因素:日本想要速战速决,而中国地域空间辽阔,所以影响战争的底层结构是空间和时间的博弈,假如能用空间战略换日本的时间战略,那战争形势将对中国大大有利,日本就会处于不利的状态。
第2章 如何获取“临界知识”?阅读笔记+复盘+分享,多个场景——一个规律
1. 阅读方法
原始阅读法:花大量时间把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划线摘录整理
二八主题阅读法:抓住一个主题同时阅读几本书,每本书有20%的关键问题值得进一步深思,20%指的是能启发思考的、自己不明白或没想到的。
杨翠先:新知识锚定到旧知识上面,建立新旧知识网络。
2. 改变认知的两个重要心态
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方法能够小幅度提升学习效率,想要逆袭获得效率大幅度提升就需要改变我们的底层认知,改变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获得成长型思维模式。
比如,你相信什么,你如何看待你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回:我相信学习可破一切,即使有的人生在罗马,也不是天生什么都会。我相信未来是美好的,相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努力提升认知、想学什么就行动、用80%的热情拥抱每一天,尽全力就够了。
① 绿灯思维:遇到和我们固有认知不一致的观点时,打破习惯性防卫。
刘媛媛:保持开放性,不要斩钉截铁的下结论。
② 把慢功夫花在20%临界知识上:
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很多人追求快速成长,因为如果慢一步就会步步慢,最后会被淘汰。害怕是对的,但是快速成长、高效学习是知识融汇贯通的结果,不是因为快速成长才获得的高级认知,有四两拨千斤的能力。
刘媛媛:主题阅读要有明确的目的,不一定按顺序,先找自己最要紧知道的。
思考:作者哪些观点我要借鉴,哪些我保留意见?哪些理念用词不一样其实是一个意思?我在别处看到的观点或故事正好能说明作者的理念?
3. 不能深度思考是因为阅历不够、知识量不足?
阅历和知识储备确实与深度思考有关,但很多件事多的人不一定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见多识广也可以是COPY别人的观点,以别人的经验当做真理。
4. 如何提升底层认知?
(1). 复盘 = 反思:总结分析结果,反思分析原因,对假设进行校正。
想要一身肌肉,每天去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想要一个有肌肉的思想,也要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的思维有弹性,看待问题更深刻。
我们过去的经历填满了我们的弱势和优势、错误假设和正确决策。
不复盘,就是用昨日的错误假设努力做着今天的事,未来有怎么是崭新的?
刘媛媛:下推假设成立会有什么结果,上推包括质疑证据来源、可信度和原因链条,前者就是反思假设是否正确。
成甲:反思日记。
刘媛媛:错话本、错事本。今天我哪些事没做好,我当时是怎么想的,我当时应该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别人:前女友水性杨花,是在男的认识之前就是如此还是跟他相处之后才变得如此?女生骨子里很少有浪荡的,一般都是比较保守的。男生通过周围的朋友或者自己看到的建立情爱价值观,他们会经常一起讨论一些特别露骨的问题,但是女生不会聚到一起讨论这些,她们一般是男友带给自己的价值观,对情爱有初步认识,如果第一位男友正好三观不正,她们很有可能被带跑偏,从而产生某些浪荡的行为。所以判断女生时,最好看清她之前有过什么类型的前度,很可能前度有问题。
① 跳跃性假设:直觉、非理性思考
要主动尝试接近牛人,找标杆。
《北京、上海女子图鉴》:陈可的标杆是顾映真、罗海燕的标杆是scarlet,所以想要逆袭的女性需要找想成为的女性主动更接近,向他们学习,这一点对男人女人都一样。
② 产生新认知:“损失规避效应”
比如,淘宝店铺大件物品的送货政策是:如果送货上门在多加200元,应改为如果自行提货又会200元,可能更容易接受。
经常问自己:我以前又遇到过类似情况吗?想法和做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我现在要怎么理解怎么做才能绝对避免再次发生?
回:人长久地坚持做一件事,一定是从中受益的。如果带给自己的是痛苦和煎熬,没有看到任何有利的结果,那必然会放弃。谈恋爱也是,如果其中一人不想在继续,那这个人必然经历了很多的煎熬和痛苦,他看不到将来会有什么益处。而浑然不知的另一人,必然从中受益很多很享受这段关系,在被分手时才会懵逼。
(2). 以教为学 = 分享 + 书面表达(输出)
(3). 刻意练习:核心是元认知(底层逻辑)能力包括认知效率和认知深度。
元认知 = 思考问题的过程。
“练习”的是元认知,通过强迫自己复盘“思考问题的过程”提升认知。
!!!如何提升元认知?如何刻意练习思考问题的过程?
