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Spark容错机制

引入

一般来说,分布式数据集的容错性有两种方式:数据检查点和记录数据的更新

面向大规模数据分析,数据检查点操作成本很高,需要通过数据中心的网络连接在机器之间复制庞大的数据集,而网络带宽往往比内存带宽低得多,同时还需要消耗更多的存储资源。

因此,Spark选择记录更新的方式。但是,如果更新粒度太细太多,那么记录更新成本也不低。因此,RDD只支持粗粒度转换,即只记录单个块上执行的单个操作,然后将创建RDD的一系列变换序列(每个RDD都包含了他是如何由其他RDD变换过来的以及如何重建某一块数据的信息。因此RDD的容错机制又称“血统(Lineage)”容错)记录下来,以便恢复丢失的分区。

Lineage本质上很类似于数据库中的重做日志(Redo Log),只不过这个重做日志粒度很大,是对全局数据做同样的重做进而恢复数据。

Lineage机制

Lineage简介

相比其他系统的细颗粒度的内存数据更新级别的备份或者LOG机制,RDD的Lineage记录的是粗颗粒度的特定数据Transformation操作(如filter、map、join等)行为。当这个RDD的部分分区数据丢失时,它可以通过Lineage获取足够的信息来重新运算和恢复丢失的数据分区。因为这种粗颗粒的数据模型,限制了Spark的运用场合,所以Spark并不适用于所有高性能要求的场景,但同时相比细颗粒度的数据模型,也带来了性能的提升。

两种依赖关系

RDD在Lineage依赖方面分为两种:窄依赖(Narrow Dependencies)与宽依赖(Wide Dependencies,源码中称为Shuffle

Dependencies),用来解决数据容错的高效性。

  • 窄依赖是指父RDD的每一个分区最多被一个子RDD的分区所用,表现为一个父RDD的分区对应于一个子RDD的分区

    或多个父RDD的分区对应于一个子RDD的分区,也就是说一个父RDD的一个分区不可能对应一个子RDD的多个分区。

    1个父RDD分区对应1个子RDD分区,这其中又分两种情况:1个子RDD分区对应1个父RDD分区(如map、filter等算子),1个子RDD分区对应N个父RDD分区(如co-paritioned(协同划分)过的Join)。

  • 宽依赖是指子RDD的分区依赖于父RDD的多个分区或所有分区,即存在一个父RDD的一个分区对应一个子RDD的多个分区。

    1个父RDD分区对应多个子RDD分区,这其中又分两种情况:1个父RDD对应所有子RDD分区(未经协同划分的Join)或者1个父RDD对应非全部的多个RDD分区(如groupByKey)。

本质理解:根据父RDD分区是对应1个还是多个子RDD分区来区分窄依赖(父分区对应一个子分区)和宽依赖(父分区对应多个子分

区)。如果对应多个,则当容错重算分区时,因为父分区数据只有一部分是需要重算子分区的,其余数据重算就造成了冗余计算。

对于宽依赖,Stage计算的输入和输出在不同的节点上,对于输入节点完好,而输出节点死机的情况,通过重新计算恢复数据这种情况下,这种方法容错是有效的,否则无效,因为无法重试,需要向上追溯其祖先看是否可以重试(这就是lineage,血统的意思),窄依赖对于数据的重算开销要远小于宽依赖的数据重算开销。

窄依赖和宽依赖的概念主要用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容错中相当于Redo日志的功能;另一个是在调度中构建DAG作为不同Stage的划分点。

依赖关系的特性

第一,窄依赖可以在某个计算节点上直接通过计算父RDD的某块数据计算得到子RDD对应的某块数据;宽依赖则要等到父RDD所有数据都计算完成之后,并且父RDD的计算结果进行hash并传到对应节点上之后才能计算子RDD。

