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突然失眠了,一夜没睡着。想了很多事
每到学期末的时候看学期初的自己总是觉得too simple too naive。上次聊天时lys说得对,对于一个还是一张白纸的beginner来说,一本虽然陈旧但是详略得当简明扼要的中文经典教材还是更加合适一些。sdu用的原版的Tenenbuam的书当教材令她想吐,也让我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不过话说回来,国外教材毕竟是国外教材,有些书真的是可以翻一辈子的。举个栗子:记得CSAPP中讲完C缓存之后的课后题直接给出了一堆代码,比较不同变量定义方式的效率,然后又是一堆拓展知识balabala【然而唐奶奶的计组书后面就只有计算题计算题计算题】。稍微靠后一点还会讲解Core i7中的新技术、超线程、SSD等等等奇怪的东西。对实践和前沿科技的紧密贴合永远是国内教材永远赶不上的。
记得去年的这时候还在振振有辞"不要做GPA的奴隶",然而现在已经成了GPA的奴隶。即使2学分的课已经足以搅得我不得安宁。其实除了几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之外,GPA的唯一用途也许就是为了出国了吧。关于出国,一直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决心一定要出去或者是怎么样。因为感觉不管是在哪读书,都是为了学习知识,钻研自己喜欢的领域,区别仅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能更有利于自己的学习罢了。把拿一个金光闪闪的offer看得过于重要实在是短视也不利于终身的发展。个人觉得出国读研也就是为了能接触到更好的学习资源、开拓视野、发现更大的世界吧。能拿到offer最好,出不去也真的真的无所谓。看遍了好多学生好不容易考到名校却遇到了坑导师然后过得生不如死的故事【这也许就是国内研究生培养制度广受诟病的原因】。研究生阶段导师的选择特别重要特别重要真的特别重要。即使是在国内中等的学校能遇到一个真正互相欣赏的导师也比去国外顶尖lab被众人碾压垫底要好得多。说实话IT行业相比其它行业还是更加公平开放,个人的真才实学远比那些虚的东西重要。
人总是渴望得到外界的肯定,这是很正常的,但也很容易让人迷失在别人的世界里。国内学生确实是活得太沉重了:见过好多很优秀的学生,考试,比赛,offer,成了这个世界的全部。也见过好多老师和家长传销般的教育方式,先把孩子批判地一无是处,紧接着就是疯狂打鸡血,灌输一堆"努力才能成功"之类的鸡汤。但是,究竟怎么样才算成功呢?It depends.这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啊。赛场上奋力拼搏的人固然伟大,但喜欢坐在旁边为他们鼓掌的人难道就是loser么?
先絮叨这些吧。
以上文字都是用CNN随机生成的,与本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