划小圈——组合成块——认知框架:极大的提升认知效率,表现出惊人的认知深度。
比如,学游泳,呼吸、漂浮、打水就是在画小圈——把小圈组合起来就会游泳了——与跳水组合就是一个更大的技能了。
5. 复盘的技巧 / 错事本上记什么?
(1). 如实记录事情的发展顺序,和情绪状态,外部因素,思考问题的过程。
为什么要记录?
① “认知失调”:大脑根据此刻的处境调整记忆,曲解当时的行为动机。
比如,你想戒烟,但是一段时间后没成功,你可能会说,其实我喜欢抽烟内心是不想戒烟的,但是当时你既然做决定要戒烟,怎么会不想呢?所以你是根据戒烟没成功(处境)说当时不想戒烟(动机),避免心理上的不适。
② 结果反馈不及时
通常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回顾往事,才会发现自己很多言行不一的地方,发现思维的缺陷或者某些的规律。所以越长期经验的总结,越有利于我们发现底层规律。
记录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在解构和重构底层逻辑的过程,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下慢功夫。
(2). 定期回顾
(3). 付费购买高质量课程和书籍,节省学习时间
!!!买书不是为了看完书,而是为了更快的找打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消除知识阻塞。
花几分钟时间阅读目录,理清这本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每章的内容和之间的联系?哪一章节可以直接解决问题或者提供思路?直接跳到那章看作者提供的思路。在深入思考的状态下,在多本书之间快速穿梭,找到它们中20%相通的思路,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能力。
第3章 如何寻找并应用“临界知识”?刻意练习
1. 为什么“临界知识”有四两拨千斤的力量?
任何复杂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底层规律,是一个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
2. 学习具体技能的人多,学习深度认知的人少——进步速度问题。
学习一项技能,刚开始能力得到大幅快速提升,一段时间就会碰到“天花板”,因为我们会用以往经验、价值偏好、直觉等分析问题做出决策,而这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看待事物都是孤立的割裂的,缺乏对问题的底层规律的认识,无法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要获得重生、逆袭,就要用一类模型安排以往经验,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3. 数理化学科,产生“临界知识”的概率更大。
数理化中更有很多定律、定理,可靠性强、适用范围广。
!!!刻意训练不是要找某个问题的答案,而是要训练不断质询、反向思考的能力,用这个能力去寻找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法。
4. 从兴趣/天赋中寻找“临界知识”更高效。
对于大多数人,就像“有的地方本来没有路,人走的多了就成了路”,努力多了就成了天赋。天赋是你不由自主全情投入,别人觉得是苦力,但你乐在其中的事情。这一点点的差别看似微不足道,加入时间变量后,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你的优势、天赋就是那些让你感到强大的、充满力量和成就感的事情,坚持做这样的事非常重要。所以除了员工、伴侣、丈夫、孩子、父母这些人,你要经常问自己,我是谁?我想尝试什么?我怎样能取悦自己?
5. 刻意练习
要点:① 抓住问题本质
② 大量重复练习:一个规律——多个场景
总结性认知:给定问题,找答案
预见性认知 = 对问题的界定/临界知识 + 获得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训练预见性的认知,关键在于培养提出好问题的能力——多问为什么。
(1). 什么是“预见性认知”?我们对未来的相信程度。
(2). 巨大优势:通常我们认为面对一个难题,两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是因为性格差异,有的人更加冒险,有的人比较保守。如果你提前明确的知道这么做将来收益巨大,你一定选择马上做,看起来你比别人更果敢,也更冒险。
乔伊斯父亲说“我们没有足够的钱”,母亲却筹到了学费,看起来母亲更冒险,父亲如果明确知道上学后家族命运会改变,他会不会也像母亲那样做?
所以,“性格差异”属于一种现象,而“预见性认知”才是原因。
(3). 是什么阻碍了?