第二,数据丢失时,对于窄依赖只需要重新计算丢失的那一块数据来恢复;对于宽依赖则要将祖先RDD中的所有数据块全部重新计算来恢复。所以在长“血统”链特别是有宽依赖的时候,需要在适当的时机设置数据检查点。也是这两个特性要求对于不同依赖关系要采取不同的任务调度机制和容错恢复机制。

容错原理

在容错机制中,如果一个节点死机了,而且运算窄依赖,则只要把丢失的父RDD分区重算即可,不依赖于其他节点。而宽依赖需要父RDD的所有分区都存在,重算就很昂贵了。可以这样理解开销的经济与否:在窄依赖中,在子RDD的分区丢失、重算父RDD分区时,父RDD相应分区的所有数据都是子RDD分区的数据,并不存在冗余计算。在宽依赖情况下,丢失一个子RDD分区重算的每个父RDD的每个分区的所有数据并不是都给丢失的子RDD分区用的,会有一部分数据相当于对应的是未丢失的子RDD分区中需要的数据,这样就会产生冗余计算开销,这也是宽依赖开销更大的原因。因此如果使用Checkpoint算子来做检查点,不仅要考虑Lineage是否足够长,也要考虑是否有宽依赖,对宽依赖加Checkpoint是最物有所值的。

Checkpoint机制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RDD需要加检查点。

  1. DAG中的Lineage过长,如果重算,则开销太大(如在PageRank中)。
  2. 在宽依赖上做Checkpoint获得的收益更大。

由于RDD是只读的,所以Spark的RDD计算中一致性不是主要关心的内容,内存相对容易管理,这也是设计者很有远见的地方,这样减少了框架的复杂性,提升了性能和可扩展性,为以后上层框架的丰富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在RDD计算中,通过检查点机制进行容错,传统做检查点有两种方式:通过冗余数据和日志记录更新操作。在RDD中的doCheckPoint方法相当于通过冗余数据来缓存数据,而之前介绍的血统就是通过相当粗粒度的记录更新操作来实现容错的。

检查点(本质是通过将RDD写入Disk做检查点)是为了通过lineage做容错的辅助,lineage过长会造成容错成本过高,这样就不如在中间阶段做检查点容错,如果之后有节点出现问题而丢失分区,从做检查点的RDD开始重做Lineage,就会减少开销。

转载请注明作者Jason Ding及其出处

GitCafe博客主页(http://jasonding1354.gitcafe.io/)

Github博客主页(http://jasonding1354.github.io/)

CSDN博客(http://blog.csdn.net/jasonding1354)

简书主页(http://www.jianshu.com/users/2bd9b48f6ea8/latest_articles)

Google搜索jasonding1354进入我的博客主页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时间: 2024-12-15 07:09:10

【Spark】Spark容错机制的相关文章

RDD之七:Spark容错机制

引入 一般来说,分布式数据集的容错性有两种方式:数据检查点和记录数据的更新. 面向大规模数据分析,数据检查点操作成本很高,需要通过数据中心的网络连接在机器之间复制庞大的数据集,而网络带宽往往比内存带宽低得多,同时还需要消耗更多的存储资源. 因此,Spark选择记录更新的方式.但是,如果更新粒度太细太多,那么记录更新成本也不低.因此,RDD只支持粗粒度转换,即只记录单个块上执行的单个操作,然后将创建RDD的一系列变换序列(每个RDD都包含了他是如何由其他RDD变换过来的以及如何重建某一块数据的信息

62、Spark Streaming:容错机制以及事务语义

一. 容错机制 1.背景 要理解Spark Streaming提供的容错机制,先回忆一下Spark RDD的基础容错语义: 1.RDD,Res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是不可变的.确定的.可重新计算的.分布式的数据集.每个RDD都会记住确定好的计算操作的血缘关系, (val lines = sc.textFile(hdfs file); val words = lines.flatMap(); val pairs = words.map(); val wordCou

