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年龄干什么事
韩志刚
客居京城的高中同学刘小明不久前回吴忠了,大家高兴地聚了一回。还特别邀请到了当年的三位先生:王文均老师、陆地中老师和姬鸿勋老师。
三十年前,我们从秦渠岸边的吴忠中学八五级高中文科班毕业,如风中的种子飘向祖国的大江南北,落地、发芽、开花。王老师、陆老师大概跟我们今天的年龄错不了多少,姬老师曾经是他们的学生,年龄差一轮吧。而今,昔日的学生都已五十挂零,姬老师刚过七十,王老师、陆老师均年逾八旬,值得欣慰的是老师们精神健烁,才半百的学生们倒显得沧桑不振。师生聚首,仿佛昨天才分开。忆往昔,旧事历历在目,所谈话题有趣得很,事涉青涩的暗恋、作弊的绝招、班级的墙报和老师的无奈。待菜过五味,酒过三巡,三位师尊竟然干掉了一瓶52度老汾酒,而弟子们除小明陪老师喝白酒外,其余不论男女尽喝干红,知道惜命了,似乎年轻人身体素质倒比老先生们略逊一筹,不禁唏嘘。
酒是好东西。本来师生间就不设防,加上酒精催化,拉话自然多了起来。三十年前的一幕一幕好似过电影一般,在笑谈中蒙太奇画面快速跳转,先生们爽朗的笑声和弟子们装模作样的小学生状,是一种久违了的放松状态和真情流淌,真是奢侈的享受,精神的大宴。菜也点得好,羊肉是上了舌尖中国的国强手抓,盖碗茶是地道的三泡台玫瑰八宝茶,纯纯的吴忠味道,师生间的开怀真实而有温度,一致表扬周雪松同学会办事。言谈中,刘小明同学深情地端起一满杯酒双手敬上王文均老师,人到中年说话还是羞涩颤抖的童音:“感谢王老师当年一句话,为我的人生指点了迷津。”老师竟忘了,急问原由。小明眼含泪花道:“我那时在班里年龄最小,少不更事,考上大学时也才刚满16岁,完全是个小孩子,不知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报志愿时家长领着找到王老师求教,王老师经认真综合分析考量选报了上海外院。”临别,王文均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孩子,你会飞得很远!记住,在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当时的刘小明对老师的叮嘱似懂非懂,但铭刻于心,直到毕业后,当过一段大学教师,又从事商贸经常远渡重洋,在各个国家间飞来飞去,她才在云层之上猛然想起了老师的预言。当然“在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成为指引她认真对待人生每一阶段的箴言,从而使她面对抉择和关键节点从容不迫,大的方向上没有出现偏差。因此,小明谨记师尊告诫,平顺走到今天。经历了读书、求知、立业、成家、相夫教子等过程,自得其乐,渐渐归于自然心境。
“在什么年龄干什么事”,这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应是先生切身体会和人生经验总结。王老师讲这话时年逾五十,正是孔子讲的“知天命”之年。这句话看似平易,实则高山起伏,一言道尽人生奥理。小明是幸运的,听了老师的话,就少走了许多弯路。而不少同学没有得到这样的衷告,在人生路上则不免磕磕绊绊,历尽沧桑,无泪有伤。先生的这句话,我们在不同场合也听到过类似的意思,但表述得没有这么精准,说法不一,也不如王老师讲的直接、好理解。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身边许多人在一生中但凡出现或大或小这样那样的问题,总是在哪个年龄段尝试不该是这个年龄做的糊涂事,而致使四处碰壁,折角带伤。比如,现在司空见惯的中小学生早恋问题,必然伤及身心而影响成长学习;大学生期间的所谓创业,舍本逐末,得了小利却不能顺利毕业等等,不一而足。再就是刚入职场的小狗站到粪堆上——不知天高地厚,猴心不定,频频跳槽,这山望着那山高,那山桃枝正夭夭;年轻人腰悬三尺木剑初涉江湖,就心高气傲,独孤求败,身处险境而不自知,全然不把偌大江湖放在眼里;本来只有八百力,放胆敢挑一千斤,行而不远,痛苦不堪;该谈婚论嫁的时候又特立独行,不入流俗···事干得再大,钱挣得再多,纵然活上二百五十岁,又有什么意义呢?