① 应激性反应(情绪化):被眼前的危机占满
② 窄带宽的穷人思维 /单因果思考方式:只专注一个因素
(4). 预见性认知的思维习惯
① 结构性反应(理性思维)
② 系统化思考方式 :考虑问题的所有因素
③ 界定问题
父亲界定问题是“我们的存款够吗”,而母亲界定问题是“怎样让她上学”,所以好的答案来自好的问题,对问题的界定不一样行为就不一样。
比如,“得到”App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
现象层面:因为罗辑思维团队能力强,之前已经积累非常多的用户量和粉丝。
技术层面:1. 互联网知识付费创业的风口 2. 团队制作经验丰富,内容优质 3. 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便捷
底层规律:1. 用户价值:免费信息获取容易但有价值的内容少,所以获取优质内容成本高,而它可以短时内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满足用户需求:花钱获得知识,节约查找的时间 2. 品牌效应:罗振宇团队已经积累大量粉丝,用户信任度高 3. 规模效应:传统的视频节目后期制作时间长难度大,而音频降低了时间成本,可以日更,数量巨大 4. 边际成本低:人数扩充几倍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5. 从众效应
(5). 能力圈内做事首先要明确能力圈内有什么。
第4章 通用临界知识
1. 复利效应 / 量变产生质变——幂律分布(触发临界值)
行为A产生结果B,结果B加强行为A。
长尾理论就是二八定律,靠前20%掌握80%资源,剩余80%共享20%资源。
复利效应产生的条件?达到触发临界值。
如何达到临界点?持续投入大概率、高期望(小概率)事件,备份小概率事件,留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六度分隔理论:你想要认识一个人,肯定可以通过6个人认识他。
你通过一度人脉认识了二度人脉,二度人脉认识了三度人脉……越往后你越不知道你会认识什么层次、有什么能量的人。所以,要想认识牛人,自己首先变得有价值才能不断升值。要改变现在的处境,多接受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做好,旧的自己是没有全新未来的。
运气只能决定黑天鹅事件的迟早,不能决定它是否能发生。很多人做不成事怪时运不济,其实只是复利效应在作用,你不断积累刚开始不起眼,到达临界值后就会逆袭,看起来是运气好。
2. 概率论——频次概率、主观概率(信息的质量和数量)
持续投入大概率、高期望值事件,备份小概率事件。
杨翠先:找到和你相似的群体,观察他们的思维、行为决策(红点、黑点)和成功概率,是否可以借鉴。
3. 黄金思维圈 / 思维导图 / 决策树
遇到每件事 或 要做一件事,首先刨根问底地问why——how——what。
营销的最高境界——营销你的价值观:你为什么存在?国际奢侈品品牌卖的是故事,或者说情怀,通过故事传达一种价值观。
应聘者对工作的介绍,不能局限于具体的工作内容,要清晰的认识到这件事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关键是哪一点?
如何回答封闭型问题?封闭型问题给出了特定答案,比如你觉得A好还是B好?如果回答A、B之中一个好,或者各有各的好,就停留在了what层面。首先应该跳出问题,先不管是哪个好,你要用它做什么,再决定哪个更好一些。
《第五项修炼》,每个人都不能囿于自己的岗位职责,觉得做好分内之事就好了,害怕越俎代庖引起别人的反感,应该对所有职责相互关联产生的结果负有责任,才是职小白进阶的根本。
总结
1. 临界知识 = 元认知 / 底层逻辑 / 普遍规律:“思考问题的过程”一个撬动效能的杠杆,能够四两拨千斤,解决一大类问题。
思维导图 + 刻意练习 ——获得高级元认知——改变行为模式。
2. 二八主题阅读法:找底层规律——新锚定旧知识网络。
(付费购买高质量课程、书籍,节省学习时间)
3. 提升认知的2种心态:
① 绿灯思维(打破习惯性防卫,开放性,不斩钉截铁下结论)
② 下慢功夫到20%启发思考的问题上
4. 如何深度思考?如何提升元认知?如何获得临界知识?
