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电影第一次高调亮相是7月31日——3D动画电影《秦时明月》杭州点映式上,采用了弹幕方式进行放映。8月4日,《小时代3》紧接着在北京进行了“中国首场弹幕电影”放映。两家粉丝因到底谁是“首场”相争不下。但不可否认,弹幕电影来了!
弹幕一词发源于日本,与ACG(笔者注:动画、漫画、游戏的英文缩写)文化密切相关。大量评论从屏幕上飘过时,视觉效果如同飞行射击游戏里的密集子弹,所以称之为弹幕。观众通过手机、电脑等发送的评论,能实时出现在屏幕上,实现线上线下无缝交流。
但弹幕电影真正走向影院时,又会是什么效果呢?
笔者发现,不少网友是弹幕电影的拥趸。网友“荷生”说:“今天看了弹幕版《小时代3》,刷弹幕刷得根本停不下来……希望弹幕走进电影院,拯救国产烂片。”网友“曾念群”说:“赶时髦看了《秦时明月》弹幕场。开始大家刷屏踊跃,弹幕密集飞行,难辨彼此,后程火力明显衰竭,空调过冷成吐槽重点。片子拍得不错,看着看着就入戏了,大多数时候忘了弹幕的存在。”
然而,也有一些观众对此表示不满。来自武汉的李先生说:“弹幕在增强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分散了观众对电影本身的注意力。如果专门去拍摄适合弹幕的电影,可能会丧失电影最初的艺术性。”
网友“电影通缉令”发布微博:“电影院把电影做成弹幕播放,恰恰是对自己影片不自信的表现。虽然看电影是一件大众化的事情,但看电影的过程是很私人的,在此期间必须保证不受干扰。弹幕应该是小屏幕上的集体狂欢,放在大屏幕上就是耍流氓。”
8月6日,《秦时明月》在山东鲁信影城首映时,也采用了弹幕放映。影城宣传发行部张经理向笔者介绍,首映场的观众大多是年轻人,上座率达90%以上。弹幕信息采用短信平台发送,收费0.1元一条。
张经理说:“目前大家都觉得比较新鲜,感觉不错。但如果长期下来,也许会影响大家对电影的专注度和观影秩序。”他还透露,影城正在尝试继续做一个关于弹幕电影的活动,放映一些适合“年轻人喜欢的,小清新口味的电影”。
无论弹幕电影是院线营销噱头还是烂片拯救者,不可否认它满足了一部分年轻人的需求,但这种新生事物显然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把关弹幕信息。有网友反映网络pos机,因为影院播放的特殊性,没有审核的弹幕信息,很可能会引起观众意见冲突,甚至出现语言暴力,当然还有人见人烦的小广告,这些都会影响观影体验。
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前秘书长何平近日在微博里说:“最近看到影院的弹幕放映,我想说的是:电影作品在影院放映前提是电影作者授权公开的视听作品的完整呈现,任何发行放映机构无权在作者未许可下在银幕呈现上添加与更改;如果此放映泛滥,建议导演及著作权法规定的影片作者们在与制片人签约时明款规定出弹幕放映必须经过作者许可的条款。”
有人认为,说到底,弹幕只是一种新生的媒介手段,电影会被弹幕“玩好”还是“玩坏”,还得拭目以待。
“弹幕”电影引争议 最终效果仍需观察