2.Spark Streaming运行机制和架构

1 解密Spark Streaming运行机制 上节课我们谈到了技术界的寻龙点穴.这就像过去的风水一样,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龙脉,Spark就是龙脉之所在,它的龙穴或者关键点就是SparkStreaming.这是上一节课我们非常清晰知道的结论之一.而且上一节课,我们采用了降维的方式.所谓降维的方式,是指把时间放大,就是把时间变长的情况下,我们做SparkStreaming的案例演示的实战,实战的结果是,我们发现在特定的时间段里面,确实是具体的RDD在工作,那么这一节课有必要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去谈一

Spark Streaming容错的改进和零数据丢失

本文来自Spark Streaming项目带头人 Tathagata Das的博客文章,他现在就职于Databricks公司.过去曾在UC Berkeley的AMPLab实验室进行大数据和Spark Streaming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谈及了Spark Streaming容错的改进和零数据丢失. 以下为原文: 实时流处理系统必须要能在24/7时间内工作,因此它需要具备从各种系统故障中恢复过来的能力.最开始,Spark Streaming就支持从driver和worker故障恢复的能力.然而有些

Spark内核作业调度机制

以一个简单的WordCount代码为例 sc.textFile("hdfs://...").flatMap(_.split(" ")).map(_,1).reduceByKey(_+_).map(x => (x._2,x._1)).sortByKey(false).map(x => (x._2,x._1)).saveAsTextFile("hdfs://....") 以上代码的作用是读取指定位置的文件,经过map和reduceByKe

通过案例对 spark streaming 透彻理解三板斧之三:spark streaming运行机制与架构

本期内容: 1. Spark Streaming Job架构与运行机制 2. Spark Streaming 容错架构与运行机制 事实上时间是不存在的,是由人的感官系统感觉时间的存在而已,是一种虚幻的存在,任何时候宇宙中的事情一直在发生着的. Spark Streaming好比时间,一直遵循其运行机制和架构在不停的在运行,无论你写多或者少的应用程序都跳不出这个范围. 一.   通过案例透视Job执行过程的Spark Streaming机制解析,案例代码如下: import org.apache.

【Spark】RDD机制实现模型

RDD渊源 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它是MapReduce模型一种简单的扩展和延伸,RDD为了实现迭代.交互性和流查询等功能,需要保证RDD具备在并行计算阶段之间能够高效地数据共享的功能特性.RDD运用高效的数据共享概念和类似于MapReduce的操作方式,使得所有的计算工作可以有效地执行,并可以在当前特定的系统中获得关键性的优化. RDD是一种有容错机制的特殊集合,可以分布在集群的节点上,以函数式编操作集合的方式,进行各种并行操作.可以将RDD理解为一个具有容错机制的特殊集合,它提供了一种

Spark定制班第2课:通过案例对Spark Streaming透彻理解三板斧之二:解密Spark Streaming运行机制和架构

本期内容: 1 解密Spark Streaming运行机制 2 解密Spark Streaming架构 1 解密Spark Streaming运行机制 我们看看上节课仍没有停下来的Spark Streaming程序运行留下的信息. 这个程序仍然在不断地循环运行.即使没有接收到新数据,日志中也不断循环显示着JobScheduler.BlockManager.MapPartitionsRDD.ShuffledRDD等等信息.这些都是Spark Core相关的信息.其循环的依据,也就是时间这个维度.

【Spark 深入学习 04】再说Spark底层运行机制

本节内容 · spark底层执行机制 · 细说RDD构建过程 · Job Stage的划分算法 · Task最佳计算位置算法 一.spark底层执行机制 对于Spark底层的运行原理,找到了一副很好的图,先贴上 客户端提交应用后,spark是如何执行的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先整体把握,才能更好的分模块开垦细节,废话不多说,先来看该图如何更好的理解. 1)提交前的联系 Worker向Master或则ResourceManager汇报自己有哪些资源(内存.CPU.磁盘空间.网络等),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