① 复盘(获得临界知识):多个场景——一个规律
错话本、错事本 = 今日的错误假设+正确决策
(如实记录事情发展、当时的情绪状态、外部因素、思考过程)
② 刻意练习(应用临界知识):
大量重复一个规律——多个场景——预见性认知(界定问题)
③ 输出 = 分享 + 书面表达
5. 广泛收集高质量信息
——提高主观概率,判断哪些是大概率事件——持续投入大概率事件、备份小概率事件(why—how—what)——达到触发临界值——复利效应。
第2章 如何获取“临界知识”?阅读笔记+复盘+分享,多个场景——一个规律
1. 阅读方法
原始阅读法:花大量时间把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划线摘录整理
二八主题阅读法:抓住一个主题同时阅读几本书,每本书有20%的关键问题值得进一步深思,20%指的是能启发思考的、自己不明白或没想到的。
杨翠先:新知识锚定到旧知识上面,建立新旧知识网络。
2. 改变认知的两个重要心态
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方法能够小幅度提升学习效率,想要逆袭获得效率大幅度提升就需要改变我们的底层认知,改变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获得成长型思维模式。
比如,你相信什么,你如何看待你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回:我相信学习可破一切,即使有的人生在罗马,也不是天生什么都会。我相信未来是美好的,相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努力提升认知、想学什么就行动、用80%的热情拥抱每一天,尽全力就够了。
① 绿灯思维:遇到和我们固有认知不一致的观点时,打破习惯性防卫。
刘媛媛:保持开放性,不要斩钉截铁的下结论。
② 把慢功夫花在20%临界知识上:
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很多人追求快速成长,因为如果慢一步就会步步慢,最后会被淘汰。害怕是对的,但是快速成长、高效学习是知识融汇贯通的结果,不是因为快速成长才获得的高级认知,有四两拨千斤的能力。
刘媛媛:主题阅读要有明确的目的,不一定按顺序,先找自己最要紧知道的。
思考:作者哪些观点我要借鉴,哪些我保留意见?哪些理念用词不一样其实是一个意思?我在别处看到的观点或故事正好能说明作者的理念?
3. 不能深度思考是因为阅历不够、知识量不足?
阅历和知识储备确实与深度思考有关,但很多件事多的人不一定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见多识广也可以是COPY别人的观点,以别人的经验当做真理。
4. 如何提升底层认知?
(1). 复盘 = 反思:总结分析结果,反思分析原因,对假设进行校正。
想要一身肌肉,每天去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想要一个有肌肉的思想,也要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的思维有弹性,看待问题更深刻。
我们过去的经历填满了我们的弱势和优势、错误假设和正确决策。
不复盘,就是用昨日的错误假设努力做着今天的事,未来有怎么是崭新的?
刘媛媛:下推假设成立会有什么结果,上推包括质疑证据来源、可信度和原因链条,前者就是反思假设是否正确。
成甲:反思日记。
刘媛媛:错话本、错事本。今天我哪些事没做好,我当时是怎么想的,我当时应该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别人:前女友水性杨花,是在男的认识之前就是如此还是跟他相处之后才变得如此?女生骨子里很少有浪荡的,一般都是比较保守的。男生通过周围的朋友或者自己看到的建立情爱价值观,他们会经常一起讨论一些特别露骨的问题,但是女生不会聚到一起讨论这些,她们一般是男友带给自己的价值观,对情爱有初步认识,如果第一位男友正好三观不正,她们很有可能被带跑偏,从而产生某些浪荡的行为。所以判断女生时,最好看清她之前有过什么类型的前度,很可能前度有问题。
① 跳跃性假设:直觉、非理性思考
要主动尝试接近牛人,找标杆。
《北京、上海女子图鉴》:陈可的标杆是顾映真、罗海燕的标杆是scarlet,所以想要逆袭的女性需要找想成为的女性主动更接近,向他们学习,这一点对男人女人都一样。
② 产生新认知:“损失规避效应”
比如,淘宝店铺大件物品的送货政策是:如果送货上门在多加200元,应改为如果自行提货又会200元,可能更容易接受。
经常问自己:我以前又遇到过类似情况吗?想法和做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我现在要怎么理解怎么做才能绝对避免再次发生?
回:人长久地坚持做一件事,一定是从中受益的。如果带给自己的是痛苦和煎熬,没有看到任何有利的结果,那必然会放弃。谈恋爱也是,如果其中一人不想在继续,那这个人必然经历了很多的煎熬和痛苦,他看不到将来会有什么益处。而浑然不知的另一人,必然从中受益很多很享受这段关系,在被分手时才会懵逼。
(2). 以教为学 = 分享 + 书面表达(输出)
(3). 刻意练习:核心是元认知(底层逻辑)能力包括认知效率和认知深度。
元认知 = 思考问题的过程。
“练习”的是元认知,通过强迫自己复盘“思考问题的过程”提升认知。
!!!如何提升元认知?如何刻意练习思考问题的过程?
