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发送接收电路(转载)

红外发射部分的振荡电路使用的是正反馈,电容和电阻形成微分电路,假设此电路阈值vth为vdd/2,那么在刚开始的时候电路会通过r给c充电直到电平反转,此时电容两端电压为vth,输出变为vdd后,输入就变为vdd+vth,此后通过r开始放电,电压降为vth时又一次反转,此时电容两端电压为vth-vdd=-vth,输出为0,那么输入就变为-vth,此后又通过r充电。。。。充放电时间常数是tao,tao=r*c,充电时间t1=tao*k1,k1与电源电压和起始电压差值和最后电压插值的比值有关。加上类似于r4的电阻起到保护作用,一般是定时电阻的10倍以上。

ic3和ic4,也就是lm567的选频频率由5,6两脚间的r和c确定。

本例介绍一款双路红外遥控开关,它能分别遥控两路负载,可用于控制灯具、电风扇、加湿器、空气清新机和排风扇等家用电器。
  电路工作原理
  该红外遥控开关电路由红外发射电路(遥控发射器)和红外接收电路组成。
  红外发射电路由lkHz音频振荡器、3kHz音频振荡器、40kHz载波振荡器和驱动输出电路组成,如图3-7所示。


  lkHz音频振荡器由四与非门集成电路ICl(DI-D4)内部的Dl和电阻器Rl、R2、电位器RPl、控制按钮Sl组成。
  3kHz音频振荡器由ICl内部的D2和电阻器R3、电位器Rp2、电容器Cl、控制按钮52组成。
  4OkHz载波振荡器由lCl内部的D3、D4和电阻器R4、R5、电容器C2组成。
  驱动输出电路由电阻器R6、晶体管Vl和红外发光二极管VL组成。
  红外接收控制电路由红外线接收头lC2、音频译码器、反相器、双稳态触发器 (Al、AZ)和控制执行电路组成,如图3-8所示。


  音频译码器由音频锁相环集成电路IC3、1C4和外围阻容元件组成。
  反相器由晶体管V2、V3和电阻器R8-RlO、Rl3-Rl5组成。
  双稳态触发器由双D触发器集成电路IC5(Al、A2)担任。
  控制执行电路由电阻器Rll、R16、晶体管V4、V5和继电器Kl、K2组成。
  当按下红外发射电路中的控制按钮Sl时,lkHz音频振荡器振荡工作,产生lkHz的指令信号,谈信号经4OkHz载波振荡器调制后,通过Vl驱动VL发射出红外光信号。
  红外接收头IC2接收到VL发射出的红外指令信号并对其进行放大和解调处理,解调后的指令信号经IC3译码、V2反相后去触发双稳态触发器Al,使Al翻转,V4饱和导通,Kl吸合,其常开触头闭合,将第l路负载 (家用电器)的工作电源接通。
  再按动一下Sl,Al又翻转为另一种稳态,使V4截止,Kl释放,第1路负载的工作电源被Kl的常开触头切断。
  若按下控制按钮S2,则3kHz音频振荡器振荡工作,其输出的3kHz音频振荡信号经4OkHz载波振荡器调制后,通过Vl驱动VL发出红外光信号。
  IC2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进行放大和解调处理后,得到解调后的指令信号,该信号经IC4译码、V3反相后使A2翻转,V5饱和导通,K2吸合,其常开触头接通,使第2路负载通电工作。再次按动S2后,则A2翻转为另一种状态,使V5截止,V2释放,第2路负载的工作电源被K2的常开触头切断。
  调整RPl和RP2的阻值,可分别改变lkHz音频振荡器和3kHz音频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从而改变遥控的灵敏度。
  调试时,按下Sl,调节RPl使K1动作;再按下S2,调节RP2使K2动作。
  元器件选择
  Rl-R16选用1/4W碳膜电阻器或金属膜电阻器。
  RPl和R甩均选用小型实心可变电阻器。
  Cl、C5-Cll均选用独石电容器;C2选用高频瓷介电容器;C3和C4均选用耐压值为16V的铝电解电容器。
  VDl和VD2均选用IN4001型硅整流二极管。
  VL选用SE303A或PH303型红外发光二极管。
  Vl-V3均选用Sg013或3DCg013型硅NPN晶体管;V4和V5选用C8050或S8050、3DG8050型硅NPN晶体管。
  ICl选用CD4011型四与非门集成电路;IC2选用SFH506-38或BA5302型一体化红外接收头;IC3和1C4均选用LM567型音频锁相环集成电路;IC5选用CD4013型双D触发器集成电路。
  S1和S2均选用微型动合 (常开)按钮。
  Kl和K2均选用l2V直流继电器,其触头电流容量应根据负载的功率而定。