自己如今也已到了“五十而知天命”阶段,对照王老师的话认真检讨自己的过往,好在虽无师尊指点,自己也还是无意识地按这一路数走过,只是一些人生关口的选择身不由已,把握的不好,总算是普通人的正常路径,虽无大象之形,也少大起大落,总体还算平顺,暗自窃喜。
送别小明,常思老师之言,反复咀嚼其中真义,真是佩服先生睿智。一句平常话,人生大智慧。也才发现孔老夫子也是这样的观点,只是我们虽熟读子曰但有口无心罢了。《论语》中,孔夫子貌似在介绍自己的简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把孔子的一生体验概括归结起来,不正是“在什么年龄干什么时事”吗?按孔老夫子的教诲,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套到现在的情况,正好是上高中的年龄,十五岁之前是少童时代,属人生启蒙阶段,不在话下。经三年高中拼搏脱胎换骨,大学毕业二十二、三岁,再读硕士、博士的话大约就快三十了。正常状态下,二十三、四岁走向社会,三十岁左右成家立业,受几回挫折抗过去,摔几个跟头爬起来,就会慢慢成长为某一方面工作骨干和家庭支柱,期间要担负起单位、家庭、社会多种责任,诚信交往、工作担当、养育儿女、赡养双亲,生活的磨砺和人生阅历,会使你在四十岁上日渐成熟基本定型。混官的混上就混上了,没发财的也就拉倒了。到这个年龄,一般在家不会和老婆斗,除非你不想过了;在单位不会和领导斗,除非你不想混了;上了景阳岗也不会和老虎斗,除非你不想活了。能喝半斤喝二两,头脑始终清醒,心态趋于平和,学会在生活中获取人生智慧,分得清热闹和丰富的区别。能从他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或从他人的成功中得到启迪。四十不惑,不是真的什么都明白,而是能客观评估自己,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异想天开,不人云亦云;开始反省自己的弱点,知道自己的短板;能控制冲动的情绪,学会对自身所长保持谦逊,对差异性保持宽容;开始练习冥想,自我掌控,每日反思,心存感恩,以友善之心待人处事,会换位思考,底线思维,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明白了今天再大的事,到明天都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明年都是故事。人生有故事才精彩。
人到五十,无论体能还是精力,与四十没有两样,但感觉明显不一样了。此前有气不能忍,现在有尿不能忍;最大的变化是过去追逐热闹逢场必到,喝酒不怕;此时是偃旗息鼓能躲则躲,开始喝茶;天天跑步变成了散步,说起理想、事业、婚姻全是眼泪,谈论学历、金钱、职位都成了笑话,只要没有“三高”就阿弥陀佛,豁然醒悟: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什么是“天命”?就是自然规律。所谓知天命不是消极地听天由命,而是遵从自然法则,不怨天,不尤人。正确估价自己,过去不可逆转,未来无法预测,做好眼前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尽到所能努力就好。二十年前的陈忠实说他在这个年龄段忽然听到了生命的警钟,催促他赶快加紧实施《白鹿原》的写作计划,按期完成如释重负。过了五十,自然规律加速度,眼角开始下垂,下巴变成双的,看字出现重影,牙齿松动脱落,一头皓发飘然。在你的身上,地心吸引力开始发作,腰来腿不来,坐下起不来,昏昏欲睡,乱象丛生。如此这般,老朋友隔三岔五见一面,见一面就多一面,见一面又少一面,说话间花甲就到,眼见脾气没有了,说话和气了,别人说什么话都能听顺耳了,无非是左耳进、右耳出。平闲谈定取舍处,宠辱不惊进退间,酸甜苦辣人间味,喜怒哀乐寻常歌。也才领悟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是真正的幸福。此时光阴过成了什么样子,人生也就成了什么样子,大抵如此,坦然面对,泰然处之。
人生七十古来稀,年至半百才阅历。涉江湖,惯看雨雪风霜剑;胸欠墨,只悔从前读书浅。再无心金迷纸醉,更倦趣觥筹交错;渐亲笔墨纸砚,日恋经史子集。猛然察觉,眼前的事转身就忘,锁门上下跑三回;过去的事眯眼就来,辗转反侧挥不去。直叹岁月捉弄人,当年迎风傲三尺,而今小心尿湿鞋。
隐隐无奈,淡淡忧伤。母衰父故,尽孝时日不多;花甲不远,工作岁月几许?权力小了,朋友少了,妻老子幼,事众乏力。人生天地间,白驹之过郤。在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打发走孩子,安顿好老人,收拾好心情说走就走,名山大川四处游,人间美景眼底收,这应该是知天命者要抓紧干的事,趁腿脚还灵便去看山、去浪水,去草原、去天边,观苍山莽如海,残阳红似血,听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