划小圈——组合成块——认知框架:极大的提升认知效率,表现出惊人的认知深度。
比如,学游泳,呼吸、漂浮、打水就是在画小圈——把小圈组合起来就会游泳了——与跳水组合就是一个更大的技能了。
5. 复盘的技巧 / 错事本上记什么?
(1). 如实记录事情的发展顺序,和情绪状态,外部因素,思考问题的过程。
为什么要记录?
① “认知失调”:大脑根据此刻的处境调整记忆,曲解当时的行为动机。
比如,你想戒烟,但是一段时间后没成功,你可能会说,其实我喜欢抽烟内心是不想戒烟的,但是当时你既然做决定要戒烟,怎么会不想呢?所以你是根据戒烟没成功(处境)说当时不想戒烟(动机),避免心理上的不适。
② 结果反馈不及时
通常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回顾往事,才会发现自己很多言行不一的地方,发现思维的缺陷或者某些的规律。所以越长期经验的总结,越有利于我们发现底层规律。
记录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在解构和重构底层逻辑的过程,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下慢功夫。
(2). 定期回顾
(3). 付费购买高质量课程和书籍,节省学习时间
!!!买书不是为了看完书,而是为了更快的找打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消除知识阻塞。
花几分钟时间阅读目录,理清这本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每章的内容和之间的联系?哪一章节可以直接解决问题或者提供思路?直接跳到那章看作者提供的思路。在深入思考的状态下,在多本书之间快速穿梭,找到它们中20%相通的思路,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能力。
第3章 如何寻找并应用“临界知识”?刻意练习
1. 为什么“临界知识”有四两拨千斤的力量?
任何复杂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底层规律,是一个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
1. 学习具体技能的人多,学习深度认知的人少——进步速度问题。
学习一项技能,刚开始能力得到大幅快速提升,一段时间就会碰到“天花板”,因为我们会用以往经验、价值偏好、直觉等分析问题做出决策,而这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看待事物都是孤立的割裂的,缺乏对问题的底层规律的认识,无法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要获得重生、逆袭,就要用一类模型安排以往经验,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2. 数理化学科,产生“临界知识”的概率更大。
数理化中更有很多定律、定理,可靠性强、适用范围广。
!!!刻意训练不是要找某个问题的答案,而是要训练不断质询、反向思考的能力,用这个能力去寻找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法。
3. 从兴趣/天赋中寻找“临界知识”更高效。
对于大多数人,就像“有的地方本来没有路,人走的多了就成了路”,努力多了就成了天赋。天赋是你不由自主全情投入,别人觉得是苦力,但你乐在其中的事情。这一点点的差别看似微不足道,加入时间变量后,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你的优势、天赋就是那些让你感到强大的、充满力量和成就感的事情,坚持做这样的事非常重要。所以除了员工、伴侣、丈夫、孩子、父母这些人,你要经常问自己,我是谁?我想尝试什么?我怎样能取悦自己?
5. 刻意练习
要点:① 抓住问题本质
② 大量重复练习:一个规律——多个场景
总结性认知:给定问题,找答案
预见性认知 = 对问题的界定/临界知识 + 获得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训练预见性的认知,关键在于培养提出好问题的能力——多问为什么。
(1). 什么是“预见性认知”?我们对未来的相信程度。
(2). 巨大优势:通常我们认为面对一个难题,两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是因为性格差异,有的人更加冒险,有的人比较保守。如果你提前明确的知道这么做将来收益巨大,你一定选择马上做,看起来你比别人更果敢,也更冒险。
乔伊斯父亲说“我们没有足够的钱”,母亲却筹到了学费,看起来母亲更冒险,父亲如果明确知道上学后家族命运会改变,他会不会也像母亲那样做?
所以,“性格差异”属于一种现象,而“预见性认知”才是原因。
(3). 是什么阻碍了?