时间: 2025-01-18 15:21:45

红外发送接收电路(转载)的相关文章

从缓冲上看阻塞与非阻塞socket在发送接收上的区别(转载)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4517549-id-4044877.html 首先socket在默认情况下是阻塞状态的,这就使得发送以及接收操作处于阻塞的状态,即调用不会立即返回,而是进入睡眠等待操作完成.   一.发送选用send(这里特指TCP)以及sendto(这里特指UDP)来描述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不管阻塞还是非阻塞,在发送时都会将数据从应用缓冲区拷贝到内核缓冲区(SO_RCVBUF选项声明,除非缓冲区大小为0).     在阻塞模式下send操作

[NIO]用dawn发送接收HTTP请求

HTTP协议的下层使用的是tcp,所以我们建立一个tcp连接就能发送接收http请求.dawn底层使用了nio,但是经过dawn的封装之后,我们在编写代码的时候,就和使用普通的阻塞式socket一样 ,不需要关注nio的api.可以把我们的精力放在业务逻辑的处理上.举例如下,下例的功能就是取回baidu首页: package zhmt.dawn.nio; import java.nio.charset.Charset; import zhmt.dawn.nio.buffer.ScalableDi

从缓冲上看阻塞与非阻塞socket在发送接收上的区别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帖子以及回复,同时又搜索了一些网络上关于阻塞非阻塞区别的描述,发现很多人在描述两者的发送接收时操作返回以及缓冲区处理的区别时有不同程度的误解.所以我想写一篇文章来纠正错误,并作为记录方便查阅,如有转载,注明作者(jwybobo2007)以及出处即可. 首先socket在默认情况下是阻塞状态的(未指异步操作以及其它一些特殊用途下,直接默认为非阻塞),这就使得发送以及接收操作处于阻塞的状态,即调用不会立即返回,而是进入睡眠等待操作完成.下面把讨论点分为发送以及接收.  一.发送选

一篇文章贯穿ACE各种发送接收组件

通信过程 首先介绍一下socket通信的基本过程:这里先假设有两个家伙在通信,一个是S,另一个叫C (1)S打开端口监听本地的端口看看有没有人来连接: (2)与此同时C试图去连接远程的S,连接的地址就是S的地址加上S监听的端口号: (3)S收到C的请求之后,建立连接,双方共同持有连接的通道,可互相发送/接收数据任意次,此时S和C无区别: (4)其中一方断开连接,或者因为网络原因中断连接,另一方也会关闭: (5)此时通信过程结束: 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普通的ACE通信类完成上面的通信过程: Tim

短信发送接收装置

接到Boss的命令,要求我们做一个在Android手机上运行的小的例子,实现的功能是:通过一个手机向另外一个手机发送数据,另外一个Android手机接收到后通过USB接口输出! 该装置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 1.发信息 2.接收信息并读取信息内容 3.从 USB 口输出(这里暂时没实现) 就是为了实现一个短信发送,并接收短信内容输出的装置 MainActivity.java 类实现的是发送信息的功能 1 package com.example.android_phone; 2 3 import j

转:TCP/IP详解--举例明白发送/接收缓冲区、滑动窗口协议之间的关系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yusiguyuan/article/details/21439633#1536434-tsina-1-74921-66a1f5d8f89e9ad52626f6f40fdeadaa  TCP/IP详解--举例明白发送/接收缓冲区.滑动窗口协议之间的关系. 一个例子明白发送缓冲区.接受缓冲区.滑动窗口协议之间的关系. 在上面的几篇文章中简单介绍了上述几个概念在TCP网络编程中的关系,也对应了几个基本socket系统调用的几个行为,这里再列举一个例

TCP带外数据学习总结(概念,发送接收过程,数据到达检测,代码实现)

最近在学习<Linux高性能服务器编程> 这本书,书中零零散散的讲了TCP带外数据的一些知识,在这里把这些知识总结以下,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总结,分别为 TCP带外数据的概念,如何发送和接收带外数据,怎么检测带外数据的到达,最后介绍相关函数以及代码实现. 第一部分: TCP带外数据的概念 有很多传输层此协议都具有带外数据(OUT Of Band) 的概念,其作用是迅速通告通信的另一方本段发生的重要事件.带外数据具有比普通数据更高的优先级,理论上应该被立即发送和立即接

TCP发送接收数据(一)

TCP发送接收数据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net.Socket; /* * TCP协议发送数据: * A:创建发送端的Socket对象 *    这一步如果成功,就说明连接已经建立成功了. * B:获取输出流,写数据 * C:释放资源 * * 连接被拒绝.TCP协议一定要先看服务器. * java.net.ConnectException: Connectionrefused: c

C# ---串口发送接收数据实例

硬件设备: pH/ORP 电导率/TDS/盐度 溶解氧 2000/3000/5000/5500 变送器/控制器 设定: P-08:RS-485输出设定 P-11:485传输设定 设定这俩种的ID号 根据ID,对串口发送请求:接收串口返回的数据. C# ---串口发送接收数据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