① 应激性反应(情绪化):被眼前的危机占满
② 窄带宽的穷人思维 /单因果思考方式:只专注一个因素
(4). 预见性认知的思维习惯
① 结构性反应(理性思维)
② 系统化思考方式 :考虑问题的所有因素
③ 界定问题
父亲界定问题是“我们的存款够吗”,而母亲界定问题是“怎样让她上学”,所以好的答案来自好的问题,对问题的界定不一样行为就不一样。
比如,“得到”App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
现象层面:因为罗辑思维团队能力强,之前已经积累非常多的用户量和粉丝。
技术层面:1. 互联网知识付费创业的风口 2. 团队制作经验丰富,内容优质 3. 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便捷
底层规律:1. 用户价值:免费信息获取容易但有价值的内容少,所以获取优质内容成本高,而它可以短时内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满足用户需求:花钱获得知识,节约查找的时间 2. 品牌效应:罗振宇团队已经积累大量粉丝,用户信任度高 3. 规模效应:传统的视频节目后期制作时间长难度大,而音频降低了时间成本,可以日更,数量巨大 4. 边际成本低:人数扩充几倍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5. 从众效应
(5). 能力圈内做事首先要明确能力圈内有什么。
第4章 通用临界知识
1. 复利效应 / 量变产生质变——幂律分布(触发临界值)
行为A产生结果B,结果B加强行为A。
长尾理论就是二八定律,靠前20%掌握80%资源,剩余80%共享20%资源。
复利效应产生的条件?达到触发临界值。
如何达到临界点?持续投入大概率、高期望(小概率)事件,备份小概率事件,留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六度分隔理论:你想要认识一个人,肯定可以通过6个人认识他。
你通过一度人脉认识了二度人脉,二度人脉认识了三度人脉……越往后你越不知道你会认识什么层次、有什么能量的人。所以,要想认识牛人,自己首先变得有价值才能不断升值。要改变现在的处境,多接受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做好,旧的自己是没有全新未来的。
运气只能决定黑天鹅事件的迟早,不能决定它是否能发生。很多人做不成事怪时运不济,其实只是复利效应在作用,你不断积累刚开始不起眼,到达临界值后就会逆袭,看起来是运气好。
2. 概率论——频次概率、主观概率(信息的质量和数量)
持续投入大概率、高期望值事件,备份小概率事件。
杨翠先:找到和你相似的群体,观察他们的思维、行为决策(红点、黑点)和成功概率,是否可以借鉴。
3. 黄金思维圈 / 思维导图 / 决策树
遇到每件事 或 要做一件事,首先刨根问底地问why——how——what。
营销的最高境界——营销你的价值观:你为什么存在?国际奢侈品品牌卖的是故事,或者说情怀,通过故事传达一种价值观。
应聘者对工作的介绍,不能局限于具体的工作内容,要清晰的认识到这件事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关键是哪一点?
如何回答封闭型问题?封闭型问题给出了特定答案,比如你觉得A好还是B好?如果回答A、B之中一个好,或者各有各的好,就停留在了what层面。首先应该跳出问题,先不管是哪个好,你要用它做什么,再决定哪个更好一些。
《第五项修炼》,每个人都不能囿于自己的岗位职责,觉得做好分内之事就好了,害怕越俎代庖引起别人的反感,应该对所有职责相互关联产生的结果负有责任,才是职小白进阶的根本。
总结
1. 临界知识 = 元认知 / 底层逻辑 / 普遍规律:“思考问题的过程”一个撬动效能的杠杆,能够四两拨千斤,解决一大类问题。
思维导图 + 刻意练习 ——获得高级元认知——改变行为模式。
2. 二八主题阅读法:找底层规律——新锚定旧知识网络。
(付费购买高质量课程、书籍,节省学习时间)
3. 提升认知的2种心态:
① 绿灯思维(打破习惯性防卫,开放性,不斩钉截铁下结论)
② 下慢功夫到20%启发思考的问题上
4. 如何深度思考?如何提升元认知?如何获得临界知识?
① 复盘(获得临界知识):多个场景——一个规律
错话本、错事本 = 今日的错误假设+正确决策
(如实记录事情发展、当时的情绪状态、外部因素、思考过程)
② 刻意练习(应用临界知识):
大量重复一个规律——多个场景——预见性认知(界定问题)
③ 输出 = 分享 + 书面表达
5. 广泛收集高质量信息——提高主观概率,判断哪些是大概率事件——持续投入大概率事件、备份小概率事件(why—how—what)——达到触发临界值——复利效应。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j-attitudes0303/p/10352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